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易雲火了。
不,是網抑雲火了。
火熱的七月,有更火熱的「網抑雲」的擁躉們及造梗者和玩梗者的狂歡。從「失戀、考研、大海、酒精、52赫茲的鯨魚」到「到點了,我要開始抑鬱了」,最終上升為「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今天看了看,30樓好像也不高,人間不值得。」。
「網抑雲」相關話題更是霸佔微博話題榜兩天之多。各種嘲諷網易雲樂評區的段子如雨後春筍般的冒了出來。也有不少無差別攻擊、謾罵真正被抑鬱症折磨的玩梗者如夏日蚊子般,嗡嗡亂飛。之後,也有很多各行各業的媒體及自媒體加入了討論。
作為一位心理人,我更想從心理的角度談談為什麼網易雲變成「網抑雲」,網抑雲是否能在1萬名心理志願者的幫助下變成網愈雲。
從線上的一些截圖來看,「網抑雲」本來就是網易製造。網易在推廣過程中利用年輕人的喪文化,誘導他們在網易雲停留和分享。而佔網易雲用戶八成的年輕人,把這種喪推向了極致。
當喪到極致的時候,網抑雲不可控的出圈了。
網易雲音樂隨後推出了雲村治癒計劃,意圖通過心理專家和1萬名心理志願者幫助那些處於抑鬱狀態的年輕人走出抑鬱。
然而,作為一名心理人,我並不確信這個計劃能否幫到雲村的村民們。今天(2020年8月7日)我進入網易雲音樂,在雲音樂飆升榜前列的《Rager teenager》中的where you been hanging out lately?《先知》中「你看起來有點累,晚餐有誰陪」,《你走》「我無法挽留,我無法回頭」,以及《世界正中》「活在晝夜的夾縫」給人的感覺仍然充滿了無奈、無助、憂傷。
儘管下面的評論,積極了許多。仍然掩藏不了音樂本身的消極情緒。
當然我並不認為音樂只能是積極的,恰恰相反,我認為更多時候消極的音樂中的藝術之光更加燦爛。不過當榜單上只有「喪」才能名列前茅的時候,線上的心理推力恐怕不足以消散我們的村民心中的陰霾吧。
那麼是什麼讓「喪」這個傢伙,住進這麼多村民心中?這恐怕也不是單單網易所能做到的。只是「喪文化」在這裡爆發而已。
要知道這屆村民為何這麼「喪」,我們也許能從那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的作者的經歷中找到一些答案。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出自《人間失格》的作者太宰治。他叼著金湯匙出生,家中婢僕成群,卻終身憂心忡忡;一生才華橫溢,卻與心嚮往之的文學獎項終身無緣;被家人保護,被情人保護,卻沒有一個人真正的走進他的心靈深處;多情卻被無情惱,太宰治最終以自殺終結了年輕的生命。
從心理角度來看,太宰治從童年開始身處這樣的環境:因為身處豪門被保護很好,不論是在家裡還是在外求學,太宰治始終被保護,被照顧;因為身處豪門,卻只是家中第六子,雖然才華橫溢,仍然被忽視;因為身處豪門必須要遵守很多常人不必遵守的規則;因為身處豪門從小被寄予過高的期望;因為身處豪門父母要關注太多的事情,因而幾乎沒有時間照顧太宰治的情緒和敏感的內心世界。所以太宰治驕傲而自卑、脆弱;雖然才華橫溢,內心卻始終充滿了無能感、無助感和對自己以及世界深深的失望。
雲村的村民們大多對音樂敏感,有的人甚至有著不凡的音樂才華。也許他們沒有像太宰治一樣生在豪門,但衣食卻也無憂。他們在很大程度上像太宰治一樣在童年時,忙碌的父母沒有意識到給他們以心靈安放之處,長大成人時他們也沒有找到屬於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所。
他們只有音樂,對於一些人來說也只有音樂。音樂成為了他們的慰藉,音樂也成為了他們宣洩的渠道。
所以對雲村的小夥伴來說,音樂的引導,比刪除評論區的「喪文字」和心理師的溝通對他們更有價值。網抑雲徹底變成網愈雲,不僅需要心理專家及心理援助者地幫助,更需要網易雲榜單的變化,當榜單更加多元,既有黑色、灰色、也有熱烈的紅、瑰麗橙、寧靜的藍、生機勃勃的綠,多數雲村的小夥伴們會自然被音樂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