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古時被稱為「離支」,小編以為給它起這個名字是寓意這種水果不能離開枝葉,否則味道口感就會改變,因此大家見到的荔枝都是帶著枝條一起摘下,隨之它的保鮮期才會變長。荔枝肉肥,清甜可口,咬起來脆脆的,且含有多種維生素,實在是果中上品。今天就來給朋友們介紹下種植荔枝需要注意的事項。
種植荔枝的季節最好是在春季或者是秋季這兩個季節,土壤施肥要在種植時候的一個月左右,兩三年以內要增加。最主要的還是要掌握它的生長規律去給肥料,比如說,在剛剛萌芽的時候,要給它一些肥料,這個做法為了促進它的生長。當葉子顏色由紅色轉為淡綠色的時候要施第二次肥,這個做法促進光合作用。當有了新梢轉綠以後要施第三次肥,這樣加速它的成熟。總之還是要根據樹具體的生長速度來決定肥料的多少。
幼年時期的荔枝樹根非常淺,所以需要土壤排水能力好,排水能力較差以及透氣性不好的土壤不適合荔枝樹的生長。儘管有一些排水性好的土壤,比如說巖石,但是這些還是不能提供給荔枝充足的水分,因為它們的儲水能力很差。在種植荔枝的時候,灌水能力也是一定要強的,但是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少量多次的灌溉,這樣會更加適合荔枝樹的生長要求。荔枝樹經常會發生回枯的現象,所以在乾旱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灌水,同樣,在一天的時候也一定要注意排水。
大家也都知道,在成長的過程當中,修剪這一步必不可少。這個過程是為了讓果樹的枝條分布均勻,過多的枝條會導致果樹生長緩慢。這個時候一定會出現可剪可不剪的這種枝條,暫時保留就好了。一般要在剛剛萌芽的時候修剪,整體修剪的時候手法也是有很多種的,要著重培養幾枝主要的枝條,讓分布均勻就可以了。這個時候一定要多種方法結合運用,才能夠使果樹生長的更加健康。
在種植荔枝樹的時候一般施肥要經過三個時期,一個時期是花前肥,在十一月底到十二月的上旬施,這一步的作用是促進坐果率。第二個階段是在花謝之後的10到15天左右,這個步驟的作用是為了補充開花時的消耗。第三個時期是在採果之前的7到10天,這個步驟的作用是為了採果之後加快樹體的恢復,為第二年的產量奠定基礎。重要的是應該施有機肥,一般要在採果以後和春季施。荔枝的生長好壞跟肥料有著很大的關係,所以這一步一定要去重視起來。
荔枝的嫁接時期在春季和秋季,這個之前小編有介紹過。荔枝的枝條澱粉量特別低,所以嫁接時候的技術要求也是很嚴格的。在嫁接的時候,操作一定要快,防治切口處氧化,影響後期的成活,所以這一步就考驗操作者的熟練程度了。而且要在母樹養分多的時候選取接穗,由於枝條中澱粉量增加,嫁接的成活率會大大提高。在嫁接之後一定要經常的去檢查成活率,沒有成功的要及時去補救。在嫁接完之後也要保持水分的補給,注意灌水防旱。
好了,綜上所述就是種植荔枝最主要的步驟了,只要精心照料,一定會收穫高質量的荔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