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車市如果要評選最優秀的品牌,估計好多人爭得腦子都要打出來;但要評選最low品牌,應該說懸念不大——車型外觀各種山寨抄襲、用法律訴訟「碰瓷」福特……野馬汽車的「成績單」閃亮到爆炸。
今年1月份,野馬汽車賣身給「老頭樂」製造商雷丁汽車。以各種負面、炒作而曾經聞名的川汽野馬,從此由四川汽車工業獨苗,變身成為新的野馬汽車。但無論資本遊戲怎麼玩,這匹「野馬」還是那個上不了臺面的末流汽車企業——好不容易憋出個新車,又遇到國五國六切換的大限,折騰到7月終於拿出搭載1.5T+6MT、滿足國六排放的動力系統,而按照野馬汽車吹牛不上稅的傳統美德,這輛新車竟然被冠以「性能版」之名……
人家抄保時捷,我野馬仿吉利博越,就問你怕不怕
「模仿」這件事,在汽車行業從來都沒有消失過。實事求是地說,不少大牌車企都走過模仿的路子,遠有豐田、本田、馬自達等日系車企從對歐美品牌的模仿而起步,後有奇瑞、吉利等自主品牌在發展初期借鑑同期國際著名車型,再有被戲稱為「保時泰」、「陸豐極光」的國產奇葩。
以往山寨來、山寨去,對象好歹瞄準的都是世界一流品牌和車型。但就在2019年的今天,震古爍今的一幕在中國車市出現了——跳票了兩年多的野馬T60,換了個馬甲改名博駿,竟然碰瓷起了同為自主品牌車型的吉利博越。
事實上,野馬T60早在2017年就在上海車展亮過相,該車當時就被人直指前臉神似大眾途觀。但幾經折騰,T60始終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野馬汽車碩果僅存的潛在消費者,也在等待中消耗殆盡。直到2018年年底,彌留之際的川汽野馬才突然迴光返照般地接連發布T60的相關信息。但事已至此,T60已經難以扭轉一下野馬的頹勢,不到兩個月後,川汽野馬就淪落到了賣身求生存的境地。
2019年1月18日,低速電動汽車企業雷丁電動汽車與野馬汽車在成都舉行戰略重組籤約儀式,對外宣布雷丁汽車正式從四川富臨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手中接盤野馬汽車。雷丁也是雷厲風行,在收購野馬之後沒多久就推出了一款全新的電動汽車,名叫雷丁i3。
雖然從名字上來看竭力在向寶馬靠近,但雷丁i3真是乏善可陳,宛如放大版的老年代步車,車身長度還不足3.4米,做工和配置也毫無亮點,給人一種滿滿的廉價感。
這個時候,野馬想起了曾經的T60——途觀已經換代,似乎已無太多油水可撈,再說野馬也已經改換了門庭。福至心靈,野馬T60搖身一變,更名成為了野馬博駿。
有網友說,博駿是博越+寶駿。事實上,除了前臉之外(吉利博越的前臉風格太過明顯,估計野馬也不好意思照抄),博駿幾乎就跟吉利博越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不僅側面線條神似,尾部更是讓人一眼就能看出博越,甚至連車型名稱的字體都有幾分相似。
試圖走低價碰瓷路線的博駿,並沒有在車市掀起什麼風浪。2019年車市競爭如此激烈,連正宗的博越日子也過得頗為艱難,更別提「私生」的野弟弟博駿了。上市幾個月,野馬博駿的銷量始終就在1000輛左右徘徊——對於野馬來說,這已經實屬不易了,野馬旗下其他車型月銷量普遍連200輛都沒有,博駿已經是銷量擔當。
但時間來到6月底,面對國六標準的提前實施,野馬再次陷入即將無車可賣的絕境。
與那些實力雄厚、早有準備的車企不同,野馬一直憋到7月份才有了滿足國六標準的博駿。
但一貫不走尋常路的野馬,顯然不滿足於跟其他車企一樣將之稱其為「國六版」,而是再出花樣,稱其為「性能版」——一部2000RPM才能輸出最大扭矩,動力參數只有115kW與215N·m的發動機,光憑這熟悉的數據就能看出正是當下稍微像樣點的自主車企都不再引以為傲的三菱4A91T發動機,野馬也能強行稱其為「性能版」,又是一次騷操作。
