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大運營商」運營股東擬募資200億 中植系入局

2020-12-22 金融界

來源:證券時報

7月8日,獲得工信部頒發的網際網路國內數據傳送業務牌照後,中信網絡有限公司成為國內從事基礎電信業務的第五大運營商。

去年2月以78億元價格競拍獲取中信網絡49%股權以及獨家運營權的北京應通,成為第五大運營商的運營方。當年北京應通天價競拍被競爭對手直呼不可思議,不過在北京應通的運營者眼中這可能是一筆划算的生意,一筆78億的競拍後,北京應通對外融資喊出了800億的估值。

近日,證券時報記者從PE人士處獲得的一份募資材料顯示,北京應通在今年1月初起對外釋放融資方案,計劃募資150億元至200億元,領投方暫定估值600億元至800億元,中信網絡運營權和有關牌照是其中核心資產。從北京應通股東名單中可見,其融資方案中預告的解直錕掌舵的「中植系」基金平臺已經入局。

不過,在2月份中植系平臺投資之後,工商資料顯示,北京應通尚未有新的股東進入,且北京應通對未來3年業績預期較2018年數據有數十倍的增長,是否能兌現還存在較大疑問。

獲基礎運營商牌照

近期,證券時報記者從中信網絡核實,該公司在7月8日獲得工信部頒發的網際網路國內數據傳送業務的牌照,該業務資質是指經營者通過組建網際網路骨幹網和城域網,並可利用有相應經營權運營者的網際網路國際出入口提供的網際網路數據傳送業務。

網際網路國內數據傳送業務屬於第一類基礎電信業務,分析師人士認為,獲得此運營牌照意味著中信網絡是繼中國移動(港股00941)、中國聯通(港股00762)、中國電信(港股00728)、中國廣電之後,成為內地第五家獲得基礎電信業務牌照的公司。也代表著,中信網絡在網際網路數據傳輸業務領域將會與四大運營商之間展開競爭。

據中信網絡官網介紹,公司成立於2000年3月,是除三大基礎運營商之外唯一擁有固定網絡專線電路業務合法經營資質的基礎電信業務運營商,擁有覆蓋全國的光纖骨幹網「奔騰網」,並投資控股、參股了多項其他網絡資源,可以利用亞洲衛星有限公司的資源開展衛星轉發器出租出售業務。

中信網絡原是中信集團全資公司,2017年9月27日,中信集團對其持有中信網絡49%股權掛牌轉讓。2018年2月12日,北京應通擊敗競拍對手鵬博士以78.18億元競拍成功,獲得中信網絡49%股權、運營管理權,同時籤訂戰略協議成為中信網絡的獨家網絡運營夥伴。

彼時,中信網絡擁有A23-2第二類基礎電信業務中的國內甚小口徑終端地球站通信業務和A26第二類基礎電信業務中的國內通信設施服務業務。而A26牌照資質是北京應通非常看重的。

根據《電信業務分類目錄(2015版)》,跨區域光纖建設屬國內通信設施服務業務(A26),只有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中國廣電和中信網絡具有該業務的經營資質。這意味著,在國內開展城際、省際網際網路傳輸業務都需要從五大基礎運營商處付費租賃。

在北京應通競拍拿下中信網絡相應權益的第二日,工信部發布了《關於集中力量核查違規線索查處違法企業的函》(業界稱為「282號文」),「282號文」通報了部分企業自建傳輸設施、非法經營和層層轉租帶寬等違規經營電信業務,並組織成立專項攻堅小組,落實違規經營電信業務線索核查、違法企業處置等工作。

文件提到了百度、騰訊、阿里、奇虎、鵬博士等公司均疑似開展違規業務,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文件對中信網絡等具備網絡傳輸牌照的運營商開展業務提供了政策支撐。

