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年前,東江日軍在惠州投降,專家呼籲在受降地原址建標誌物

2020-12-11 金羊網

【惠州文脈·傳承】75年前,東江日軍在惠州投降,專家呼籲在受降地原址建標誌物

羊城晚報•羊城派  作者:馬勇;陳驍鵬  2020-11-25

把原址打造成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講好當地革命故事,這才是對歷史最好的紀念和對現實最好的警示

統籌策劃/陳驍鵬 馬勇 

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海嬋 馬勇

75年前的8月15日,是億萬中國人永遠銘記的日子: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當年9月16日,東江日軍在水東街包公巷碼頭向中國軍隊投降。當日鑼鼓聲震全城,遍地炮仗紙,人們從街面行過,腳底下軟綿綿的。這是惠州乃至東江人民揚眉吐氣的重要歷史時刻。

75年如白駒過隙。羊城晚報記者實地走訪發現,作為惠州抗戰史極具代表性的歷史見證,包公巷碼頭舊址周邊幾乎找不到受降的蹤跡。當地居民少人知曉這段歷史,仍在世的親歷者更是越來越少。對此,專家學者備感遺憾,呼籲在此地豎立紀念碑等標誌性建築物,打造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讓後人銘記這段歷史。

》》》實地走訪 

受降地包公巷碼頭如今毫無蹤跡

夏日酷暑,黑雲壓城。近日,記者來到了位於水東街的包公巷。這是水東東路與水東西路匯合的一條橫街,包公巷碼頭曾緊靠東江邊。如今,碼頭早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嶄新的騎樓。現場幾乎找不到受降的蹤跡,沒有任何標示。不時有居民路過,當記者談及當年日軍曾在此地投降,他們都頗感驚訝,遊客更不必說。

「當年就是在這裡,郭永鑣師長作為代表,接受了日軍投降!」惠州市嶺南文史研究所副所長、惠州文史學者何志成指著水東街騎樓前的一塊空地介紹,1945年9月16日,駐惠州的日軍投降。當天下午3時,靠碼頭的街道左右兩旁和商店樓邊,夾道排列著持槍的中國軍隊士兵。在左列士兵的前面整齊地站立著三個日軍將領。

隨著幾響長鳴的汽笛聲,三艘從河源沿東江而下的火船至白鶴峰下,受降軍隊靠近包公巷碼頭,臺階上出現了五六個手持衝鋒鎗和駁殼槍的中國士兵,分列兩旁警戒。

「立正!」中方受降代表、師長郭永鑣一行從臺階走到街口時,立即傳來一聲口令,場面頓時緊張嚴肅起來。這時,三個日軍將領摘下軍帽,同時將佩帶的指揮刀從腰間取下,雙手橫託著放在胸前,耷拉著頭以示敬禮和迎接。一聲號令下,日軍軍旗全部倒下,刀槍落地。

郭永鑣師長在日軍面前停了下來,略點點頭,儀式很快結束了。中日雙方代表各自坐上事先安排好的小車,向著東新橋方向駛去。最後,約有一營全副武裝的中國官兵也陸續離船登上包公巷碼頭,過府城來到十字街口,迅速組成四人縱隊,按照連、排、班的戰鬥序列,在夾道歡呼的人群中和震耳欲聾的爆竹聲中,邁著矯健的步伐進城。

》》》歷史回憶 

鑼鼓聲震全城,人們聲音都喊啞了

聽到抗戰勝利的消息,惠州老百姓異常激動。何志成介紹,當天一早,全城傳出持續不停的爆竹聲和人們的歡呼聲。不少街坊鄰裡自動地走街串巷奔走相告:「中國軍隊返城了,日本鬼子投降了!」

一群群市民自發地湧往鬧市中心中山東路,看到久違的中國軍隊又重新出現在十字街頭。他們雙手持槍,警惕地站立在街道兩旁,維持治安,疏導人群。街上到處都是看熱鬧的市民,秩序良好。

