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壺茶泡幾遍就可以把茶葉丟棄了?茶葉的耐泡度與什麼有關?

2021-01-09 小詹茶肆

不少人在選茶葉的時候經常會問,這款茶耐不耐泡,從茶友的口氣中我們能聽出,他們把耐泡度等同於優質好茶,以為耐泡的就是好的。然而事實卻不一定,要看情況,因為影響耐泡度的因素有很多,所以並非耐泡就是好茶。此外很多人不清楚一壺茶到底要泡幾次才能捨棄,有的人泡了兩三次就不泡了,而有的人一直泡到沒味道為止,那麼一壺茶到底能泡幾次,是否有標準?

正如前面所說,耐泡度是受很多因素影響的,所以不同的茶葉有不同的耐泡度,很難說清一款茶具體泡多少次,因為我們還要看你泡的是什麼茶,用的是什麼茶器,以及你使用什麼樣的衝泡手法。首先我們來看看影響耐泡度的因素有哪些?

第一,耐泡度與茶葉品種有關。通常喬木比灌木耐泡,荒野茶、古樹茶比臺地茶耐泡,高山茶比平地茶耐泡,樹齡很大的茶樹,製成的茶葉很耐泡。總的來說,耐泡的茶因為具有豐富的內含物質,所以顯得很耐泡。

第二,耐泡度與茶葉嫩老有關。嫩的茶不耐泡,粗老的茶比較耐泡。我們常以茶味多少來判斷茶葉耐不耐泡,而茶葉中的茶多酚咖啡鹼是茶味的主要表現,它們是苦澀味的。有粗老葉子的茶葉,茶多酚咖啡鹼比較豐富,茶味明顯,而嫩芽嫩葉中茶氨酸比較豐富,因為它的滋味表現是鮮爽的,換言之就是比較淡的,沒味的,所以顯得不耐泡。

第三,耐泡度與揉捻有關。揉捻程度高的茶,內含物質容易快速溢出,在前三泡中可能就完全析出,自然不耐泡。比如揉捻程度很重的紅茶,茶湯色澤很深,滋味也很濃,因為析出很多內含物質,所以滋味很醇厚。尤其像切碎的紅碎茶,析出內物質速度極快。總的來講,我們可以看茶葉條索,條索保持完整的,是整張葉子的形態或者不那麼捲曲的,那麼顯得耐泡。如果是捲曲的或者茶葉不完整的,那麼顯得不耐泡。

第四,耐泡度與投茶量有關。每個人的口味是不一樣的,所以在投放茶葉上也有差別,有的人投3克,有的人投5克,還有的人可能不計量,隨意抓取一些茶葉,因為投茶量是不同的,自然每個人的耐泡度就不一樣。茶投多了,就顯得耐泡,投少了就不耐泡。此外,注水也會如此,水少茶多則耐泡,水多茶少就不耐泡。說白了就是茶水比例不同,那麼耐泡度也會不同。

第五,耐泡度與浸泡時間有關。剛入茶圈的新人,往往沒有充分的泡茶經驗,不在意茶水比例,沒有很多的注水手法,對浸泡時間沒概念,可能泡的時間太久,沒等茶出味道就倒茶,自然就不耐泡。

第六,耐泡度與水質有關。好茶需要好水,如果水質太硬,則影響茶葉的耐泡度,茶湯不好喝。用水質好的水源泡茶,耐泡度也會比較好些。

第七,耐泡度與水溫有關。用沸水泡茶則茶葉容易析出內含物質,用冷水或溫水泡茶則不容易析出。

第八,耐泡度與茶器有關。茶器有大有小,容量的的茶器若是直投少量的茶,自然顯得不耐泡。此外用玻璃杯泡綠茶與用蓋碗泡綠茶,它們之間的次數也是不一樣的。通常用玻璃杯泡綠茶,泡上兩三次就差不多了,而用蓋碗泡綠茶,一般泡上五六次。因為玻璃杯與蓋碗在使用時,茶葉的浸泡時間以及茶水比例是不同的,所以次數也就不同。

第九,耐泡度與個人口味有關。有的人口味重,所以有些還算有些茶味的茶在他們看來卻基本沒有茶味,本來能泡上5次,在他們眼裡,頂多泡3次。因為每個人的口味不一樣,有喜歡喝淡茶,也有喜歡喝濃茶的。而在經常喝濃茶的人眼裡,綠茶是最不耐泡的。

