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楊勝群:毛澤東新民主主義理論與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
毛澤東新民主主義理論開闢了一條非資本主義發展前途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末,中國抗日戰爭進入最艱苦的階段時,國民黨頑固派卻加緊推行積極反共的政策,鼓吹「一個政黨,一個主義」,要中國共產黨把自己的旗幟收起來,歸入他們的建國建政體系。毛澤東發表《新民主主義論》,為中國人民指出了建立一個「新的社會和新的國家」的前途,這就是新民主主義。新民主主義的社會和國家,新就新在它的發展前途是社會主義。
毛澤東提出建立新民主主義的社會和國家,一方面是要與蔣介石封建法西斯主義劃清界線;另一方面又要與歐美資本主義劃清界線。他指出,中國「決不能建立歐美式的資本主義社會」,新民主主義是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形式,它的前途是社會主義。
那麼,怎麼保證新民主主義社會的發展前途是社會主義而不是資本主義呢?毛澤東作了科學的構想和闡釋。他指出:新民主主義革命必然帶來兩方面的結果,一方面掃清資本主義發展道路上的障礙物,資本主義會有一個相當程度的發展;另一方面,又有社會主義因素的發展。他認定,新民主主義社會內部這種社會主義因素的發展,即是社會主義發展前途的保證。
在政治方面,毛澤東的構想是:在全國範圍內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建立人民民主專政,「使中華民族來一個大翻身」,「使中國人民來一個大解放」,「由此造成統一的民主的和平局面,造成由農業國變為工業國的先決條件,造成由人剝削人的社會向著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可能性」。
在經濟方面,毛澤東的基本構想是:在城市,逐步發展社會主義性質的國營經濟、公營經濟,使之成為整個國民經濟的領導力量。在農村,發展具有社會主義因素的合作社經濟。
在文化方面,他提出,新民主主義文化要「以無產階級社會主義文化思想為領導」,「應當努力在工人階級中宣傳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並適當地有步驟地用社會主義教育農民和其他群眾」。
後來的實際表明,中國新民主主義社會階段,政治、經濟、文化完全是按照毛澤東的構想和設計發展的。到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完成的時候,在政治方面已經建立起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等社會主義的根本政治制度與基本政治制度。在經濟方面,社會主義性質的國營經濟和半社會主義性質的合作經濟發展壯大,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已經確立。
毛澤東新民主主義理論清除民粹主義思想障礙,作出了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利用和發展資本主義的設計
上個世紀上半期,當一些選擇社會主義的落後東方國家追趕世界現代化潮流的時候,遭遇了民粹主義思潮的危害。民粹主義主張直接由封建經濟發展到社會主義,中間不經過資本主義的發展階段;同時主張農業社會主義,不經過工業化的階段。直到新中國成立前夕制訂《共同綱領》時,黨內一些人,還包括有的此前並非社會主義者的民主人士,還提出要直接進入社會主義階段。
毛澤東對民粹主義思想進行了徹底的批判,充分肯定了中國現代化建設過程中發展和利用資本主義的現實重要性和歷史必然性。
1.他提出,資本主義的發展是中國現代化過程中的一個必然階段。他說「拿資本主義的某種發展去代替外國帝國主義和本國封建主義的壓迫,不但是一個進步,而且是一個不可避免的過程。」他設想的新民主主義階段,是要用新民主主義的資本主義去反對外國的帝國主義和本國的封建主義。
2.他指出,新民主主義「不是一般地消滅資本主義」,要消滅的是「操縱國民生計」「少數人所得而私」的私人資本主義,而對有益於國民生計的私人資本主義,不但不能消滅,而且要使它「獲得發展的權利」。
3.他指出,資本主義有利於社會主義性質經濟的發展。他提出發展和利用私人資本主義,是從長遠考慮的。他說,新民主主義的資本主義「性質是幫助社會主義的,它是革命的、有用的,有利於社會主義的發展的」。他還特別指出「資本主義將來還有用」。這裡,他實際上已經指出了私人資本主義對社會主義經濟的補充作用,指出了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可以共處的關係。
4.他指出,分散的個體經濟----家庭農業和家庭手工業不是民主主義社會和社會主義社會的基礎。他批評「脫離工業、只要農業」的農業社會主義思想是「破壞生產、阻礙生產發展的,是反動的」。
毛澤東對民粹主義思想的批判,他提出的發展和利用資本主義的思想,對於黨和人民的思想認識避免陷入民粹主義的泥坑,對於中國現代化建設避免嚴重的超越階段的歷史性錯誤,曾經產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響。作為一種思想遺產,為黨和人民在新的歷史時期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繼承和發展。在新的歷史時期,黨和人民對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一根本問題思想認識上的最大的突破,就是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關係問題上的突破。黨和人民之所以能夠在歷史轉折中很快開闢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同在借鑑和利用資本主義問題上思想認識的突破分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