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新職業」城市裝臺人:一年裝臺300場 設備花費上千萬

2021-01-15 央視網新聞

一場晚會結束後,一群太原裝臺人正在對舞臺進行拆卸。(攝影/王莉莉)

央視網消息(記者 王莉莉 王小英)1月4日,山西太原氣溫零下11度,一場演出活動結束後,44歲的王劍帶領著他的團隊成員正在對舞臺進行拆卸。  王劍是大家口中的「裝臺人」,主要負責舞臺搭建、設備安裝調試及拆卸等工作。幹這行14年了,他沒想到,自己的職業因2020年一部電視劇火了起來。  在全國,數以萬計的人從事著全職或兼職的舞美裝臺工作。他們是如何投入到這個行業中的?為舞臺表演搭臺添色的他們收入如何?今天,記者走近太原、蘭州等地的一群城市裝臺人,聽聽他們講述臺前幕後的故事。  一年裝臺300場 設備花費上千萬  1994年,王劍從山西戲曲學院畢業,2007年,參與過各種大型文藝演出的他出於對舞美行業的熱愛,帶著4名工人和16個電腦燈、2個追光燈正式自立門戶踏入這個行業。  做舞美、搞裝臺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回想十幾年的裝臺生涯,王劍很感慨,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一年365天裡他就幹了300多場活動,「最火爆的時候是2013、2014年,基本上每年都要幹1000多場。」  對裝臺行業來說,基本上每年從10月份開始就進入旺季,隨著年底晚會、年會的增多,最忙的時候一天要裝臺好幾場。但即使是最簡單的臺子也得裝半天,大型的舞臺則要一周時間。  不少人認為,裝臺人為藝術的展現創造出華美的空間,但實際上,他們的工作並不那麼藝術,在王劍看來,裝臺是門技術活。他說,每裝一個舞臺,都要根據舞臺的長寬高、舞臺的場地位置等信息出施工圖紙。「拿最簡單也最講究技術的背景布安裝來說,如果用不好巧勁和手勁,即使費再大的力氣,背景布也繃得不好看。」  在山西負責舞美裝臺的公司有幾十家,行業競爭比較激烈,但不論是一線歌手的演唱會,還是各種音樂節,再到劇場等演出,都能看到王劍和他團隊成員的身影。論及原因,王劍說,那是因為他的設備好。為了提高競爭力,他置辦了很多器材和設備,一套純進口的音響設備價值就達到400萬元,這些年,僅設備一項的投入已花費了王劍公司上千萬。  就這樣,憑藉著專業的技術和過硬的設備,王劍在山西演出界闖出了牌子,也讓他和團隊承攬了山西近七成的大型活動。  行業年輕人偏少 月薪不低於5000元  跟著王劍幹活時間最長的「兄弟」是團隊裡的音箱師王金宇,30多歲的小王是裝臺行業內為數不多的「年輕人」,也是舞臺音響負責人,至於入行的原因,王金宇說「因為熱愛」,他組過樂隊,跑過演出,最後入了裝臺這一行才真正發現了自己的追求。  王金宇說,他在太原幹裝臺10多年,如今的月收入在1萬塊上下,雖說2020年比較特殊,但還是有越來越多的人以老鄉帶老鄉的方式,投入到這個「收入還算穩定」的行業中。  「我表哥就是幹裝臺的,靠著裝臺在蘭州買了房子結了婚,趁著年輕我準備跟上他好好幹,學點技術。」在甘肅蘭州幹裝臺的「三毛」是位剛入行不久的新人,之前幹過銷售、送過外賣,現在進入了這個能看到明星,每天和舞臺、鎂光燈、音響打交道的工作,讓他覺得十分踏實美好。  採訪中,不少裝臺人表示,在行業中存在著一個特點,就是大多數公司都缺乏搭臺專業知識的人。王劍說,現在裝臺工人一個月最高能掙到一萬多元,最少的也五千左右,市場需求雖然很大,可是願意幹他們這行的年輕人特別少,很多幹裝臺的工人也並不那麼專業。「如果更多具備專業知識的年輕人能走進這個行業,市場會比現在更繁榮。」  在每個城市中,都有很多像王劍、王金宇、三毛一樣的裝臺人,對他們來說,締造完美舞臺的背後是默默打拼、辛勤工作、認真生活,這份對初心的堅守也在展示和塑造著這份職業的特質和精神。