「當時工信部專項小組巡視清理了一批無牌照資質自建跨區域傳輸設施的企業,行業認為這項清理活動對中信網絡來說比較重要,因為在基礎電信服務商中,其他運營商還有其他主營業務,中信網絡主要業務就是網絡傳輸。」有資深的IDC行業從業人員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

中植系入股

因為涉及骨幹網絡資源和基礎運營商牌照的股權交易,中信網絡股權拍賣吸引了極大關注。

工商資料顯示,2018年2月,北京應通參與競拍時法定代表人為賈明玉,當時無從知曉這家公司是何背景。此後,2018年11月,北京應通進行了工商變更,原有的執行董事賈明玉、監事王春梅全部退出,張曦出任董事長,同時增加了張昱、張暢、張輝、江紹明、袁佳寧、徐誠婕為董事,王偉任監事。法定代表人由賈明玉變更為張暢。

北京應通董事長為張曦,他本人也是A股公司易聯眾(港股06899)董事長和(港股00001)法定代表人,在易聯眾2018年年報中可以印證。在張曦任職的北京京發置業有限公司、北京喜盟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等公司董監高的名單中,出現了張昱、張暢、張輝、袁佳寧的名字。不過,易聯眾與北京應通之間似乎並不存在關聯。

在股東方面,2018年11月,新增了天津暢世承通科技有限公司(張暢持股99%)、天津應通科技有限公司(張暢持股99%)、天津暢世企業管理合作企業(張暢持股99%)、上海傑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王智捷持股100%)。

2019年2月11日再次發生變更,新增法人股東湖州浩匯投資管理合作企業(有限合夥),背後股東為中植系平臺中海晟融,中植系通過湖州浩匯持股北京應通2.86%股權。

事實上,北京應通當前股權全部處於股權出質狀態。2018年11月份進入的四個股東股權出質的質權人為台州興通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簡稱台州興通),資料顯示,台州興通執行事務合伙人為寧波梅山保稅港區遠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另外兩家企業法人為興業國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和北京京發置業有限公司。

有業內人士分析,台州興通很可能是一家配資型基金,興業國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實則興業信託全資公司,興業國信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應是幫助北京京發置業有限公司做基金管理人以及基金配資。而北京京發置業背後大股東則為張曦。

這意味著北京應通78億競拍中信網絡49%的股權,背後主要資金來自金融機構融資,這可能將背負資金成本。對此,證券時報記者暫未從其他渠道獲得相關印證。

湖州浩匯股權也處於出質狀態,質權人為大華長泰(北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背後股東為天津鑫熠和康達融匯,天津鑫熠與康達融匯背後股東都是贊皇華禹,而贊皇華禹與天津鑫熠、康達融匯存在循環持股,無法認定實控人。

業績預增數十倍

中信網絡獲得一類電信牌照,而北京應通依據協議將擁有第五大運營商的運營權,北京應通很快展開融資運作。

證券時報記者從一家投資機構處獲得北京應通在今年1月份對外募資的推介資料。其融資計劃書顯示,北京應通擬融資總額度為150億~200億元,分為Pre-A和A輪;其中Pre-A輪額度不超過50億元;估值會基於A輪有10%~15%的折扣;目前已與中海晟融籤署20億股權認購協議,投前估值680億元,已開始交割; A輪額度為100億~150億元,領投方來自BATJ其中1~2家。目前領投方暫定600億~800億元投前估值,同時約定業績對賭。

工商資料顯示,中海晟融北京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為中植系掌舵人解直錕旗下全資公司,這與今年2月份入股中海晟融旗下湖州浩匯入股北京應通相吻合。

假設按照融資推介資料所述,中海晟融向北京應通投資20億元,按照2.86%的持股比例推算,北京應通Pre-A輪融資估值達到700億元。如果考慮到上述Pre-A融資較A輪融資有10%至15%的折扣,其為A投融資設定估值在800億元左右。

推介資料顯示,北京應通稱其2018年度收入約4億元,淨利潤約1.5億元;預計 2019年~2021年收入為32億元、80億元、100 億元, 利潤為20億元、54億元、68億元,對比2018年業績,這一業績預期有數十倍的增長。