綜上所述,要想弄清一壺茶能泡幾次,那麼我們先要了解影響耐泡度的因素有哪些,要看你泡什麼茶,用什麼茶具以及是否有精湛的泡茶技巧等等。一般情況下,如果用蓋碗衝泡茶葉,那麼綠茶、黃茶能泡3-5次左右,其他茶葉能泡5到10次左右。當然前提是茶湯還有很不錯的茶味,如果不考慮茶味如何,那麼可以泡很多次,如果不在意茶味,那麼次數會更多,直到泡到沒味道為止。

其實不管是什麼茶,精華一般在前面3泡,而且第一次衝泡時,茶葉內含物質會析出大部分,第二次衝泡又析出剩下的絕大部分,之後析出的慢慢變少了。也就是說,我們可以簡單地認為,茶葉泡上5次就足夠了,基本已經獲得茶葉裡的大部分營養物質了。至於之後的處置就要看個人選擇了,可以接著泡,也可以不泡。

文|小詹茶肆(專注優質原創文章,歡迎轉發分享)

更多精彩白茶知識,歡迎關注【小詹茶肆】

相關焦點

  • 什麼茶耐泡?耐泡度高的茶葉有什麼特點
    什麼茶耐泡一、茶樹的品種一般來說從喬木到半喬木再到灌木,茶葉中茶多酚含量是在降低的,而茶葉中的茶多酚含量則直接影響了茶葉的耐泡程度。所以說在其他因素都一樣的情況下,喬木茶的耐泡度最高,半喬木茶次之,而灌木茶的耐泡度最低。從這點可以看出來,採用喬木為原料的普洱茶耐泡度往往比較高。二、茶樹的年齡在相同的氣候環境之下,茶樹樹齡越大,茶葉的耐泡度就越高,茶湯滋味也就越是醇厚。
  • 茶葉能泡幾衝究竟和什麼有關?
    茶葉到底能泡幾次?第一點和品質有關。簡單概括來看好茶耐泡,劣質茶不耐泡。何為好茶?和茶葉的產區、工藝、儲存情況有關。產區環境好,高山茶園出產的茶葉,先天的茶青鮮葉內積累的養分物質更豐富。有了好的原材料,還要遇上精湛的制茶工藝,才能做出一款風味佳、耐泡度高的好茶。粗製濫造出來的劣質茶,因內含物質受損,泡茶時肯定泡不上幾回合,就會被泡淡了。最後,任何的茶葉在加工完畢後,都需要妥當的包裝密封,避光乾燥儲存。
  • 哪種茶最耐泡,第幾泡最好喝,一篇文章就夠了
    老茶客喝茶喝出經驗來了,對於泡茶的水溫、哪種茶第幾泡最好喝自然是信手拈來不用我來贅述,但是對於剛開始喝茶的茶友而言總是把握不好第幾泡最好喝,喝茶靠運氣,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我的經驗,各大茶類第幾泡最好喝,感興趣的茶友在家也可以試試。
  • 綠茶的耐泡度大嗎,綠茶泡幾次最好?
    確實,一般綠茶只能泡三五次就行了,之後滋味就差多了,如果自己不介意,還是能繼續泡著喝,比白開水強點。 其實綠茶的耐泡度是與工藝、原料、衝泡技巧等有關,因為綠茶採用殺青工藝,而殺青會破壞茶葉中酶的活性,所以沒有後期的多酚氧化反應,也就是說,綠茶是不發酵茶,沒有像白茶、黑茶後期存茶的說法。像一些可以存儲並能後期轉化的茶葉,內物質會變得豐富起來,也就是說耐泡度會增加。
  • 茶葉中的蛋白質是怎樣影響茶湯品質的?茶葉越嫩,蛋白質含量越高
    茶02.六大茶類衝泡最佳方法:1.綠茶:特點:綠茶屬於不發酵茶類。新鮮細嫩,最好的保留了鮮葉中的各種有效物質。衝泡原則:保留鮮嫩度、不宜沸水衝泡、隨泡隨飲、三泡為佳。白茶的製作工藝不殺青不揉捻,可以放心的採用沸水衝泡,不用擔心有效物質會遭破壞。隨泡隨飲。新白茶新鮮肥嫩,白毫滿披,口感鮮爽。老白茶粗枝大葉,口感醇厚,可以煮飲。衝泡原則:蓋碗茶具最佳、快速出湯、避免悶泡。衝泡水溫以:100℃沸水為宜。衝泡時間以:7~10秒左右為宜,耐泡的白茶適當增加衝泡時間。
