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北的夜宵江湖,你繞不過這碗有「臭味」的面

2021-02-27 傲客城市菜單

【說在前面】

土著K的大學時期並不是在廈門度過的,當年每一次放假回家,都能發現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變化,比如說忽然雨後春筍般冒出來的佔領思北整條街的酸筍麵攤子們。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思北酸筍面」的事。

思北原住民某K大學時,夜裡回家最大的阻礙就是騎樓下、巷子口那些紅紅綠綠的小姐姐,身姿搖曳。

然而不知從哪一次放假回家開始,巷口濃烈的香水味就被另一支「有味道」的神秘力量佔據——酸筍面!


這思北酸筍面的風到底是怎麼刮起來的?第一家酸筍面到底是誰呢?某K翻起了傲客加龐大的資料庫。

其實原來傲客在2016年的時候就寫過,寫的還是號稱酸筍面元祖的高阿二思北酸筍面

重溫一遍經典老文,戳右邊→廈門酸筍面的源頭原來就在這兒!

然後某K 在留言裡找到了這麼一條線報,說第一家酸筍面其實是思明電影院後邊的好味道酸筍面

真的假的?某K決定親自去吃一回 ,跟老闆聊聊。

不熟路的小夥伴可能是不大找得到好味道酸筍面,地址是後岸巷2-101,就在思東商廈下的永輝超市背後,路過一個菜攤子再往前走兩步的巷子口。

夫妻倆共同經營這家小店,老闆選料收錢,3樣10塊錢;老闆娘掌勺,笑臉相迎:「你要加什麼面?」此處當然是加泡麵了~

接著老闆娘煮麵的間隙,拋出我的問題:「你們在這兒開了多少年了?」

老闆:「有快要10年了。」

K:「10年這麼久了啊,那是前面那家阿二酸筍面更早還是你們家更早?」

老闆:「他們比我們早兩年,在巷子口人流比較大,還有做宣傳,遊客有去很多。我們在後面就是做厝邊頭尾的生意。」


這好味道酸筍面的老闆親口證實了,表明自己確實不是頭一家做酸筍面的,留言裡的這位朋友對不住了,你真的是錯了。

老闆看我還在門口拍照,便給我把煮好的面送到外頭的小桌上,把超大的工業風扇開起來對著我吹,劉海都飛起來了。

面前這碗面裡的蔥頭油香氣,像極了小時候外婆煮的面,酸筍味倒是沒有第一個衝出來。

好味道酸筍麵湯底裡的酸筍味若有似無,更像是一碗標配加酸筍的清湯麵。酸筍脆生,酸味也比較溫和。

我準備起身結帳的時候還等了好一會兒,連著來了幾個熟客。跟老闆拉拉家常,老闆還不忘叮囑一位在店裡用餐的阿伯,記得給電動車上鎖。

吃完這碗好味道,某K就繼續在思明電影院一帶飄蕩,想看看能不能逮到幾個備料出攤的老闆,可巷子裡只有後岸巷這兒一攤小排檔,幾個光膀子的大兄弟等著上菜抖著腿。

既然廈門的第一家酸筍面確定是阿二了,那他家的酸筍面到底有啥特別之處?得再去吃它一碗才知道。



雖然是在背街的巷子裡,不過在騎樓下的視角就能看得到高阿二的門頭。遠遠地就感受到了這酸筍面元祖店家的「用力」,用各種燈箱廣告在宣告自己的酸筍面領域的領導地位。

當時還不到傍晚6點,店裡已經坐得滿滿當當。各種新聞報導被列印出來掛在店裡,還亮出了給「高阿二」申請的商標證書。

元祖老店的陣仗確實很大,光看著冰箱裡的備料的種類我就是服氣的。各種花花綠綠的火鍋丸子,新料的內臟、海鮮,就連素菜都比別人家多幾樣。

這面一上來,聞著就相當酸,同煮的空心菜都沒能扛住這酸度,顏色暗沉。這一碗加了三葷一素,15塊錢。

整碗面的味道,也沒有什麼太值得說道的。倒是不苟言笑的這位掌勺阿姨成功地引起了我的注意——全身上下,從頭髮到鞋子全是紫色的。手上的活很利索,毫不避諱地當著客人的面放雞精,選了泡麵的還要再多甩半包泡麵的自帶料包。

