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病離你有多遠 預防:加強對新生兒疾病篩查

2020-12-18 東南網泉州頻道

「瓷娃娃」陳亞敏在志願者的幫助下,通過手機和電腦了解外面的世界。

本報訊(記者 吳志明 實習生 餘藝虹 陳小陽 文/圖)每年2月的最後一天是國際罕見病日,在我們的身邊,也有部分人患有罕見病。那麼,什麼是罕見病?哪些病屬於罕見病?罕見病患者的處境如何呢?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並探訪了幾位罕見病患者。

少女成瓷娃娃 身材矮易骨折

在安溪湖頭鎮湯頭村,今年20歲的陳亞敏先天患有成骨不全症,民間俗稱瓷娃娃。她身高只有70釐米,體重20斤,雙手和雙腳都已嚴重變形扭曲,細小猶如嬰兒的手腳,一旦摔倒,很有可能就骨折。儘管如此,她樂觀開朗,曾經最大的願望是擁有一臺電腦,了解外面精彩的世界。2012年,本報對此事進行了報導,相關部門和愛心人士幫她實現了願望,送去電腦、手機,並為她舉行大型募捐活動。目前,她通過電腦、手機給自己的人生打開了另一扇門。

漸凍人林良海全身只有眼珠子可以動

男子患漸凍症 僅靠轉眼打字

安溪湖頭鎮48歲的林良海曾是一名教師,2012年年底開始覺得右腳無力,輾轉幾家醫院後,被確診為「運動神經元病」,俗稱漸凍症。2013年,他離開堅守了23年的講臺。如今他全身僵硬,只有眼珠子可以動,頑強的他通過轉動眼珠子,使用特殊設備打字,在網上發帖鼓勵病友。去年年底,本報關注了此事,讀者們在同情的同時,也被他的精神所深深觸動。

而安溪鳳城鎮上山村47歲的潘瓊豔,2012年4月份開始覺得手無力,最後同樣被確診為漸凍症。

全國患者千萬 多屬基因缺陷

瓷娃娃、漸凍人……他們背後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罕見病患者。罕見病是指流行率很低、很少見的疾病,一般為慢性、嚴重性疾病,常危及生命,目前確認的罕見病已超過7000種,約佔人類疾病的10%,大多是由於先天性基因缺陷導致的遺傳代謝疾病,國內常見的罕見病有40多種,包括漸凍症、重症肌無力、青少年帕金森病、血友病、多發性硬化病、肺淋巴管肌瘤病、成骨不全症等。

據福醫大附屬二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王醫生介紹,每10萬個人中,約有3到7人患有漸凍症,其特徵是腦和脊髓中的運動神經細胞的退化,表現為肌肉逐漸無力以至癱瘓,說話、吞咽和呼吸功能減退,直至呼吸衰竭而死亡。由於感覺神經並未受到侵犯,它並不影響患者的智力、記憶或感覺。這種病的病因至今不明確,目前沒有有效的治療手段,從出現症狀開始,平均存活3年—5年。

而陳亞敏所患的成骨不全症是一種顯性遺傳的疼痛疾病,發病概率在1/10000到1/15000左右,中國約有10萬患者,70%以上為殘疾人。該疾病普遍表現為骨脆弱和骨畸形,嚴重者輕輕一個擁抱也會導致其骨折,如不及時治療將終生殘疾,尚無治癒方法。

據估計,我國各類罕見病患者超過1000萬人。由於罕見病發病率不高,關注不多,因此,泉州目前到底有多少患者,相關部門暫無統計數據。

常被誤診漏診 加強出生篩查

北京瓷娃娃罕見病關愛中心工作人員張先生介紹,罕見病群體面臨著極其困難的處境:因為罕見,患者在就醫時常被誤診而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即使病情被確診,因治療該病的醫院、醫生、醫藥等資源十分有限,對很多貧困家庭來說,求醫也很困難。大多數罕見病都無法醫治,只能通過服藥延緩發病、維持生命,這些藥物常被稱為「孤兒藥」。因為市場需求少、研發成本高,藥企缺乏研發的積極性,目前我國的罕見病患者用藥多依賴昂貴的進口藥。

他表示,罕見病對患者家庭的打擊是巨大的,患者與家屬承受著無盡的生理、心理折磨和巨額的求醫費用支出。要儘量降低這種傷害,需要樹立多重製度上的保障,從嬰兒出生後,就要加強對新生兒疾病的篩查。我國目前對罕見病尚未有明確的定義和相關法律。就短期目標而言,普及罕見病相關知識,加強對基層醫務工作者的培訓和醫療團隊建設,讓前來就醫的罕見病患者不再受誤診、漏診、無處確診之痛,是當務之急。

