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是簡單地搭個臺,更需要在『裝臺』方面多做文章!」

2020-12-18 人民政協網

12月9日至10日,全國地方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工作座談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召開,圍繞學習貫徹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貫徹落實中央政協工作會議精神,交流經驗,研究工作。全國政協副主席汪永清出席會議並講話。

這是全國暨地方政協社法委深入學習貫徹中央會議精神和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集中學習活動,是關於社法委如何在新時代、新階段更好履職盡責的研討會,也是總結過去、謀劃未來的動員會。全國政協社法委負責同志以及來自各省(區、市)和副省級市政協的負責同志等約150人參會,大家在緊張的學習中吸收智慧的養分,汲取奮進的力量。

過去一年,各地政協社法委緊緊圍繞黨和國家中心任務,堅持雙向發力,積極服務推動全面依法治國、民生保障和社會治理創新,碩果纍纍。他們把經驗與思考帶到會上,相互借鑑,共同學習,為推動社法委工作實現新發展凝聚起共識、鼓足了幹勁。

01 在凝聚共識上多一些努力

五中全會描繪了未來中國發展的新藍圖,把這一宏偉藍圖變成美好現實,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充分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廣泛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形成推動落實、促進發展的強大合力。在這方面,作為國家治理體系重要組成部分的人民政協大有可為。

「社法委工作領域廣,社會民生領域涉及熱點難點問題多,法治領域涉及上層建築,具有很強的政治性、政策性,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把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國政協社法委主任沈德詠在總結講話時說。

全國政協社法委駐會副主任呂忠梅介紹了相關經驗。她說,社法委充分發揮黨組引領帶動作用,持續提升雙向發力實效,在調研選題上堅持長期跟蹤、一研到底,內容上堅持問題導向,組織方式上注重力量下沉,加強與基層幹部群眾的直接交流,讓委員們切身感受到人民生活的重大變化和國家建設的巨大成就,使凝聚共識有抓手、有實效。「我們以深入紮實的調研為基礎,各項協商議政活動『課前』功夫足、『課上』交流深,『課後』收穫多,使協商過程稱為相互交流、集合眾智、精準建言的過程,成為統一思想、宣傳政策、凝聚共識的過程。」呂忠梅舉例說,社法委承辦的「協同推進檢察公益訴訟」雙周協商座談會成果顯著,在「兩高」出臺的司法解釋等8項文件中得到充分吸納。

面對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匯聚戰勝疫情的共識與力量尤為重要。湖北省政協副主席彭軍介紹說,省政協社法委積極推動協商活動向一線延伸,通過與界別群眾、社會組織的有機銜接,為抗疫期間完善基層社會治理凝聚起共識;同時,省政協社法委就健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社會心理疏導機制等問題開展有針對性的建言,多名委員還直接參與心理服務工作,為補齊基層社會治理短板作出了貢獻。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社法委副主任周彬說,自治區政協社法委建立了以委員為主體、界別為紐帶、委員會為依託的信息工作運行機制,切實提高聯繫群眾能力,在抗疫鬥爭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政協界別是新形勢下開展群眾工作、凝聚和傳播共識的重要力量。」四川省政協社法委主任朱晚林說,省政協一方面強化黨建引領,一方面主動深入群眾,充分利用省政協「我為扶貧攻堅做件事」專項活動和在社區設立的委員工作室,組織引導委員走進社區和鄉村,在有序參與基層治理中凝聚共識。

02 不僅「搭臺」更要「裝臺」

「最近央視播出一個電視劇叫《裝臺》,我感覺我們的工作也是『裝臺』。」會上,吉林省政協社法委主任麻東升提出這樣的觀點。他說,「怎樣讓委員有更多的機會和條件參與協商議政,需要在『裝臺』方面多做文章。相比『搭臺』,『裝臺』更具技術含量,我們不是簡單地搭個臺,『裝臺』是要想辦法讓委員唱好這臺戲,把優勢和才能都發揮出來。」

搭建形式多樣的協商議政平臺,提高協商實效,是充分發揮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的應有之義。在這方面,各級政協都有積極的探索。

