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大考:學區房不一定是好學區?民辦學校也不靠譜了?

2020-12-25 南京房掌柜

五一小長假一過,南京的小學生們終於開學了。隨之而來的是關於學校招生、學區劃分以及學區房的各種教育話題塵囂而上。

對於家長們而言,今年必然是不平凡的一年。多校劃片大範圍推廣、公民同招且禁止學前考核……要想讓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家長們已經站在了新的十字路口。

01

5月5日,北京西城區近日出臺新政,宣布實行「多校劃片」入學。

根據新規,新購房者子女入學,不再對應登記入學劃片學校,全部以多校劃片方式在學區或相鄰學區內入學。

而一個學區房,原則上六年內只提供一個登記入學學位(符合國家生育政策的除外)。

簡單來說,以前買學區房,是一個蘿蔔一個坑,而實行多校劃片後,房子和學校不再是「一對一」的關係,而是「一對多」的關係,你的房子具體對口哪個學校,是隨機派位的。

而且,一套房子六年內原則上只允許登記一個學位,相當於限售六年,這大大降低了學區房的流通性和投資屬性。

而在此之前,海澱、東城、朝陽等教育強區也實行了多校劃片。北京是我國教育資源最強的城市,「多校劃片」在北京全面推行,信號意義明顯,這意味著「多校劃片」是鐵板釘釘的大趨勢,每一個關心學區房的人,都必須接受。

對於家長而言,這顯然是一道更為複雜的算術題。以前為了上名校,買其對應的學區房就行,現在卻不是那麼簡單了。當然,以北京西城去、南京鼓樓區為例,這些片區名校眾多,教育資源比較均衡,即使實行多校劃片,也不用擔心派到太差的學校;但那種名校較少、教育資源不均衡的片區,多校劃片的影響就比較大了。

換句話說,以前家長只需要關心具體的學校,未來則要關心一個片區整體的教育水平以及成長性。

02

多校劃片會削減學區房的價值嗎?

這是很多趕往買房路上的家長們最關心的問題。

推行多校劃片的初衷在於遏制學區房炒作。有專家表示:「過去學區房價格暴漲,惡化了人們對房產市場的印象。多校劃片政策能夠規範市場交易、淨化市場環境,總體而言有較為積極的意義。」

但也有專家認為,導致學區房價格不斷飆漲的原因在於資源分配不合理,這一矛盾不解決,學區房的上升潛力就依然很大。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實行多校劃片可能會出現兩大問題:第一,學區與學區之間也存在比較大的質量差異,很多家長還是想讓孩子能夠對口一個好學區,因此去買學區房,比如南京的鼓樓區;

第二,在同一個學區裡,如果有學校辦學質量比較突出,在實行按學區劃片入學之後,進入最好的學校就可能要參加搖號,在實際搖號的具體操作中,究竟有多少學位能拿出來,背後是否有權錢交易,可能還是經不起推敲的。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名校聚集的板塊的學區房(它們往往已經是房價金字塔尖的佼佼者)價格會更貴。而名校和普通學校交叉分布的片區,原來的名校學區房將會失去優勢。這有可能導致另一種更為尖銳的「資源歧視」。

03

以前的家長如果不想重金買學區房,還有一個好去處,那就是重金去民辦優質學校。

但今年,包括南京在內的不少大城市,都正式施行「公民同招」。

具體來說,「公民同招」就是全面實行公辦民辦學校同步招生,幼升小、小升初,民辦學校凡是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數的,將全部實行電腦隨機派位錄取;所有公辦民辦學校不得通過筆試、面試(談)、評測等方式招生,嚴禁以各類競賽證書、競賽成績或考級證明等作為招生依據;並且嚴禁設立重點班、快慢班和實驗班等。

從表面上看,民辦學校不再允許「掐尖」,統一搖號,對於孩子來說是更公平了。可是學校似乎並不樂意。小長假期間,上海一篇華二初級中學的《到華二初中讀書,你真的想好了嗎?》刷屏了。雖然文章被秒刪,但依然引起了熱議。

