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些焦慮症患者的經歷後,我沉默了

2020-10-16 今日頭條

「明天就要交稿,現在卻只寫了一半」;

「年過30的單身青年,每天被父母花樣催婚」;

「新冠疫情仍在肆虐,嚴重影響了工作和生活」

……朋友,你焦慮嗎?

近日,今日頭條與抖音在世界衛生組織駐中國辦公室提供的技術指導下,發起了的主題活動。

不少用戶在話題中寫下了自己焦慮的原因,也有人寫下了自己走出焦慮的心路歷程,還有人分享了對抗焦慮的小妙招。

1.「親眼看到妻子難產後,他被診斷為焦慮症。」

這是發生在頭條用戶

同事身上的真實案例。

30歲的阿宇是公司美術部門角色原畫組長,

今年1月份初為人父。

可誰也沒想到,

一次陪產的經歷,

讓他患上了焦慮症。


阿宇和妻子很相愛,

在妻子臨產前,

特意申請陪產。


不過,

在堅持順產20個小時後,

孩子仍沒生出來,

妻子還突發高燒。

情況一度非常危急。

亂糟糟的急救場面,

混合著各種藥物、針劑的味道,

老婆慘白的面容,

醫生在耳邊讀的手術須知和可能出現的風險,

這一切一切,

都讓已經一天一夜沒合眼的阿宇,

徹底傻掉了。


還好,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搶救,

兒子終於出生了,

老婆也沒什麼大事。

一切看似過去了,

但這次在醫院的經歷,

使焦慮症的種子在阿宇的心中生根發芽。


出院後,

那天搶救的畫面總會在阿宇的腦海裡閃現,

每次都讓人膽戰心驚,

甚至出現心慌、心跳加快的症狀。

一天半夜,兒子哭醒後,

阿宇再也睡不著了,

接下來的每個晚上他都在失眠。


而且恰逢今年疫情,

公司延遲開工。

網絡和電視上關於疫情的報導,

也加劇了阿宇的焦慮和不安,

同時伴隨的,

還有胃部不適等軀體症狀。

這種狀態一直持續了三個星期,

直到復工後也沒有好轉。


最終,

在妻子的勸說下,

阿宇去看了醫生,

被診斷為輕度焦慮症。

回到家後,

阿宇查詢了相關知識,

買了相關書籍,

了解到焦慮症的終極原因,

其實是性格。

生活中太追求完美、

敏感多疑、容易生氣、心理脆弱等,

都是導致焦慮症的因素。

找到病因後,

他迅速作出調整。

值得慶幸的是,

目前阿宇恢復得非常好,

還拿到了心儀公司的offer,

一切都將回到正軌。


提起那段焦慮症的經歷,

阿宇說:

焦慮症和抑鬱症一樣,

大多是有深層心理成因的,

找到癥結,

才是療愈的第一步。

2.「把焦慮的事情寫下來後,我的心裡輕鬆多了。」

媽媽是超人嗎?

不是!

「可媽媽又必須做超人」

頭條用戶如是說。


身為一個全職家庭主婦,

家務和孩子,

像兩座大山一樣壓在她的身上。

每天飯吃不到嘴裡,水也喝不上。

就連上個廁所,

都要跑著去,跑著回。


看到別的媽媽早早重返職場,

可自己卻在家帶娃,

沒有一分錢的收入。

她變得越來越焦慮。


洗碗的時候,

她會憤怒地把碗筷摔到池子裡。

洗衣服時,

她又把氣撒在盆裡待洗的衣服上,

雖然發洩完之後,

還要撿起來重新再洗。

但仿佛只有這樣才能短暫釋放焦慮。


在無數個把孩子哄睡著後的夜晚,

她一個人躺在被窩裡,

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

這種狀態快把她折磨瘋了,

但是,看著嗷嗷待哺的孩子,

她知道自己不能再這樣下去,

她開始給自己尋找出口。


一次偶然的機會,

她發現……

把焦慮的事情寫下來後,

她的心裡輕鬆多了。

於是她每天擠出一點時間,

把心裏面的憤怒,怨恨,苦惱,

全都倒出來變成文字。

在書寫焦慮的過程中,

她的內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平靜。


後來……

書寫,甚至變成了她與孩子間互動的遊戲。

回首那段焦慮的日子,她說:

「帶孩子與上班掙錢,

本就是一件很難兩全的事情,

我又何必苛刻自己。」

接受自己,是與焦慮和解的第一步。

3.「稻草,可以壓倒駱駝,也可以拯救它」

今日頭條用戶柯小染說,

她已經快一年沒有工作了,

不是沒有工作邀請的機會,

只是暫時沒辦法上班。

焦慮日日夜夜伴隨著她,

頭痛使得她越來越難以入眠,

脾氣也越來越暴躁。

她說她找不到自己的支點了,

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

感覺自己已經被社會淘汰了。


為了克服焦慮,

她開始培養自己的興趣,

自學畫畫、PS、拍照錄像和視頻剪輯等。

她做這一切,

不是為了賺多少錢,

更不奢望成為大師,

只是為了讓自己的生活忙一點。

關於焦慮,她說:

人之所以會焦慮,

主要是對現在和未來的恐慌。

人在沒事幹的時候就會胡思亂想,

但當你忙碌起來的時候,

你壓根沒有時間思考別的,

只想把手頭上的事情做好。


所以,有時候,

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它可以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也可以成為一個人重燃生活的希望。

4.「無論什麼原因的單身,都不應該成為我們焦慮的緣由」

小霞是一個單身女青年,

人長得不錯,

名牌大學畢業,

工作也很體面,

但是,感情問題卻遲遲沒有著落。


大學談的男朋友,

畢業後,因為距離問題分手了。

相處了兩年的前任,

也以對方劈腿而告吹。

這一來二去的,

人就30歲了。


看著身邊的朋友一個個結婚生子,

家裡又催的緊,

小霞越來越焦慮。

於是,開始瘋狂的去相親,

逢人就問有沒有合適的單身男青年,

還給自己定了一年嫁出去的目標。


然而,往往越是這樣,

越難找到合適的對象,

也越容易讓自己失去理智,

陷入恐慌之中。


其實,

單身,抑或結婚,

都只是一種生活方式而已,

並無高低優劣之分。

單身時光,

或長或短,或主動選擇,或被動承受,

單身本身,

都不應該成為我們焦慮的緣由。




在這個「敏感易碎」的社會環境裡,

任何一點風吹草動,

都會讓我們感到焦慮。

如果,

你現在也正面臨著焦慮,

或者曾經焦慮過,

就點擊話題

將你釋放焦慮的經歷和方法,

分享在今日頭條中,

一起幫助那些正在被焦慮情緒,

和焦慮症困擾的人們吧。

相關焦點

  • 焦慮症患者的自救
    靠自我心理調整走出焦慮症,康復一年未發作。分享點心得給大家。我曾是個陽光樂觀,積極向上,事業有成的人,由於年少得志,後來經歷了一系列坎坷,加之不良的生活習慣,心理壓力長期巨大導致了焦慮症,起先也是從擔心自己得了心臟病開始,失眠,胸悶,心悸,都經歷過。
  • 永遠別對「焦慮症患者」說這些話
    永遠不要對焦慮症患者說這些話:「你要克服它!」焦慮症的恐懼思維和軀體反應,是無法克服它。 讓患者去克服痛苦的人通常不能感同身受地理解。如果你無法理解,默默陪伴即可,請不要以自己的片面的觀點去指導患者。許多焦慮症患者很容易過於擔心自己的健康。如果暗示患者的焦慮可能會使他生病,只會增加他的焦慮。你可以幫助患者轉移話題以轉移注意力,或者跟他一起散個步以減輕焦慮。「你放輕鬆點」說這種話的人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的,無法放鬆就是焦慮症的症狀之一,讓焦慮患者放鬆等於叫骨折患者去跑步。
  • 焦慮症患者不配擁有愛情,誰說的?我幫焦慮症患者迎來愛情豔陽天
    得病住院後,我和幾個焦慮症患者住在一起,其中一個叫美美的姑娘,20歲,正是大好年華,但她生病後,男朋友離開了她,她整日以淚洗面。看著美美抑鬱寡歡的樣子,王醫生經常來開導她,王醫生沒有女朋友,我覺得他倆挺般配的,我和美美說了這件事後,美美連連搖頭:「我一個焦慮症患者,哪敢攀上醫生?我們之間隔著山峰,不可跨越。」
  • 大家好,一名焦慮症患者
