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烙餅怎麼做好吃?記住2點,平底鍋一烙5分鐘上桌,酥脆鹹香

2021-02-17 談食譜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談食譜」,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說到麵食,北方的餅不得不提,它應該是北方人飲食上最依賴的夥伴了,各種口                                                                                                                                                                                                                                                                                                                                                                          味的烙餅,金絲餅,手抓餅,發麵餅,蔥花餅等等,品種繁多,口味也各具特色。吃得多了,自然也會做了,做得多了,自然也就知道如何做餅更好吃了!                                                                                                                                                                                                                                                                                                                                                                                                                  

北方的烙餅在全國都是很有名氣的,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做,隔三差五就要吃一次,而且街頭賣餅的小攤也從不清閒,每每都能看到來買餅的食客。烙餅雖好吃,但製作起來可沒有想像中的那麼簡單,掌握不好製作的步驟和方法,烙出的餅不僅味道和口感欠佳,隔一天再吃根本咬不動呢。所以,烙餅也是一個「技術活」。

今天小小就跟大家分享下北方的【家常烙餅】做法,記住2個小技巧,烙出的餅酥脆鹹香,入口筋道有嚼勁,同時也能做到久放不硬的效果,剛剛烙出的大餅是最好吃的,再卷上炒好的土豆絲,那味道,一個字,香!

【家常烙餅】特點——酥脆鹹香,入口筋道有嚼勁

[食材]:麵粉500克。

[調料]:食鹽2克,香油適量。

[製作流程]:

第一步:將500克麵粉倒入盆中,加入2克食鹽拌勻。

第二步:用400克的開水和面,少量多次地加入開水,用筷子攪拌成絮狀,再用手揉成光滑的麵團。

第三步:在揉好的麵團上蓋層溼布,醒發30分鐘,醒發好後將麵團取出,再次揉至光滑(Tips:蓋溼布是為了防止麵團表面風乾)

第四步:把麵團搓成長條,分成6個大小相等的面劑。

第五步:取出一個面劑,用擀麵杖擀薄,撒入適量食鹽和香油,塗抹均勻。

第六步:用刀切一個小口,讓麵皮順著中間圓點像圓規一樣把麵皮捲起來。

第七步:捲成長條狀後,再將其中一頭向內慢慢捲起。

第八步:捲成一個麵團,將收口壓在麵團下面。

第九步:把麵團用手掌按壓後,用擀麵杖再次擀薄。

第十步:鍋中刷層薄油,將麵餅放入鍋中小火烙制。

第十一步:一面烙制定型後,翻面繼續烙制,反覆兩次,當餅皮微微鼓起且烙制金黃後,即可關火盛出。

【技術小Tips總結】——

1、烙餅的面要和得軟一些,開水燙麵既可以讓麵餅更柔軟,也可以使烙出的大餅久放不硬。

2、烙餅時,全程一定要小火,因為通常家裡的灶臺都是中間位置的火力比較猛,所以烙餅時不僅要上下翻面,左右也要時不時的轉動一下,以免麵餅中間糊掉。

3、烙完一張餅後,要保證鍋裡沒有餅渣等雜物,不然會影響下一張烙餅的顏值和口感。

這道【家常烙餅】是北方人烙餅最常用也最簡單的方法,餅皮酥脆掉渣,內裡綿軟有嚼勁,一張餅做到了兩種口感的疊加,吃起來特別香,這個時候再搭配一碗粥,一疊小鹹菜或家常炒菜,甭提多美了!

各位食友們,關於烙餅你還有哪些新的做法嗎?歡迎留言分享。

本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親如果覺得內容有用闊以關注我哦!