相關焦點

  • 古城裝臺人,一年365天要幹300多天活
    為了能提高競爭力,張濤特地置辦了一些器材,「想幹好活,必須先武裝自己,我這套設備花了近百萬元,在開封這樣的城市,能比上我的設備的不多。在開封一般用的舞臺最大的大概50平方米,我的這些設備夠用了。」說起裝臺,張濤認為電視劇《裝臺》裡的「順子」們幹的活對於他們這些裝臺人來說,太簡單了。
  • 聽說《裝臺》裡裝了一整個西安的美食?我餓了!
    一部讓人上頭的電視劇,出彩的不一定完全是那些美好浪漫的故事,還有這些故事發生的城市。城市是故事開始的地方,同時也是故事的見證者。什麼是裝臺由市民、農民工組織起來的舞臺、裝臺組合。在演出之前一般安排半天左右的時間,裝臺人就會到場對音響設備進行測試與準備,把舞臺上的各種設備都搭建好。他們在演出前後緊張地扛扛抬抬,爬上爬下,揮汗如雨,有時像耍雜技一般在高空懸吊。裝臺的既有本地秦腔劇團、也有各色歌舞演出、婚喪嫁娶的表演。
  • 裝臺是什麼意思 裝臺電視劇中裝臺人是幹什麼的
    在《裝臺》這部劇中,張嘉益飾演的刁順子是裝臺人,承接各種演出裝臺的活,但是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聽說裝臺這個詞。那麼裝臺是什麼意思?裝臺人是幹什麼的?下面小編帶來介紹。  裝臺是什麼意思  裝臺:是由市民、農民工組織起來的舞臺、裝臺組合,在演出之前一般安排半天左右的時間,裝臺人就會到場對音響設備進行測試與準備,把舞臺上的各種設備都搭建好。
  • 裝臺是什麼意思 《裝臺》電視劇中裝臺人是幹什麼的
    在《裝臺》這部劇中,張嘉益飾演的刁順子是裝臺人,承接各種演出裝臺的活,但是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聽說裝臺這個詞。那麼裝臺是什麼意思?裝臺人是幹什麼的?下面小編帶來介紹。  裝臺是什麼意思  裝臺:是由市民、農民工組織起來的舞臺、裝臺組合,在演出之前一般安排半天左右的時間,裝臺人就會到場對音響設備進行測試與準備,把舞臺上的各種設備都搭建好。
  • 《裝臺》作者陳彥:我們每個人都是「裝臺」人
    小說刻畫人物手法細膩,故事跌宕起伏,命運看似無常又有常,以一個裝臺人的視角,描寫西京城裡的人生百態。2016年1月,《裝臺》入選2015年度中國小說排行榜「年度5部長篇小說排行」,並位列榜首;2016年4月23日,入選2015年度中國好書「文學藝術類」年度好書榜,並被評為2015中國好書;2017年12月28日,獲得首屆「吳承恩長篇小說獎」;2019年9月23日,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
  • 《裝臺》大評■李清霞:文學敘事空間的新拓展——評陳彥的長篇小說《裝臺》
    ▲點擊上方「微風讀書會」關注我
  • 電視劇《裝臺》是在哪裡取景的 裝臺取景拍攝地城市合集介紹
    電視劇劇《裝臺》由老戲骨張嘉譯和閆妮共同主演的,在劇中去取景地等地方都特別有生活氣息,甚至有很多觀眾在看電視劇的時候都能認出來,而已讓大家更了解到了裝臺這份職業。電視劇《裝臺》是在哪裡取景的 裝臺取景地合集介紹。
  • 電視劇《裝臺》熱播,揭秘鄭州「裝臺人」的故事:走南闖北、日夜...
    李寶雲團隊布景後的婚禮舞臺獨立裝臺人幹的什麼活兒?演出、婚慶能接就接所謂裝臺,對於行業外的人是需要解釋的。自然舞臺空空曠曠,可以行車走馬,但一旦有演出,就要在這個舞臺上布置出一個故事的典型環境,裝臺人也就發揮了他的作用。
  • 《裝臺》大結局了,「西安人測試卷」做一哈?
    憨列列的刁順子、質樸的大雀兒、「人精」的疤叔……《裝臺》打破以往「主角光環」套路,群像式方式塑造了這群「陝西漢子」,觀眾就在螢屏前,跟著劇中這群小人物看他們的在生活裡摸爬滾打磕磕絆絆,又在一碗油潑麵裡談笑風生。
  • 照出現實的困頓與希望,《裝臺》勝在「不裝」|理中客劇評
    《裝臺》廣受歡迎,離不開自身的底氣。陝西作家陳彥的原著,給了故事厚重的筋骨;陝西的美食、方言、秦腔,構成了劇集高辨識度的外在質感;新時代勞動者身上所散發的動人光芒,映射出當下社會奮鬥者不屈不撓的精神內核。從仰視到俯視,從懸浮到真實,恰恰是《裝臺》的「不裝」,讓生活劇終於有內味兒了。何為「裝臺」?