全國政協社法委立足社法工作領域,打造「共話社會治理創新」主題協商座談會新品牌,邀請基層幹部群眾代表到會場與委員、專家互動交流,努力嘗試走出頂層設計與問計於民相結合的新路。山東省政協社法委主任孟富強說,省政協將常委會會議打造成高規格的專題議政平臺,比如邀請省政府常務副省長到會與常委們對話,形成的《關於全面深化改革激發新舊動能轉換活力的建議案》採納轉化率達到85%。今年,社法委承辦了「加強基層社會治理有效化解社會矛盾」專題議政性常委會議,6個省直部門「一把手」親自上陣回答提問,通過視頻連線直接與最基層的社會書記互動交流,把常委會議辦成了既接「天線」又接「地氣」的「諸葛會」。杭州市政協副主席馮仁強說,浙江省政協有委員會客廳,杭州市政協有委員工作站,基層政協還有委員工作室,實現了「廳、站、室」全覆蓋。此外市政協還有自己的協商議政品牌,比如「請你來協商」活動已經做成深受老百姓歡迎的系列品牌,被媒體廣泛報導,「收視率蠻高,反響蠻好」。

03 加強自身建設

專委會在政協工作中具有基礎性地位和作用,如何加強專委會自身建設,強化基礎制度規範、提高履職能力和水平,是會上討論的重點之一。

現在,全國政協社法委建立了分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工作制度,每兩個月組織一次集體學習。每季度召開以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為主旨的委員學習座談會,並通過邀請界別召集人列席分黨組會議、開展界別調研、舉辦界別會議等形式,加強同界別委員的聯繫。社法委還將質量導向貫穿工作全過程和各方面,制定了社法委《關於加強和改進調查研究工作的意見》和《調查研究工作規程》,明確調研程序和工作標準,推動調研向研究型、實用型轉變。

黑龍江省政協副主席劉睦終說,為強化履職規範,省政協建立了協商調研重點事項逐級審定機制、協商議題遴選儲備機制等。省政協社法委還建立了協商調研題目儲備庫,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集思廣益徵集選題,並實行信息化管理。此外,探索協商議題徵集溝通機制,主動加強與相關部門的聯繫,對接黨政、法檢等部門需求,確定調研課題,不斷增強與黨政、法檢部門共識。

全國和地方政協的社法委有著共同的奮鬥目標、相同的工作任務,加強全國政協社法委的業務指導和不同層級社法委之間的聯動具有重要意義。會上,大家一致表示,此次工作座談會搭建了很好的平臺,要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履職盡責的強大動力。

