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研究的三大要點

2021-01-07 法制網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已經探索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發展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巨大成就令世人矚目。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正確的法治理論引領,就不可能有正確的法治實踐。」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是黨中央的決策部署,創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研究是法學界、法律界的共同使命。近年來,中國政法大學等高校創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研究工作,取得了重大進展和優秀成果。創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研究,必須堅持三大要點。

一是創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研究,應當注重對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理論性解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理論指導和學理支撐,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行動指南。」這一重要論斷,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提升到全面依法治國行動指南的政治高度,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的戰略地位和重要使命。創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研究,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從政治的高度和理論的視角,全面系統解讀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在我們黨的歷代領導人中,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法治的論述最為全面、最為系統,也最為深刻。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馬克思主義法治思想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深化全面依法治國實踐的根本遵循。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體系完整、博大精深,深刻解答了許多長期想弄清而沒有弄清的法治困擾,有效解決了我國法治建設中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創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研究,要深入學習和研究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深刻領悟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思想和重大論斷,不斷深化對馬克思主義法治思想中國化內容、路徑和方法的理解。要系統闡釋什麼是社會主義法治,如何全面依法治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和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如何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等根本問題,全面解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理論依據、本質特徵、價值功能、內在要求、中國特色、基本原則、發展方向等重大問題。通過對習近平總書記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理論性解讀,持續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的創新發展。

二是創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研究,應當注重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科學性闡釋。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是黨中央的重大戰略決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是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成就和經驗的集中體現,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唯一正確道路。」從本質上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研究就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科學闡釋。「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是一個內涵深刻、底蘊深廣、意義重大的理論與實踐命題,有其獨特的實現形式和表達方式,需要悉心思考、深入研究、系統闡釋。創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研究,要注重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科學性闡釋,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形成和發展的歷史進程和科學內涵,牢牢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核心要義和基本原則,系統闡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道理、學理、法理、哲理,深刻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體現的科學性、實踐性。通過深入闡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科學性、正確性、創新性,充分發揮科學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巨大作用,引領全黨不斷堅定「四個自信」,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被任何幹擾所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砥礪奮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對世界上的優秀法治文明成果,要積極吸收借鑑,也要加以甄別,有選擇地吸收和轉化,不能囫圇吞棗、照搬照抄。」創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研究,要積極借鑑吸收人類法治文明成果和有益經驗,但決不照搬外國法治理念和模式。學習借鑑時必須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認真鑑別、合理吸收,不能「全盤西化」,不能「全面移植」,更不能照搬照抄。

三是創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研究,應當注重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實踐經驗的規律性認識。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前所未有的高度謀劃法治,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厲行法治。我們黨對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規律認識不斷深化,對治國理政的駕馭更加成熟穩健,開闢出全面依法治國理論和實踐的新境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總結和運用黨領導人民實行法治的成功經驗,圍繞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不斷豐富和發展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中國特色、體現社會發展規律的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為依法治國提供理論指導和學理支撐。」從中國實際出發,有效解決中國社會問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的根本任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是以中國現實問題為導向、基於對中國社會發展規律和法治建設規律的深刻認識而產生並發展的法治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研究必須緊緊圍繞如何堅持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如何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推進理論創新,必須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發展規律,符合中國法治建設的實踐要求,必須充分尊重和準確把握法治發展規律。在開展理論研究時,應深刻觀察社會生活,把握客觀情況,使研究成果體現科學性、符合規律性、具有準確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最鮮明的特點就是實踐性。新中國成立以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70多年的社會主義法治實踐,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積累了豐富的法治經驗。創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研究,要立足於當代中國法治建設實踐,善於總結和運用黨領導人民實行法治的成功經驗,對我國法治實踐過程、實踐經驗進行理論概括,作出科學總結,提煉規律性認識,將我國法治建設的有益經驗理論化、系統化、體系化。億萬當代中國人的法治生活實踐中生成的規則與秩序,亟需理論提煉和歸納。要結合我國法治實踐,總結其成功經驗、分析其失誤教訓,注意研究我國古代法制傳統和成敗得失,挖掘和傳承中華法律文化精華,汲取營養、擇善而用,形成法治理論體系研究的中國概念、中國敘事、中國風格、中國理論、中國學派。要致力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的實際運用,不斷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創新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實踐發展的良性互動,開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嶄新境界。創新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研究,要增強實踐意識和問題導向,不斷發現、解答並解決問題,在發現和解決問題中深化和拓展理論研究,實現理論觀點突破,促進新概念新命題新範疇新理論的生成,以法治理論創新成果引領全面依法治國實踐。要秉持強烈的創新精神,緊密結合全面依法治國的新要求,及時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實踐中出現的各種新情況、新問題進行深入研究,提煉出有學術性的新理論,總結出有探索性的新實踐,為深入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提供理論指導和學理支撐。