    大家好我是一名焦慮症患者!其實發這個我想了很久!但是我覺得我還是要讓大家知道焦慮症!抑鬱症!狂躁症!是個什麼情況!我相信很多人對焦慮症抑鬱症狂躁症困擾很大!而且不了解這些東西!導致正常人誤解了這些病!大多數都覺得這個病是神經症!胡思亂想!其實都不對的!得了這種病的人才知道這種病所帶來的痛苦真的是從肉體再到精神方面的!如果你身邊真的有這種人希望你們理解他們!幫助他們!讓你知道是什麼一個情況!接下來我來分析一下抑鬱!焦慮!狂躁!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我發現當今社會大家對這些病有一定的誤區!其實在實踐上真正因為心理因素得的這些病的在世界上佔不到20%!
  • 一個焦慮症患者的自白
    我到底是怎樣的一個焦慮症患者?我們生活在一個焦慮的時代。美國焦慮症患者的比例在 18% 左右,是抑鬱症患者的兩倍。而不少非官方數據顯示,美國有數百萬帶有焦慮症狀的人——不管他們是否被確診患有「焦慮症」,都曾向醫生諮詢過各式各樣與焦慮有關的問題。想知道自己有焦慮症嗎?
  • 焦慮症患者越來越多 這些表現你中招沒
    例如精神恍惚、心煩意亂、焦急、焦慮等,這些表現也有一個稱呼——焦慮症。是的,看似是情緒上的疾病,其實對健康的影響也甚大,接下來,就來了解一下,什麼是焦慮症?焦慮症是什麼?焦慮症又被稱作:焦慮性神經症,屬於神經疾病的一種,對於沒有發生或者已經發生的事情,出現緊張、害怕、不安等。
  • 爆發焦慮症後身體的各種反應
    嗜睡,睡不醒,睡不夠,有時候又會早醒,多夢易驚醒,噩夢不斷,脾氣暴躁,愛發火,看什麼都不順心,討厭外人與自己講話,害怕光,,怕出門,等等,還有各種各樣的身體疼痛與不適這裡就不在一一介紹了,總之,身處焦慮症這個範疇的朋友各種不適一般情況下都會一一體會過,焦慮症狀態下的朋友所面臨的與家人朋友溝通與相處的窘境與自己身體上的這些不適症狀相比之下要痛苦的多
  • 遇事憂慮,萬事恐慌,焦慮症患者的自我對照
    具備以上種種情況的朋友們,小心焦慮症的悄悄到來。接下來就是焦慮症患者的自我認知和測評時間。焦慮形式來源於各種不同的經歷,包括對於正確或錯誤的信息進行觀察學習,以及直接經歷真實或者感知到的創傷。在長期的狀態下發展成目前的行為模式,女性患病率明顯高於男性,以26-40歲的女性群體為主。
  • 一個重度焦慮症患者的自救:這是廁所,我不要死在這裡
    今天,我給你講一個焦慮症患者如何自救的故事。 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叫卡爾·弗農(Carl Vernon),曾經是一個焦慮症患者,被焦慮症折磨了他整整15年。 △ 卡爾·弗農 他經歷過絕望,也嘗試過各種方法,比如轉移注意力法、催眠法、藥物療法、心理諮詢等等,但都無濟於事。 最後,他靠著一套自己摸索的方法,成功地治好了自己的焦慮症,並且把這種方法,推廣到了世界上的50多個國家,治好了很多焦慮症患者。
  • 焦慮症患者託起一片天,誰在為她們吶喊
    情急之下,姐姐叫來醫生,醫生批評小趙老公:「焦慮症患者更需要親人的關懷與照顧,這有利於她們的恢復,你看阿麗的姐姐就做得很好。」姐姐想想就答應了,她並不是需要這份工錢,她是想讓我和小趙有好的環境,沒了小趙老公的嘶吼,我們也許會恢復得更快。這次住院,母親因為身體不好無法陪伴我,姐姐特地地從新疆趕來,一路風塵僕僕,到了醫院顧不得休息一下,就去醫生那裡問我情況了。了解我的病情後,姐姐牢記醫生的話,囑託我飲食要清淡,不能賴在床上,要多運動。交代完,姐姐這才眯了會,她坐了幾天的火車,沒睡好。
  • 焦慮症的四種自我治療方法
    經過專科規範治療後,絕大多數患者會得到臨床康復,恢復往日愉快心情。特別應該強調的是:症狀緩解後,仍需要堅持服用1~2年時間抗抑鬱藥物;停藥以及減藥需諮詢專科醫生,千萬不要擅自調整藥物治療方案。焦慮症的原因不良性格因素自卑、自信心不足、膽小怕事、謹小慎微、過分在意別人的看法。
  • 只有焦慮症患者才能懂的9件事
