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化設計八大驅動力:結合用戶旅程,調用不同的核心驅動力(二)

2020-12-13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遊戲化設計動機具體有哪些?我們又該如何使用動機使用戶對產品上癮?今天這篇文章希望能為大家帶來啟發。

上篇文章中提到遊戲化設計是通過利用人性,透過心裡激勵,養成行為習慣等方法,讓用戶自發的增加DAU和付費率,為大家介紹了詳盡的基礎理論公式:成癮模型和動機模型。

在成癮模型中的關鍵因素是行為,而行為由動機、能力和誘因組成。其中的動機便是遊戲化設計中的核心關注點。因此想在遊戲化設計中讓你的用戶對產品上癮,關鍵就在如何利用動機上。

動機具體有哪些?我們又該如何使用動機使用戶對產品上癮?今天這篇文章希望能為大家帶來啟發。

遊戲化設計的八大驅動力

1. 責任與使命感

推進、完成社會責任或是潛意識中認為比自己重要的事情。

案例:維基百科屬於這種類型的驅動力,讓用戶有責任感完成公共使命。

2. 進步與成就感

用戶能取得進步,並在當中獲得成就,能在比較中有優勝心理。

案例:Nike+、得到app都是屬於這種類型,凡是積分、勳章、成就體系、排行榜等元素,都是使用這個概念來作為核心的驅動力。

3. 創造力與反饋

能讓自己的創意獲得大眾接受,能讓自己產生獨一無二的重要性。

案例:美拍、抖音都是屬於這種類型的驅動力,UGC 體系中的評價與推薦機制都是在放大這個驅動力的強度。

4. 所有權與佔有欲

透過擁有更多的物質、擁有更多的權力來彰顯自己的獨特性與階級性。

案例:螞蟻森林就是透過某些機制來放大這個驅動力。

5. 關係與連結性

群體動物天生會有希望融入群體的缺陷,透過關係和連結產生依親性。

案例:陌陌,都是這個驅動力的體現,尋找社會認同或社會財富都是希望產生連結性。

6. 稀缺性與渴望

得不到的永遠是最好的,錯過了就沒有的當然不能錯過。

案例:天貓618等電商活動就是這個驅動力的表現。限時打折、活動大促、充值領寶物就是這個驅動力的體現,也是目前商業上使用最廣泛的核心驅動力。

7. 未知與好奇心

未知的內容與八卦最能滿足好奇心,深怕自己漏掉任何一條消息,大部分現代人都患了FOMO病(Fear of Missing Out)。

案例:刷微博、加微信群、滑微信朋友圈就是很好的示例。

8. 損失與逃避心

負面情緒、害怕失去,或者是想遠離壓力舒緩心情,沉默成本當然也是其中一個因素。

案例:百度雲盤的超級會員加速,視頻網站的付費會員就是這一驅動力的很好應用。飢餓營銷、進度丟失都是很好地利用了用戶的損失心理,結合了4- 所有權與佔有欲、6-稀缺性與渴望兩種類型的驅動,可以進階組成一個相對更複雜更強力的潛意識驅動。

小結

可以發現遊戲化設計框架的8大核心驅動力,有好幾個都是利用了人性中的弱點。透過放大、稀缺、激勵等方式來加強潛意識中的動機強度,激起用戶的自發性行為。寫到這裡,我的腦海裡突然蹦出一句話:「不要輕易考驗人性,因為人性經不起考驗。」 笑~好像放在這裡也再合適不過了。

二、何時應用遊戲化設計的8大驅動力

以人性意識為驅動核心的遊戲化設計框架,本質上就是一種行為操縱術,專注於行為的誘發以及心理習慣的養成。要將這樣的遊戲化驅動概念,應用到實際的產品中,以此作為改善產品或服務的基礎,需要結合用戶使用地圖,在不同階段以不同的核心驅動力繼續調用用戶使用的自發性。

依照用戶體驗使用旅程的劃分,成長周期可以大致分為圖中的幾個階段:

1. 第一階段:發現

產品或服務的體驗是在用戶初次聽說或了解產品時開始的,此時是引誘用戶入駐產品或服務的關鍵時機點。這時期的核心驅動力大多會集中在【未知與好奇心】、【稀缺性與渴望】、【責任與使命感】。

