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3 08:37 |錢江晚報
朗朗在西湖上彈琴(圖片由漢堡提供)
說起見過的明星,裝臺人漢堡隨口就能報出一大串,劉德華、張學友、王菲、謝霆鋒、李宗盛……
但聊起他們的現場表演怎麼樣,他就有些語塞。因為往往演出正式開始後,他才有時間趕緊去後臺眯一會兒,補個覺。當狂歡開始上演,裝臺人卻未必能享受其中。
這一行還有著嚴格的、不成文的規定——工作過程中,絕不能去找明星籤名、合影。多年前,漢堡團隊裡有個年輕裝臺工用手機偷拍藝人,被他一把搶過、刪圖,「去結錢,明天不用來上班了」。
但明星完美夢幻的演出,有時又是他們拿來說服家人堅持幹這一行的理由。
鎂光燈下的完美演出,往往掩蓋著所有的不安。
裝臺時容易發生意外,這些事情大家都心知肚明,但從不會公開討論,一旦談了,就怕觸黴頭。更別提遇上天氣跟人過不去的時候了。
但是,因為熱愛,或是對這份工作的需要,很多人至今還奔波在各個演出現場。
從菜鳥到專業人員
讓馬雲「發光」
這一天的工作,是為浙江歌舞劇院的校園演出《國之歌》搭臺。中午時分,幾卡車的設備已經運到劇場後臺,十多號人忙活到下午4點,一個灰色的底臺已經初具規模。
伴隨著設備箱摩擦地面的滑輪聲,一個高大的男人蹬上一部木梯,然後抓住舞臺側面上方的燈光架,一個引體向上,就像雜耍似地爬上了鐵架。
這個叫董軍民的漢子,今年42歲,湖北潛江人,他是杜青華帶入行的。
2010年,董軍民在杭州一家飯館當廚師,恰好杜青華的嫂子,也在這裡上班。一次偶然的機會,因為杜青華拆臺人手不夠,董軍民就被叫去幫忙。
當時,「連信號線都不會拔」的董軍民,跟著搬了一些架子和箱子,半小時就拿到了100塊工錢。
又能看演出,收入也不錯。三個月後,董軍民成了一位裝臺人。幹了十年,他從啥都不懂的菜鳥,成了「只要給我一張燈位圖,我來搞定所有燈光」的老師傅。
後來,董軍民加入了杭州劇院的《斷橋》舞美團,一幹就是三年,2000多的底薪,每演一場另有30元錢補助。
那段時間,除了搬箱子、搭布景、裝燈光,他甚至還要穿上黑漆漆的戲服,躲在舞臺上的「斷橋」裡,隨時聽著耳機裡的號令,把「橋」移動到臺上的定點位置。臺下,觀眾感嘆著「舞美太贊了」;臺上,董軍民半蹲了兩個小時,默默充當著工具人。
《斷橋》巡演的那段時間,董軍民晚上膝蓋經常腫脹得睡不著,但隨組到成都、昆明、西安、大連、瀋陽、太原等越來越多城市巡演,也成了他在老鄉們面前值得談論的資本。
最遠的一次,2013年,董軍民跟著劇組去了韓國首爾。那次,他見識到了韓國人對裝臺這項工作的嚴謹。
開演前,劇院方發現燈光架後面的電線排布太雜亂,要求中方全部梳理整齊。後來又一路一路測試電壓,要求調試到每一路都幾乎平均,這樣才能保證每一盞燈的光線強度不會有落差。
董軍民(圖片由漢堡提供)
從那一刻起,董軍民在心裡告訴自己:要做一個專業的裝臺人。
2016年,馬雲在黃龍飯店做了一場慈善晚宴,作為那一場的搭建團隊,董軍民和同伴們,花了兩天時間,在宴會廳裡搭了一個漂亮的舞臺。但彩排的時候發現,大廳的燈光還是不夠,臨時決定嘉賓上臺時,再增加兩臺追光燈。
時間緊迫,人手也不夠,董軍民被臨時分配操控其中一臺追光燈。那個晚上,3個多小時,他保持著伸直腦袋、雙手握燈的姿勢,光圈始終穩穩地跟著馬雲、李連杰、姚明等大佬。
幾天後,湖北老家的親戚發來微信,「聽說你給馬雲發光(打光)啊,厲害厲害」。
安全太重要
最怕影響到觀眾
董軍民渴望行業的專業化,也希望這個行業的安全與收入一樣穩定。但現實是,很多情況下,裝臺人只能用身體去「肉搏」。