在東新橋頭和中山公園前,分別搭起慶祝抗日戰爭勝利的竹木結構的簡易牌樓,牌樓兩旁懸掛著吳仕端先生撰的一副對聯,上聯是「劫后蒼生,有新氣象」,下聯是「嶺東雄郡,作受降城」,吸引了許多市民圍觀,青年少壯喜笑顏開,老年人則多痛哭失聲。

當天中午,傳來在包公巷碼頭舉行日軍投降儀式消息,許多市民前往包公巷碼頭,想親眼看看日軍投降的場面。包公巷碼頭總面積不足500平方米,附近三個街口及四周的騎樓下都擠滿了市民。看到日軍軍旗倒下、刀槍落地,他們高呼「勝利」和「萬歲」口號,幾個紳士將氈帽扔到半空中。

舉行受降儀式半個月後,惠州召開抗戰勝利大會,隨後進行了抗戰勝利大遊行。從下午6時,遊行隊伍在中山公園集中,接著從中山北、中山南路到榕樹頭過西支江浮橋,進入縣城曬布場、鹹魚街,抵達水東街平一坊(今水東西)、平二坊(今水東東),再從西門口折回,經上塘街、下塘街後遊行結束。

遊行隊伍所到之處,群眾大放炮仗歡迎,其中水東街炮仗放得最多,街面堆積著厚厚的炮仗紙,人們從街面行過,如履厚棉。遊行當晚,鑼鼓聲震全城,人們的聲音喊啞了,全城的酒賣光了,炮仗也賣光了。

》》》專家建議 

多處抗戰舊址都應建設標誌物

據上海《申報》、加拿大《大漢公報》報導,惠州與廣州、三水、海南島同日接受日軍投降。

為何惠州會被選作東江地區的受降地?何志成介紹,惠州一直都是東江流域乃至嶺東的政治、經濟、交通、軍事和文化中心。抗日戰爭時期,各類物資在惠州集結,然後通過東江輸送到粵北和內地,惠州因此成為了中日雙方在華南戰場上的必爭之地。他說:「惠州城前後四次淪陷,第四次淪陷時間更是長達9個月,日軍重兵把守,駐紮了最多的兵力,在這裡受降,能給日軍帶來較大的挫敗感。」

水東街曾經是惠州商貿最繁盛的地方,也是淪陷後惠州的重災區。抗戰初期,日寇燒殺搶掠,市民死傷無計,一把火燒掉了大半條街及200餘間騎樓店鋪。1941年水東街又一次遭日軍破壞。因此選擇水東街包公巷碼頭作為接受日軍投降之地,更有雪恥的意味。何志成說,郭永鑣專門從河源乘輪船赴惠州,接受日軍投降,對此次受降的重視可見一斑。

「多麼有紀念意義的地方啊!至少要豎一個牌子或一塊碑。」何志成遺憾地說,「人們走過這片土地,有沒有看到過相關標誌記載這裡發生這個歷史事件呢?沒有。隨著時間流逝,人們就會逐漸忘記這裡曾經發生過什麼,十分可惜。」

不僅包公巷碼頭一地,在烽火連天的抗戰歲月中,惠州留下了不少抗戰舊址。中國軍隊在飛鵝嶺多次阻擊入侵惠州城的日本侵略軍,不少戰士獻出了自己的熱血和寶貴的生命。西枝江邊的沙下(今下埔濱江公園)更是惠州歷史上慘痛的一頁,600多名無辜老百姓遭殘忍屠殺,血水染紅江水,慘案震驚南粵。但這些抗戰舊址都缺乏相關標示,背後的革命歷史、革命事跡、革命精神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記憶。

「不一定非要還原原貌,但應該要有所標記。」何志成建議,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利用,可在包公巷碼頭、飛鵝嶺、「沙下慘案」原址建設紀念碑等重要標誌性建築,打造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講好當地的革命故事,如此才是對歷史最好的紀念和對現實最好的警示。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夏楊