  • 綠茶中什麼茶好喝又耐泡?
    綠茶是六大茶類中極具知名度的傳統名茶,也是我國分布最廣、產量最大和花色品種最多的茶。但就是因為產量大,品種多,而且每款綠茶都各有千秋,所以讓人犯了難,自己該選哪款綠茶?迫切想知道,綠茶中哪一款才是最好喝且最耐泡的?
  • 泡一杯茶,你要放多少茶葉?
    1、比例投茶 茶葉的衝泡有個常用茶水比例2%,也叫1:50,也就是1克的茶葉,加50毫升的水,這樣就可以估算出你大概要加多少幹茶——比方說
  • 給你的茶葉加點「料」!
    煮茶有兩個好處1.更加容易使茶葉和「添加物」滋味融合因為茶葉和「添加品」類型不同,內涵物質溶出速度不同,如果只是簡單的反在一起衝泡的話,會出現一個問題。相較而言,茶葉不是很耐泡,往往茶葉衝泡大致十幾二十秒就足夠泡出味了。
  • 白牡丹茶葉屬於什麼茶葉?喝白牡丹茶有什麼好處?喝茶要注意什麼?
    其中採摘標準以春茶為主,一般為一芽二葉,並要求「三白」,即芽、一葉、二葉均要求有白色茸毛。白牡丹茶葉色澤呈暗青苔色,葉背遍布潔白茸毛,湯色杏黃或橙黃,湯味鮮醇白牡丹茶的功效白牡丹茶葉有潤肺清熱的功效,常當藥用。
  • 我喝過最耐泡的要數普洱茶,你喝過最耐泡的茶是什麼茶?
    在我喝過所有的茶中,普洱茶真的是太耐泡了,尤其是那種十幾年的生普老茶磚。大概衝泡30泡是完全沒問題的,有時候一個人喝的時候,都會覺得,「扔了可惜,還能泡呢」、「再泡我是真的喝不下了,好撐」的糾結狀態。晚上更是不敢一個人泡這種老普洱,倒不是睡不著,是晚上泡不透,幾泡就扔了是真可惜。這種老磚是真的很難找了,越來越少了,價格也是越來越貴了,當然壕無人性的請隨意。這個磚是很早以前買的,因為壓得太緊,以至於都撬不動,懶得喝。不想一放放就很多年過去了。彼時的小磚就放成了老磚。
  • 到底要不要洗茶,洗幾遍呢,泡六堡茶需知
    談到"洗茶"一詞,恐怕每個喜歡喝茶的人都不陌生,從詞義上講就是"把茶葉洗一洗"之意。尤其用茶壺衝泡功夫茶時,人們習慣先將茶壺衝上水浸泡一會兒然後把第一泡茶水倒掉,稱之為"洗茶"。
  • 茶葉久泡有害嗎?早上泡的白茶,能反覆衝泡一天喝嗎?
    更何況,內質豐富的好茶,茶葉內包含著豐富的茶氨酸、芳香物質、可溶性糖等有益成分。泡茶的過程中,內在的茶味就可以源源不斷的浸出與釋放。茶葉浸泡時間一長,味道容易泡濃泡苦。從喝茶品嘗的角度看,濃茶的滋味體驗感不佳。
  • 普洱茶碎茶末怎麼泡才好喝?教你幾招,變「碎」為寶
    但是碎茶內含物質的浸出速度快,正常衝泡手法泡出的茶湯苦澀味重,耐泡度和穩定度都稍顯遜色,並且在用蓋碗出湯時也避免不了茶湯中混著茶渣。碎茶內含物質的浸出速度快,能讓茶湯在前幾泡就滋味充足,耐泡度方面也沒有影響,可以說是把碎茶價值最大化了。注意碎茶的分量不要太多,不然茶湯會過濃。二、減少投茶量、使用茶漏如果想單獨衝泡碎茶喝也是可以的。
  • 小罐茶:泡過的茶葉也別丟?瞬間變廢為寶!
