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稜鏡門最新PPT曝光 同時使用兩種監控項目

2020-12-20 搜狐網

  晚報 黃燕芳 綜合報導

  由美國前中央情報局僱員斯諾登掀起的「稜鏡門」風雲至今仍席捲著整個國際政治舞臺。斯諾登最初曝光美國國家安全局 「稜鏡」監控項目的文件,是一份長41頁的PPT,6月5日首次曝光的是其中4頁。後來,這份PPT的內容繼續漸漸披露出來,6月29日再公布了其中4頁。 7月10日,美國《華盛頓郵報》再次公布其中一頁。

  從幾家高科技公司收集用戶帳戶信息並非是美國國家安全局獲取國際信息的唯一途徑,美國國家安全局至少還使用了另一種名為「上行」的信息搜集方式。 《華盛頓郵報》首次公開的這一頁PPT則披露了有關「上行」的更多細節。

  最新披露PPT:同時使用兩種監控項目

  上月,英國《衛報》和美國《華盛頓郵報》率先報導了斯諾登披露的美國國家安全局「稜鏡」監控項目。包括谷歌、微軟、蘋果、「臉書」、雅虎等多家全球著名高科技企業均涉及向美國政府提供用戶帳戶信息。

  與「稜鏡」項目從高科技公司伺服器直接獲取信息不同,相對應的,「稜鏡」其實也可以被看做「下行」,因為政府所獲得的所有數據均晚於科技公司。

  在這頁最新公開的PPT上,頁面上方是對「上行」的介紹,「上行」收集是指「數據流經時在光纖和網絡基礎設施上的收集活動」,以及4個代號分別為「Fairview」、「Stormbrew」、 「Blarney」、 「Oakstar」的監控項目;下方是對 「稜鏡」的簡介,「直接從伺服器上收集信息」,並點明了9家用於收集信息的高科技企業名稱。左側用醒目的黃色圓圈註明 「兩者應該同時使用」,還配以箭頭分別指向「上行」和「稜鏡」。

  自「稜鏡門」曝光至今,涉事的微軟、谷歌、「臉書」等公司一直聲稱並無任何「後門」程序可供政府使用並直接訪問伺服器。然而,不管這些公司怎麼聲明,美國國家安全局確確實實通過它們拿到了不少用戶信息。

  海底電纜分布:傳輸獲得的監控數據流

  這頁PPT的背景是一張海底光纜數據流分布圖,連接著美國東西海岸和全球其他地區。正如《星期日郵報》曾報導的,這些光纜就是美國用於傳輸監控數據流的。

  除了這份PPT的內容令人好奇,其洩露公開的方式也令人驚奇。6月8日,英國《衛報》得到了其中一頁,內容是全球海底光纜分布。《星期日郵報》得到了則是北美連接世界的光纜分布圖。

  目前尚無人明白,為何這份PPT會以如此分散的方式逐漸公開。

news.sohu.com false 解放網-新聞晚報 http://newspaper.jfdaily.com/xwwb/html/2013-07/11/content_1057966.htm report 1524 《華盛頓郵報》最新披露的「稜鏡門」PPT晚報黃燕芳綜合報導由美國前中央情報局僱員斯諾登掀起的「稜鏡門」風雲至今仍席捲著整個國際政治舞臺。斯諾登最初曝光美國國家安