記者:謝靚

編輯:魏芯蕊

相關焦點

  • 《裝臺》作者陳彥:我們每個人都是「裝臺」人
    「裝臺」有什麼更深刻的寓意嗎?陳彥:《裝臺》這部小說其實當時創作的時候和前面的《西京故事》還有關係,《西京故事》寫了一群農民工的故事,真是意猶未盡,也因為那一段時間接觸農民工比較多一些,裡邊有好多故事啊,儘管是通過戲劇通過小說展示,我覺得好像自己當時腦子裡邊還有一種新的認知,還需要繼續書寫。
  • 搭一座臺是製造一場絢爛 裝臺人的堅守源自熱愛
    因為往往演出正式開始後,他才有時間趕緊去後臺眯一會兒,補個覺。當狂歡開始上演,裝臺人卻未必能享受其中。這一行還有著嚴格的、不成文的規定——工作過程中,絕不能去找明星籤名、合影。多年前,漢堡團隊裡有個年輕裝臺工用手機偷拍藝人,被他一把搶過、刪圖,「去結錢,明天不用來上班了」。但明星完美夢幻的演出,有時又是他們拿來說服家人堅持幹這一行的理由。
  • 電視劇《裝臺》熱播,揭秘鄭州「裝臺人」的故事:走南闖北、日夜...
    10月份時,他就又帶著自己的裝臺隊伍去往江蘇,為當地演出「搭臺子」去了。一個團隊,十幾個人,這一去就是兩個月。風餐露宿、天南地北,是每個裝臺人的常態。用李寶雲的話來說,「裝臺人幹的是體力活兒,賺的是辛苦錢。」
  • 《裝臺》原來是這個意思!你確定,自己不是裝臺人嗎?
    記得《裝臺》剛上映,孤陋寡聞的小編都不大清楚這個裝臺到底是個什麼意思?只是從字面上進行理解,估計就是搭臺演出什麼的吧……畢竟小編的年代中的沒有這麼個印象……現在明白了。雖然不是科班出身,雖然沒有著作名流千古,但是事實說明,我做過裝臺人做的事情,那,我就是裝臺人!工作中會有這樣的需要,演出等中型聯歡會。老闆的用心良苦,「裝臺」裡的事情我們都是自己去做。大家分工明確,有人搭臺,有人架燈,有人布光,有人裝箱,等等等,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那時候自己只是跟著幫忙,哪裡需要哪裡到。
  • 西安舊事:《裝臺》中順子原型朱冬生講解裝臺背後的人間煙火
    第一次卸車,道具大小箱子不等,輕的一人可背走,重的如服裝箱要四個人抬,當時的道具箱沒有滑輪,都得一箱箱的卸下車搬到舞臺上,然後將戲服歸類,把燈具掛起來,把布景按順序歸置好……這個工作不僅需要力氣,還需要有一定專業知識,如是幾次後朱冬生不僅摸透了裝臺的門道, 還為他們採購演出及場地所需的物料。
  • 「裝墊兒臺」熱播的「裝臺」電視劇怎麼就火了?
    在短視頻平臺抖音,#裝臺# 話題的短視頻播放量目前是7.6億次,這個數據,還在不斷地攀升之中。或許是黃土地的厚重,賦予了在這裡繁衍生息的人們更多的堅韌與樂觀,發生在陝西這片土地上的故事,比如《平凡的世界》,比如《白鹿原》等等,都讓人印象深刻,《裝臺》的故事相較更現代一些,所以,當下的觀眾們的接受度,無疑也會更高。
  • 《裝臺》究竟給我們 「裝」出了什麼 劇情是什麼 為什麼火了
    在2020年進入收官的時候,電視劇《裝臺》無聲無息地火了,這多少讓人有點意外。這部講述城中村一幫打工人碎碎子事和一個中年人矛盾糾纏的家庭故事的劇,似乎完全不是當下市場爆款該有的配方。  《裝臺》描寫了進城務工群體的不確定性生存狀態。城裡人的刁大順,帶著一群農村來的務工人員幹天底下最苦的活兒。事實上,除了一座父母留下來的老房子,他和這些兄弟無甚兩樣,都有一搭沒一搭地看天吃飯。即使有活幹,但被拖欠算計工資的事兒也經常發生,但他卻從來沒想過和鐵主任徹底鬧翻,因為有活幹就比什麼都強。通過他的裝臺班子,故事的觸角在社會空間中得到了自然延伸,從西安到陝南,從城裡到鄉下。
  • 電視劇《裝臺》是在哪裡取景的 裝臺取景拍攝地城市合集介紹
    電視劇劇《裝臺》由老戲骨張嘉譯和閆妮共同主演的,在劇中去取景地等地方都特別有生活氣息,甚至有很多觀眾在看電視劇的時候都能認出來,而已讓大家更了解到了裝臺這份職業。電視劇《裝臺》是在哪裡取景的 裝臺取景地合集介紹。
  • 古城裝臺人,一年365天要幹300多天活
    場地位於開封市第十三大街與鄭開大道交叉口往北500米處的一處寬敞的地界,地面已經平整好,22號這裡要舉行一場隆重的開工儀式,需要裝舞臺。裝臺,因央視熱播劇《裝臺》走入大眾的視野,西安裝臺人順子的酸甜苦辣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場景,讓觀眾津津樂道。「裝臺,我就看了兩集,沒有時間看,最近這一段年底了,各單位各社區都在組織活動,活多,忙不過來。」
  • 電視劇《裝臺》火熱螢屏 揭秘《裝臺》成功背後的故事
    今日我們也來揭秘這部作品成功的背後,有怎樣的故事。《裝臺》原作者陳彥,曾創作《遲開的玫瑰》《大樹西遷》《西京故事》等戲劇作品數十部,三次獲「曹禺戲劇文學獎」「文華編劇獎」,作品三度入選國家舞臺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碼」。五次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創作電視劇《大樹小樹》,獲「飛天獎」。
