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太和殿:侵華日軍在此獻刀投降(圖)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故宮太和殿:侵華日軍在此獻刀投降(圖)

2014-07-07 10:10:20來源:北京青年報作者:責任編輯:上官雲

孫連仲在日軍投降書上簽字

  時間:1945年10月10日

  地點:故宮太和殿廣場

  受降主官:孫連仲上將

  1945年10月10日的北平,風和日麗,秋高氣爽。平津地區對日受降大典將在故宮太和殿廣場舉行。

  上午10時,故宮北面的景山山頂,軍號長鳴,受降儀式開始。受降主官、國民黨第11戰區司令長官孫連仲上將,從太和殿內走出,代表中國政府受降。升旗、奏國歌,全場人員肅立,為抗日戰爭中犧牲的烈士默哀。之後,孫連仲上將宣召日軍投降代表入場。

  日軍平津地區日本官兵善後聯絡部部長根本博司令官,帶領參謀長高橋坦以下21人,從參加受降儀式的群眾中間甬道,低頭躬身走向太和殿。夾道兩旁群眾,見日軍入場投降,群情高昂,振臂高呼「中國萬歲!」太和殿廣場一時歡聲雷動、聲徹雲霄。

  司儀宣布:「日本投降代表人根本博籤字」。就見根本博來到臺前,在兩份降書上簽字,退回原位。「中國受降主官籤字」。司儀宣布後,孫連仲上將在「受降主官」欄下簽字,退回原位。象徵日本武士道精神的軍刀,在受降儀式上作為投降象徵,隨著司儀高聲宣布「日本投降人員獻刀。」根本博、高橋坦、渡邊等5名日軍頭目逐次獻刀。

  蘇聯代表巴斯裡克耶夫、美國代表駱基中將和華頓參謀長、英國代表藍來納、法國代表馬至禮、荷蘭代表高克等盟國代表出席了受降儀式。

  受降儀式結束後,北平20萬市民湧上天安門、午門、東華門、西華門、南池子、北池子等地,湧上北平的大街小巷,敲鑼打鼓,歡慶勝利。

  北平郊區,歡聲四起,許多地方召開了歡慶大會。老鄉們高舉紅旗來到會場,高蹺踩起來,秧歌扭起來,大戲唱起來,鞭炮響起來。冀東14專署還下令全區放假3天,以示慶祝。

  10月16日,在南苑還舉行了平津等地日軍空軍受降儀式。

  抗日戰爭的勝利,是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在反抗外國侵略、爭取民族解放鬥爭中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徹底的勝利。