相關焦點

  • 7年前曝光美國「稜鏡計劃」,在俄避難的斯諾登,結局如何?
    美國曾實施過一個絕密的監視行動——稜鏡計劃,它通過各種途徑來監控人們的行為,這個範圍延伸到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而這個計劃卻在7年前,被一位名叫斯諾登的人曝光了,當時斯諾登前往俄羅斯避難,可他的結局又是如何呢?
  • 斯諾登爆料最大監控項目Xkeyscore: 可抽取中文阿拉伯文內容
    斯諾登最新消息:昨天,斯諾登再次通過英國《衛報》爆料,揭露美國更大規模的監控項目「Xkeyscore」。該項目可以使情報人員在沒有得到預先授權的情況下,對個人的網際網路活動進行「實時監控」,甚至可以抽取中文信息。斯諾登通過英國《衛報》發布了美國國家安全局關於「Xkeyscore」的培訓ppt。
  • 我國確認美國稜鏡項目對華竊密:微軟谷歌等都有配合
    中國官方確認美國「稜鏡」項目對華竊密屬實《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孫冰|北京報導5月26日, 國務院新聞辦網際網路新聞研究中心發布了一份名為《美國全球監聽行動紀錄》的報告,這份報告稱:2013年6月,英國、美國和中國香港媒體相繼根據美國國家安全局前僱員愛德華·斯諾登提供的文件,報導了美國國家安全局代號為「稜鏡」的秘密項目
  • 揭露美國「稜鏡計劃」,在俄羅斯避難7年的斯諾登,現在怎樣?
    曾經,美國的「稜鏡計劃」成為了世界矚目的焦點,而在這一計劃被曝光之後,所有的美國民眾也對政府的這一行為感到非常不滿。在了解過「稜鏡計劃」的內幕之後,我們會發現這樣一個關鍵人物,如果不是因為他的曝光,「稜鏡計劃」也很難被公之於眾。那麼,這位暴露美國「稜鏡計劃」的人究竟何許人也?在逃亡到俄羅斯七年之後,他又過著怎樣的生活呢?
  • 外媒:斯諾登曝光美國間諜術語
    原標題:斯諾登曝光了美國間諜術語據《參考消息》報導,西班牙《國家報》網站披露,美國國家安全局前僱員愛德華·斯諾登曝光了美國一些間諜術語。
  • 斯諾登曝光美間諜術語 「五隻眼」聯盟互不監控
    據《參考消息》報導,西班牙《國家報》網站披露,美國國家安全局前僱員愛德華·斯諾登曝光了美國一些間諜術語。  【西班牙《國家報》網站10月26日報導】美國國家安全局前僱員愛德華·斯諾登披露的機密文件讓一些間諜術語公之於眾。  1.
  • 美國全球監控地圖曝光:中國5大城市成監控重點
    美國國家安全局局長基思亞歷山大29日在國會作證時說,歐洲媒體近日對美國情報機構監控歐洲盟國公民電話記錄的報導「完全錯誤」。德國《明鏡》周刊28日在其網站上曝光了一份美國2010年的「監聽世界」的地圖,這份地圖包含了世界90個大小國家的監控點,而中國作為東亞的首要監聽對象,香港、北京、上海、成都、臺北等城市榜上有名。
  • 當年暴露美國「稜鏡計劃」,逃亡到俄羅斯7年的斯諾登,過得怎樣
    曾經,美國的「稜鏡計劃」成為了世界矚目的焦點,而在這一計劃被曝光之後,所有的美國民眾也對政府的這一行為感到非常不滿。在了解過「稜鏡計劃」的內幕之後,我們會發現這樣一個關鍵人物,如果不是因為他的曝光,「稜鏡計劃」也很難被公之於眾。那麼,這位暴露美國「稜鏡計劃」的人究竟何許人也?在逃亡到俄羅斯七年之後,他又過著怎樣的生活呢?
  • 【市場】大數據時代信息監控VS個人隱私 各國怎麼做?
    當美國的「稜鏡門」、英國的「時代」計劃、德國的木馬病毒一一曝光後,人們對信息監控與公民隱私保護之間的質疑日益加深:到底政府監督是為了保護國家免受恐怖主義的侵擾,還是將公民的私生活都置於嚴密的監控之下呢?我們又該如何在信息自由、國家安全和隱私保護之間尋求平衡?    新數據法:保護國家or侵犯隱私?
  • 放棄20萬年薪,曝光美國「稜鏡計劃」,他在俄羅斯的7年如何?
    七年之前,有一個叫做愛德華·斯諾登的美國人,向公眾披露了一項關於美國國家安全局的驚天的秘密,《衛報》和《華盛頓郵報》報導了這件事情,引起了了公眾的譁然。
  • 「稜鏡」反射出美國「美麗政治」的不光彩一面