北京應通稱業績上的大幅提升來自於應通的網絡跟A26牌照的匹配(稀缺的合規網絡資源)、承接違規企業的核心增量流量(5G、物聯網帶來的流量爆發)以及大力發展雲網融合業務(SD-WAN、CDN、IX/CX、邊緣計算等)。

北京應通稱此次融資用途主要為償還部分支付中信網絡的負債;收購數據中心和海纜項目;以及未來5年資本性支出;並設立百億規模產業基金, 整合工信部要求整改違規企業中的優質資產,以及戰略投資布局市場上的優質 IaaS、PaaS、 SaaS 公司,為雲網融合大戰略布局。

推介材料中,北京應通認為「282號文」是公司發展的歷史機遇,並稱工信部點名「違規自持光纖」的BAT在內47家大型網際網路企業需要將其自持光纖移交給持牌運營商,2019年1月,工信部又新納入29家電信不良經營企業。

但是結合北京應通業務開展情況,業績預期可能過於樂觀。

事實上,目前尚未看到有BAT等企業與中信網絡籤署傳輸協議的公開信息,當前可見的合作只有去年11月份與紫光雲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以及去年12月與臨沂市政府物聯網新城項目的籤約。在網絡傳輸領域,中信網絡也面臨三大運營商以及中國廣電的強大競爭。

前述IDC行業從業人員稱:「對網絡資產處置上,如果要求網際網路公司的網絡資產交給有牌照公司,出資產要確認損失,接資產要承擔折舊,事實上雙方對資產處理和接納資產意願不強。」

7月15日,證券時報記者向中信網絡相關負責人諮詢有關與BAT等企業的籤約情況,負責人稱:「此屬於商業秘密,目前暫不接受採訪。」

在融資進展方面,在今年2月11日獲得中植系旗下平臺投資之後,北京應通工商資料顯示尚無新的投資方進入。

亦有投資人士對證券時報記者分析,相比當前業務發展情況,北京應通融資對未來業績表現預期過高,且明確部分融資資金將用來償還此前競拍所欠債務,這筆債務缺口是多少還是需要關注的。