某K帶著相機,一碗酸筍面硬是吃了一個半小時。店裡的阿姨們也氣定神閒,完全沒有多看我這個可疑人物一眼。我一次抬頭,就有兩三個人在點單,每次抬頭,都是不一樣的人。

捕捉到了兩個有意思的客人:一個自帶油條到店,還要多加兩份酸筍的「狂人小哥」;和一個全身散發老炮氣質但是一再叮囑千萬不要加酸筍的「黑道大叔」。

不過確實要承認,這酸筍很優秀,每一根兒都是「酸汁炸彈」,一嚼,酸湯就在嘴裡爆發。多吃幾口感覺上顎都有點危險了。酸得給力,差點都被嗆到!

店家也不怕你看,就這一整桶擺在店裡,簡單拿個塑膠袋蓋住,隨用隨取。

忍不住問老闆娘:「我可以單買一份酸筍嗎?你們家這個酸筍是真的好吃啊!」

老闆娘習以為常,叉著腰問我:「你要10塊還是15塊?」

K:「10塊就好。」

麻利地蹲下,隨手摟一把酸筍包起來,遞給我:「喏,10塊,二維碼在那邊。」

也沒有稱重,老闆娘說10塊就是10塊:「這些酸筍是你們自己做的嗎?」

老闆娘:「對啊,我們有人專門在老家,做好了送過來的。別的地方你吃不到這麼好的酸筍。」

老闆娘說罷邊去招呼夥計,到后街麵坊再取一包新的手工面。這生意是真心好,來吃也不用擔心什麼材料不新鮮之類的事。吶,這個就是店裡最受歡迎的手工面了,跟烏龍麵很類似。

酸筍能有什麼門道?看高阿二家的生意那麼好,某K也就沒有繼續問。我便到菜市場裡走了一趟,問了問我印象中八市裡頗有年頭的醬菜攤子的老闆阿芳。

老闆阿芳比較羞澀,看我拿出相機還有點不好意思,也就沒好直接拍。買了一塊酸筍尖,筍心中空,會夾帶更多的酸湯,這就是偏酸的酸筍了。

K:「這些醬菜都是自己做的嗎?」

阿芳:「哪有那個能耐啊,做醬菜也要很大的場地的。」

一邊說著,一邊比劃著自己面前的十來樣醬菜。

K:「那如果我要自己做酸筍可以嗎?」

阿芳:「自己在家做哪兒那麼容易啊。」

永遠都在阿芳醬菜攤嘮嗑的阿婆,見我是個來話仙的新面孔,還激動地手舞足蹈起來,跟我說:「筍吼,煮好,加淘米水的上面,蓋好,等兩個禮拜就好了!

聽阿婆這樣講,好像很簡單。順手一查下廚房,有名是素食博主小白素食日記也教過。不過看下面的交作業來看,也有不少人做失敗了,酸筍其實也不太好做。

K:「我真的沒法在家自己做酸筍嗎?」

站在攤子前,我還是死鴨子嘴硬。

阿芳醬菜攤的老闆,連忙擺手,勸我不要嘗試;隔壁阿生青草擔的老闆路過,聽到我想自己做酸筍,搖頭搖得頭都要掉了,勸我不要嘗試;旁邊兒一個在陳源香加買肉鬆的阿姨,聽到我想自己做酸筍,也來勸我不要嘗試。