有人認為,華二初級中學的這篇推文「滿滿的精英階級居高臨下之感」。但也有人認為,現實就是那麼殘忍。

「民辦學校不能掐尖,民辦學校為了儘可能保留自身實力,會想辦法抬高收費門檻。其實在2019年已經有許多學校的學費提高了。這對於家長而言,勢必要考慮家庭承受能力是否可以負擔。」

同時,民辦學校出於生存本能,對學生、教師的管理是非常嚴格的,對教育、分數的重視程度是史無前例的。再怎麼搖號也是搖學生,不是搖老師,業內人士認為,認為民辦學校的師資方面不會受到影響,反而在初期由於生源不穩定,教學會更加的嚴格。

這也就難怪了校方問出了「你真的適合我們嗎」。

有家長直言,之前希望讓孩子上民辦,一方面是衝著雄厚的師資與優越的氛圍,另一方面也是想讓自己的孩子與視野更大、更加優秀的同齡人多接觸。實行公民同招之後,這方面的優勢會減弱,而學校還有可能會漲價,性價比或許會比原先低不少。

04

學區房沒有之前保險了。民辦學校性價比也低了。一方面是官方大力宣揚教育要公平,另一方面是家長急著尋找新的優質教育「避風港」。

於是,大家找到了另一個出口——不能依靠學校了,家庭教育更加重要。

公民同招、多校劃片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儘量體現教育公平,同時伴隨高考的強基計劃實施。儘量在K12體現教育公平,同時為國家選拔更多的需要的人才,這種國家級基調不會變。

只是在「政策洪流」中每一個細微的家庭、個人,需要根據自身做出調整罷了;無論未來怎麼變化,做個高起點的好爸爸好媽媽總不會錯,「兜底」能力越強,應對變化的能力也就越強。