相關焦點

  • 葉於良:「70年前10月10日,我在太和殿目睹日寇投降」
    雖然已經整整70年,1945年10月10日故宮「太和殿受降儀式」親歷者,今年已是93歲高齡的葉於良老人,談起70年前這一天的經歷,依然激動不已。他告訴記者:「當時的場景,我一輩子都忘不了。」  日本宣布投降後,中國在多個戰區舉行了受降儀式。1945年10月10日,華北戰區受降儀式在北平故宮太和殿廣場舉行。
  • 故宮太和殿年初大修(圖)
    國新圖片  據新華社電  (記者楊玉峰、容安才)記者日前從北京故宮博物院了解到,俗稱「金鑾殿」的故宮太和殿,將於2006年年初啟動它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修繕工程。據悉,目前太和殿大修工程的論證工作已完畢,修繕方案也已獲得國家主管部門批覆。
  • 故宮太和殿百年大修工程過半(圖)
    封蓋、塗灰泥……9月5日,太和殿正脊合龍,寶匣被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安放回「龍門」。「這標誌著金鑾殿百年大修工程完成近六成。」昨天,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晉宏逵透露,明年奧運前,彰顯皇家氣派的太和殿有望重新迎客。
  • 聚焦故宮太和殿
    太和殿修繕歷程回顧     俗稱「金鑾殿」的故宮太和殿,將於2006年年初啟動它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修繕工程。  太和殿盛裝迎客六大亮點     ☆太和殿重新開放 推出10個重量級展覽       除了太和門,故宮還在箭亭、昭德門及貞度門等設立諮詢臺,能夠為觀眾提供地道的英語、日語、法語、德語、西班牙語等語種服務。
  • 圖:大修後的北京故宮太和殿即將重新開放
    圖:大修後的北京故宮太和殿即將重新開放 2008年07月15日 19:53 來源:中國新聞網   7月15日,工作人員在北京故宮太和殿內忙碌,為即將重新開放做準備。故宮太和殿大修工程持續兩年半,7月16日起,竣工的故宮太和門、太和殿、神武門將重新開放。
  • 北京淪陷期間的故宮:侵華日軍真的沒有洗劫故宮?圖8戳穿了謊言
    【航拍北京故宮】有人可能會產生疑問,日軍佔領期間故宮怎麼可能保存的如此完整?有一點大家需要注意,早在日軍佔領北京時,故宮裡的大量珍貴文物早已被南遷了。但是,日本依舊對北京故宮進行了洗劫,比如大量圖書文本等。(這是一組反映抗日軍佔領下的北京故宮老照片。)
  • 城薦|世界現存最大的木建築——故宮太和殿,當年有多難建?
    若要在故宮建築群中擇一殿作代表,非太和殿莫屬。  太和殿,又稱金鑾殿,是世界上現存體量最大、建築等級最高、保存最完整的木結構古代宮殿建築群。  在帝制時代,太和殿是皇帝舉行重要儀式的場所。冊立皇后、冊封太子、接受各國朝拜等等全在這裡,代表一國之門面。
  • 故宮太和殿大修竣工重開放 首次放「鎮物」(圖)
    昨天,隨著殿內寶座除塵完畢,太和殿大修圓滿結束,遊人終於可以再一次近距離欣賞這座金碧輝煌的大殿。  從2006年1月5日起,太和殿就被保護罩團團包圍,停止對外開放。歷時2年半的修繕時間裡,在高達35米的保護罩下,太和殿有什麼變化?  外簷彩繪原樣「拷貝」內簷  彩繪是此次太和殿大修的重頭戲。
  • 太和殿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可以值得遊玩
    北京故宮最有名太和殿也是比較知名,故宮從明清開始已經成為皇帝登基的地方之一,那麼故宮的太和殿有什麼不同的地方,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皇帝從太和殿開始,第一次來北京,掌柜覺得大家就應該去故宮。故宮是北京,應該說故宮是北京最有名的建築,不是之一,是最有名。
  • 紫珍軒仿故宮太和殿江山永固寶座屏
    在紫禁城內至尊的「金鑾寶殿」太和殿內的中央,金柱之間,高臺之上,安設著象徵統御萬民、無上權威的皇帝寶座——雕龍髹金大椅。在紫禁城內至尊的「金鑾寶殿」太和殿內的中央,金柱之間,高臺之上,安設著象徵統御萬民、無上權威的皇帝寶座——雕龍髹金大椅。
  • 故宮太和殿完成修繕重開放 閉關兩年殿外長荒草
    墩接修補腐朽木柱 更換破碎琉璃瓦 故宮太和殿完成修繕今天重新開放  閉關兩年太和殿外長荒草  本報訊(記者李潔陳斯)今天上午,故宮太和殿在經過歷時兩年半的修繕後,恢復清朝鼎盛時期的面貌,重新向遊客開放。
