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老師每周都少上一節課,原來帶著學生們做這件事,學生都喜歡

2020-12-17 小島語文

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

在中小學階段,語文課程是嚴格按照大綱要求來進行排課的。按照年級分段,一般在6-8節課之間。低年級的語文課一周排得比較多,在8節課左右,越是到高年級,隨著學科的新增,語文課也會相應地減少。語文老師們按照大綱要求和排課進度,做好一個學期的課程規劃。面對我們要掌握的知識點,很多內容是需要我們在課後進行擴容的,光靠老師課堂上的講的知識是不夠的,這點我們很多家長和學生都能明白。儘管課程安排得很緊,但是我作為語文老師,在帶四年級的時候,仍然在每周少上一節課,為的是給同學們講閱讀。

雖然現在很多中小學會給語文排出專門的閱讀課,但是不少老師都明白,這對閱讀教育來說是杯水車薪。一節課根本講不了什麼閱讀的知識點,可是我們的中小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不愛閱讀,書讀得少。在部編版語文課標中,也規定我們要重視閱讀,可是針對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大部分同學的閱讀時間還是太少。周末不是去補習班就是興趣班,看書是一件家長也頭疼的難事。所以作為語文老師,我一周拿出一節課,帶著同學們一起閱讀,盡力為孩子們做好閱讀教育。

01小學階段必須做好經典文學的閱讀教育

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必須做好經典文學的閱讀教育。很多孩子說不愛看《四大名著》,看不懂,但是考試的時候就考,不讀經典無法體會漢語言的發展和魅力。閱讀經典文學也有助於我們更好地學習文言文,了解古代漢語,這都應該成為閱讀作業,需要培養學生們長期閱讀的習慣。經典的文學著作,也許你會說,和小學生們的現實生活距離很遠,學生體會不到文學傳達的思想,如何做好閱讀?這就希望我們老師從閱讀興趣上入手,來引導學生進行閱讀。

在我一周一節的閱讀課上,我會根據教學進度,來帶領學生是閱讀經典文學還是其他的閱讀短文。快到暑假的時候,我也會給孩子們講一講老師小時候的暑假生活,從而代入《西遊記》的閱讀教學。針對中小學生無法理解的經典文學著作的,並不是孩子讀不懂,而是無法產生共情。當我們把名著中的故事,拆分一下,引導學生們想像一下,聯繫實際生活的時候,你會發現,其實孩子們名著中的人物體驗是可以做到產生共情的。對孫悟空的不羈、對豬八戒的貪吃懶惰等人物形象設定,也是能夠學習得很好。

02閱讀課教閱讀方法和技巧

一周一節的閱讀課,其實是佔用了其他語文學習的時間。只有45分鐘,老師很難在這45分鐘裡講太多的知識點,我會根據每個月的教學進度,進行技巧和方法的教學。通過閱讀課教給同學們閱讀的方法,也是語文老師經常使用的教學技巧。很多小學生不愛閱讀名著,不愛看書,其實是不會看書,不知道怎麼去讀文字。閱讀和學習課文是不一樣的,課文分段、老師帶著逐字逐句地理解。但是閱讀是需要自己通過消化和理解文字,與作者和作品建立情感連接。

我的閱讀課上不會教給學生們閱讀理解的技巧,所謂的閱讀公式、套路、答題的話術,這只是考試的策略,不是閱讀的方法。我更傾向於教給孩子們如何看書,讀一篇文章,從打開書本,集中精力開始,我們需要通過怎樣的方法來提取書中的故事。這一點得到了家長的支持,因為很多小學生他們不會閱讀,也無法建立閱讀習慣的原因,就是因為注意力不集中。對家長選擇的書籍表示抗拒,老師選的書能贏得家長和學生的信任,這也是一個好的閱讀練習的開始。

03分享和交流也是閱讀培養的關鍵

每周的閱讀課,時間太少,單靠老師帶書也不足以培養閱讀能力。閱讀更多的是分享,通過讀書,我們要讓學生明白,我從書中獲得了什麼?讀書交朋友,交流也是閱讀訓練的關鍵所在。孩子們不知道看什麼書,從流傳在學生之間的小說、故事書入手,你就會發現,其實學生們在選書的時候,是有閱讀興趣的天然劃分的。女生們愛看的童話書,男生們愛看科幻、武俠,當然這也並不絕對,只是通過分享與交流的建立,我們培養了學生對於閱讀的興趣,把被動閱讀變成了主動閱讀。