編輯:夏楊

相關焦點

  • 漯河是侵華日軍受降點 現存全球唯一受降路(圖)
    「我採訪過郭尚武,他當時的身份是郾城地方官員,全程參與了建造受降亭」,在馬樹奇的家中,他向大河報記者回憶了當年採訪郭尚武及另外多名知情者的細節。   日軍投降後,以第五戰區司令官劉峙為首的長官部和郾漯主要官員商定,建受降碑、亭,「以昭久遠」。
  • 杭州富陽受降村侵浙日軍投降儀式舊址和千人坑遺址入選
    原標題:富陽受降村侵浙日軍投降儀式舊址 和千人坑遺址入選 1910年日本吞併朝鮮,大批抗日誌士流亡中國,1919年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在上海成立。1932年4月29日,尹奉吉在上海虹口公園投擲炸彈,炸死日本上海派遣軍總司令白川義則大將等要員,震驚世界。
  • 北平日軍投降上色老照片:在豐臺火車站集中 武器一捆捆地被收繳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接受《波茲坦公告》的各項規定無條件投降。根據盟軍總司令部安排,中國境內除東三省外以及越南北緯十六度線以北地區,一切日本陸海空軍及輔助部隊由中國政府受降接收。按照這一安排,中國陸軍總司令成為了中國戰區對日受降和接收的主管機關。
  • 故宮太和殿:侵華日軍在此獻刀投降(圖)
    故宮太和殿:侵華日軍在此獻刀投降(圖) 2014-07-07 10:10:20平津地區對日受降大典將在故宮太和殿廣場舉行。  上午10時,故宮北面的景山山頂,軍號長鳴,受降儀式開始。受降主官、國民黨第11戰區司令長官孫連仲上將,從太和殿內走出,代表中國政府受降。升旗、奏國歌,全場人員肅立,為抗日戰爭中犧牲的烈士默哀。之後,孫連仲上將宣召日軍投降代表入場。
  • 走進富陽受降紀念館尋找歷史印記
    走進富陽受降紀念館尋找歷史印記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 英勇無畏抗擊——鄭州大廟圍攻日軍總指揮
    1945年9月20日,日方投降代表鷹森孝代表駐紮在鄭州、洛陽、新鄉的部隊,在漯河向第一戰區受降代表投降。為銘記這一重大事件,在漯河商會的主持下,數萬民眾自發捐建受降亭。這是全國16個受降區唯一的受降碑亭。
  • 葉於良:「70年前10月10日,我在太和殿目睹日寇投降」
    雖然已經整整70年,1945年10月10日故宮「太和殿受降儀式」親歷者,今年已是93歲高齡的葉於良老人,談起70年前這一天的經歷,依然激動不已。他告訴記者:「當時的場景,我一輩子都忘不了。」  日本宣布投降後,中國在多個戰區舉行了受降儀式。1945年10月10日,華北戰區受降儀式在北平故宮太和殿廣場舉行。
  • 東江幹部學院正式揭牌啟用!就在惠州這個地方!
    其中,惠州特色課程已開發出《東江革命歷史與革命文化》《問道高潭》《鐵血丹心——鄧演達》等20多門專題課,同時編撰出《追憶高潭星火 傳承紅色氣質》《逐夢東江》等一批書籍視頻資料。外部課程主要聯合中央黨校、全國組織幹部學院、中山大學等院校,引進金一南、丁力等知名專家學者,開設50多門精品課。我市還著眼用好海陸惠紫紅色資源、廣深莞特色資源,打好「組合拳」。
  • 「福利」走進富陽受降紀念館,尋找紅色印記!僅十個名額,快來報名
    記者 熊豔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浙江省富陽縣長新鄉宋殿村的宋作梅宅院被指定為中國戰區第六受降區接洽日軍投降地點。9月4日和5日,接受日軍投降儀式在宋殿舉行。
  • 惠州人民不會忘記……