相關焦點

  • 【深度】康盛股份新重組背後:中植系「折戟」
    上市公司背後暗藏的資本勢力中,中植系被稱為「潛水的資本大鱷」。在中植系埋伏的上市公司中,康盛股份(002418.SZ)便是一個典型案例。從2015年開始,從主業到金融再到新能源,康盛的每一步都有中植系的影子。上市公司控股股東與資本從經營到投資深度捆綁,利用上市公司重組在短時間內獲得巨大收益。
  • 「交出」中融信託股權,中植系資本運作的「錢袋子」易主
    收購完成後,該公司將持有中融信託70.4562%股權,成為控股股東。而在八年前的2010年,經緯紡機就從「中植系」手中,將中融信託36%股權收歸囊中。通過此次收購,中植系僅剩的中融信託股權,將全部「交出」。儘管持股比例只有不到33%,但在中植系的資本版圖中,中融信託的地位卻舉足輕重,其充當著其重要的資本運作平臺和資金來源。
  • 中植系解直錕欲跨界當「賣酒郎」 趁機成為寶德股份實控人 遭深交...
    公開資料顯示,名品酒業是一家以線下加盟為基礎,與移動網際網路平臺相結合的酒類連鎖終端建設和運營企業,合作夥伴涵蓋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國臺酒業、仁懷酒投等知名酒廠。推進資產重組的同時,寶德股份還將易主。根據公司披露的權益變動報告書,潛伏寶德股份二股東之位5年之久的中植系欲趁此次收購浮出水面,掌門人解直錕接替趙敏、邢連鮮夫婦,成為公司實控人。
  • 啟動連環資本運作 中植系擬入主寶德股份
    來源:上海證券報 原標題:啟動連環資本運作 中植系擬入主寶德股份 寶德股份12月2日發布了一系列公告,其核心要義是,上市公司擬用現金收購名品世家大部分股權,然後交易對方獲得現金後購買上市公司的老股。在這個併購過程中,轉讓老股的上市公司實控人持股比例將明顯下降,與此同時,公司第二大股東中新融創將股份表決權委託給公司第三大股東。此消彼長之後,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與實控人將發生變化,中植系的解直錕將入主公司。具體看,首先是上市公司購買名品世家股份。
  • 新能源發電巨無霸登陸A股,三峽新能擬募資250億
    來源:e公司募資金額高達250億元的中國三峽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三峽新能」)12月17日順利過會,即將登陸滬市主板。三峽新能源此次IPO擬募資250億元。從擬募資規模來看,三峽新能是2020年以來擬募資規模最高的IPO項目。緊隨其後的東風集團擬募資金額210億元,目前已過會等候證監會核准創業板註冊;而擬募集規模並列第三的則是中芯國際和吉利汽車,均為200億元。
  • 亞洲唯一蠟燭上市公司轉型做美妝 中植系搶佔二股東位置
    雖然已進入春節前最後一個交易周,中植系的資本運作卻並未因此慢下來。在拿下達華智能(002512.SZ)近20%的股權後,中植系又溢價10%受讓青島金王(002094.SZ)2000萬股份,成為後者第二大股東。
  • 名品世家11.22億「賣身」寶德股份,對賭背後資本大佬「中植系」
    原標題:名品世家11.22億「賣身」寶德股份,對賭背後資本大佬「中植系」浮出水面12月2日晚間,寶德股份連發40餘條公告,其核心在於公布了重大資產購買暨關聯交易報告書,披露了收購名品世家的具體交易方案。
  • 中植系變賣中融信託,國資接管中植系金融版圖?
    在3月13日公告的交易未來完成之後,中植系將藉助非公開發行,獲得接近3億股的經緯紡機持股,成為經緯紡機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接近30%,而其藉助經緯紡機間接持股中融信託的比例將自32.99%下降至20%,話語權並非完全旁落。
  • 兆易創新併購終止擬募資33億自主研發 去年三季度NOR Flash市佔率...
    今年一季度,公司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簡稱淨利潤)約1.68億元,同比增長逾3倍。募資自主研發知名機構捧場兆易創新決意自主研發,其募資行動得到了資本鼎力相助。6月4日晚,兆易創新公布了非公開發行股票發行結果。
  • 溫哥華川普國際酒店申請破產、錦江酒店擬募資50億、北京環球...
    上周,錦江、華天繼續發布半年度業績報告,WTTC發布全球最新旅遊數據研究報告,日本擬開發哈利波特主題公園……下面送上詳細內容。TA酒店管理有限合夥公司在破產文件中稱,公司的總資產僅為110萬美元(約合755.1萬人民幣),負債卻高達480萬美元,債權人會議定於9月16日召開。該酒店耗資3.6億美元,擁有147間客房,在美國總統川普就職典禮僅幾周後就開業了。據悉,4月份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時,酒店解僱了200多名員工,TA酒店管理有限合夥公司也將酒店關張歸咎於疫情的影響。
