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表述

2020-12-13 中國教育新聞網

  ■楊菲蓉 郭文亮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新概念中沒有包括毛澤東思想,國外有人猜測,這是否意味著中國共產黨要搞「非毛化」和「去毛化」

  ■黨的十七大科學闡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與毛澤東思想的內在聯繫,不能簡單地根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沒有出現毛澤東思想的提法,就錯誤地認為是搞「非毛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一提法的出現,是中國共產黨人對當代中國社會主義實踐和認識與時俱進的產物

  黨的十七大報告在回顧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進程和經驗總結時首次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新概念,並明確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顯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內涵並不包括毛澤東思想。鑑於過去人們一直把毛澤東對社會主義的探索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緊密聯繫在一起,而黨的十七大提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新概念中沒有包括毛澤東思想,因此,國內理論界和社會上有的人一時難以理解和認同。國外甚至有人猜測,這是否意味著中國共產黨要搞「非毛化」和「去毛化」。究竟應當怎樣正確理解黨的十七大報告中關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新表述?怎樣看待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關係?這是我們必須重視和不可迴避的一個重要問題。我們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不包括毛澤東思想是有充分依據的,絕不是什麼「非毛化」或「去毛化」。

  從中國共產黨及其幾代領導人對毛澤東及毛澤東思想的態度和主張來看,中國共產黨從來不曾搞過「非毛化」或「去毛化」

  第一,毛澤東逝世後黨的幾代領導人一直都是實事求是地、高度地評價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

  在「文革」結束後人們開始反思「文革」和毛澤東晚年錯誤過程中,西方所謂「非毛化」成為熱門話題時,鄧小平曾旗幟鮮明地發表了一系列講話,對國內外的各種議論或猜測作出了及時的回應。1980年8月鄧小平在接見義大利記者法拉奇時的兩次談話中,就針對她提出的關於天安門城樓上毛主席像是否要永遠保留下去、毛主席紀念堂是否將要拆掉等問題,十分明確地回答:「我們不但要把毛主席的像永遠掛在天安門前,作為我們國家的象徵,要把毛主席作為我們黨和國家的締造者來紀念,而且還要堅持毛澤東思想。我們不會像赫魯雪夫對待史達林那樣對待毛主席。」「現在世界上都在猜測我們要毀掉紀念堂。我們沒有這個想法」。同時,鄧小平還對《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的起草多次提出意見,強調這個決議「最核心的一條」,就是「確立毛澤東同志的歷史地位,堅持和發展毛澤東思想」。還說,「毛澤東思想這個旗幟丟不得。丟掉了這個旗幟,實際上就否定了我們黨的光輝歷史」。

  此後的領導人江澤民、胡錦濤先後在毛澤東同志100周年誕辰和110周年誕辰紀念大會的講話中都同樣高度評價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

  第二,黨的大會、文件,特別是我們的黨章,都有對毛澤東及毛澤東思想的充分肯定。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改革開放以來黨的歷次代表大會及其報告、黨章及黨章修正案,都把毛澤東思想列為黨的指導思想。從1978年3月直到現在的幾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及憲法修正案,也都把毛澤東思想列為國家的指導思想。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形成及其內涵,是中國共產黨對改革開放以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科學概括,具有特定的含義,其形成也有一個不斷發展和完善的過程

  從1978年至1982年黨的十二大之前,黨的文獻通常使用的概念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等,同時特別強調「中國特點」。鄧小平多次強調,「中國式的現代化,必須從中國的特點出發」,「要適合中國情況,走出一條中國式的現代化道路」。但沒有把「社會主義」和「中國特色」聯繫起來。

  黨的十二大至十六大前,我們黨在近20年中所使用的概念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鄧小平理論」等。1982年黨的十二大,鄧小平在開幕詞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了「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個命題,報告根據改革開放以來實踐經驗和理論發展進一步從5個方面論述了「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5大理論要點。1987年黨的十三大明確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並從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等方面,系統地概括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12個主要觀點。1992年黨的十四大,對這一理論的主要內容作了9個方面的系統概括。1997年黨的十五大把鄧小平同志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正式稱為鄧小平理論,指出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有兩次歷史性飛躍,產生了兩大理論成果。

  第一次飛躍的理論成果被稱為毛澤東思想;第二次飛躍的理論成果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它的主要創立者是鄧小平,我們黨把它稱為鄧小平理論。

  2002年黨的十六大,繼續使用鄧小平理論的提法,新增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同時把以前所稱的「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稱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也就自然被改稱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了。至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概念已是呼之欲出了。