相關焦點

  • 以「三大體系」建設為抓手深化對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論研究-光明...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座談會發言摘登】    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強調,習近平法治思想是順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要求應運而生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最新成果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法治強國的理論支撐
    這在新中國法治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習近平法治思想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人民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集體智慧的結晶,是統領新時代中國法學理論研究的制高點,是新時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法治強國的理論支撐。新時代法治中國實踐的思想旗幟和行動綱領為什麼要搞法治、建設什麼樣的法治、怎樣建設法治,貫穿了習近平總書記波瀾壯闊的治國理政歷程。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學「三大體系」的建構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新聞學理論研究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學成為中國新聞學的發展方向。經過70年的探索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新聞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以下簡稱「三大體系」)逐步建立,形成了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為核心內涵的馬克思主義新聞理論體系,建立起以中國新聞實踐和新聞教育為基礎的新聞傳播學科知識體系。
  • 毛澤東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正確把握毛澤東思想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關係  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兩次歷史性飛躍中,從毛澤東思想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構建了中國共產黨指導思想發展史上前後接續、繼承發展、與時俱進、高度統一的恢宏理論大廈,堪稱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的奇觀。
  • 馬懷德:堅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
    堅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內容,具有深刻的理論內涵和重要的實踐價值,對於發展創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如期基本建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命題的理論演變
    上述理論標誌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問題在核心理論上有了實質性突破。  命題提出階段  2008年前後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理論命題的正式提出階段。2007年,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的基本內涵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總結和運用黨領導人民實行法治的成功經驗,深入研究社會主義法治建設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深刻揭示了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要地位、核心內容、總目標、基本原則、根本保證等基本問題,集中回答了「什麼是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這個根本性問題,標誌著我們黨已經形成了系統完整的社會主義法治理論。
  • 以「五大體系」為重要抓手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
    黃婷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時指出,「要堅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總抓手。抓手二:加快形成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法律的生命在於實施。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賦予生命力,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關鍵環節、重點和難點環節。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實際上是將「五大體系」中「完備的法律規範體系」從「紙面上的法」轉化為「生活中的法」的動態過程。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體系構建及研究重點
    新時代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需要在系統闡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基礎上,著力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講好中國故事,把成功指導中國經濟發展的經濟思想和觀點學理化、系統化;二是從研究對象、研究層面、研究方法等方面進行創新,準確反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時代特徵;三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不僅要得到國內學術界的認同,還要走向世界,得到國際學術界的認同。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自信的三大支撐
    之所以這樣認為,是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深深紮根於中國大地、符合中國實際的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它源於馬克思主義,又在同中國實際結合的過程中不斷創新、發展,已經並將繼續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不斷取得成功。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理論體系叢書」編撰方案第二次專家座談會...
    6月7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學理論體系叢書」編撰方案第二次專家座談會在中國法學會召開。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對「法理叢書」的編撰具有重要的指導和啟示意義。為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法學界應當進一步增強理論自信,從中國實際出發,運用馬克思主義法學理論,研究解決當下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推出具有中國特色和普遍意義的研究成果。撰寫「法理叢書」是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體系的重要內容,法學法律工作者責無旁貸。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09年修訂版)
    (2009年修訂版)》是中宣部、教育部組織專家學者修訂編寫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  本書充分反映了黨的理論創新和實踐發展的最新成果,充分體現了黨的十七大報告確立的重大理論觀點、戰略思想、工作部署。為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統一使用教材。
  • 深刻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一個國家的法治道路,必須與本國的歷史文化傳統和發展階段相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本質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法治領域的具體體現。站在新的歷史起點,要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法治思想,吃透基本精神、把握核心要義、明確工作要求,切實把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落實到全面依法治國全過程。
  • 翟國強: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
    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對全面依法治國高度重視,從關係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戰略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厲行法治,把全面依法治國放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中來謀劃、來推進,對加強和完善社會主義法治的理論認識和實踐探索達到了新的歷史高度,依法治國取得重大成就。歷史和現實證明,只有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才能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實現國家長治久安。
  • 要點問答:為什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顯著優勢
    今日推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顯著優勢 」要點問答。如何理解堅持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堅持黨的科學理論,保持政治穩定,確保國家始終沿著社會主義方向前進的顯著優勢?如何理解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切實保障社會公平正義和人民權利的顯著優勢?全面依法治國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
  • 浙江省委黨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爭當社會主義現代...
    2020-12-14 07:11 |浙江新聞客戶端 |浙江省委黨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 如何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表述
    ,不能簡單地根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沒有出現毛澤東思想的提法,就錯誤地認為是搞「非毛化」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一提法的出現,是中國共產黨人對當代中國社會主義實踐和認識與時俱進的產物  黨的十七大報告在回顧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進程和經驗總結時首次提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新概念
  • 發展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的原創性貢獻
    習近平法治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的重大創新成果,充分彰顯了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的強大生命力和中國共產黨人的理論創造力,為發展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作出了原創性貢獻。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在對人類法律思想進行「揚棄」的基礎上,創立了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
  • 課程思政: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等教育的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
    [摘 要]課程思政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等教育的理論創新與實踐創新。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是課程思政建設的科學指南,賦予課程思政建設理論認知、方法認知和精髓要義,同時推動新時代高校辦學治校的改革創新。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慕課登錄國際知名慕課平臺edX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慕課登錄國際知名慕課平臺edX清華新聞網10月11日電 繼2015年秋季學期《毛澤東思想概論》登錄麻省理工學院與哈佛大學合辦的國際知名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平臺edX之後,9月19日,由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馮務中副教授講授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也在edX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