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席捲全球,導致多個國家實行了不同程度的「封鎖」,數十億人居家隔離。從旅遊、航空到零售、娛樂,甚至銀行等各行各業均受到嚴重衝擊。美國前第一夫人米歇爾·歐巴馬最喜愛的品牌J crew,曾是「奢侈」象徵的高端百貨Neiman Marcus,甚至包括全球租車巨頭美國赫茲公司、哥倫比亞國家航空等擁有百年歷史的行業巨頭都紛紛倒下。
▲曾是「奢侈」象徵的高端百貨Neiman Marcus,圖據華爾街日報
而這只是個開始,法國雷諾、美國電影院連鎖巨頭AMC等很多企業依然身陷危機,一旦不能得到及時救助,也許都將走上破產之路。
封鎖下需求大跌,航空業大小航司接連倒下
航空業是最早受到疫情打擊的行業之一。據《商業內幕》報導,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預計,全球航司因為疫情將損失至少3140億美元。而航空業諮詢公司CAPA指出,到5月底,「沒有政府和行業救助的話,大多數航空公司都將破產。」
英國航司Flybe
3月5日,英國地區性航空公司Flybe因現金流枯竭而破產。據悉,Flybe在疫情前就處於破產邊緣,新冠疫情成了壓倒它的最後一根稻草。
▲澳大利亞維珍航空,圖據衛報
澳大利亞維珍航空(Virgin Australia)
4月21日,澳大利亞維珍航空進入破產程序。儘管公司此前就已停止了大部分航班,也讓大部分員工休假,但維珍航空每天運營的航班依然處於虧損狀態。該公司此前向政府請求的援助也遭到拒絕,最終進入了破產程序。
哥倫比亞國家航空公司(Avianca)
5月10日,全球第二的老牌、拉美最大的航司哥倫比亞國家航空公司申請破產。該航司從3月中旬開始停航,收入減少超過80%,從政府請求的疫情援助也沒成功。疫情期間,哥航旗下2萬多名員工失去收入。「哥倫比亞國家航空正在面臨我們百年歷史中最具挑戰性的危機。」哥航CEO範德沃夫稱。2019年,哥航負債就已高達73億美元,如今在疫情下又損失慘重。
此外,儘管美國川普總統籤訂了包括580億美元航空業救助金的法案,但包括Trans States Airlines和指南針航空在內的一些美國航空公司已經倒下。而且,這些救助並不足以挽救美國航空業,其他航司很可能也將被迫重組或關門。
▲赫茲公司,圖據華爾街日報
全球租車巨頭Hertz
航空業遭遇重挫,地面交通運輸業的日子也不好過。據《華爾街日報》報導,5月22日,擁有百年歷史的全球租車巨頭美國赫茲環球控股公司(Hertz Global Holdings)申請破產保護。
赫茲公司負債約190億美元,旗下近70萬輛汽車因疫情而被閒置,成為這場疫情危機下地面和航空交通運輸領域裡倒下的巨頭之一。
赫茲公司成立於1918年,於2006年上市。疫情期間,為節省開支,赫茲公司在北美已經裁員兩萬人,佔其全球員工的一半。據悉,赫茲此次破產涉及美國和加拿大,其在歐洲、澳洲的業務不在此例。
脆弱的零售業再遭重創,知名企業接連破產
疫情之前,飽受電商衝擊的零售業就已經在掙扎求存;疫情到來後,似乎讓不少大型零售品牌和連鎖商場遭遇最後一記重擊,直接將它們推向了破產之路。5月時間,美國多家知名零售品牌接連破產。
▲米歇爾·歐巴馬最喜愛品牌J crew,圖據紐約時報
J crew
5月4日,美國零售業的國民品牌J crew申請破產。J crew是美國最具知名度的國民品牌之一,也因是前第一夫人米歇爾·歐巴馬「最愛品牌」而揚名海外。然而,該品牌還是沒能抵擋住疫情的衝擊,成了疫情危機下第一個「陣亡」的大型零售服裝品牌。該公司稱,已經同債權人達成了一份協議,將16.5億美元債務轉為股權。
Neiman Marcus Group
據《紐約時報》5月7日報導,作為奢華象徵的美國高端百貨集團Neiman Marcus Group申請破產,成了疫情期間第一個倒下的大型百貨商場。疫情之下,Neiman Marcus全美共計43家商場全部被迫關閉,旗下的兩家高端百貨商場Bergdorf Goodman也同樣關閉。疫情之前,Neiman Marcus就身負480億美元債務。而這場危機對原本就已孱弱的零售業來說無疑是災難性的打擊。
J.C.Penney
緊隨其後的就是美國擁有118年歷史的百貨連鎖J.C.Penney。據CNN報導,5月15日,J.C.Penney申請破產。截至2月1日,J.C.Penney長期債務高達36億美元。除了關閉其846家門店中的一部分,J.C.Penney還計劃借款4.5億美元以保持重組期間的運營。
GNC Holdings
其他也在考慮申請破產的美國零售業品牌還包括保健品牌GNC控股、全球歷史最悠久的連鎖商場Lord&Taylor、Sears控股等。此外,旗下包括Banana Republic、Old Navy等服裝品牌的Gap公司在4月底已經稱,現金流迅速枯竭,已經處於重組程序中。
急需救助,多個行業巨頭命懸一線
疫苗還未研發成功,新冠病毒仍在繼續蔓延,全球依然面臨疫情捲土重來的威脅。可即便沒有第二波疫情,這些公司也已經命懸一線。
法國雷諾
據CNN報導,5月22日,法國財政部長布魯諾勒梅爾警告稱,雷諾已經陷入了「嚴重的財政困難」,並「可能會消失」。目前,政府還在同雷諾就一筆50億歐元的貸款協議進行條款討論。
疫情之前,雷諾就已經陷入十年來最糟糕的財務表現,淨利潤下跌99%,2019年的股票價格也下跌69%。疫情之下,雷諾今年3月的全球銷量比去年同期又再下跌了近70%。其位於法國的12個工廠也因疫情暫停了生產,直到本月才開始恢復。
美國電影院連鎖巨頭AMC
據《市場觀察》和《名利場》報導,全球最大電影院連鎖AMC向律師事務所Weil Gotshal & Manges諮詢破產事宜。疫情之下,AMC在3月中旬被迫關閉了美國和加拿大共計634家影院,同時裁減人員,其被迫休假的員工也高達2.5萬人。儘管破產之說曾被闢謠,但事實是AMC確實因疫情而陷入困境,負債高達49億美元,股價也出現下跌。
圖為在德國首都柏林泰格爾機場拍攝的漢莎航空公司櫃檯的資料照片。圖據新華社
德國漢莎航空
疫情危機中,就連德國漢莎航空也需要依靠政府救助。據《華爾街日報》報導,5月25日,德國政府與漢莎航空達成了價值高達90億歐元的救助協議。這是受疫情重創的航空旅遊業中,由單一國家給出的最大額度援助計劃。作為全球最大的航空公司之一,漢莎航空疫情期間取消了絕大多數航班,已經解僱和準予休假的員工達上萬人。根據這份救助協議,德國政府將持有漢莎航空20%的股份,並將指派2名監理會成員。
紅星新聞記者 王雅林 林容
編輯 郭宇
(本文來自紅星新聞APP,請至各大應用市場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