相關焦點

  • 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正確把握毛澤東思想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關係  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兩次歷史性飛躍中,從毛澤東思想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構建了中國共產黨指導思想發展史上前後接續、繼承發展、與時俱進、高度統一的恢宏理論大廈,堪稱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的奇觀。
  • 創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研究的三大要點
    近年來,中國政法大學等高校創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研究工作,取得了重大進展和優秀成果。創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研究,必須堅持三大要點。一是創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研究,應當注重對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理論性解讀。
  • 大綱解讀: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
    可見2011年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的考試範圍與2010年保持一致,因此,個人認為2011年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課程的考查範圍和命題特點與2010年應是一致的,不會有太大出入。  三、分析2011年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的命題規律  大綱是不斷變化的,而考試規律是不變的。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立場、觀點和方法
    作者:武漢大學 汪信硯  習近平同志在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只有領會了貫穿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的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才能心明眼亮,才能深刻認識和準確把握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
  • 構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體系
    「世界那麼大,問題那麼多,國際社會期待聽到中國聲音、看到中國方案,中國不能缺席」。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指出:「面對世界範圍內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的新形勢,如何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增強文化軟實力、提高我國在國際上的話語權,迫切需要哲學社會科學更好發揮作用。」   其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話語體系還不能充分表達和反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
  •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框架
    [摘 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要內容可歸納為十二個方面,包括歷史方位、鮮明主題、奮鬥目標、發展方式、總體布局、戰略布局、發展動力、發展保障、安全保障、外部環境、政治保證、治國理政世界觀方法論、價值觀等方面,具有嚴密而又開放的內在邏輯,構成其理論的「四梁八柱」及科學體系。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理論體系叢書」編撰方案第二次專家座談會...
    6月7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理論體系叢書」編撰方案第二次專家座談會在中國法學會召開。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對「法理叢書」的編撰具有重要的指導和啟示意義。為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法學界應當進一步增強理論自信,從中國實際出發,運用馬克思主義法學理論,研究解決當下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推出具有中國特色和普遍意義的研究成果。撰寫「法理叢書」是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的重要內容,法學法律工作者責無旁貸。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宗教理論簡述——沈桂萍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宗教理論,是中國共產黨人以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為指導,立足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形成的關於社會主義國家如何正確認識和處理宗教問題的理論,是馬克思主義宗教觀中國化的成果。「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宗教理論的目標體系1982年中央19號文件,為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問題的提出奠定了理論基礎。同年10月,胡喬木同志在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六五」規劃座談會上提出要研究在中國社會主義社會裡,宗教怎樣才能同社會主義社會相協調。隨後我國理論界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討。
  • 如何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
    原標題:如何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 2014年7月8日,習近平同志在中央經濟形勢專家座談會上提出:「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學好用好政治經濟學」。
  • 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來源
    由此,我們可以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來源概括為五個方面: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的著作、前蘇聯東歐社會主義建設的理論遺產、非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文明成果、中國傳統文化的「基因」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理論成果。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慕課登錄國際知名慕課平臺edX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慕課登錄國際知名慕課平臺edX清華新聞網10月11日電 繼2015年秋季學期《毛澤東思想概論》登錄麻省理工學院與哈佛大學合辦的國際知名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平臺edX之後,9月19日,由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馮務中副教授講授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也在edX上線。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學「三大體系」的建構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新聞學理論研究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學成為中國新聞學的發展方向。經過70年的探索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新聞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以下簡稱「三大體系」)逐步建立,形成了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為核心內涵的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體系,建立起以中國新聞實踐和新聞教育為基礎的新聞傳播學科知識體系。
  • 石仲泉: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淵源關係並列關係
    我在這裡再重複一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完整的理論體系,"七一"講話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作了進一步闡述。請為我們詳細闡釋一下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之間的邏輯關係,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幾個組成部分之間的內在關係又是怎樣的。[石仲泉]這個問題從十七大以來,大家一直在研究。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09年修訂版)
    作  者:本書編寫組 著  出 版 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9-07  適用對象:本專科統一使用  學分學時:6個學分 上課約96學時  定價:20元  簡介: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體系構建及研究重點
    如何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國有自己的經濟學,但中國特色經濟學的學科體系、話語體系如何構建,這涉及中國特色經濟學的學理化和系統化這一核心內容,其中最為重要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構建,主要涉及以下重點內容:首先是目標和問題導向。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自信的三大支撐
    然而,相信他做夢也沒想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神州大地上蓬勃發展,推動中國實現歷史性的偉大崛起。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實踐,最好地檢驗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科學性和正確性。
  • 田國強: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解
    田國強教授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提出是一個契機,可以將這兩大原本同源的理論學說體系重新熔於一爐,並從基準理論和相對實用理論兩個方面齊頭並進,從而實現經濟學在中國新的更大的發展和創新。以下按序刊出主持語(節選)、主旨報告(實錄,略有刪節),以饗讀者!
  • 【中心刊物】李慎明:正確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這五個語彙的科學內涵
    [3]通過原原本本、認認真真、扎紮實實地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正確理解和認識以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這五個概念的科學內涵,對於推動廣大黨員、幹部和群眾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對於更加自覺地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對於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對於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
  • ...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現場教學展示和理論研討會在津舉辦
    2017年全國高校「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現場教學展示和理論研討會在津舉辦 2017-10-30 11:06:00來源:央廣網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法治強國的理論支撐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這一總抓手包含五個方面內容,即完備的法律規範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這一系列戰略部署安排,為全面依法治國提供了科學的頂層設計、路線圖、施工圖。對馬克思主義法治思想的全面繼承和創新發展習近平法治思想是學理性極強的科學理論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