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打折季」
扎堆特賣閃購和秒殺
「史上最大氣決定!7.17-7.19尾品匯終極特賣會期間,只要曬出你在特賣會購物的訂單,大喊719服裝尾品匯終極特賣會,每天50張價值20元禮品卡小當免費大放送!」「真品牌真特賣!300個品牌,滿200減100,全場免郵福利,7天免費退貨!7月19日0點開始,只售24小時!手快有,手慢無!微博、微信曬單還可以贏免單!特賣超大力度,我和小夥伴都驚呆了!」7月的炎熱,讓傳統商城進入銷售淡季,商家都擺出甩賣的姿態。而就在這時,網絡上也要打起電商促銷戰,「雙匯」大戰就是第一場重磅炸彈,其他電商網站也紛紛跟起來。
眾電商扎堆在暑期檔促銷
之前所看到的豪言壯語,就是所謂「雙匯大戰」的雙方不斷在微博上拋出的「豪言壯語」!噹噹尾品匯和唯品會如今的「商戰」其實早在今年的5月7日,平臺模式特賣噹噹尾品匯上線的時候就埋下伏筆。當時,噹噹尾品匯阿迪達斯、Lee、傑克瓊斯、達芙妮等品牌服裝3折封頂,價格戰劍指唯品會。當當網甚至稱,將在7月份備貨4個億進行大規模促銷。而唯品會自然不會退縮,宣布7月19日舉行超級特賣節,並且主打「真品真促銷」的口號。有消息還稱唯品會為此將砸下2.7億元廣告作為宣傳,針對的就是噹噹尾品匯。
和去年「8.15」、今年的「6.18」一樣,只要有人宣戰,就會有網店跟風。就在二者「戰鬥」火焰高漲的時候,亞馬遜、天貓等電商也紛紛加入,對圖書、家電、食品、服裝等進行大規模、大力度的促銷,現在網絡上到處都能看到各種震撼的促銷詞語。
特賣閃購成為銷售主要方式
值得關注的是本次電商在促銷的時候,雖然仍然保持傳統滿減返券的傳統促銷方式,但更多的是改變了以前的打法,他們都玩起了「特賣閃購」的促銷方式,即特價限時搶購。一商城有39248件「限時搶購」商品,1號店開闢整點專場,限時限數量,而且還造成緊張狀態,如果消費者下單半個小時未付款,將自動取消訂單。天貓更是直接將每月的22日定為「品牌特賣日」,限時搶購大牌的超低折扣價。這樣不但直接體現出特價的程度,最主要的是他們把促銷作為定時專場,給消費者造成緊張心理,打開網站之後必須全神貫注、不容一絲多想,否則就將失去購買低價促銷品的機會。
此外,各個電商為了更有競爭力,還都發起「免費大餐」,提高互動性。噹噹尾品匯和唯品會開展「曬單」獲得免費機會的活動,1號店只要滿固定額度就有免費領取專區,品種覆蓋箱包鞋襪、首飾化妝品家居等,非常齊全。
這次真便宜但消費者很理性
這邊網店不斷釋放出低價產品和緊張的購買氣氛,但那邊消費者的反響並不是很大。微博是最能反映網友購買動態的一個地方,記者搜索微博發現確實有很多人曬單,但是像2011年和2012年雙「十一」、雙「十二」時熬夜血拼的少了,大家傳遞更多的是對比信息,待確定便宜、確實需要之後才購買。不少買家乾脆在微博上直言,「沒新意,不想買,只是路過。」
問題出在哪裡?是不是和以往的促銷一樣「雷聲大、雨點小」?瀋陽晚報、瀋陽網記者登陸各家正在促銷的電商網站觀看。先以戰火挑起者唯品會為例,飛利浦兩頭剃鬚刀在實體店裡銷售499元,而這次在電商中報出的市場價為479元,它的促銷價是298元。再看噹噹尾品匯,耐克的短褲竟然低於百元。不過,這次消費者是越來越趨於理性。
中國IT研究中心的最新研究顯示,「雷聲大,雨點小」的炒作,已經無法讓消費者找到新的提振消費信心的刺激點。 瀋陽晚報、瀋陽網記者 鄧麗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