    與其說斯諾登和盤託出「稜鏡計劃」,讓好為人師的美國跌了跟頭,倒不如說美國這個命名為「PRISM」的計劃,更具諷刺意義。正如稜鏡可以還原一些事物的真實面目,本沒有顏色的陽光,經過稜鏡的反射後可以呈現七彩。但並不是所有的本來面目都像七彩陽光那樣美好。
  • 誰是地球上最大的網絡監控、偷竊犯?
    2013年6月,《華盛頓郵報》頭條刊登斯諾登披露的美國國家安全局(NSA)「稜鏡計劃(PRISM)」監聽項目:《英美情報部門秘密從9個美國網際網路公司挖掘海量數據信息》。2014年,《明鏡》周刊、《紐約時報》曝光美國國安局對華為進行廣泛的黑客入侵。
  • 從項目管理看稜鏡計劃
    當然這種「商-數」絕才還沒有開始從事媒體工作,這也部分解釋了為什麼迄今為止對稜鏡門的看點還是停留在「侵犯隱私」、「網絡攻擊」這等過時的觀念上,而對其中最有技術含量的亮點「大數據」基本視而不見。   禍起臨時工。
  • 美國全球監聽行動紀錄_要聞_新聞_中國政府網
    2.美國監控全球民眾    美國專門監控網際網路的項目非常龐大,可以監控某個目標網民的幾乎所有網際網路活動。英國《衛報》披露,美國情報人員利用名為「XKeyscore」的項目監控網際網路活動。該項目在全球多處配備500個伺服器。這家報紙評價其是美國國家安全局「最龐大」監控項目,稱情報人員「可以監控某個目標網民的幾乎所有網際網路活動」。
  • 美國對歐洲隱私監控行為,給歐洲上了一節小學課
    二戰之後,歐洲國家一直將美國,視為自己的鐵三角。到冷戰結束之後,阿富汗戰爭、海灣戰爭、伊拉克戰爭等,歐洲不僅出錢,還出了大量軍事人員與美國一起作戰。在歐洲國家的心中,北約國家是一塊石頭,誰也無法將其砸碎。歐洲將與美國的關係,有時甚至看的比內部關係還要重要。
  • 美國為啥一直強調華為「不安全」,藉此打壓?答案幾年前就曝光了
    還記得曾經有這麼一句話誇張的話——「你吃飯睡覺在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在通過手機對你進行著監控」。當然,事實並沒有這麼誇張,畢竟一個普通人美國還是比較放心的,但監聽確確實實的存在。曾經作為CIA(美國中央情報局)的技術分析員愛德華·斯諾登便公開將美國的「稜鏡」計劃公布於世。
  • 美國全球監控地圖曝光 中國5大城市成監控重點
    美國國家安全局局長基思·亞歷山大29日在國會作證時說,歐洲媒體近日對美國情報機構監控歐洲盟國公民電話記錄的報導「完全錯誤」。德國《明鏡》周刊28日在其網站上曝光了一份美國2010年的「監聽世界」的地圖,這份地圖包含了世界90個大小國家的監控點,而中國作為東亞的首要監聽對象,香港、北京、上海、成都、臺北等城市榜上有名。
  • 從「稜鏡」監視事件看美式虛偽
    如果你此刻正在使用蘋果手機,那麼就要注意了,你所拍的照片或發送的任何信息都可能正在被一一讀取,這位「熱心」的讀者就是美國國家安全局。除蘋果之外,包括微軟、雅虎和谷歌在內的8家美國IT巨頭均充當了國家安全局的「眼線」 。  按照《華盛頓郵報》6日的報導,這一代號為「稜鏡」的秘密情報監視項目從2007年就已經開始了。該項目由國家安全局和聯邦調查局開展。  有關「稜鏡」項目的報導正在全世界引起恐慌,甚至美國的盟國都對此進行了指責。如今,牽涉其中的IT巨頭都在忙著撇清關係。
  • 諾基亞「稜鏡」概念機曝光,採用五邊形設計
    似乎從手機誕生至今,就沒有過四邊形以外的設計。而決心突破這一設計的,正是手機時代的元老諾基亞。根據曝光的概念圖來看,這款五邊形「稜鏡」手機的每一條邊框長度都不一樣,乍一看上去實在有些古怪。
  • 每經11點|前美國國安局局長任亞馬遜董事,曾因稜鏡計劃被稱為...
    3丨美國山火已造成15人死亡,俄勒岡州10%人口撤離據央視新聞,由於美國西部的山火火勢遲遲難以得到控制,美國俄勒岡州已經有超過50萬人被迫撤離,約佔該州人口10%。俄勒岡州州長凱特·布朗表示,該州「從未發生過如此多的無法控制的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