閱讀不應該成為中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負擔,相反我們一生的學習過程中,都離不開閱讀。一周一節的閱讀課只是引導學生們感受閱讀的魅力,掌握閱讀的技巧。語文老師少上一節課,帶著學生們做好閱讀,這也是語文教學方式的一種。學生們在課堂上閱讀到好玩的故事,回到家裡講給父母聽,也鍛鍊了孩子們的語言表達和複述能力,同時老師再要求寫一寫讀後感,可見,語文的學習是一系列的,環環相扣的。關於閱讀,你還有哪些困惑?歡迎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每周一節閱讀課,語文老師卻不講閱讀,家長不理解,老師說出原因
    甚至家長們會認為,如果學生不閱讀,語文成績就無法提升。更有的家長毅力非凡,堅持陪伴閱讀好幾年,但語文的學習不光是閱讀一個重要環節,閱讀的方式有很多,培養興趣、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方式和讀物、把閱讀和語文學習有效結合,讓學生主動去閱讀,才是我們語文老師教學的目標。有的中小學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每周都會開設閱讀課,由語文老師帶領學生學習閱讀。
  • 老師,您是如何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 每周一問
    美育可以說遍布學校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美育課程之外,老師們還可以用多種不同的方式去提高學生的審美和人文素養。上周的【每周一問】中,很多老師與我們分享了自己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方法和經驗,快來看看吧!每周一問老師,您是如何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的?
  • 「體育老師:語文老師生病了,這節課跟我走」,學生笑得合不攏嘴
    相信每一個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在他們上學的時候每次到了學期末時,體育老師就會莫名其妙的生病,而且生病的次數還非常多,有的時候甚至連續一個多月不來。沒有辦法,這些空出來的課程就全被語文老師英語老師給霸佔了。但是在山東聊城的一所學校裡,同樣的事情卻反了過來。
  • 作為一名教師,怎麼可以讓學生喜歡上你的課?
    我曾在中專學校做過一年的臨時老師,因為中專並沒有教學壓力,所以我的課都是更加偏趣味性,知識性會更加弱一些。以下是我的一些經驗與想法,可能有所欠缺,請大家見諒。一.想讓學生喜歡上課,先讓學生喜歡上你咱們都是從學生時代過來的,一個老師的課講的好,自然能獲得學生的喜愛。同理,一個老師如果能獲得學生們的喜愛的話,學生也會自然而然的喜歡上這個老師的課的,正所謂「愛屋及烏」。我在拉近我跟學生之間的距離上,下了不少功夫,比如經常給學生準備驚喜小禮物,或者是當他們的知心小姐姐為他們排憂解難。
  • 一線老師工作量巨大,每周近30節課,誰還敢說老師工作輕鬆?
    看看我們今年的課時安排:幾乎每個老師都要兼任兩門課,特別是語數老師。我們三年級語數都是帶兩個班的課,每周近26節,還要兼任班主任。年輕一點的老師,有的是帶一個班的語文還有英語,或者數學和英語,沒有人只帶一科的。
  • 禿頭老師和可可愛愛的學生們
    ①原高一教過的一個小姑娘悄咪咪來到辦公室,被我正好撞上,一問原來是給我送小卡片的。一看內容,竟是祝我入職一周年快樂。我原以為只有我自己記得這件事,沒想到她也幫我記著了。好感動②給初一的小萌新上書法課,我問為什麼要學習書法。有兩個小男生的回答還挺有意思。A:字寫得不好,你的分數就不好,你就考不上好大學,你就找不到好工作,你就賺不到錢。
  • 我們欠學生真正的閱讀課?杭州語文老師卻這樣說
    今年上半年,曹老師到美國佛羅裡達大學教育學院做半年訪問學者,為了認識美國中學語文課堂的真實面貌,曹老師與美國一所中學的三位老師組成了一個研究小組,聽了兩個月40多節課,並與美國同行做了很多交流,對美國中學的語文課有了一些認識,回國後寫文章發表在中國教育報上。文章5000餘字,我們節選部分章節。
  • 她的音樂課上人人都是小老師 喜歡學生直呼自己名字
    李鑫汝老師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受訪者供圖 華龍網發華龍網5月28日6時訊(記者 劉豔)在學校裡,學生們喜歡直呼音樂老師李鑫汝的名字。「我喜歡他們這樣喊我,親切,沒有距離感。」受訪者供圖 華龍網發音樂課設小老師課堂 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有智慧的老師會想盡辦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李鑫汝的法寶就是小老師課堂。在這裡,每個學生都可以成為小老師,帶領組員提前學習歌曲,然後設計教案,安排主講人、PPT製作人、音響操作員、課堂記錄管理員等。一次,一名小老師在講課時,沒有講到樂譜中的一個音樂符號。
