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於畢業生而言是特殊的一年。據教育部消息稱,2020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達874萬,同比增長40萬,再加上疫情的阻撓,就業形勢可見嚴峻。今年已經過去大半,有些畢業生已經找到工作,沒找到的還在奔忙。從象牙塔走出來的畢業生,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時,他們會面臨怎樣的選擇呢?為此,我們採訪了幾位正在尋找工作或已入職的應屆畢業生,了解他們的求職故事。
採寫:本報記者 梁茹欣 實習記者 李佳
姓名:何先飛
學校:廣東工業大學
專業:自動化專業
現職業:電子設計工程師
作為一個理工科男孩,畢業於廣東工業大學的何先飛喜歡用理科思維思考問題。收到面試通知時,他會猜想,面試官會問他什麼問題,從中突破,準備這份面試。他的面試之路還算順利,投出去的簡歷幾乎都能收到回應,經歷兩次被拒絕後,第三次便拿到了廣州一家企業的offer。談及正式面試,他表示心情還是有些慌張。「大學不少知識都已經忘了,只能面試前抱抱佛腳,第一次面試被問到元器件封裝時,我就答錯了。」
第一天上班,面對不同的部門與同事,何先飛有些無所適從。試用期重點以適應為主,工作任務比較簡單輕鬆。有時需要趕進度,偶爾也有加班。但公司氛圍相對愉快,這讓他很快適應了這份工作。入職兩個月,他已經能和同事們打成一片了。作為應屆畢業生,何先飛清楚自己的經驗與能力遠遠還不夠,不斷地學習是他現階段的重任。雖然當下的工作與他的專業是對口的,但行業太窄,並非是他心中所屬。目前他主要以學習為主,掌握相應技能後再另做打算。
在廣州打拼定居並不是何先飛的最終目標,他計劃在這邊工作幾年後便回老家考公務員,比起一線城市的繁華,他更希望能好好照顧家人。
姓名:何嘉傑
學校:湖北美術學院
專業:漫畫插畫
現職業:插畫師
七月份第一天,何嘉傑從湖北美術學院畢業了。上午趕到學校,下午他便從輔導員手中領到了畢業證和學位證。當天,配上一些象徵性的照片,他發了條朋友圈:「至少在今天學著以過來人的姿態,試著跟這個時代的自己真正說聲再見。」今年畢業很特殊,沒有線下畢業作品展,沒有畢業照,沒有畢業典禮,但學校很用心地準備了畢業禮物,一枚刻有他名字的戒指。這個留念,他很喜歡。與朋友匆匆一敘,第二天,何嘉傑就搭上了回深圳的飛機。他只請了兩天的假,辦完畢業的相關事宜,就要繼續上班了。
去年寒假,早早回家的何嘉傑剛好躲過了疫情,卻在家待了近半年時間。他不得不放棄回武漢就職的想法,將目標轉向廣州深圳等地。從五月份開始,何嘉傑就在線上招聘網站和一些招聘APP上投簡歷。第一次線上找工作,比他想像中要波折。不少簡歷投出去後,都沒有回信。而通過簡歷篩選後還需要先花3至5天的時間畫測試題,再等面試通知。一次,他在招聘APP上看到一份心儀的工作,投了簡歷並與對方說好面試,最後卻被放鴿子。「不少企業會要求應屆畢業具備一定的工作經驗,但我這方面比較欠缺,有時會被一些企業無情刷掉。」何嘉傑感慨道。
在六月初,何嘉傑通過了深圳一家企業的面試,並成功收到了offer。這讓他很開心,終於不用再熬夜畫測試題了。一開始因為不能很好地把控工作的完成度,他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去磨合,一邊學習一邊總結。現在入職近兩個月,何嘉傑也慢慢適應了這份工作。
姓名:鄧心怡
學校: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
專業:傳播學
現職業:新媒體運營
在疫情依舊嚴峻的三月份,家住東莞的鄧心怡已經出來找工作了。「那時正是招聘的高峰期,投遞出去的簡歷都有通知面試,就來廣州了。其實當時挺害怕的,因為疫情還挺嚴重,不過大家都有自覺做好防護措施,漸漸也就習慣了。」
在害怕與緊張中,鄧心怡收到了第一份面試通知。但面試並沒有想像中順利,因經驗不足,又沒有提前做好準備,好幾次的面試,她都以失敗告終。鄧心怡有些崩潰,大哭了一場,甚至忍不住懷疑自己還能做什麼。打擊過後,生活還要繼續,調整好心態,鄧心怡又開始面試之旅。吸取前面失敗的教訓,她一邊在網上搜索麵試攻略,如怎樣製作簡歷、如何自我介紹等,一邊開始自學可以提升自己的崗位技能。不久後,她拿到了第一份offer成功入職。
成年人的世界永遠沒有那麼容易,前段時間,鄧心怡從就職三個月的公司辭職了。每天加班到很晚,工資卻剛好夠生活,這樣的工作她並不喜歡。問她喜歡做什麼,鄧心怡說,其實她也不知道。但在確定自己喜歡做什麼之前,找一份自己能做的,也不失為一種選擇。
姓名:陳寧
學校:韓山師範學院
專業:漢語言文學
現職業:求職中
「我想在珠江三角洲地區就業,但現在還沒有找到工作。」家住梅州的陳寧笑道。
「還沒有找到工作」,這七個字是大多數應屆畢業生當下無奈的狀態。因為疫情,今年畢業生的就業形勢異常緊張,不少處於待業中,陳寧也是其一。在大四上半學期,根據學校的安排,陳寧已經完成了實習任務,現在她想找一份正式的工作,成為一名語文老師。
從四月份起,陳寧開始報名參加以佛山為主不同地區的教師編制考試,目前她報名了五所學校。近幾年因為改革,教師編制考試比往常難了許多。這段時間,陳寧每天都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備考。「一有時間我都會看看教材,或是看視頻結合一下。也會去請教這方面有經驗的師兄師姐,跟他們了解一下考試具體的流程和該注意的問題。」
第一次參加考編是在佛山,624個人競爭24個崗位,經驗不足且有些緊張的陳寧在首輪面試中被刷了下來。知道成績那一瞬間她很難過,似乎被抽空了信心。但她並沒有太多時間失落,因為接下來還有考試。這個月的18號,她要參加梅縣區德興小學的編制考試。迅速調整好心態後,陳寧又跟往常一樣,捧起了教材。
從學校走出社會,於陳寧而言,是將理論變成實際的一個重要過程,心態和想法都會發生很多改變,不能再單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更多要兼顧家庭等多方面。作為師範生,陳寧想在學校任職,她希望自己最遲能在八月份考進一所學校。如果不行,她表示也會退一步考慮合同制和教育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