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已經探索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發展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巨大成就令世人矚目。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正確的法治理論引領,就不可能有正確的法治實踐。」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是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創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研究是法學界、法律界的共同使命。近年來,中國政法大學等高校創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研究工作,取得了重大進展和優秀成果。創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研究,必須堅持三大要點。
一是創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研究,應當注重對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理論性解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理論指導和學理支撐,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行動指南。」這一重要論斷,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提升到全面依法治國行動指南的政治高度,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的戰略地位和重要使命。創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研究,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從政治的高度和理論的視角,全面系統解讀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在我們黨的歷代領導人中,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法治的論述最為全面、最為系統,也最為深刻。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馬克思主義法治思想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深化全面依法治國實踐的根本遵循。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體系完整、博大精深,深刻解答了許多長期想弄清而沒有弄清的法治困擾,有效解決了我國法治建設中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創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研究,要深入學習和研究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深刻領悟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思想和重大論斷,不斷深化對馬克思主義法治思想中國化內容、路徑和方法的理解。要系統闡釋什麼是社會主義法治,如何全面依法治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和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如何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等根本問題,全面解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理論依據、本質特徵、價值功能、內在要求、中國特色、基本原則、發展方向等重大問題。通過對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理論性解讀,持續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的創新發展。
二是創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研究,應當注重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科學性闡釋。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是黨中央的重大戰略決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是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成就和經驗的集中體現,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唯一正確道路。」從本質上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研究就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科學闡釋。「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是一個內涵深刻、底蘊深廣、意義重大的理論與實踐命題,有其獨特的實現形式和表達方式,需要悉心思考、深入研究、系統闡釋。創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研究,要注重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科學性闡釋,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形成和發展的歷史進程和科學內涵,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核心要義和基本原則,系統闡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道理、學理、法理、哲理,深刻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體現的科學性、實踐性。通過深入闡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科學性、正確性、創新性,充分發揮科學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巨大作用,引領全黨不斷堅定「四個自信」,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被任何幹擾所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砥礪奮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對世界上的優秀法治文明成果,要積極吸收借鑑,也要加以甄別,有選擇地吸收和轉化,不能囫圇吞棗、照搬照抄。」創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研究,要積極借鑑吸收人類法治文明成果和有益經驗,但決不照搬外國法治理念和模式。學習借鑑時必須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認真鑑別、合理吸收,不能「全盤西化」,不能「全面移植」,更不能照搬照抄。
三是創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研究,應當注重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實踐經驗的規律性認識。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高度謀劃法治,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厲行法治。我們黨對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規律認識不斷深化,對治國理政的駕馭更加成熟穩健,開闢出全面依法治國理論和實踐的新境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總結和運用黨領導人民實行法治的成功經驗,圍繞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不斷豐富和發展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中國特色、體現社會發展規律的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為依法治國提供理論指導和學理支撐。」從中國實際出發,有效解決中國社會問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的根本任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是以中國現實問題為導向、基於對中國社會發展規律和法治建設規律的深刻認識而產生並發展的法治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研究必須緊緊圍繞如何堅持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如何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推進理論創新,必須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發展規律,符合中國法治建設的實踐要求,必須充分尊重和準確把握法治發展規律。在開展理論研究時,應深刻觀察社會生活,把握客觀情況,使研究成果體現科學性、符合規律性、具有準確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最鮮明的特點就是實踐性。新中國成立以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70多年的社會主義法治實踐,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積累了豐富的法治經驗。創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研究,要立足於當代中國法治建設實踐,善於總結和運用黨領導人民實行法治的成功經驗,對我國法治實踐過程、實踐經驗進行理論概括,作出科學總結,提煉規律性認識,將我國法治建設的有益經驗理論化、系統化、體系化。億萬當代中國人的法治生活實踐中生成的規則與秩序,亟需理論提煉和歸納。要結合我國法治實踐,總結其成功經驗、分析其失誤教訓,注意研究我國古代法制傳統和成敗得失,挖掘和傳承中華法律文化精華,汲取營養、擇善而用,形成法治理論體系研究的中國概念、中國敘事、中國風格、中國理論、中國學派。要致力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的實際運用,不斷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創新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實踐發展的良性互動,開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嶄新境界。創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研究,要增強實踐意識和問題導向,不斷發現、解答並解決問題,在發現和解決問題中深化和拓展理論研究,實現理論觀點突破,促進新概念新命題新範疇新理論的生成,以法治理論創新成果引領全面依法治國實踐。要秉持強烈的創新精神,緊密結合全面依法治國的新要求,及時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實踐中出現的各種新情況、新問題進行深入研究,提煉出有學術性的新理論,總結出有探索性的新實踐,為深入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提供理論指導和學理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