——哎喲,最怕這種忽然的關心

算了算了,還是把這種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某K也就不作死倒騰了。


話又說回來,「酸筍面」當初為什麼能制霸思北一條街的呢?某K背著相機瞎轉悠的時候,順手採訪了旁邊開服裝店的老闆。

老闆給了我一版標準答案:「來中山路玩的人多嘛,10點了店都打烊了,騎樓下空的位子就被那些想擺攤的人盯上了。很多人來這邊喝酒,就吃碗酸筍面醒醒酒再回家咯。」

至於為什麼滿滿都是做酸筍面,無非是想蹭蹭別人熱度而已。如今,宵夜攤子們所剩無幾,畢竟城管抓得緊;聽說那些紅紅綠綠的小姐姐們,正醞釀著重頭再來。

好味道酸筍面還是在背街位置,全天營業做街坊生意;高阿二酸筍面還是那麼火爆,阿二本人基本都不用插手;阿芳還在賣醬菜,和阿婆還是八市最穩定的話仙CP…

總之思北的宵夜江湖,是不會冷清下來的。

👀

hi,這裡還有一個隱藏的吃貨群——

隨時隨地分享身邊好料、傲客福利、吃貨互助

加客服黃花菜微信(aokekefu)直通廈門最傲嬌的吃貨組織 

相關焦點

  • 屬於高中青春的「欄杆美食」| 四中這碗泡菜面你吃過嗎?
    安靜的校園才從四中畢業一年的表妹,今天登上了去武漢上學的列車,聽說這個情況之後,極力推薦我去操場對面的麵館,替她嘗一嘗以前頂著被教導主任抓住的風險也要吃上的那碗「欄杆面」……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欄杆美食」按照表妹的指示我繞進了馮家巷來到了她心心念念的麵館門前
  • 莊子的「江湖」與武俠世界裡的「江湖」
    矛盾的是,說到武俠世界,江湖的形象竟帶點飄逸靈氣,遊俠們不食人間煙火,縱橫天下,不受俗世禮教束縛,伸張正義。一體兩面的江湖,到底是什麼?首先,要從莊子說起。以江和湖比喻世界,最早見於《莊子》,全書有七處用上「江湖」一詞。
  • 太原人的固定夜宵,這碗肥腸面,我從山大二院追到北大街
    有些人,白天在秤上嚷嚷著減肥,晚上的時候,不經意就會和他在夜宵攤上相遇。吃貨,你的名字叫貪婪!一說到夜宵,大多數人一定滿腦子都是,「燒烤火鍋小龍蝦,冰鎮啤酒一把抓」,但肯定有很多人都不知道,在這麼多樣式的美食中,太原人卻有自己的固定夜宵,那就是:肥腸面!
  • 武漢夜宵江湖,深夜你吃了嗎?
    如果說「過早」把市井生活悉數展現,那麼宵夜就是這座不夜城中上演的重頭戲!在白天,那些和成千上萬普通街巷並無差異的小道,到了夜晚,變身各種刁角美食的集中地,深夜的口腹之慾一半靠它們滿足!食在醬帶你一起走近武漢的夜,感受老武漢的宵夜風情。
  • 從童話【雪女】說說「に思う」和「と思う」的區別
    聽成了「と思って」。思って」呢?問題就是這裡為何用に思って,而沒有用と思って呢,而且兩者有何區別呢?這名會員也告訴我她去查了這兩個的區別,她應該是一個好學的人。首先思って是思う的「て」形,因為後面還接有內容,用了一個中頓。那麼其實就是「に思う」和「と思う」的區別了。
  • 夜宵吃完這碗面,疲憊煩惱全不見,料理簡單熱量低,減肥也能吃