    1、焦慮症≠常人的焦慮焦慮是所有人都經歷過的正常甚至有益的情緒。但是焦慮症患者向正常人傾訴感受,往往是不能被理解的。與部分人的看法相反,焦慮症不僅是精神狀態,更是一種精神健康疾病。、不合理,但實際上焦慮症患者感到的恐懼感非常真實,如臨大敵,如面向懸崖。
  • 焦慮症患者常具有哪些人格特點?
    第06節–焦慮症之人格心理因素不論是軀體疾病還是心理疾病,都更容易指向那些具有易感素質的人群。例如一個免疫力低下的人,更容易引起傷風感冒。一個過敏體質的人,更容易患上溼疹等各種皮膚疾病。有關於精神分裂症的研究中發現,不少分裂症患者的前身都屬於分裂型人格,常有情感淡漠、孤僻等特點。而一些抑鬱症患者發病前的人格,多屬於抑鬱質,常有多愁善感、敏感謹慎的特點。
  • 焦慮症康復-我曾經的切身體會
    1今天這篇想和大家聊聊我的「焦慮症康復」專欄。從這篇文章起,大家將會在這個專區看到各種和焦慮症康復相關的原創文章。這個系列的內容,適合很多人看- 從那些剛有點輕微焦慮抑鬱情緒的心理亞健康人群,到已經確診的焦慮症朋友們,特別對那些正在經受各種軀體化症狀痛苦的朋友們。
  • 《焦慮症的自救》還在為恐懼和焦慮苦惱?4個技巧教你擺脫焦慮症
    她真的是我見過最想睡覺卻最難睡著的人,直到我看到《焦慮症的自救:從神經系統角度出發治癒焦慮症》這本書後,我才對她的症狀和難受有所了解,想必她比我們任何人都想睡著。在看了《焦慮症的自救:從神經系統角度出發治癒焦慮症》這本書之後,我把這本書推薦給了舍友,前些天問她現在的症狀是否有好轉時,她回答說這本書對她的幫助挺大的。
  • 焦慮症患者學遊泳是什麼樣兒的感受?
    遊泳記憶作為一個焦慮症患者,我決定把我學遊泳這段時間的心路歷程,一一記下來。免得就像我當年學倒立一樣,其實當時付出了很多努力,尤其是克服了重重心理難關,但是沒記下來,時間長了就淡忘了。每次一提起童年趣事,我總會滔滔不絕,總有一天,也要寫一本自傳才好啊,哈哈!當然,說我小時候的膽大包天,也是為了反襯我現在的膽小如鼠。現在,我是個不折不扣的膽小鬼。別說,像我這樣雷厲風行的人。學遊泳,卻是下了很久的決心的。以前我寫過的,自從經歷了5年前在開車時突然焦慮症發作,頭暈全身發麻之後,我做任何事情都變得膽戰心驚。
  • 寶媽帶娃焦慮症一把辛酸淚,艾麗親身經歷教你緩解,看完心情舒暢
    HELLO大家好我是艾麗,這篇文章是為了曾經跟我一樣因為生孩子帶孩子有了焦慮症的寶媽,但也不只是為了寶媽,沒有結婚生孩子的女孩子也可以看看,因為大概率大家都會結婚生子,或多或少會遇到這些問題,早點了解就不會像我們這些經歷過的走那麼多彎路了。
  • 什麼是焦慮症,它到底可怕在什麼地方?
    而焦慮情緒和焦慮症是我們最為常見的一種精神障礙,小編自己就曾是一個重度焦慮症患者,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焦慮症的成因,和我的治療過程。焦慮症患者往往會感覺到強烈的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相對於正常人而言,焦慮症患者更容易恐慌、緊張和失眠多夢,尤其是噩夢,晚上睡覺就沒睡一樣,一天都沒有精神,嚴重時會誘發驚恐發作。
  • 一位焦慮症患者的親身經歷自述,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在這個壓力如此巨大的社會中,患有焦慮症抑鬱症的人很多,輕重程度各有不同,下面這位患者的自述,希望能通過他的故事,獲取一些有用的辦法幫助到大家。患者化名小文:說一下我之前的症狀,失眠,情緒激動,莫名其妙哭,經常哭,到下午三四點左右恐慌發作,意識開始模糊,不認路,極度在意別人眼光,覺得別人都要害我,必須立刻回家,家人必須都回家,覺得他們不回家就是出事了。
  • 我是焦慮症還是抑鬱症?4個關鍵詞幫我區分
    作者|簡客GAKER抑鬱症和焦慮症的很多表現是極其相似的,也因為很相似,所以很多人分不清自己到底是得了抑鬱症還是焦慮症。抑鬱症和焦慮症有哪些區別呢?我將結合自身的經歷,和大家分享如何判斷你出現的一些症狀是焦慮症引起的還是抑鬱症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