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張勝林
「貴州到,汽車跳」……作為全國唯一沒有平原支撐的省份,「山國」貴州叢嶺連綿,高低不平的地勢地貌,使得貴州的交通建設要付出比中國絕大多數地區都要高的成本代價,也因此制約了貴州的開放和發展。
大地和空氣也成了最值錢的事物。
貴州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區,橋梁是連接一座又一座高山大川的肌體,也拼湊和見證了貴州發展的奇蹟,已經工作27年的「全國勞動模範」張勝林對橋梁建設行業依舊熱愛,每當項目圖紙變成現實,是她最開心的時候。
時間回到1993年,從北京工業大學交通工程專業畢業後,張勝林便作為一線技術員,參與了位於貴州省甕安縣的江界河大橋建設。
那時候張勝林還是個小女孩,上橋都會腿軟,憑藉頑強的意志自己主動承擔了項目測量、質檢等多項工作並同領導同事不分白晝地探討施工的關鍵技術,草稿紙也堆積如山。今天看來不是問題的問題,放在20多年前貴州橋梁建設過程中,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江界河大橋能否建成?多年來成為甕安發展頭頂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張勝林只有一個目標,讓甕安以及周邊縣市日漸繁盛,脫掉不堪重負的發展瓶頸。
歷經700多個日夜,克服了施工過程中遭遇的種種技術性難題,1995年6月竣工通車,當時坊間的老百姓總說:「全新的世界即將到來!」
張勝林目睹了通車後第一輛班車從橋上駛過,她流下了動容的眼淚,感嘆到曾經夢裡的海市蜃樓終於成真了。
江界河大橋不僅是「連心橋」,更是「致富橋」。
江界河大橋還是國內首座預應力混凝土桁式拱橋,張勝林為該橋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作出了重要貢獻。
2006年,由她負責前期工作和施工方案編制的世界首座飛燕式剛構桁拱組合橋廣州新光大橋,其研發的「拱肋大節段提升安裝技術」,對推動行業吊裝技術進步具有重大意義,該橋同時獲得詹天佑獎和魯班獎。
2009年,她擔任重慶江津觀音巖長江大橋項目總工,面對長江上遊水流湍急,大噸位浮吊無法到達橋位處等困難,張勝林刻苦鑽研,最終創造出「門式浮吊拼裝鋼圍堰施工技術」進行主墩鋼圍堰塊件安裝,以簡易設備完成了鋼圍堰複雜施工,取得了極高的施工效益,獲得國家級工法。
2016年,她主持了大小井特大橋(世界最大跨徑的上承式鋼管混凝土拱橋)、平塘特大橋(世界第一混凝土塔高三塔斜拉橋)等世界級工程技術研究。
她針對建設過程中信息斷鏈、數據失真等「黑匣子」問題開展BIM技術研究,將BIM模型導入到四維管理平臺中,通過數據分析為現場管理提供決策依據,實現精細化管理,達到「提質、增效、降本、溯源」的目標。
這些相關研究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申請實用新型專利6項,發明專利5項,獲得實用新型專利5項,發明專利1項。獲得軟體著作權5項,貴州省省級施工工法2項。獲得中國公路學會交通BIM工程創新獎一等獎,貴州省公路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研究成果《拱橋斜拉扣掛自平衡張拉及過程智能監控技術》被列入貴州省交通運輸廳推廣應用成果。
2019年,隨著這兩座大橋順利建成通車,貴州的世界級大橋累計達到50餘座。
因為有張勝林這樣的建設者,2萬餘座橋梁拔地而起,曾經交通閉塞的貴州成了名副其實的「橋梁博物館」。
「由於貴州省特殊的地質地形特點,貴州橋梁普遍具備高、跨度大等特點,這對於橋梁建造技術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張勝林說,在貴州這樣複雜的地質地形條件下,建橋沒有可完全複製的技術,這也促進了貴州橋梁技術的進步,造就了貴州橋梁的創新文化氛圍,每一個橋梁人在建設過程中,都不怕困難,勇於挑戰。
27年後盛夏時節,當張勝林站在江界河大橋俯瞰,看著遠處即將落下的夕陽,她27年前的感嘆和27年後的感慨卻變成了或旅遊、或訪友、或貿易的車流。
談到27年來參與貴州橋梁發展建設的「時間表」以及獲得的榮譽,她說:「27年前的一幕幕讓我心潮澎湃,如今我依然心潮澎湃。作為一名橋梁建設者,增強了我們建設交通強國的信心。」
在她看來,話語權不再掌握在少數人手裡,「made in china」的熱「IP」在國際上叫得更響了!
張勝林從最基層的技術員做起,長期從事公路工程技術與管理工作,歷任貴州省橋梁工程總公司項目總工、經營部副部長、副總工程師兼總工辦主任、貴州省交通建設工程造價管理站副站長、貴州橋梁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工程師等。
先後榮獲貴州省第二屆「青年創新人才獎」、貴州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貼、全國交通運輸系統先進工作者、中國公路百名優秀工程師、貴州省三八紅旗手、「2017-2018年度十大橋梁人物」(自該獎項評選以來,唯一入選的女性領軍人物)等榮譽稱號。今年11月獲得「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如今,中國橋梁建設已經進入新時代,一代又一代像張勝林一樣的職工在橋梁建設領域不斷貢獻自己的青春和智慧,當年的奮鬥者已經逐漸老去,但新一代的年輕人依舊選擇在故事裡造夢、冒險、一路前行。
責任編輯 韋景全
【來源:中工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