    來源:中國財經時報網茶葉是我們每個人的家中都會必備的生活用品,其實小罐茶不但可以是我們接待客人必備的,而且小罐茶的功效還對我們的身體健康非常的有利。小罐茶的作用不僅僅是可以用來泡茶,它還可以用來煮飯,還可以用來炒菜,還可以用來治病,還可以用來做一些小吃之類的,還可以消腫,去異味,總之小罐茶的用途是大大地。下面小罐茶就為大家帶來泡過的小罐茶茶葉還有哪些用途。1.泡過的小罐茶做枕頭:茶葉是一種很好的做枕芯的材料,把泡過的茶葉晾乾以後,收集在一起,做成枕頭,人在使用了茶葉做的枕頭以後,能夠消除疲勞,清神醒腦,改善睡眠,增進思維能力。
  • 耐泡的普洱就一定是好茶嗎?
    清末以來傳統歷史地理意義上的普洱茶退出歷史舞臺,其原因,一是清末以來普洱逐漸失去茶葉精加工和集散地的地位;行政區劃的變更使得原普洱茶區分解為思茅、勐臘、勐海、景洪茶區,茶葉不再以普洱標註;二是原普洱茶區的茶葉隨著加工技術的進步,出現了紅茶、烘青、曬青、炒青等多樣化;三是古老普洱茶山漸次衰落,為新興茶區所取代。
  • 茶葉,冬天就別泡了,直接煮它!
    這種時候,我就打開「小太陽」放在腳邊,圍著茶桌,泡一壺茶,想要驅散一些寒意。「小太陽」是給力的,腳確實不冷了。奈何那可憐的熱量輻射不到半米就徹底沒威力了。茶桌上面還是一片冰冷之意。燒一壺開水,衝一杯茶,才喝了 一兩口,公道杯裡剩下的茶湯就已經冷了。壺裡的開水冷的也快,每一次衝泡,都要重新燒水一次,很是麻煩。在我看來,這寒冷的冬天就不適合泡茶。
  • 你的茶泡幾次,味道就淡了?學會這招,紅茶、白茶、巖茶輕鬆衝泡
    就聽見朋友說,平時喝紅茶、白茶都可以泡上十幾衝,定然是那綠茶品質不好。呃,茶葉耐不耐泡,與品質和泡茶方式有關。不可直接斷言說是品質不好,這樣對好茶可不太公平啊。經過細細詢問後,結果真是令人哭笑不得。在相同的情況下,若是用100-110毫升的蓋碗衝泡5克幹茶,這樣的一泡茶,使用快出水的方式,基本上都可以泡十二、三衝左右。還有茶與水接觸的時間,也會對茶葉的耐泡度有所影響。在衝泡的過程中,要是沒有快出水,茶葉與水長時間的接觸,也會導致茶葉變得不耐泡。
  • 茶葉最多泡幾次 泡茶的步驟有哪些
    茶葉最多泡幾次 (1) 1、條形茶葉衝泡次數 茶葉中各種有效成分浸出率不一樣,最容易浸出的是胺基酸和維生素,其次是咖啡鹼,接著是茶多酚,可溶性糖等。
  • 壺質適茶--泡茶時,壺的質地決定適宜的茶葉種類
    陶壺又因為原料的差別,分為砂壺及泥壺等;泥壺又分紅泥、青泥、白泥、黃泥等,砂壺則有硃砂、紫砂、鐵砂等類。泥壺硬度較砂壺硬度高,所以用陶壺泡茶時須注意茶葉適合砂壺還是泥壺。燒結溫度不同瓷壺燒結溫度1200度C以上;陶壺燒結溫度1200度C以下。所以瓷壺密度高,硬度高,衝泡出來茶湯風格是清揚且高頻;陶壺密度較低,硬度也較低,衝泡出來茶湯風格是較低沈且頻率較低。
  • 乾貨篇 | 如何泡一壺好茶?(茶小白值得收藏)
    那麼今天就來跟大家一起探討下如何泡一壺好茶。泡一壺好茶水的軟硬直接影響到茶湯衝泡出的質量;想要泡好茶,就得用適合它的水。泡茶用水的基本原則:要用軟水,可能大多數人不太清楚什麼是軟水。我們日常喝的純淨水、礦泉水、過濾水,都比較適合用來泡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