  • 為了不再催學生交作業,莫幹山外國語學校花了四五年時間堅持做這件事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為了不再催學生交作業,莫幹山外國語學校花了四五年時間堅持做這件事 前段時間,許多老師因為催學生作業而費神。在德清莫幹山外國語學校,這件事對老師們來說卻異常輕鬆。限時完成作業並訂正,做到日清、周清,培養學生們的這個習慣,學校已經堅持做了四五年。
  • 教師節特輯丨楊靜芳:語文漫教學和歷史故事課讓學生成績飛升
    雖然初三的教學與複習任務繁重,可去支教時,她就給自己定了位,要好好的慢慢的教語文,素儉為美,少一點急功近利,以語文教學成就教育、服務孩子成長。曾經太多的東西約束教師站講臺,特別是畢業班,學校、家長、社會各方力量盯著進度、分數與排名,給初三教育教學披上一件又一件功利的外衣。
  • 成績好的學生都在做這件事
    作為家中獨女,武亦姝剛進幼兒園,父母就為她專門定製了一套「家教方針」——要增加女兒的知識儲備,不能讓她輸在起跑線上。然而小時候的武亦姝很頑劣,調皮搗蛋,不光不願意學習,連幼兒園布置的作業也草草了事,是老師眼裡的「差生」。於是,武亦姝的父母帶著她去拜訪一位朋友。朋友家的小孩非常愛讀書,涉獵廣泛,連工具書都能看得津津有味。
  • 學生到底喜歡什麼樣的體育課?
    學生到底喜歡什麼樣的體育課?如果把這個問題留給體育老師們回答,小編想大多數老師會覺得學生們喜歡自由活動,或者做一些輕鬆的體育遊戲。記得在上大學的時候就有聽到專家說:現在的中小學生存在喜歡體育卻不喜歡體育課的現象。當時腦海裡就蹦出了一連串的質疑,因為小編本人從小喜歡體育,對體育課那可是日盼夜盼。
  • 魏書生老師培養學生良好自學習慣做的那些事
    我們不妨以培養學生良好的自學習慣為例:魏書生經過與學生討論,最後制定了每個學生必須做的6大類、34件事。這34件事學生做沒做?做的怎麼樣?魏書生的這以教學實踐,與那些教學中只管教師的教、不管學生學得如何的老師比較起來,實在是棋高一招、藝高一籌,其教學效果之不同便不說自明了。 下面將培養學生良好的自學習慣中魏書生老師與每個學生討論後制定的必須做的6大類、34件事詳細介紹如下,供大家借鑑。
  • 一位老師分享的教學心得,許多學生:我也想有這樣的語文老師!
    一提到語文的學習,許多學生的第一印象就覺得語文太枯燥,尤其年級高一點的,老師在上面專心的講課,學生在下面悄悄的睡覺,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是萬般無奈。一位語文老師分享了這幾年的教學心得。看完文章之後,許多學生都說:「我也想有這樣的語文老師,要是這樣,我的語文成績能提高很多!」
  • 幼升小別再學拼音了,這3件事做不好,上學後語文成績就被拉開了
    所以,我們在幼小銜接中應該也以識字為主,否則到了一年級,語文成績還是會和其他優秀的學生拉開差距。那麼提前學也沒有錯,只是我們家長往往關注錯了重點,認為提前學拼音、識字就是為一年級的語文學習做準備。往往忽視了這3件事,看似和學習的聯繫不大,但是在入學後,對語文成績的影響卻很大。具體是哪3件事,小島老師想和家長朋友們好好分析一下。
  • 老師坦言:開學第一天,做好這3件事的學生,都是因為家長教得好
    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不少中小學已經正式開學了,老師們進入了教學和迎新狀態,家長們一派喜氣洋洋,終於把孩子送回了校園,家長朋友們可以歇一口氣了。對於老師來說,和久違的學生見了面,其實還是有一些興奮的。學生們都長高了,也有了不小的變化。迎新的老師,也打起了12分的精神,和家長進行溝通,和學生拉近關係。
  • 嘉興一學校學生給老師出卷子 老師們:得高分有點難
    原來,這是一份嘉興一中實驗學校八年級一個班級的學生出的「師生交流卷」,是學生們專門給他們的老師出的。見慣了老師給學生出卷,還有學生當命題人的操作?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負責語文學科部分的學生周晨希是班裡的語文課代表,接到任務後,她就開始忙活起來了,曾經做過無數張試卷,但真到了要命題的時候,她才發現真的挺難的。「真不容易,花了不少時間,但後來成型後還是很有成就感的。」跟班上的同學們聊起給老師們出卷這件事,大家都覺得很有個性,也很鍛鍊自己。
  • 讓學生告別寫作困難,是培養閱讀還是多練寫作?很多老師都做錯了
    於是我在班上布置了閱讀角,每周都給學生們上閱讀課,帶領這群「猴孩子」們學會看書,費盡心思去找小故事,結果一個多月下來,班上的同學並不買帳,還對我的故事不屑一顧。難道是我運氣不好就遇到都不喜歡看書的學生嗎?個別不喜歡看書是情有可原,全班同學都不愛看書,那就是老師的問題了。
  • 讀書|《做一個學生喜歡的老師》
    在教育實踐中,我發現一個有意思的問題,每當老師在班級裡請學生去抱作業或做其他事情時,大家都會爭先恐後地去做,而最終被老師選上的學生都會異常興奮,實際上並不是學生喜歡做這些事,而是通過做這些事來證明自己——老師是喜歡我的。
  • 那些年,在課堂上偷偷做過的五件事,學生:你在我教室安監控了?
    那些年,在課堂上偷偷做過的五件事,學生:你在我教室按監控了?課堂上吃零食是不太好,但有時候實在是抵擋不住課堂上突如其來的疲憊無力。要想狀態回來,只得來一根提神醒腦。更別說有的學生早上沒來得及吃早飯的第一節課,和上午午餐前的最後一節課,肚子餓的咕咕叫了。偷吃一點零食,再與同學分享一點,正所謂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