說到底,孩子是否能成才,學校只是外力作用,家長角色的歸位或許才更為重要吧。

相關焦點

  • 再見,學區房!民辦學校要火,再炒學區房可得小心了
    最近,紹興幼兒園、小學、初中報名紛紛塵埃落定,許多家長回憶那段時間,都用「驚心動魄」來形容,這兩年上個好的公立學校太難了……然而和紹興不一樣的是,上海、杭州等大城市在大城市,家長更希望孩子上民辦「名校」!
  • 學區房可能涼不了
    很多家長有一個誤區,認為學區房就是離學校比較近的房子。這種看法是完全錯誤的。學區房,是針對公辦學校來說的,擁有了房子以後可以讓孩子免試進入劃片的好學校。所以家長們的策略是先去民辦面試,如果落選再去對口公辦學校報名。美名其曰「衝民辦,保公辦」的策略。但「公民同招」後,家長們的計劃就被完全打亂了。公辦還是民辦只能二選一,一旦落選民辦,那就只能服從安排,去對口的公辦學校上學了。
  • 有戶口不一定能入學,買學區房不一定進對口!|上海學區房乾貨必看!
    之前我們為大家帶來許多關於上海各大名校的教育格局、民辦搖號的具體情況以及有關學區的各種即時資訊。但我們發現,雖然娃爸娃媽們都對學區房的概念和關鍵點非常關心。但許多家長卻對涉及學區房的術語一竅不通,比如人戶一致、五年一戶、人戶分離、統籌等。每次提到這些名詞時,家長都雲裡霧裡不知道什麼意思。
  • 廈門學區房變局,高端民辦學校橫空問世
    一石激起千層浪,關於廈門學區房的討論熱度持續高漲,「天價」學區房是否還能繼續瘋狂?廈門的教育資源以公辦學校為主導,民辦學校給市民的印象大多設施簡陋,師資匱乏,生源以外來子弟居多。重點學校以重點經費投入、辦學條件、師資隊伍、學生來源等方面佔有絕對優勢,教育資源有所傾斜催生擇校熱,便造就了「天價」學區房。如今首富大手筆進軍民辦學校陣營,可能是瞄準教育資源失恆這個大市場,補硬體師資短板。
  • 在上海魔都,是買學區房好,還是考民辦划算?
    民辦搖號,這是近段時間魔都家長們最關心的話題之一了。那麼,想要進入好的學校,是買學區房好,還是考民辦划算了?所以家長要在孩子入學前先根據政策提前計算好購買時機,以免耽誤孩子入學。學區房是政策性非常強的房子,購買學區房前,摸清政策很重要。
  • 「民辦不跨區」後,學區房究竟買西湖還是拱墅?
    入選杭州家長心目中的2019年杭州民辦初中前五強之列。民辦「鎖區」之後,買拱墅區的房子,搖頂尖民辦中籤概率將會變高,但並不一定能夠入讀,家長們拼的是運氣。選擇公辦強的西湖區還是民辦強的拱墅區成為了很多家長心目中的難題。專家觀點:周成奎:買西湖區比買拱墅區不確定因素更少,但拱墅區的初中資源更好。
  • 學區房晚點買要得不?
    至少要有以下類似的「助學協議」,我不敢保證一定能入讀協議中的學校,但至少吃了顆「定心丸」。老牌重點小學本部周邊的學區房,大多是老破小,這類房屋住著不少老年人,並且有產權人就是老人自己。因為老破小沒電梯,老人想換一個有電梯的房子,所以出售自己的學區房。這個時候一定要多長几個心眼。千萬不要以為老人不懂學區房,自己撿了耙活。高齡房東出售房屋時,最好是要求出具健康證明或司法鑑定,就是為了證明老人是意識清晰的,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 民辦校搖號新政後,福州家長該怎麼選?學區房或是民辦小學?
    今年起,福州民辦初中實行百分百搖號入學。而在前兩年則是50%搖號,50%自主招生,招生新政的推出對於學校和家長都是一個考驗,學校沒法再掐尖了,那未來的教育方針該如何改變的問題。而未來家長主要考慮如何選擇學校,哪個學校搖號的幾乎比較大以及搖號未中回到對口初中還是趁早買學區房的問題。
  • 民辦初中搖號新政後,福州家長該怎麼選?學區房或是民辦小學?
    而未來家長主要考慮如何選擇學校,哪個學校搖號的幾乎比較大以及搖號未中回到對口初中還是趁早買學區房的問題。有關民辦初中百分百招生的新政問題,筆者走訪了一些福州的家長,福州網友這麼說:網友王先生: 看起來雖然公平了,對優生和差生還是不公平,差生去了強校是煎熬,優生去了弱校還是煎熬,公立校不好好整改,靠政策贏得了好聲譽,該怎麼樣還是怎麼樣。
  • 無錫上民辦學校比買學區房划算?
    一直以來,經常聽說無錫上民辦學校比買學區房划算!很多朋友也私信問,這個具體到底「怎麼看」?以下個人觀點,簡要闡述,僅供參考!一、普遍說無錫上民辦學校比買學區房划算,原因就是價格便宜,且不是一次性大額支出。以下部分民辦學校費用參考。
  • 寧波的學區房其實並沒有那麼好!
