據《參考消息》報導,西班牙《國家報》網站披露,美國國家安全局前僱員愛德華·斯諾登曝光了美國一些間諜術語。
【西班牙《國家報》網站10月26日報導】美國國家安全局前僱員愛德華·斯諾登披露的機密文件讓一些間諜術語公之於眾。
1.「奔牛」(Bullrun)或者「邊山」(Edgehill)
這種用於修改密碼的後門安插項目,在美國被稱為「奔牛」,在英國被稱為「邊山」。斯諾登披露的文件指出,美國國安局及其夥伴除了利用「暴力搜索」的算法逐個尋找正確的密碼,還盜取口令,並且從信息公司那裡獲得密碼技術,以使情報部門通過「後門」獲得至今依然被用戶視為安全的個人資料。文件顯示,每年花在這些項目上的錢至少有1.82億歐元。
2.「五隻眼」
「五隻眼」情報聯盟由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和紐西蘭組成。這些國家的情報部門分享所有信息,並承諾互不監控。
3.數據和元數據
美國國安局及其夥伴獲取的情報分為數據和元數據兩個等級。除了電子郵件和手機簡訊,美國情報部門還獲取元數據。元數據能夠描述通信的來源、目的地、規模(例如簡訊長度或通話時間)和時間。根據元數據,可以繪製出一張涵蓋目標對象經常活動區域的地圖,因此元數據比數據更加重要。
4.對象國
據德國《明鏡》周刊報導,美國國安局及其盟友按照重要性高低將對象國分為5個等級。最高等級包括美國最擔心的中國、俄羅斯、巴基斯坦、阿富汗和伊朗等國。歐盟的貿易和對外政策被排在第三等級。而西班牙和義大利位居最後一等。
5.「稜鏡」
美國國安局及其夥伴通過「稜鏡」計劃進入谷歌公司、微軟公司、臉譜公司和蘋果公司等網絡巨頭的伺服器。據斯諾登披露,這些公司都曾在華盛頓付費的情況下與美國合作過。
6.「滕波拉」(Tempora)
英國情報部門通過「滕波拉」計劃從傳輸全球大部分通信的光纖電纜中截獲大量數據信息情報。在世界上最重要的光纖電纜中,有兩條來源於英國:聯接歐洲和北美的跨大西洋光纜;聯接歐洲與中東、印度、東南亞和澳大利亞的光纜。
7.UTT
UTT是UnifiedTargeting Tool的英文縮寫。美國中情局利用這個軟體程序來選擇監控對象。情報分析員無須知道監控對象的名字,只要輸入一個地緣政治範圍及其特徵,例如是一個外交人士。該軟體還可以根據電子郵件、臉譜網站用戶等條件進行篩選。
8.XKeyscore
XKeyscore是一個基於全球700臺超級電腦的計算機系統。它能通過元數據,搜索和分析電子郵件、用戶的數字通信和上網記錄等。有用的信息能在伺服器中保存5年,而無用的信息24小時之內就會被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