    日軍登陸大亞灣1938年2月,日軍曾兩次試探性攻擊虎門,成功讓國民黨當局產生了日軍會在虎門一帶登陸的錯覺。此後,日軍轟炸廣州、惠陽、汕頭等地,佯攻登陸,以隱蔽其真正的登陸方向。1938年12月11日,日軍主動放棄了惠州,撤退前還將連接惠州東、西兩城的唯一橋梁東新橋炸毀了。在日軍退去兩天後,國軍方返回惠州。至此,惠州終於尋回片刻安寧。
  • 北平受降為何由懷仁堂改在太和殿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國民政府將中國戰區劃分成16個受降區,指定了各區受降主官,北平受降儀式由第十一戰區司令長官孫連仲主持,地點就設在中南海懷仁堂。孫連仲任命第十一戰區副參謀長兼作戰處長呂文貞為北平前進指揮所主任,軍務處長劉本厚為參謀主任,前往北平與日軍聯絡,洽談籌劃受降儀式。
  • 惠州文脈:傳統「東江味道」也在悄悄謀變
    匯集東江流域風味美食的惠州西湖百年小吃第一街——「熙湖門美食街」正施工建設中,計劃在2020年春節前啟用,將進一步弘揚惠州特色美食。 近日,羊城晚報記者走訪專家,盤點惠州人舌尖上的「年味」,發現惠州仍然沿襲著傳統的特色過年菜餚,也出現了創新的新派客家菜,備受市民歡迎。
  • 日軍來中方軍營投降,中方特意安排軍官降級接待,日軍卻很感激
    百年來的中國近代史上,從未有過他國前來投降的場景,如何恰當地開展受降工作,未有先例可循。這一時難住了這些戰場上的將士。為了穩妥,他們特向美國借來德國向盟國投降的紀錄片,由重慶國際電影院為他們放映,才知道個大概。
  • 75年前的昆明這樣慶祝抗戰勝利
    75年前的昆明,是從什麼時間開始慶祝抗戰勝利,當時慶祝活動又是什麼情形——1945年8月11日《大眾日報》號外昆明的「勝利炮仗」何時響抗戰期間在昆明就讀西南聯大的汪曾祺,在《落魄》中寫道:「雲南老百姓管勝利、戰爭結束叫『炮仗響』,他們不說勝利、不說戰爭結束
  • 日本投降儀式的真實細節:鬼子剃光頭,應欽腰媚骨,崗村沒獻刀
    投降席上有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寧次、駐華日軍總參謀長小林茂三郎、副總參謀長今井武夫等7人。盟軍將領有美軍麥克魯中將、柏德勒少將,英軍海斯中將等。在此之前的8月21日,在湖南芷江,作為日本侵略戰爭主要戰場的中國,舉行了中國對日本的受降儀式。 至此,標誌二戰以法西斯軸心國的徹底失敗和反法西斯同盟國的徹底勝利而告結束。
  • 富陽受降廳正在擴建成為浙江省抗戰勝利紀念館
    浙江是抗日戰爭時期受日軍侵略時間最長、受戰爭災難最深重的省份之一。全省77個市縣中,有1市(杭州市)37縣被日軍長期佔領,30個縣一次或數次遭受日軍的蹂躪和侵擾。  暴行與反抗同在,屈辱和光榮並存。在抗戰期間,有無數浙江兒女拿起武器,參加戰鬥。浙江軍民最終和堅持抗戰的全國人民一道,和反法西斯的世界人民一道,贏得了勝利。
  • 南京受降儀式上,何應欽的這個舉動,被中國人認為是恥辱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正式宣告日本無條件投降。這標誌著我國14年抗戰終於取得了勝利。日本投降之後,對於我國來說下一件事就是受降儀式了。當時國民政府對這件事也非常看重,1945年9月8日﹐中國陸軍總司令何應欽飛抵南京,準備受降儀式。第二天,受降儀式正式開始。
  • 日本戰敗中國受降內幕:蔣介石求助美國,國民黨內部上演精彩鬧劇
    隨後到達的則8月15日當天下午3點,朱德總司令下達的受降命令,他電令駐紮在南京城內的岡村寧次:你應下令你指揮下的一切部隊,停止一切軍事行動,聽候中國解放區八路軍、新四軍、以及華南抗日縱隊的命令,向我方投降。根據電令,日軍應立即向就近的中國軍隊投降。
  • 72年前的今天,日本投降了!絕版照片重現抗戰中的恩施……
    72年前的今天日本無條件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