    我認為寧波的學區房其實是個坑!隨著今年公民同招政策落地,各地公辦優質的學區房狂漲一波。寧波家長們平時省吃儉用,碰到孩子教育問題,都會咬牙掏乾淨六個錢包,有條件的上,沒條件的創造條件硬上。可憐天下父母心,硬是把優質學區房價格翻了個倍。市中心老破小,鎮海老城區老破小可謂是笑開了花,價格都翻一番了。年初寧外回遷消息一出,海曙老破小從2萬猛漲到4萬多,還有報價6萬的。新七中學區房目前妥妥地站穩4萬大關,要知道這些老破小去年才賣2萬出頭。學區這個事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 民辦學費上漲導致學區房利好?南京學校還將迎來排名大變!
    「全民搖號+公民同招」帶來的壓力,讓家長們在擇校時變得更加飄忽不定,一時間不知道是選擇讀學區好,還是報名民辦參加搖號好,或是花大價錢去一所國際學校,免了今年的折騰和六年後的再次折騰…… 小編為了幫助大家了解學校,從1月份開始做南京民辦小學校情巡講,從師資、課程、學費、選拔標準各個角度,分析每所學校的優勢所在
  • 2020瀋陽學區劃分出爐,你家的學區房選好了嗎?
    在此前,瀋陽及省內城市大連已經發布了多個關於學區房的政策,如民辦學校搖號、多校劃片、部分二手房落戶滿6年等,無疑也會對學區房行情造成一定的影響。然而,儘管如此,學區房依舊是家長們關注的重點,本次方案發布讓本就關注度頗高的學區房熱度再次提升。成為當下最熱門的話題之一。
  • 民辦學校遇冷!公立小學升溫,學區房怎麼走?
    按照以往,私立一般提前公立1個月招生,由於存在時間差,家長們往往是先讓孩子去參加民辦學校的自主招生,如果沒有被錄取,還有公立學校可以兜底。但是公民同招之後,「時間差」不存在了。8月8日,青島公辦小學、民辦小學同步錄取,8月12日,公辦小學、民辦小學向學生發放《小學入學通知書》。這樣,為了穩妥,很多家長就會選擇買學區房,上最保險、最穩妥的學校。
  • 你買學區房了嗎?珠海香洲學區房哪個好?2020香洲學區房新政策一覽!
    學區房一直是中國房產市場的一個焦點,每個城市的學區房市場都很是火爆,即使是在疫情期間,學區房的市場依舊保持不變。珠海也一樣,學區房也佔據了房產市場的一半,價格也是珠海房價制高點之一。
  • 這個月重新審視學區房:未來什麼樣的學區房才更容易出圈兒?
    今年,鄭州市區實行公辦、民辦初中學校同步招生,在民辦初中學校招生的同時,實施公辦初中學校學位分配。其中,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民辦學校,全部實行電腦派位錄取。未被民辦初中學校錄取的學生,由各區教育局安排進入有空餘學位的公辦初中學校就讀。
  • 擠進好民辦校還是買學區房
    最近有幫一些客戶在找學區房,家長焦慮的心真的是能理解,這一次的學區房熱潮,我覺得很大意義上來自這四個字:公民同招。秋季校園招聘會也就是說,你選了民辦等於自動放棄對口公辦優先錄取的機會,學區房相當於「作廢」了;如果民辦沒有錄取,那就要重回公辦池子裡重新排序或是統籌入學,進入那些還沒招滿的本區公辦學校。
  • 學區房熱潮能否降降溫?
    「六一」即將到來,又逢招生季,我們將目光聚向學區房。古有「孟母三遷」,今有「擇校而居」,作為教育資源不均現狀下的衍生品,作為「就近入學」政策的得益者,學區房一直較熱,而近年來,江門引入了多所優質民辦學校,如此一來,家長們是選擇花一兩百萬元購置學區房,還是「曲線救國」進民辦學校?
  • 買不起學區房就拼民辦校?擇校熱轉向民辦小學
    《工人日報》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在廣州像劉女士一樣奔波忙碌在「幼升小」問題上的家長不在少數。不少家庭沒有學區房,又不想上一般的公辦小學,也看中優質民辦小學的教育水平,民辦學校因此「火」了,「幼升小」擇校熱正在向民辦小學傾斜。  「進口」決定「出口」?
  • 新鄉民辦學校收費標準公布 學區房or私立學校該如何選擇?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是眾多中國家長信奉的教育信條,家長們絞盡腦汁不惜動用所有資源,只為孩子能夠接受最優質的教育。在此環境之下,「學區房」也隨之應運而生,成為多數家長的首要選擇。仔細觀察會發現,新鄉市的「優質」學校其實也就只有那麼幾所,並大多集中在市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