                                                                                                  

精彩推薦:

街邊美味小吃雞蛋灌餅,做法簡單,外酥裡嫩,學會再也不用買

教你做好吃營養的早餐餅,手不沾面,做法超簡單

美味可口的香辣小龍蝦,好吃易做,僅需六步便可完成

相關焦點

  • 烙餅柔軟又分層,掌握好這2點,怎麼做都好吃,外酥裡軟不發硬
    烙餅柔軟又分層,掌握這2點,怎麼做都好吃,外酥裡軟不發硬。烙餅是我們最愛吃的麵粉類的主食之一,外酥裡軟,油潤鹹香,口感還勁道,所以在餐桌上非常受歡迎。北方人以麵食為主,像烙餅基本都是自己在家做,自己做的烙餅柔軟又分層,涼了也不會發硬,比買的都好吃,最近看大家也都在做各種餅,有人問,為什麼她做的烙餅硬邦邦的,一點也不軟,而且還沒層次呢?其實製作烙餅這裡邊是有一些小技巧的,掌握好這2點,怎麼烙都好吃。
  • 烙餅怎麼做香軟又好吃?教你2個小技巧,烙餅又香又軟吃不膩!
    烙餅怎麼做香軟又好吃?教你2個小技巧,烙餅又香又軟吃不膩!北方人都愛吃麵食,我家的餐桌上幾乎每頓飯都會出現麵食,像包子、花卷,饅頭、烙餅,這類主食吃得最多。早餐一般都喜歡吃烙餅,2張烙餅搭配上一碗米粥,吃著非常的舒坦。
  • 原來土豆餅做法如此簡單,烙一烙5分鐘上桌,鹹香軟糯,全家愛吃
    導讀:立秋後,多給家人做它吃,一攪一烙,軟糯鹹香,我家一周做4次土豆是我們的家常菜,大多數朋友都喜歡炒土豆絲吃,吃起來酸溜溜的,是一道不錯的下酒下飯菜,還有的朋友不喜歡吃酸,就炒點土豆片吃,其實土豆不管怎麼做
  • 又軟又好吃的烙餅是怎麼做的?教你「發麵烙餅」的做法,香軟勁道
    又軟又好吃的烙餅是怎麼做的?教你「發麵烙餅」的做法,香軟勁道咱們中國人喜歡吃烙餅,軟和熱乎的烙餅吃在嘴裡又香又好吃,很有嚼頭,早中晚餐都可以吃,而且是男女老少都愛吃的美食。------【發麵烙餅做法】------【食材】麵粉400克,雞蛋2個,酵母粉4克,小蔥2跟。麵粉的選擇是中筋麵粉,烙餅勁道虛軟好吃!
  • 烙餅怎麼做又軟又好吃?
    烙餅是一種常見的小吃,也是我們早餐好吃又營養的一種食物,自己動手烙烙餅也不是件難事,但要做得又軟又好吃那就得一點技巧了。烙烙餅的方法很多,沒有固定的模式,只有自己喜歡的做法。所以不管用什麼方法來做,只要把烙餅做得好吃就是正道。
  • 烙餅用死面還是發麵?教你這種烙餅的做法,保證外酥裡軟,超好吃
    烙餅可以說是北方餐桌上經常見的一道主食了,什麼五香餅啊、千層餅、肉餅等等做法是五花八門。其實做烙餅和面是關鍵,無非是溫水(我一般稱為死麵餅)和面和發麵餅。溫水和面的死麵餅相比發麵的要硬一點,一般情況下家裡如果有老人或者孩子,建議做發麵烙餅。如果就小兩口的話就做發麵餅。
  • 蔥油餅好吃有訣竅,層層酥脆,做法簡單,2分鐘烙一張,百吃不厭
    蔥油餅好吃有訣竅,層層酥脆,做法簡單,2分鐘烙一張,百吃不厭對江南人來說,做面點總缺那麼點靈氣,以前平時家裡做得最多的也就包個餛飩,下個麵條,但對早餐鋪裡賣的那些麵食卻特別鍾情,最喜歡的要數噴香酥脆的蔥油餅了,那時候單位同事工作之餘,每天都會上街去買,5毛錢一個,薄薄的一個,裡面還夾有肉餡,吃起來鹹香酥脆
  • 立秋後多給家人吃它,烙一烙,外酥裡軟,層層分明,特好吃