主要的幾種調用核心驅動力的方式有:註冊獎勵(點數、紅包)、會員特權(優先權、特許權)、在線隨機獎勵(在線禮包、隨機獎勵)、專屬權益(精英象徵)。

2. 第二階段:新手入駐

用戶初次接觸產品,使用產品到達第一次的獎勵狀態。

這時期的重點在於闡述清楚產品的定位,幫助用戶快速掌握熟悉如何使用產品,並指引如何獲得獎勵。這時期的核心驅動力大多會集中在【進步與成就感】、【關係與連結性】、【責任與使命感】。

主要的幾種調用核心驅動力的方式是:導師任務(委任機制、養成搭建)、 任務獎勵(迷你任務、能力進化)、成就分享(勝利時刻、完成事跡)、個人成就(解鎖勳章、狀態積分)。

3. 第三階段:學習深入(鷹架理論)

ps:【鷹架理論】是認知心理學中的一種,意思是在學習過程中給予一些支撐(指導、激勵、任務)幫助學習者邁入更高層級。

用戶開始了解規則,並在過程中開始達到多次的獎勵狀態(初步產生粘性)。由於用戶已嘗到第一個獎勵的喜悅,這時期重點就是保持用戶的日常活動,通過初期學習到的能力,儘可能的獲得更多的獎勵,同時幫助用戶更了解產品。

這時期的核心驅動力大多集中在【進步與成就感】、【損失與逃避心理】、【責任與使命感】、【創造力與反饋】。

主要的幾種調用核心驅動力的方式包含:能力競爭(排行榜、成就積分)、沉沒成本(害怕損失、錯失成長)、信仰經濟(米粉經濟學、精英主義)、即時反饋(點讚關注、收穫打賞)。

4. 第四個階段:習慣成癮

這個階段,用戶已經探索出所有的規則以及狀態,也不在意獎勵,他已經養成對產品的使用依賴(產生黏性使用習慣)。這時期的重點已經不在於獎勵,而是該如何讓忠實用戶留存,儘量延長產品的生命周期,難點在於如何賦予用戶留下來的意義或是興奮狀態。

這時期的核心驅動力大多會集中在【所有權與佔有欲】、【損失與逃避心理】、【責任與使命感】。主要的幾種調用核心驅動力的方式包含像是:競爭榮耀(排行榜、精英成就)、使命意義(目標養成、現實連結)、主權宣示(專屬能力、損失成本)、影響締造(社交影響)。

小結

在產品的不同生命階段,伴隨著用戶體驗地圖的路徑,我們的用戶需要被調用的驅動力是不同的。看到這裡你已經對遊戲化設計的八大驅動力個成長周期有了一定的了解,有沒有發現類似的概念,在生活中也常常能觀察到?甚至幾年前紅極一時的Growth Hacking 概念,其實就是結合了成長周期中的【發現】和【新手入住】兩個主要階段形成的。

最後

今天的文章,為大家介紹了遊戲化設計的八大驅動力和產品的不同生命周期如何調用驅動力。說了這麼多遊戲化設計的知識,相信初次聽到這個概念的讀者,可能很難一下吸收這麼多名詞。

其實遊戲化設計的框架早就不是什麼新鮮熱詞,早在2011年就陸續開始在業界提倡,很多人一窩蜂的使用遊戲化設計產品,大多都得不到理論上應有的成果。因為更多時候這些產品設計者,只運用了核心驅動力的表層意義,而沒有真正的調動出使用者的潛在意識。

遊戲化設計不是照本宣科就能成功,每個產品的成功都是不同歷史背景和市場因素的綜合產物,也就是說成功不可複製,但至少我們能透過這樣完整系統的思考方式,來檢驗自己的產品是否符合這樣的理論模型,來無限接近成功。

那麼如何檢驗產品是否符合這一理論模型?又有哪些成功利用遊戲化設計的優秀產品案例呢?請期待下一篇文章的內容,我們下周見~

#專欄作家#

IrioLee,簡書ID@IrioLee,微信公眾號:簡併(ID:IrioLee),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學習和專注於互動設計,用戶體驗設計,關注web設計和移動網際網路產品,專業逛各類設計網站,摸索設計認知,翻譯好文共享,愛好攝影,旅行和繪畫,其他愛好發展中~