相關焦點

  • 我省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 28個病種是罕見病
    圖片來自網絡系列報導之一》》》入園體檢發現異常 得了罕見病的兒子可能活不過20歲系列報導之二》》》浙江有60位結節性硬化症患者 容易誤診為白癜風系列報紙之三》》》確診罕見病帶來的希望和幸福 鵬鵬一家等了整整十年
  • 全國溶酶體貯積症新生兒篩查協作組成立 罕見病早診早治
    作為中國新生兒篩查領域內首個溶酶體貯積症診療協作網,它對全國新生兒篩查以及兒童罕見病診療能力的提升具有裡程碑意義。「協作組的成立旨在提升對溶酶體貯積症這一類罕見病的認識和診斷,共同探索並建立國內溶酶體貯積症的篩查、診斷、治療全流程體系,加強臨床和檢驗人才培養,使得患兒能夠真正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 渭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進一步加強產前篩查和新生兒疾病篩查...
    對新生兒進行一次免費苯丙酮尿症篩查、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症篩查和聽力障礙篩查,採用「雙指標法」(心臟雜音聽診和經皮血氧飽和度測定)進行一次免費先天性心臟病篩查。3.鼓勵有條件的縣市區擴充免費產前篩查和新生兒疾病篩查服務內容,或在知情自願選擇前提下向診斷為嚴重致殘致愚胎兒的孕婦免費提供終止妊娠等服務。
  • 預防出生缺陷日| 新生兒疾病篩查 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預防出生缺陷日| 新生兒疾病篩查 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2020-09-18 2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罕見病,你了解多少?
    與此同時,國家衛健委宣布,建立全國罕見病診療協作網,以加強我國罕見病管理,提高罕見病診療水平。《消除罕見病患兒診斷壁壘調查結果和建議報告》也於近日發布。2018年5月,國家5部門聯合發布了《第一批罕見病》目錄,共涉及121種罕見疾病,並從今年3月1日起,對首批21個罕見病藥品和4個原料藥,參照抗癌藥,對進口環節按3%徵收增值稅,國內環節可選擇按3%簡易辦法計徵增值稅。
  • 受益於新生兒疾病篩查項目
    記者12日從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獲悉,我國通過多個重大公共衛生項目推動出生缺陷防治、助力健康扶貧,迄今已有貧困地區600多萬名兒童受益於新生兒疾病篩查項目。出生缺陷是指嬰兒出生前發生的身體結構、功能或代謝異常。據估算,我國出生缺陷總發生率約為5.6%。中國殘聯公布的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新生缺陷兒約有90萬例。「出生缺陷已經成為健康扶貧最難啃的『硬骨頭』。」
  • 陝西新生兒疾病篩查列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
    華商報記者昨日從省衛計委獲悉,《陝西省殘疾預防行動計劃》日前發布,將婚前醫學檢查、新生兒疾病篩查列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確保孕婦孕28周前至少接受1次出生缺陷篩查加強婚前、孕前檢查,把婚前醫學檢查列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將遺傳性疾病、指定傳染病、嚴重精神障礙作為檢查重點。
  • 今年的新生兒 有福了 全省實施 免費疾病篩查
    今年,遼寧省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20年我省將著力辦好10件民生實事,其中之一就是為全省新生兒實施免費疾病篩查。1月15日,瀋陽晚報、沈報融媒記者從遼寧省衛生健康委獲悉,今年我省助產機構出生的所有新生兒將實施免費的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症、苯丙酮尿症、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症和聽力障礙4種疾病篩查。
  • 今起,荊州市新生兒疾病篩查及新生兒聽力篩查免費
    (記者 趙保佳 潘路 特約記者 鄒正華 通訊員 謝宇)近日,荊州市免費新生兒疾病篩查項目啟動會召開,出臺了《荊州市免費新生兒疾病篩查項目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荊州市新生兒疾病篩查中心設在荊州市婦幼保健院,負責全市新生兒疾病篩查的技術指導、業務培訓和質量控制。據荊州市婦幼保健院副院長王榮貴介紹,篩查中心主要工作人員有7人,包括出生缺陷篩查實驗室專業檢驗人員3人,新篩陽性患兒管理、治療專家3人,新篩管理人員1人,是非常專業的遺傳代謝病治療管理團隊。
  • 延安市免費產前篩查和新生兒疾病篩查 服務公告
    延安市免費產前篩查和新生兒疾病篩查 服務公告 發布時間:2019-08-09 09:10:25
  • 新生兒疾病篩查結果解讀