    導讀:立秋後多給家人吃它,烙一烙,外酥裡軟,層層分明,特好吃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一道家人愛吃的酥皮糖餅,就是外皮吃起來脆脆的,裡面層次很多,而且香甜又暄軟,一點都不油膩,特好吃!這道酥皮糖餅的做法很簡單,就是用麵粉和白糖做出來的,簡單幾個步驟就可以端上桌,尤其是愛吃甜食的朋友們,可以在家經常做點吃!
  • 怎樣烙餅才鬆軟?
    我從小是在京津冀地區長大的,北方的朋友肯定都知道的,吃大餅,是家常便飯了。最經典的就是大餅卷生菜小蔥,蘸大醬吃,那真的是一個美味啊。除此之外,還有烙好的大餅切絲,做一份美味又擋飽的炒餅絲,也是美味的不得了啊。這兩個吃法,真的是伴隨著我的整個童年了,特別是吃宵夜,最喜歡吃的就是那一份炒餅絲了。那好吃又鬆軟的烙大餅是怎麼做的呢?
  • 白吉饃怎麼做才好吃?教你一招,不夾肉不夾菜,一頓能吃好幾個
    教你一招,不夾肉不夾菜,一頓能吃好幾個一說起麵食,我會做很多種,尤其是在北方,主要以麵食為主,大家都喜歡蒸饅頭、烙餅、做包子等,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一道白吉饃的做法,白吉饃吃起來外皮是酥脆的,裡面暄軟勁道,在裡面夾肉夾菜,吃起來又香又下飯,如果是直接吃白吉饃的話,也能吃好幾個,比饅頭、花卷還好吃,自從我學會在家做白吉饃,我家三天兩頭做一次,一次做上一大盤白吉饃
  • 這樣烙出的軟餅比春餅還好吃,筷子攪攪,手不沾面,5分鐘就上桌
    這樣烙出的軟餅比春餅還好吃,筷子攪攪,手不沾面,5分鐘就上桌!做麵食還要北方人,不管是餃子包子抑或是各種各樣的餅都不在話下。春餅是我們春天常吃的一種卷餅,卷上菜餚特別的好吃,但是做法有點複雜。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款比春餅簡單柔軟好吃的烙餅方法,不和面不發麵,簡單快捷,放三天都不會硬,卷啥都特香。餅有各種各樣的做法,例如:蔥油餅,千層餅,荷葉餅等等,單每一種都要和面。這一種餅的做法特別簡單,我們老家稱之為「攤餅」,顧名思義,也就是用鏟子攤開即成。從小就吃老媽做的原味攤餅,特別的好吃,可以說百吃不厭。
  • 烙餅有妙招,和面時記得加點食鹽,做好的烙餅更筋道美味
    大家都知道北方人是非常喜歡吃麵食的,在北方也有很多美味可口的麵食,比如麵條、餃子、包子、饅頭、花卷之類的,實在是多到三天三夜都說不完。其實,在北方除了包子、饅頭、麵條這些美食之外還有一種美食是家家都非常喜歡吃、非常喜歡做的,那就是美味的烙餅了,無論是配著湯吃還是配著菜來吃都非常美味。雖然說烙餅好吃,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烙餅怎麼做才好吃,這導致他們做出來的烙餅有的時候好吃有時候不好吃;有的時候完全不起層,有的時候放涼了非常硬。
  • 16道懶人烙餅,不用揉面,拌好麵糊就能烙,放涼後還是軟軟的
    在我家的早餐餐桌上,烙餅是很常見的,尤其是懶人烙餅。這種餅不用和面、揉面,攪拌好麵糊就能上鍋烙,既省事又好吃,再搭配上一碟小鹹菜,一碗粥就是特別豐富的一餐。這樣烙好的餅雖說做法簡單,營養卻比一般的主食更加豐富,因為裡面還增加了雞蛋,蔬菜或者水果。吃起來口感也很鬆軟,即使放涼了也一樣好吃。
  • 電餅鐺烙餅很硬?那是方法錯了,做好3點,柔軟筋道,放涼也好吃