    無論生活在南方還是北方,這句話都極為適宜,至少在阿飛生活的地方,已經有點欲哭無淚,倒不是瓢潑大雨傾盆而下,而是大雨夾雜著小雨,瀝瀝啦啦的下個不停,也就是這樣的緣故,閒著沒事的朋友們,一天到晚不是喝茶就是喝酒,阿飛雖然擅長做菜,可卻屬於滴酒不沾的類型,也就是這樣的原因,小夥伴們只要不喝醉,都喜歡來喝杯茶,至於說茶葉的好壞,還真沒有太多的講究,暢談太晚的時候,還會在阿飛家吃點夜宵,所有的疲憊和煩惱一掃而空
  • 都表示思考的意思,「思う」和「考える」有何不同?
    較大的區別是:「思う」是「情緒上的、短時間的思考」,「考える」是「有邏輯性的,不間斷的思考」。讓我們來對比看看下面的句子:「子どもの將來を思う」這句「思考」的更多是「希望」和「不安」這種情緒、感情方面的內容。
  • 這5種夜宵暖胃又健康
    你有沒有這種體驗:臨睡前躺在床上,拿起手機玩一玩,不刷朋友圈還好,一刷又看到有人在大晚上發美食圖,真是夠了!就在這時,你的肚子不爭氣地叫了:「餓 ~ 餓 ~ 餓。」別問丁當是怎麼知道的……今天丁當要給大家一份「夜宵食譜」,只要你照做,不僅健康解餓,而且再也不怕朋友圈的「曬美食狂魔」了。
  • 一隻南京「牛肉鍋貼」裡的香酥江湖
    只見這位老哥勉為其難地夾起一個,不沾醋和辣醬兜頭便咬,嚼吧嚼吧眉頭一緊,把剩下半個撂在碟中,慨然道:「還是阿拉上海鍋貼好切……」他開始如數家珍:四川北路的胖阿姨,楊浦的水豐路,中山北路的胡記,鮮肉薺菜蘿蔔絲木耳酒香草頭,各種餡料吃一周不重樣,不是只有牛肉!
  • 讓最可愛的吉祥物「碗子兄弟」帶你玩巖手,巖手美食景點推薦
    因為這5兄弟天生異稟,又各自身懷特技,對巖手各方面的資訊更是了如指掌,於是很快就被委任為巖手縣的吉祥物代表啦!想要玩透透巖手的話,就先來認識一下碗子兄弟吧!碗子兄弟的形象是以巖手的特色美食「一口蕎麥麵(わんこそば)」為原型創造出來的,「一口蕎麥麵」象徵著「真誠款待客人,讓客人感到幸福的心」。
  • 能力考重點詞彙區分之「思い出す」VS「思いつく」
    面對「思い出す」和「思いつく」這一對動詞,大家是否遇到過「傻傻分不清楚」的情況呢?實話告訴大家,小編也曾經因為搞不清這兩個詞的區別而深感困擾。不過呢,後來小編通過分別查找這兩個詞的「コロケーション」,也就是所謂的「詞組搭配」,知道了這兩個動詞分別經常和哪些名詞搭配在一起,進而理解了這兩個動詞的區別。真的有這麼神奇嗎?現在我們就快來一起看看吧!
  • 「隴上這碗面」鄉食雜記之:面
    【隴上這碗面】鄉食雜記之:?面槐花?面李滿強春天的時候,一個旅居蘇州的甘肅朋友說:想吃?面了!我大笑:「你是太湖裡的鮮美魚蝦吃膩了,才想起?面這窮人家的飯食了吧?」他在那邊幽幽地嘆氣:「那可是小時候的味道吶!」?面是鄉裡的叫法,我查了一下字典,「?」字是「盡」和「暴曬」的意思。如果和食物聯繫起來,我倒覺得第二個解釋能沾上那麼一點。但在吾鄉,?
  • 「思う」・「考える」的區別竟然是這個
    相信大家看到選項以後會很容易選出正確答案,但是在做翻譯的過程中卻有很多同學還是會弄混,看到中文中的「想」字就立刻想到「思う」而「考える」卻是排在其後面。可能是受中文的影響但是其實這兩個詞還是有些區別的。這裡教研菌不會讓大家去多背例句,培養語感了,看看下面的分析之後你的腦海裡會不會有自己的結論。
  • 表示思考的「思う」和「考える」,兩者有啥區別呢?快來了解下吧