  • 故宮太和殿重開放 首次放「鎮物」[
    擺放在太和殿正中的龍椅「除塵完畢」。來源: 北京日報    太和殿終於「鬆綁」了,鑽出保護罩,脫下層層「腳手架」的包圍,重新亮相的金鑾殿仍是那般雍容大氣。15日,隨著殿內寶座除塵完畢,太和殿大修圓滿結束,遊人昨天(16日)終於可以再一次近距離欣賞這座金碧輝煌的大殿。     故宮大修首次安放「鎮物」     封蓋、塗灰泥……2007年9月5日,太和殿正脊合龍,一個寶匣被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安放回「龍門」。這是故宮首次安放鎮物。     「『龍門』是指正脊中心的位置,將寶匣放入正脊的過程就叫『合龍』。」
  • 舉世聞名的「金鑾殿」故宮太和殿有望於明年修繕
    舉世聞名的「金鑾殿」———故宮太和殿明年有望啟動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修繕。27日,記者從故宮博物院了解到,代表著皇家頂級規制的太和殿大修工程的論證工作已完成,修繕方案也已送報北京市及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據悉,2008年前這座中國最大的單體古建築將再現其恢宏、莊嚴風採。
  • 《我要去故宮》:太和殿浴火重生,經歲月洗禮後最珍貴的歷史見證
    01"太和"是宇宙間所有的事物的關係都得到協調的意思,此殿又被老百姓稱為"金鑾殿",而它的存在也經歷了不少的磨難。在明朝的時候管太和殿叫奉天殿,也是紫禁城裡最大的宮殿, 建於永樂年間。在 建成不久,朱棣就把國都從南京遷到了北京。
  • 故宮核心建築太和殿進行最大規模修繕 暫別遊人
    中新社北京十二月三十一日電 (記者 應妮)從二00六年一月六日起,故宮博物院中的核心建築太和殿將暫別遊人根據故宮古建築保護修繕計劃,太和殿將於明年進行全面修繕,整個修繕工作預計在二00七年年底結束,期間中和殿、保和殿照常開放。
  • 故宮太和殿年初大修 重繪彩畫更換琉璃瓦
    後年十月竣工  俗稱「金鑾殿」的故宮太和殿將於明年年初啟動它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修繕工程。故宮博物院古建修繕中心主任李永革如此形容這次大修。根據此前的勘察,太和殿的一些木結構存在歪閃、變形問題,這主要是太和殿的結構部件荷載超大。此次大修將對這些信息進行核實,如果確實存在影響建築安全的狀況,將會毫不遲疑地進行修繕。  外部彩畫重新繪製  「太和殿內的彩畫保存完好,不會重新繪製,但外部彩畫將重新繪製。」
  • 故宮太和殿完成正脊合龍 「鎮物」寶匣被放回
    紫禁城主要建築都有寶匣放在正脊作為「鎮物」 故宮大殿此種物品已被歸位 除金錁和五經外——  「太和殿修繕紀事」入「鎮物」寶匣  太和殿正吻已安裝完成 但「十一」還不能參觀 其餘建築寶匣也將復位 體現保護古建本體與傳統文化
  • 北京故宮「點亮」中軸線 太和殿裡首度亮燈
    北京故宮「點亮」中軸線 太和殿裡首度亮燈 2016-05-18 14:10:45「點亮歷史」原狀展陳照明方案,包括前三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後三宮(乾清宮、交泰宮、坤寧宮)在內的中軸線六大宮殿幾百年來首次亮燈。
  • 故宮太和殿內的屋頂,是怎樣一種獨特的設計
    故宮太和殿的屋頂是中國屋頂界的老大,等級最高,同時它上面還有很多的講究,下面小君就帶著大家去看看這個超級無比龐大的屋頂。這裡的廡殿頂是最高等級,而在它裡面,又分為重簷和單簷,重簷比單簷等級又高(如下圖)太和殿就用的是最牛的重簷廡殿頂,重簷,即簡單理解為兩層屋簷,它的特點是九條屋脊(如下圖)一條正脊+八條垂脊。
  • 比故宮太和殿還牛的建築——太廟
    話說北京有這麼一座大殿,比故宮的太和殿還牛。朋友們驚呼,是誰,這麼大膽,敢超過皇上的金鑾殿。回答:皇帝他爸爸,他祖宗。啊!驚出一身汗,我說的呢?除了皇帝他祖宗,誰還敢呢?當時修建故宮的時候,按照左祖右社的原則而修建,右邊就是社稷壇。右邊就是祭祀祖宗的地方,老百姓家叫祠堂,而皇家呢?就叫太廟,最大的廟!看出來了吧!皇帝坐在金鑾殿上,一邊要想著江山社稷,一邊要想著祖宗。對老百姓而言,皇帝是最大的,但是和江山社稷比起來,皇帝就小了;和祖宗比起來,皇帝就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