    大部分北方人都喜歡做餅吃,不想做也會到大街上買餅吃,到了北方,最容易買的食物就是餅,其實南方人也愛吃餅,街上做餅的雖然不多,但是只要有餅攤,都很受歡迎,我是北方人,現在居住在南方,發現身邊不少人愛吃餅,卻不會烙餅。
  • 烙餅想要好吃,學會這三點,烙出來的餅鬆軟鮮香,怎麼也吃不夠!
    烙餅想要好吃,學會這三點,烙出來的餅鬆軟鮮香,怎麼也吃不夠!每當我們晚上不知道吃什麼的時候,烙餅就會出現,因為做烙餅省事又好吃,做了烙餅之後再搭配一點粥吃,晚餐就吃得非常舒服!我們家晚上做烙餅的時候,一般都不會炒其它的菜,但是如果家人有要求的話,也還是會炒一盤簡單的菜,因為晚上吃得太過豐盛也不好;所以一般就是烙餅加粥就可以了。我烙的餅是非常好吃的,烙餅的技術可是得到了我媽「真傳」的,她可是烙餅的「能手」,以前我們家開過餅店,後來因為每天太辛苦了,店就沒有開了。所以我媽烙餅的手藝可以稱得上是一絕的!
  • 早餐烙餅新做法,5分鐘出鍋,千絲萬縷,酥脆香,兒子吃3個不夠
    小編早餐最喜歡吃的就是烙餅,因為餅比起別的早餐做法豐富,關鍵還非常香。小編最愛的就是烙餅酥脆的外皮,真的是天下最好吃的東西。能和它相提並論的,就只有米飯的鍋巴了。作為一個「烙餅愛好者」,最喜歡做的事當然是研究各種新的做法了。
  • 玉米面最好吃的做法,鬆軟香甜,簡單易學,上桌全家人搶著吃
    玉米面最好吃的做法,鬆軟香甜,簡單易學,上桌全家人搶著吃教你玉米面最好吃的做法,好學易做,簡單快手,特別適合早餐,不用起早,手不沾面,一攪一拌,平底鍋一烙,鬆軟香甜,10分鐘就能端上桌,喜歡的話,還可以加入各種蔬菜,或者各種乾果,各種滋味芳香宜人
  • 烙餅想要好吃,和面是關鍵,不用開水、不用涼水,柔軟多層不發硬
    烙餅怎麼做才好吃?在很多北方人家的餐桌上,烙餅總是比其他麵食更受一些,但很多朋友卻老是做不好,自己做的烙餅要麼口感發硬,要麼就是沒有層次,吃起來還不夠香。烙餅這種麵食想要做的好吃,還是有一些技巧需要掌握的,比如說麵粉和水的比例,水的溫度,烙餅時的火候等等。
  • 烙餅是北方人經常吃的 而且吃餅什麼菜都可以搭配 它的營養成分多
    做法:在皮子上抹些麻油撒上蔥花,鹽後捲起來,切成小坯子,再將小坯子撳扁,擀成圓餅待用;北方家常烙大餅的方法。先和面,這個就不用教了吧。和面的時候用溫水,這樣和出來的面軟,有彈性,水太涼了,和出來的面硬。水太熱了,面就被就燙熟了,所以要用溫水。面和好之後靜置30分鐘,這個過程北方俗稱「醒」。目的就是讓麵粉充分均勻地吸收水分。如果和好面之後馬上烙,烙出來的餅,會有疙瘩。
  • 教你農村烙餅家常做法,一分鐘烙一張,烙好的餅軟薄還分層
    教你農村烙餅家常做法,一分鐘烙一張,烙好的餅軟薄還分層。記得以前在家裡,早上沒有足夠時間蒸饅頭,媽媽就會做幾張烙餅吃,烙餅不用發麵,做起來特別省時,所以受到一些人追捧。今天小綿羊就分享一個農村烙餅的家常做法,做法很簡單,一分鐘就能烙一張,沒有做過飯的朋友,也能一學就會。原材料很單一,但是做法卻千變萬化,總能做出你喜歡的口味。我相信每個會做餅的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經驗和手法,這就像一題多解,我的做法不是唯一答案,而且我也有多種做法,容我以後慢慢與大家分享。如果您不喜歡我的做法,也請多多包涵,先謝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