從來不走尋常路:從「山寨之王」到「炒作帝」的野馬
事實上,老老實實造車,從來就不是野馬的DNA。在這家車企的血管中,一直流淌著的都是四川人特有的「機靈」——就如同電影《傻兒司令》中樊鵬舉用歪招炸掉日本人的坦克一樣。你可以說是萬般無奈下的急中生智,也可以算是偷雞摸狗的狡黠。
川汽野馬並不是一家初出茅廬的新企業,相反它的歷史可謂是相當深厚。川汽野馬最早誕生於上世紀80年代末,那時候的川汽野馬以生產貨車和客車為主。
2009年,川汽野馬推出了復活後第一款車型野馬F99,並以此打入乘用車市場。但是,川汽野馬並沒有像五菱、江淮、長城這些品牌那樣,靠著提升產品力和品牌力的方法實現品牌向上,而是走了一條頗為奇葩的道路——炒作、博出位。
野馬F99的售價僅為5.98-6.98萬元,公然強行拉皮,換上了一幅斯巴魯森林人的「臉」——實事求是地說,除了山寨的外觀,這輛車純屬「工業垃圾」,從三大件到底盤調校,都毫無可取之處。
2011年的成都車展,川汽野馬一舉帶來了多款車型,除了繼續模仿森林人的F10之外,還有三款「概念車」F16、T-SUV、E-SUV,分別為高仿版的奧迪A4旅行版、大眾途觀、英菲尼迪EX。此後,川汽野馬繼續堅定不移地走山寨之路,中招的先後有馬自達5、豐田埃爾法、路虎神行者、大眾途銳……
但顯然,在正向研發成為主流的時代,「山寨」這條路必定是走不長遠的。2016年的成都車展,川汽野馬頗為意外地煥然一新,拿出的多款車型竟然讓人一時看不出「山寨」的是誰。似乎,川汽野馬也要走上原創的道路了?
非也!野馬還有更厲害的手段!
還是在2016年,川汽野馬狀告福特汽車(中國)有限公司旗下一款Mustang車型的中文名(福特野馬)與其重名,以涉嫌商標侵權向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經過兩年的訴訟,成都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福特汽車(中國)有限公司停止侵害野馬汽車公司註冊商標專用權、賠償100萬元,並在該判決生效後15日內,在「福特汽車官方網站」首頁刊登聲明,消除影響——從此Mustang車型再也不能以「野馬」對外宣傳。
這一場勝仗不僅幹掉了美國的「福特野馬」,更讓川汽野馬聲名大震,甚至登上了外國媒體的頭條。
炒作一時爽、一直炒作一直爽,川汽野馬在車型研發上沒有什麼本事,搞炒作倒是一個好手。2017年,川汽野馬再一次在自己的主場成都車展上,搞出了新的噱頭——川汽野馬斯派卡MPV被明碼標價,論斤賣!
又是一次全球首創的炒作,又一次賺足了眼球。但可惜的是,消費者並不買帳。因為野馬的品質實在太糟糕。即便是如今這個「性能版」,依然能發現巨大的接縫,其裝配等各方面問題層出不窮。
從依然在名稱上碰瓷吉利、換上了國六動力就強行自稱「性能版」來看,野馬雖然已經姓了「雷」,與川汽無關,但耍小聰明搞炒作的「品牌DNA」依然頑強地存在。
有句講句,對野馬汽車,確實也不能有太高要求。由於根基薄弱、資本也不雄厚,野馬汽車不但談不上多少正向研發,甚至連逆向研發的實力都不夠。稍微有些實力的車企也瞧不上野馬這點產能,那麼多「造車新勢力」找代工、買資質,都瞧不上野馬,最終只能是造「老頭樂」的雷丁瞧上了它,已經足以說明問題。
同樣是從「山寨」之路走來,大多數自主品牌都逐步走向了自主研發,但原地踏步、不求上進的野馬依然只會玩最低端的玩噱頭、炒概念,儘管有了新的東家,但照現在的樣子看,野馬終究沒有大出息,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消失,難免將是他的最終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