    在這之前,我們來比較以下兩個句子:「子どもの將來を思う。」「子どもの將來を考える。」。如果從翻譯的角度上來說,其實兩個句子都可以說成:「我在思考孩子的未來」。除此之外,「考える」和「思う」有一些細微差別,「考える」是一個持續性動詞,可以表達一個持續性動作,是一種可以被自己控制和預料的思維活動,而「思う」是一個短暫性動作,可以說只是臨時起意,是一種難以被控制的思維活動。接下來我們再一起結合一些例子,讓我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他們。我們會在什麼情況下會用到「思う」呢?
  • 莘莊的十碗面,你pick哪一碗?
    小編綜合粉絲的推薦,總結出莘莊極有特色的幾家麵館,快來看看有沒有你的心頭好吧!作為重慶麵館,擔擔麵必不可少地址:傲椒小面莘瀝路143號「千佰碗精麵坊」「肉香、湯濃、麵筋道」千佰碗大概屬於臺灣麵食的風格要記住,吃這碗面時,一定要狼吞虎咽。西北麵食的另一座豐碑——臊子麵臊子麵的靈魂在於臊子,做臊子的肉最好就是7分瘦3分肥,配菜也基本大同小異。紅油浮面,湯味酸辣在這寒冷的冬季,叫一份熱騰騰的臊子麵,吃完渾身都充滿熱氣,再也不怕刺骨的寒風了。
  • 大河北區早點有吃「鮑魚面」的?
    第一次聽說 江都路有家早點鋪兒賣「baoyu 面」時 我也以為此「baoyu」就是彼鮑魚 大餅果子老豆腐都鎮不住津城早點江湖
  • 吃光293碗蕎麥麵!43公斤小原尚子:「我還有點餓」
    日本盛岡市每年都會舉辦「全日本一口蕎麥麵」(わんこそば)大胃王比賽,去年已經是32屆了(還有一個不同的「元祖大賽已經辦了60屆)。原本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正挑戰四連霸的46歲大叔井本英明,但沒有人想到,23歲的小原尚子竟然成為程咬金,15分鐘的比賽內吃了293碗面!
  • 基礎日語:「思いつかない」與「思いもつかない」有啥區別
    「思いつかない」是ok的、那麼多了個も的「思いもつかない」究竟是不是正解呢?解題思路有兩個:1.不把「思いもつかない」看成一個整體,從形態素角度分析,即分成「思い/も/つか/ない」來分析,而讓「急に転勤だなんて、思いもつかない展開だ」成立的話,這裡的思い便要解釋為≈想像之意,那麼我們再來看一下思い在字典裡的解釋:
  • 杜月笙江湖三碗面有多難吃?不速之客登門借錢,看他怎麼做!
    也正是從這個階段起,杜月笙慢慢端起了他著名的江湖三碗面:體面、情面、場面。何為杜氏體面?杜月笙曾這麼點撥門徒,體面是自家的事,縱然一時穿不上長衫,冒充不得斯文,但在口頭上,行為上,總應該顯得光明磊落,切忌做「小吊碼子」。想做人上人,這碗面不易吃,卻必須吃。
  • 海南夜宵江湖:海口 定安 文昌 瓊海 萬寧
    編者的話:  如果說海南的早餐很特別,那麼海南的夜宵則更「紅」!卸下一天的忙碌與疲勞,在寧靜的夜幕下走進海南喧囂、熱鬧而又煙火氣十足的夜宵「江湖」,是許多海南人和外地遊客的一種嚮往。或與親朋小聚,或是獨享時光,這裡總有一種味道會擊中你的味蕾——本期《旅遊周刊》就帶你在氤氳的市井風情中,一探海南的夜宵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