2012年夏天,漢堡接了一場房產公司的拼盤演唱會,演出地點在蕭山義蓬一所中學的操場上。
那天,搭臺時還風平浪靜,但當嘉賓李宗盛唱完,突然就下起了暴雨,兇悍的狂風,直接把操場上幾棵小樹連根拔起。
公安趕緊叫停了演出,組織現場1000多位觀眾緊急疏散。當時,包括漢堡在內的很多工作人員也都慌了神,只聽得老闆歇斯底裡地大喊,「誰都別走,都上臺去,頂著背景板,別讓它倒了,砸到觀眾!」
呼啦一下,幾十個人湧上舞臺,一字排開用肩膀頂著巨大的背景板和鋼架。鋼架被吹得搖搖晃晃,漢堡害怕極了。就這樣頂了20多分鐘,所有觀眾才疏散完畢,就在這時,暴雨和狂風也突然停了。
「安全就好。」很多時候,這是裝臺人說服自己和旁人最妥帖的藉口,也是他們從業過程中願意去相信的「運氣」。
2013年,郎朗的一場鋼琴音樂會,要在印象西湖的湖面舞臺上彈琴。這次裝臺,被漢堡稱為「史詩級」任務。
演出前兩天,工人們坐著船一趟一趟把音箱往湖中央搬(舞臺在水面下幾釐米處),船上重心不穩,幾乎所有人都掉進過湖裡,嗆兩口水,扒著船舷又爬上來。因為要接電,光是水下走線,就走了100多米。在此之前,漢堡和公司同事花了整整半天時間,給所有電線仔細包上了防水材料。
千算萬算,還是算不過老天,演出當天,又是大暴雨。雨下到最後,湖面上所有電線、音箱全部泡在水裡,有好幾個音箱都報廢了,損失慘重。
幹裝臺的,最怕這種事。而且發生在演出之前,意味著只能耗費大量時間,用最低效的排除法去解決。
今年8月的海寧潮音樂節,還是杜青華和董軍民搭檔,演出前一天,下起了暴雨,燈光、音響的電纜線全部浸泡在了水裡。突然,有工人發現,架子上的一組燈不亮了。
電線都是一根根接在一起的,從外表看,並不知道是哪一根出了問題,只能全部拔下來,然後插一根,推一下開關,再插一根,再推一下開關,看燈到底亮不亮。
當時,雨大得讓人完全睜不開眼睛,幾乎忙了一個通宵,在檢查了40多組線之後,董軍民才發現,有5根線燒掉了。
誰知道,演出當天中午,又有燈不亮,只能再用排除法搶修,一直到快開場才壓哨完工。事後,董軍民感嘆,如果那場不是他們幾個裝臺老手在的話,可能演出都演不了。
演出後臺鋪得整整齊齊的電纜線
家裡人都勸改行
但什麼都敵不過熱愛
從業至今,杜青華目睹或聽說的行業事故,少說也有幾十起。
之前英國的一份行業調查報告裡,舞美搭建行業,被評定的風險指數為「中高級」。
但對杜青華這樣從業20年的裝臺人來說,訴苦從來就不屬於他。
前陣子,一個幫忙拆臺的活兒,杜青華因為踩到鋼管打滑,直接從6米高的架子上摔下來。當時大概有十幾秒鐘,眼前全是黑的,工友們趕緊圍過來,有人還用手機給杜青華拍了張照,「(眼睛)腫得像個茄子」。
但摔傷這樣的事,也僅限於最要好的幾個朋友在吃夜宵時調侃幾句。
自己是老手,還免不了出事,為了降低風險,杜青華幾乎不用「臨時工」,沒有專業知識,也沒有登高證和電工證,「萬一出了事情,說都說不清楚」。
還有一個現象——幾乎所有裝臺工的老婆,都曾經勸過他們改行。
幹裝臺這麼多年,杜青華送給過老婆最多的禮物,就是全國各個城市的特產,有時候老婆賭氣不吃,就放在那邊,任由壞掉。
演出多的時候,陸勇和老婆經常十天半月見不到面,老婆放出狠話「這個家就是你的旅館」,好幾次勸陸勇改行。去年做樸樹、周傳雄那場拼盤演唱會,陸勇想辦法搞到了兩張贈票,讓老婆和她弟弟一起來現場看。
散場後,陸勇在拆臺,老婆微信發來五個字「還蠻震撼的」,從那以後,一直沒提起過改行的事。
(原標題《搭一座臺是製造一場絢爛 從黑暗的後臺,解密演出這一行 風雨驟起時 後臺驚險一瞬》,編輯 何雙伶)
160781984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