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連仲在日軍投降書上簽字
時間:1945年10月10日
地點:故宮太和殿廣場
受降主官:孫連仲上將
1945年10月10日的北平,風和日麗,秋高氣爽。平津地區對日受降大典將在故宮太和殿廣場舉行。
上午10時,故宮北面的景山山頂,軍號長鳴,受降儀式開始。受降主官、國民黨第11戰區司令長官孫連仲上將,從太和殿內走出,代表中國政府受降。升旗、奏國歌,全場人員肅立,為抗日戰爭中犧牲的烈士默哀。之後,孫連仲上將宣召日軍投降代表入場。
日軍平津地區日本官兵善後聯絡部部長根本博司令官,帶領參謀長高橋坦以下21人,從參加受降儀式的群眾中間甬道,低頭躬身走向太和殿。夾道兩旁群眾,見日軍入場投降,群情高昂,振臂高呼「中國萬歲!」太和殿廣場一時歡聲雷動、聲徹雲霄。
司儀宣布:「日本投降代表人根本博籤字」。就見根本博來到臺前,在兩份降書上簽字,退回原位。「中國受降主官籤字」。司儀宣布後,孫連仲上將在「受降主官」欄下簽字,退回原位。象徵日本武士道精神的軍刀,在受降儀式上作為投降象徵,隨著司儀高聲宣布「日本投降人員獻刀。」根本博、高橋坦、渡邊等5名日軍頭目逐次獻刀。
蘇聯代表巴斯裡克耶夫、美國代表駱基中將和華頓參謀長、英國代表藍來納、法國代表馬至禮、荷蘭代表高克等盟國代表出席了受降儀式。
受降儀式結束後,北平20萬市民湧上天安門、午門、東華門、西華門、南池子、北池子等地,湧上北平的大街小巷,敲鑼打鼓,歡慶勝利。
北平郊區,歡聲四起,許多地方召開了歡慶大會。老鄉們高舉紅旗來到會場,高蹺踩起來,秧歌扭起來,大戲唱起來,鞭炮響起來。冀東14專署還下令全區放假3天,以示慶祝。
10月16日,在南苑還舉行了平津等地日軍空軍受降儀式。
抗日戰爭的勝利,是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在反抗外國侵略、爭取民族解放鬥爭中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徹底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