  • 電視劇裝臺一共有多少集? 裝臺大結局是什麼?
    《裝臺》小說各人物大結局是什麼《裝臺》每個人的結局是什麼只不過結局有些悲傷,刁順子的人生似乎沒有發生什麼本質的改變,他沒有過上幸福的退休生活,最終也無可奈何地接受了周桂榮,菊花還是回到了西京城,可以預見的是她和順子的矛盾肯定還會繼續,正如小說裡的那句話「他們只能是一五一十地活著」,經歷了起起伏伏,還是活得那麼「卑微」。
  • 《裝臺》導演感嘆:沒有張嘉譯,就沒有《裝臺》!揭秘拍攝故事
    在家裡,順子看著一大群螞蟻扛著食物,浩浩蕩蕩地搬家。順子無奈與大雀(小說名叫趙北瓜)妻子周桂榮成家,蔡素芬再也沒有回來。菊花整容失敗,很落魄地回到家。這是陳彥先生原著《裝臺》裡的結尾。再看電視劇最後結局:三皮去了蘇州當保安,給刁大順把蔡素芬找回來,大雀媳婦周桂榮和女兒麗麗沒有跟著大順,菊花與二代過上了幸福生活。
  • 《裝臺》人的一生就是在為別人為自己裝臺!
    張嘉譯和閆妮主演的電視劇莊臺這兩天登陸了央視,引起了很多關注,這部片子改編自陝西的作家陳彥的同名小說裝臺。什麼叫裝臺,裝臺就是明星角在舞臺上表演,搭起臺子的人叫裝臺人,這部書講述了西安城一個登三輪的土著刁順子,帶著一幫兄弟給戲臺子搭臺做苦力,黑白顛倒,人前人後都無比的卑微。
  • 一部《裝臺》火了舌尖上的陝西美食 餐廳成了粉絲打卡地
    「《裝臺》確定不是一個美食節目?大晚上讓我看小南門的辣子蒜羊血,直接看餓了。」網友小陳在微博上「吐槽」。陝西人寫陝西故事,西安人演西安煙火。這部以古城西安為背景的都市群像劇,熱鬧鮮活,講述了在西北城市底層的「裝臺人」——為舞臺布景而忙碌的人群的生活。從張嘉益飾演的刁順子的視角出發,講述一群普通小人物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 照出現實的困頓與希望,《裝臺》勝在「不裝」|理中客劇評
    一群給他人做嫁衣的裝臺人,一地雞毛蒜皮的生活風波,何嘗不是我們每一個累並快樂著的「打工人」日復一日的生活?正是這一抹真實的底色,讓《裝臺》的收視率一路高歌猛進,在一眾「霸道總裁愛上我」的作品圍攻之下,拿下實時收視率破2%、豆瓣評分8.4、知乎評分8.7的「戰績」,如一碗油潑辣子般,老少通吃。
  • 《裝臺》大評■李清霞:文學敘事空間的新拓展——評陳彥的長篇小說《裝臺》
    他所在的城中村尚藝路上有省上和市上不少文藝團體,有劇團就要演出,演出就需要有人搭臺子,過去搭臺子的都是劇團的人,後來劇團的舞美劇務們嫌活太苦太累,順子就帶著那群農民工兄弟把活接過來了。靳導說順子可以評個燈光師了,現代體制下他只能是「打零工的」——隨叫隨到;裝臺的兄弟們當他是老闆;大哥和女兒菊花眼裡,他是個蹬三輪的,兩個女兒都覺得他活得屈辱卑賤;城中村的妻子嫌棄他,三個進城務工的女人卻先後把他作為生活的依靠。
  • 《裝臺》:西安的「俗生活」如此親切
    這20年間,同類題材不是沒有,但能夠產生如此強烈親近感與如此普遍影響的劇作,的確不多。 《裝臺》是一部性別意識較為突出的電視劇,這一點,繼承了文學陝軍一貫的創作特點,賈平凹、陳忠實、路遙等代表作家,在他們的作品裡,都是如此寫男人、女人的。
  • 「探秘新職業」城市裝臺人:一年裝臺300場 設備花費上千萬
    王劍是大家口中的「裝臺人」,主要負責舞臺搭建、設備安裝調試及拆卸等工作。幹這行14年了,他沒想到,自己的職業因2020年一部電視劇火了起來。  在全國,數以萬計的人從事著全職或兼職的舞美裝臺工作。他們是如何投入到這個行業中的?為舞臺表演搭臺添色的他們收入如何?今天,記者走近太原、蘭州等地的一群城市裝臺人,聽聽他們講述臺前幕後的故事。
  • 裝臺是什麼意思 裝臺電視劇中裝臺人是幹什麼的
    在《裝臺》這部劇中,張嘉益飾演的刁順子是裝臺人,承接各種演出裝臺的活,但是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聽說裝臺這個詞。那麼裝臺是什麼意思?裝臺人是幹什麼的?下面小編帶來介紹。  裝臺是什麼意思  裝臺:是由市民、農民工組織起來的舞臺、裝臺組合,在演出之前一般安排半天左右的時間,裝臺人就會到場對音響設備進行測試與準備,把舞臺上的各種設備都搭建好。
  • 裝臺是什麼意思 《裝臺》電視劇中裝臺人是幹什麼的
    在《裝臺》這部劇中,張嘉益飾演的刁順子是裝臺人,承接各種演出裝臺的活,但是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聽說裝臺這個詞。那麼裝臺是什麼意思?裝臺人是幹什麼的?下面小編帶來介紹。  裝臺是什麼意思  裝臺:是由市民、農民工組織起來的舞臺、裝臺組合,在演出之前一般安排半天左右的時間,裝臺人就會到場對音響設備進行測試與準備,把舞臺上的各種設備都搭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