  • 西安舊事:《裝臺》中順子原型朱冬生講解裝臺背後的人間煙火
    劇中刁大順(人稱順子)是一個靠苦力吃飯的人。他憑著一輛三輪車和一身蠻力加上裝臺的手藝,領著一幫子農民工在這個鮮為人知的領域中嶄露頭角。但他卻是個十足的倒黴蛋,裝臺後常常遭遇各種跑路,讓他們的血汗錢沒有著落,還要時時提防從他們身上雁過拔毛的鐵主任,裝臺人可畏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藝術源於生活,高於生活。劇中刁大順是否真有其人?
  • 《裝臺》原來是這個意思!你確定,自己不是裝臺人嗎?
    裝臺是50後60後老前輩生命中的重要一部分,是70後80後記憶的一小部分,再到90後00後,所佔比例幾乎為零。什麼是「裝臺」?說到底什麼是裝臺呢?就是把舞臺安裝、搭建、音響、燈光、控場等的工作做到和合,可以進行一場完美的演出的過程,隨後還要進行拆卸和恢復。
  • 電視劇《裝臺》劇情介紹 《裝臺》主要講述了什麼故事內容
    由閆妮、張嘉益主演的《裝臺》在央視播出了,這是一部充滿煙火氣的生活劇,刁大順和蔡素芬半路婚姻坎坷多,最後在平淡中找到幸福。那麼《裝臺》講的是什麼故事?《裝臺》原著小說是什麼?下面小編帶來介紹。  電視劇《裝臺》講的是什麼故事  張嘉譯飾演的刁順子是一個裝臺人,他結過三次婚,現在帶領著一幫兄弟靠搭建舞臺養活一大幫子人。
  • 《裝臺》:你真的看懂了嗎?這才是「裝臺」的真正含義
    刁順子1句話,深度還原《裝臺》靈魂!這才是「裝臺」人真正含義「半個城中村,一群裝臺人。」由張嘉益、閆妮主演的陝味民俗特色劇《裝臺》,開播以來,收視破2,央視一套黃金檔新高、豆瓣開分8.4、口碑領跑同期國產劇、芒果TV點擊超過1.4億,相關話題更是熱搜不斷,堪稱本年度「現象級」的熱劇之一。
  • 《裝臺》人的一生就是在為別人為自己裝臺!
    張嘉譯和閆妮主演的電視劇莊臺這兩天登陸了央視,引起了很多關注,這部片子改編自陝西的作家陳彥的同名小說裝臺。什麼叫裝臺,裝臺就是明星角在舞臺上表演,搭起臺子的人叫裝臺人,這部書講述了西安城一個登三輪的土著刁順子,帶著一幫兄弟給戲臺子搭臺做苦力,黑白顛倒,人前人後都無比的卑微。
  • 「裝墊兒臺」熱播的「裝臺」電視劇怎麼就火了?
    估計《裝臺》裡的順子和他的夥伴們都萬萬沒有想到,幾乎沒有出過西安城的他們,已經憑藉電視劇《裝臺》一鳴天下知了。
  • 「裝臺人」的 「愛」——我看電視劇《裝臺》
    文/臨海憑風愛情,這個詞真的很有魅力,古往今來一直出現在現實生活和影視等等文學作品中,讓人回味和思忖,她的酸甜苦辣和無窮魅力。眼下熱播的電視連續劇《裝臺》在很好的表現接主旋律的同時,也全景式地講述了各方人物的愛戀,像天女散花般,色彩紛呈,給人以生活和生命的啟迪。
  • 電視劇《裝臺》火熱螢屏 揭秘《裝臺》成功背後的故事
    著名劇作家、茅盾文學獎獲得者陳彥的小說《裝臺》自推出,即獲得多方好評。如今電視劇《裝臺》正在央視熱播中,這部以古城西安為背景的都市群像劇,鮮活熱鬧。由李少飛執導,張嘉益、閆妮領銜主演,秦海璐、宋丹丹、陳小藝等實力派演員在劇中扮演重要角色。該劇講述了在西京城市底層為舞臺布景而忙碌的人群的生活。
  • 搭一座臺是製造一場絢爛 裝臺人的堅守源自熱愛
    當狂歡開始上演,裝臺人卻未必能享受其中。這一行還有著嚴格的、不成文的規定——工作過程中,絕不能去找明星籤名、合影。多年前,漢堡團隊裡有個年輕裝臺工用手機偷拍藝人,被他一把搶過、刪圖,「去結錢,明天不用來上班了」。但明星完美夢幻的演出,有時又是他們拿來說服家人堅持幹這一行的理由。鎂光燈下的完美演出,往往掩蓋著所有的不安。
  • 陳彥回長安 再講《裝臺》故事
    重返長安為西安「裝臺」12月18日,電視劇《裝臺》在央視一套收官,這部人間溫情大戲,演活了平凡人的奮鬥,讓觀眾們連連叫好,意猶未盡。「說說裝臺是怎麼回事」成為陳彥此次文學講座的開場白,他說《裝臺》的緣起,是自己在陝西省戲曲研究院做院長時,認識了一個小名叫「生生」的普通人朱冬平,當時院裡舉辦了「西安天天有秦腔」活動,劇場要天天翻臺,工作量很大,因此僱了大量農民工進行裝臺工作,這群工人的工頭就是生生。白天演員們彩排,裝臺只能在夜裡趕工進行,工人們非常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