    本文刊於:中華兒科雜誌,2019,57(6): 494-496作者:童凡 趙正言單位: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 浙江省新生兒疾病篩查中心一、新生兒疾病篩查(newborn screening,NBS)概念NBS是指醫療保健機構在新生兒群體中,用快速、簡便、敏感的檢驗方法
  • 合肥新生兒疾病篩查再出新政 篩查範圍增至11種
    人民網合肥3月17日電(胡磊)人民網安徽頻道從合肥市衛計委了解到,2016年開始,合肥市在安徽省規定的兩種新生兒遺傳代謝疾病(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症)免費篩查的基礎上,新增9種新生兒遺傳代謝性疾病篩查,並納入市民生工程項目,實施免費篩查,此舉在全國領先。
  • 平頂山市繼續開展預防出生缺陷產前篩查和新生兒疾病篩查
    4月21日,市婦聯傳來消息,平頂山市繼續實施提高婦女兒童健康保障水平民生實事工作,預防出生缺陷產前篩查和新生兒疾病篩查(以下簡稱「兩篩」)已全面展開。  只要夫婦至少一方具有河南省戶籍或夫婦雙方非河南省戶籍但女方在本省居住6個月以上的孕婦、駐豫軍人及戶籍不在本地的駐豫軍人配偶及其新生兒均可進行免費「兩篩」,符合條件的對象可攜帶身份證(或居住證)、戶口簿、結婚證;駐豫軍人及戶籍不在本地的駐豫軍人配偶,可憑所在部隊出具的相關證明,到戶籍所在地或居住地承擔篩查任務的定點服務機構,經資格審核認定後,接受免費檢查。
  • 江西省婦幼保健院開展脊髓性肌萎縮症義診 專家呼籲加強篩查
    中國江西網/江西頭條客戶端訊 記者焦俊傑、實習生鄭思彤報導:近日,罕見病「脊髓性肌萎縮症」特效藥物需「70萬元一支」而備受社會關注。那麼,什麼是脊髓性肌萎縮症?能不能預防?  8月7日,江西省婦幼保健院產前診斷中心舉辦了脊髓性肌萎縮症(SMA)專家義診及SMA基因免費檢測公益活動,普及相關知識,呼籲民眾婚前孕前要加強篩查。  現狀:新生兒中的致病基因危險性很高  據悉,脊髓性肌萎縮症(SMA)是一類由脊髓前角運動神經元變性導致的肌肉無力、肌肉萎縮的疾病,屬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 新生兒疾病篩查 貴州實現全覆蓋
    6月1日,記者從貴州省衛生健康委獲悉,我省新生兒疾病篩查工作已覆蓋全省88個縣,目前主要是開展新生兒遺傳代謝病(含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低症和苯丙酮尿症)篩查和新生兒聽力篩查,每年篩查新生兒40餘萬名。數據顯示,2019年,新生兒遺傳代謝病篩查率、聽力篩查率分別達到99.06%、80.41%。新生兒疾病篩查是出生缺陷重要的三級防控措施,它對提高出生人口素質,降低兒童殘疾發生,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有重要意義。近年來,貴州高度重視新生兒疾病篩查工作,不斷加強篩查網絡建設,豐富篩查病種和服務內涵。
  • 福利來了,新生兒兩類疾病可以免費篩查!
    記者日前從市衛生健康服務中心獲悉好消息,為預防出生缺陷,減少疾病發生,我市從4月1日起全面實施新生兒疾病免費篩查工作,所有在我市助產機構出生的新生兒都將享受到免費疾病篩查的惠民政策。
  • 新生兒疾病篩查有了新技術
    本報訊 (記者劉巧 黃焱)記者從日前舉辦的2019年新生兒疾病篩查新技術培訓班上獲悉,我市將於今日起開展串聯質譜技術篩查遺傳代謝病工作,為粵東地區首個使用此項技術的地市。該技術可實現用一滴血一次檢測篩查45種遺傳代謝病,確診後符合條件的患兒還可獲國家最高1萬元的治療救助。
  • 張家口市新增兩項新生兒疾病篩查項目
    新生兒疾病篩查是提高出生人口素質,減少出生缺陷的三級預防措施之一。自10月1日起,張家口市新增兩項新生兒疾病篩查項目,力爭到2020年,全市新生兒疾病篩查率達到95%,篩查技術和服務質量明顯提升,篩查結果出生缺陷幹預率達到85%。
  • 揚州免費實施產前、新生兒疾病篩查基本項目!
    據介紹,全市各縣(市、區)及功能區符合生育政策的所有孕產婦及其所生新生兒(原則上指戶籍人口),並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擴大項目覆蓋人群。據該方案,共有七大目標,即:目標一:2018年全市完成產前篩查3.2萬人以上,新生兒疾病篩查3.7萬人以上。
  • 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正式納入成都市新生兒疾病免費篩查項目
    1月2日,總臺央視記者從成都市衛健委獲悉,為強化出生缺陷防治措施,實現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早發現、早診斷和及時治療,2021年1月1日起,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正式納入成都市新生兒疾病免費篩查項目實施內容。據監測數據顯示,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是較常見的先天性畸形疾病,也是導致新生兒和嬰幼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新生兒先天性心臟病免費篩查遵循「知情同意」的原則,由全市助產服務機構免費進行初篩,初篩異常者可通過綠色通道直接轉診至定點診斷機構進行免費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