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幫一些客戶在找學區房,家長焦慮的心真的是能理解,這一次的學區房熱潮,我覺得很大意義上來自這四個字:公民同招。
秋季校園招聘會
也就是說,你選了民辦等於自動放棄對口公辦優先錄取的機會,學區房相當於「作廢」了;如果民辦沒有錄取,那就要重回公辦池子裡重新排序或是統籌入學,進入那些還沒招滿的本區公辦學校。
原先是什麼規則呢:以往都是民辦學校和公辦學校分別招生。這種情況下,民辦學校掌握了充分的自主權,可以通過考試等方式篩選出一批優秀學生。對於學生而言,也可以先報名民辦學校,如果沒有考上,也可以回去上公辦學校。當然,民辦可能學費貴點,但對於現在很多家庭的經濟來講,都能夠接受,之前一些民辦的報名學生高達1000多人,錄取只有120-130人。
現在規則改了,要求公辦和民辦同時招生,同時禁止民辦考試,要求民辦學校搖號招生。那麼對學生而言就只能選一所學校去考試了。對民辦學校而言,也無法再擇優錄取學生了。如果選擇民辦,看運氣,比如400人參與,搖號130人,剩餘的270人無緣進入,那這270人又得從新排序到公辦已經排好隊的人後面,面對這樣的選擇,有可能這270人只能上一些普通的學校。有的人明明是好的公辦學區房對口,可就是因為選擇了民辦搖號,導致最終連自家對口的學區房都上不了。所以很多人在選擇運氣的同時,退而求其次,直接排隊上公辦,更加穩妥。上公辦,尤其好的學校,就是早買房,早落戶,比什麼都有效。這樣講應該能理解哦?
我們再貫徹下中央文件及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精神「此次出臺的招生政策,是回歸教育初心、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要求,也是保障教育公平、優化教育生態、緩解社會教育焦慮的要求。目的是為了制止少數學校違規提前『掐尖兒』招生行為,緩解家長教育焦慮情緒。」,公民同招有助於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再囉嗦一句,就是因為民辦搖號,不是以前那種面試筆試的篩選,所以民辦裡可能沒有之前想的那麼好,進去的全靠運氣,並非之前的優等生。所以很多家長都在關注著優質的民辦學校,導致最近學區房稀缺緊張。
選擇公辦=對口學校+統籌安排
選擇民辦=一志願搖號+二志願調劑
今天我主要想說的是徐匯的學區房,我也主營這塊區域的學區房,其他區的想了解,我也可以發些圖表給到你們。既然講到對口,我們先從小學開始。
我們講對口都是這個房子屬於什麼居委,對口的小學,所以你們如果想了解您買的房子能夠對口什麼學區,一定要了解到,他所屬的居委,每年對口的小學會有一些微調,但是都屬於就近原則,離學校越近,越有保障一點。
小升初
到上海的小升初公辦對口方式
共有3種類型
分別是戶籍、學籍、電腦派位的入學方式
有的區還有包含其中的2種方式
例如徐匯是電腦派位+學籍對口
但無論如何,孩子的戶籍/居住地和學籍一致的優先
入學方式:
序號1-7的入學方式為電腦派位;
序號8-10的入學方式為電腦派位和對口入學相結合;
序號11—23的入學方式為對口入學;
序號24--25的為九年一貫制學校。
想要提高確定性,可以選擇直接對口入學的小學,比如:求知、園南、上小、師三實驗和復旦附屬徐匯實驗等。
或是選擇電腦派位的幾個初中都還不錯的小學,比如:向陽、建襄、高一、匯師和交小等。
而想要進入這些小學和初中,學區房自然是繞不開的。不過買好學區房,住在上海市中心,享受著性價比超高的優質教育資源,順帶著還能吃到學區房的漲幅,心裡還是美滋滋。就沒看跌過,徐匯的學區房。如果您有興趣,可以發個你接受的總價範圍,我給你私發一些,即可自住,接送小孩,也能對口學區入學的優質好房。
哪些公辦初中值得選擇呢?
徐匯公辦第一梯隊:徐匯中學、南模初、位育初、徐教院附中
徐匯公辦第二梯隊:田林三中、園南中學、中國中學、師三實驗等
另外還有新開辦的九年一貫制學校——復旦附屬徐匯實驗,也非常值得期待。
徐匯的優質教育資源非常豐富。除了義務教育階段的四大民辦四大公辦之外,高中資源也很突出。
徐匯區擁有5所市重點高中,雖然不能在數量上取勝,但質量都很高,可以說是全上海鼎鼎大名的存在。最出名的要數上海中學,曾經坊間流傳「北有帝都人大附中,南有魔都上海中學」,可見上海中學在眾多牛娃心中的地位。
上海中學是委屬市重點,但目前來看,生源對徐匯有一定的照顧。推優和零志願的名額投放在徐匯都是最多的,甚至還有不少平行志願。除了楊浦的復旦附中可以媲美之外,其他四校是沒有平行志願的。
除了四校之首的上海中學,徐匯區還有八大金剛之一的南洋模範中學。和某些逐漸沒落的八大不同的是,南洋模範實力一直非常強勁,排名僅次於四校和七寶中學之後,一本率高達90%以上,而且每年錄取交大的人數都很多。
另外三所市重點也都實力不俗,在全市的排名很靠前。再加上新晉特色高中的徐匯中學,有著市重點的水準,所以高中資源豐富且強大是徐匯區最大的優勢,也是眾多學子選擇徐匯的重要原因。
所以,徐匯區的學區房值不值得買?這個問題是因人而異的。豐富的教育資源,適合的升學路徑,並不是靠花錢買房就能高枕無憂、坐享其成的。需要家長清晰目標和定位,了解各區教育格局,才能助孩子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