本文翻譯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

相關焦點

  • 八大核心驅動力你都不知道,還想賺錢?
    遊戲設計師&行為學家周鬱凱的『八種常見驅動力』,又被稱為八角行為分析法:人們行動的動機,背後通常是因為八種驅力:使命感、成就感、創意、擁有感、社交、稀缺感、好奇心、逃避心核心驅動力1:史詩意義與使命感這一核心驅動力是指玩家認為自己所做的事情具有重大的意義
  • AARRR模型+八角行為分析法——玩轉遊戲化用戶增長策略(上)
    我們需要一套基於AARRR模型,圍繞增長成本、效率、質量三個話題來針對每一層轉化漏鬥提煉可操作的運營方案,以AARRR模型+八角行為分析法為理論框架的,遊戲化增長策略應運而生。二.八角行為分析法構圖正如上圖所示,八角行為分析法使用大家常見的八角形形狀外加每個角對應的八個維度的核心驅動力構成,這八大核心驅動力可以幫助我們去設計一個完整的產品在用戶的不同使用階段的產品形態和側重點
  • 多緯度構建教育遊戲學習驅動力
    遊戲化學習是解決人類的學習驅動力問題,那麼如何從多個維度來構建學習驅動力?目標:學習的目標,學習的階段一目了然,成就:學習的成績單,學習成績看得見。樂趣:有趣味性的美術設計。授權:有個人授權的形象與設計。構建:構建起自己的換裝體系。榜樣:獲得自己的學習榜樣。獎品:獲得自己的學習獎品。夥伴:獲得自己的學習小夥伴。成長:獲得自己的學習成長。榮譽:獲得自己的學習榮譽。
  • 重新開始「遊戲化設計」
    編輯導語:遊戲化設計就是將遊戲化設計中的理論和原理用到非遊戲場景中,因為遊戲化設計更加有趣,吸引用戶,被很多設計所應用;但一些人對遊戲的理解不充分,導致設計的導向不準確;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遊戲化設計的理論以及思考,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遊戲化理論與實戰(二):左右腦、黑白帽及其他遊戲化理論
    如何使用白帽遊戲化設計?白帽很適合與需要長期激勵用戶的產品,在原文中作者提到了谷歌的職場遊戲化設計:谷歌為企業塑造了良好的核心價值觀和口號,諸如「整合全球信息,使人人均可從中受益」;這裡使用了驅動器1史詩意義,使得很多谷歌大觸工程師都認為「我可以在任何一家公司賺錢,但只有在谷歌可以改變世界」。
  • 24種遊戲化設計工具
    遊戲化設計(Gamificationdesign)旨在將遊戲設計中的元素應用到非遊戲場景或系統中,以此來提高用戶體驗和參與度。
  • 動物餐廳攻略:跟《動物餐廳》小遊戲學習App遊戲化設計
    八角行為分析法八角行為分析法是遊戲化大師周鬱凱(Yu-kai Chou)提出的,經過對人性的深度剖析,他認為能夠讓用戶自願沉迷於遊戲主要依賴八大核心驅動力:成就感「Accomplishment」、使命感「Meaning」、創造力「Empowerment」、稀缺性「Scarcity」、逃避心「Avoidance」、未知性「Unpredictability」、擁有感「Ownership 」
  • 專家:人工智慧是推動新一輪軍事革命的核心驅動力
    人工智慧是推動新一輪軍事革命的核心驅動力 人工智慧武器具有全方位、全天候的作戰能力,較強的戰場生存能力和較低的使用成本,相比人類具有顯著優勢。 2016年,美國辛辛那提大學研發的人工智慧程序「阿爾法」在模擬空戰中擊敗了美軍資深飛行員令眾人吃驚。
  • 百融雲創:AI是金融數位化轉型的核心驅動力
    百融雲創:AI是金融數位化轉型的核心驅動力 2020年12月11日來源:南方企業新聞網 提要:人工智慧作為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
  • 被「玩壞」了的拼多多:一文看懂拼多多是怎樣把遊戲化運營做到極致的
    這和拼多多創始人黃崢自己的地位可能有些不同,他認為拼多多的核心競爭力,是「讓購物具有遊戲化的快感」,「許多人將拼多多單純的理解為社交電商和便宜,是對拼多多商業模式的深刻誤解。 一切都是圍繞人的邏輯出發,按照人去匹配商品,讓合適的人在合適的場景下買到合適的東西,並且買得開心,打造永不落幕的購物嘉年華,這就是拼多多的密碼。」
  • 教學品質成在線教育驅動力 VIPKID重塑英語學習體驗