  • 欲借寶德股份「痛飲」名品世家,「中植系」大秀「財技」
    40天前,主營石油鑽採電控系統的寶德股份發布公告稱,擬以現金支付的方式,「豪擲」11.2億元收購新三板公司名品世家89.76%股份。交易完成後,名品世家將成為其控股子公司,酒類流通業務將成為其主營業務之一及新的盈利增長點。此外,作為該起併購的一部分,寶德股份將易主「中植系」,解直錕將成為其實控人。
  • 摩登大道募資13億轉型時尚電商 或將告別曾經的男裝主業
    截至目前,公司將自身定位為全球時尚品牌運營商的電商平臺。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摩登大道的轉型採取併購和剝離同步推進策略,並自行搭建了電商平臺。為了支撐轉型,2016年至今,摩登大道相繼實施了3次定增,合計募資13.76億元。此外,去年7月至今,公司控股股東、實控人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計減持了5%股權,並將近七成股權質押融資。
  • 公告匯總:科大訊飛擬募資約36億加碼人工智慧
    科大訊飛:擬定增募資約36億 加碼人工智慧領域科大訊飛披露定增預案,公司擬非公開發行不超1.08億股,募資不超36億元,用於新一代感知及認知核心技術研發項目、智能語音人工智慧開放平臺項目、智能服務機器人平臺及應用產品項目、銷售與服務體系升級建設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
  • 南僑食品擬募資1.13億用於項目建設並上市
    招股書披露,南僑食品擬公開發行6352.94 萬股,計劃募資1.13億元用於擴產建設及技改項目、冷鏈倉儲系統升級改造項目、研發中心升級改造項目和客戶服務中心與信息化系統建設及升級項目建設。   成立於2010年8月2日,公司主要從事烘焙油脂相關製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
  • 經緯紡機放棄收購中融信託股權 強調仍與中植系合作
    據悉,本次重大資產重組擬採取發行股份和支付現金相結合的方式購買中植集團持有的中融信託 32.9864%的股權。經雙方初步協商,本公司向中植集團發行股 份數量預計不超過3億股(具體股份數量以正式資產收購協議為準),並通過募集配套資金及其他方式向中植集團支付除股份支付外的現金對價。
  • A股今年IPO募資4614億元創10年新高(附最新擬IPO排隊名單)
    2019年7月22日科創板開板迎來第一批企業上市,經過一年多時間發展,目前科創板募資額已與其他三大市場之和相仿。具體來看,去年中芯國際成為科創板的募資王,最終募資總額達532億元,遠高於第二名的奇安信的57億元。
  • 重磅|輪到萬億中植系了!央企收購控股中融信託
    經雙方初步協商,公司向中植集團發行股份數量預計不超過3億股,交易完成後經緯紡機將持有中融信託約70.4562%股權,公司本次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事項構成重大資產重組。  此外,中植集團承諾,本次交易完成後,中植集團所持股權將根據法律法規的要求進行鎖定,中植集團永不謀求上市公司實際控制權。  這是一次將深刻影響中植系的收購。
  • 硬科技投向標|聯想集團擬科創板上市 京東方擬定增募資不超200億元
    《科創板日報》(上海,宋子喬)訊,本周,硬科技領域投融資重要消息包括:聯想集團建議發行中國存託憑證及在科創板上市;:擬定增募資不超200億元;擬定增募資不超50億元;石墨烯電池已實車量產測試。據悉攜程計劃今年上半年在港二次上市 募資最少10億美元據路透社旗下媒體IFR,攜程計劃今年上半年在港二次上市,募資最少10億美元,中金、高盛、為承銷行。
  • 接盤中弘大廈後,12億拿下工體3號公寓,中植系想做中國的「黑石」?
    今天,中植旗下投資平臺「中海晟融」宣布已成功收購北京市東城區核心地段的工人體育場西路公寓項目。同時,中海晟融宣布已與世茂集團達成合作,中海晟融將向世茂集團轉讓其持有的北京工體項目公司40%權益,雙方後續將攜手操盤,對項目進行重新定位、設計改造、營銷、運營等資產管理工作。至於項目金額,中海晟融官方並未透露。
  • 中植系再生變數!中融信託砸在手裡,「棄車保帥」計劃泡湯?
    第一財經報導指出,一手緊握信託「錢袋子」,一手進行大肆併購,這是「中植系」一貫的運作方式。中融信託源源不斷輸送的資金,為中植系提供了最大的資金保障。2010年,中融信託獲得國資背景,經緯紡機以12億元的價格受讓中植集團持有的中融信託36%的股權,成為中融信託第一大股東,中植集團退居第二大股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