    (原標題:教學品質成在線教育驅動力 VIPKID重塑英語學習體驗)
  • 設計驅動力|玩轉QQ紅包社交
    選好主題,配色也相應開拓限制,經過調研年輕用戶更喜歡定製化更強的樣式,大膽嘗試,使用非紅色的多彩設計,這為之後培養用戶使用個性化封皮奠定基礎,也為紅包封皮的拓展創造更多情感化空間。
  • 內在驅動力
    所謂內在驅動力,是一種內心深處的自發行為。比如你從小樹立了的一個遠大理想,且不斷為之奮鬥,就是最好的解釋。你想成為政治家,科學家,企業家,投資家,傑出的醫生,老師,軍人,農民,工人等,就會在日常時間,就會付之行動,不斷學習積累。每一天的努力在成長,在不斷超越昨天的你,而且這個腳步永不停歇。直到生命的終點。
  • 「免費領水果」小遊戲中,淘寶/京東/拼多多是如何設計用戶激勵的
    電商平臺加入遊戲化產品是一種趨勢,各家電商的遊戲設計手段都不盡相同。本文主要分析淘寶、京東、拼多多在「免費領水果」遊戲化產品上的差異。電商平臺通常都會加入一些遊戲化產品來做用戶激勵,提高用戶活躍度。這劃分的階段似乎顯得有些多,容易造成用戶的心理負擔。但是結合另一遊戲規則點來看,遊戲可以邀好友一起合種,種成之後每人都能得到一份水果,這就基本可以理解了 —— 遊戲主打的是團隊合作完成。所以水果生長階段的劃分是基於團隊合作的場景下制定出的方案,團隊協作完成的澆灌量較大,同時要保證給到用戶一定的進度反饋刺激。
  • 聯想盛蓓蒂:數位化時代的核心驅動力是數據洞察
    其中,很多企業迫切需要富有彈性支撐的定製化產品和解決方案,企業信息化都是圍繞關鍵和核心應用。「目前公有雲的發展勢頭非常快速,但核心用戶是中小型企業,大型企業在真正思考如何『上雲』」。據盛蓓蒂介紹,聯想服務全球超過10億用戶,2016年聯想已經實施了智能化變革的3S戰略,3S第一個是智能物聯網,第二個是智能基礎架構,第三個是行業智能。從這三個緯度入手來做整體數位化轉型和智能化變革的布局。聯想圍繞著端、邊、雲、網、智這樣一個智能平臺或者體系架構,智能化覆蓋了研、產、供、銷、服所有環節。
  • 讓用戶上癮的秘密——遊戲化設計解析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遊戲和遊戲化設計,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探討:人們為什麼會對遊戲上癮?產品如何運用好遊戲化設計? 為什麼會對遊戲上癮?遊戲讓人停不下來的原因是什麼?只有了解清楚這些內在動機後,才能夠靈活地將遊戲化更好運用在產品和服務的設計中。我們會想玩遊戲的動機是什麼?它的核心在於調動人們內心裡某一種感覺,通常有八種因素,其中包含正向因素和負向因素。
  • 華南理工大學:打造智慧校園需要內生驅動力
    技術上的支撐是基礎,但不能徹底解決問題,更關鍵的地方在於做好頂層設計,構建一套良性的運行機制,形成一種內生的驅動力來推動學校的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智能教育是大勢所趨 隨著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的深入應用,在就業市場上,機器取代人的聲音不絕於耳。
  • 遊戲化第1級分析——多鄰國
    遊戲化第1級分析——多鄰國 2018-06-22 18:18  維權騎士品牌館網際網路
  • 【乾貨】用戶體驗設計中的遊戲化思維
    作為一個遊走於現實與理想之間的設計工作者,我一直堅信設計對於商業的驅動力與價值。細數當前各類商業產品的設計模式,大致可歸為兩類:而當遊戲化被運用到商業領域的時候,就是一個將遊戲機制與元素與其他商業服務行為相結合,進而讓受更加願意主動參與其中的過程。遊戲化未必是在表現形式上做的很像遊戲,而是一種系統設計的思維方式。
  • 社交媒體互動圈層傳播模式:驅動力及社會價值
    熱點輿論事件涉及公平、正義等社會核心關係要素,成為社交媒體關注的焦點,也是個體參與社會資源博弈的中介。社交媒體基於用戶關係節點的互動圈層傳播模式,擴展了公共議題構建及輿論生成的時空。交往分享機制提升了傳播節點間的關係黏度,有利於凝聚社會共識;辯論、質疑等話語方式激活了傳播節點之間的關係張力;關係黏度是價值趨同的外顯,而關係張力是價值差異的產物,共同作用形成了社交傳播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