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行走|徒步徽杭古道,追尋古人蹤跡

2021-02-16 上海復旦五浦匯實驗學校


導語:2018年11月13日早晨,復旦五浦匯實驗學校全體初二師生,在姜乃振副校長的帶領下來到了徽州,浸潤傳統文化,展開了為期四天的徽行之旅。

徽杭古道,位於安徽省績溪縣伏嶺鎮,古道始建於唐,已歷經1000多年歷史,是中國繼」絲綢之路」「茶馬古道」之後的第三條著名古道,在歷史上曾經產生過巨大的政治、經濟、文化作用,同時,也是一條集自然風光及神秘文化的「走廊」。從這角度堪稱是中國第一古道。

       11月13日下午,我校遊學團順利到達了徽杭古道的入口處。人手一根竹棒,一個登山包,便開始了20多公裡徽杭古道的徒步旅程。


 歲月打磨而成的光滑青石板,靜臥在山邊,滄桑曲直,蜿蜒不語。古道邊是植被豐茂的高山,大山襯託了天空的壯闊,藍天顯露了大山的秀色與俊朗。

蒼山莽莽,層林盡染,秋風洗過的藍天襯著層層疊疊的樹木,美得仿佛一幅流動的油畫,色彩濃鬱,畫風溫暖。

第二日的下山路最難行,也最考驗我們的意志,石板陡峭,土路泥濘,大家都筋疲力竭,除了沉重的喘息,腦子裡只有一個念頭――向前走!憑藉著這種不放棄的精神,大家相互鼓勵,互相支持,終於到達了終點!


 用完中餐,復旦五浦匯的學子們分別參觀了胡宗憲少保府、績溪博物館、胡雪巖紀念館,這些地方所展示的內容豐富,亮點頗多,徽商文化、名人大家都值得細細品味。

績溪縣的龍川村,村落沿河而建,小橋流水人家,江南第一祠胡氏宗祠、奕世尚書坊、胡憲宗少保府均坐落於此,依青山,傍碧水,田疇漠漠,炊煙嫋嫋,景區內水街兩岸,古民居鱗次櫛比,村巷幽幽,粉牆黛瓦,馬頭昂昂,一派徽州古村落意蘊,讓五浦學子們流連忘返。

第三日早晨,雲裡殘留的雨,細細的飄著,在車窗上劃出一道道痕跡,遠處的山,慢慢地移入我們研學團的視線。山在雲霧裡不時地出入,綠樹從山頂傾瀉,染綠了小溪,與翠竹交相纏繞古老的村莊。

青石板小路上響起的腳步聲,驚醒了沉睡千年的故事。古驛道中,一頂小轎穿行,留下了:「曉渡藤溪霜落後,夜過翠嶺月明中」的詩句;馬頭牆上,那歲月洗舊的白色,夾著幽靜的深巷,青色的藤蔓爬上牆頭;相傳劉伯溫的腳印嵌在石板縫隙裡,幽幽曲巷,月照庭樹,驚動了他的魂魄。

這裡有很多的「堂」,最為顯耀的是「篤誠堂」,又稱「洋船屋」。相傳清道光末年,村人朱一喬、朱宗懷父子在外地經商,回家探親時,老母親問:「洋船」是什麼樣子?朱一喬便叫兒子回來建成此屋,總體的房屋結構如一艘即將航行的大船,為的是讓遠在家鄉的老母能一睹「洋船」之風貌,以此表達對母親的孝敬。這一千古佳話流傳至今,體現了中華兒女的美德。隨著時代變遷,當年的往事,已被風蝕在斑駁的牆上,任憑藤蔓攀爬與纏繞。小橋流水去茫茫,隔岸何人在一方,深山翠林裡,依然深藏著陳年舊事。


參觀完黃田村後,初二研學團又來到了著名的桃花潭。李白的一首《贈汪倫》,使汪倫成為一位名人,使桃花潭名揚千古與四海,五浦匯的研學團來到這裡學習了當地文化,深有感觸。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同學友誼情。同學,這是個多麼親切、美好的稱謂!不是兄弟、不是姐妹,而又勝似兄弟姐妹!是朋友、是同志,而又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朋友和同志!同學是永恆的,友誼是長存的。友誼需要忠誠去播種,熱情去灌溉,原則去培養,諒解去護理。

最後一站,我們又來到了胡適故居,胡適故居坐落於績溪上莊村,這是一座典型的徽派古建築,小青瓦,馬頭牆,三開間,兩層樓。門罩門樓,水磨磚雕。前庭有天井,兩旁有廂房,樓上為「通轉樓」,樓下是堂屋。後進為內庭,欄板隔扇,精雕細刻,梁託上一對荷花仙子栩栩如生,門窗上飾以蘭花雕板,出自胡開文墨莊制模高師胡國賓之手,反映出胡適「我從山中來,帶來蘭花草」的濃濃鄉土之情和立世風格。

隨著歷史的遠去,任何一個偉人都要慢慢成為歷史的過客,胡適先生作為五四新文化運動啟蒙群體中的一分子也不例外,但他自由與理性的精神,他終極一生關懷中國文化的重建和再造,作為一個哲人給予世界的光明,是永遠不會冥滅的,在復旦五浦匯的學子心裡,他永遠是一盞明亮的燈。

四天的研學之旅,復但五浦匯的初二學子們收穫滿滿,所作詩歌已達1500餘首。

1.徽州行前隨想

梅雲霏

昨夜庭花瘦,

今朝立寒秋。

天明聞鳥語,

無夢到徽州。

樓臺煙雨色,

小城水繞樓。

願君從此憶,

不識遠山愁。

2.夢徽杭古道

梅雲雯

秀麗山水如墨染,

宛若丹青墨未乾。

明淨天空沉靛藍,

瀲灩波光似錦緞。

山中暮靄漸退暗,

學子詩情千卷難。

彎彎古道路途險,

魏巍學峰不易攀。

3.遊山村

凌一

暫別古道去,

卻轉一村來。

潭前橋欄處,

依依生綠苔。

舊坊迎新客,

石獅鎮古宅。

多少先賢士,

自忖更無才。

4.憶秦娥·遊桃花潭有感

胡君意

千尺度,青蓮一曲聲常駐。

聲常駐,紅雲十裡,踏歌暌路。

古昔棟梁埋丘土,

八荒幽徑三朝畝。

三朝畝,盛唐猶記,敗痕皆矚。

5.桃花潭

司源

黃山九華屹此間,

碧波瀲灩皎潔天。

扁舟輕泛雲霧淺,

漣漪移步柳成綿。

6.宿水雲間有感

方竹

江湖多秋事,

雲間留少郎。

依山揮毫墨,

臨水吟晚涼。

7.徒步旅行有感

鬱雨晨

遠望古道入九天,

近看小溪流跟前。

不見浮雲遮豔陽,

卻有美景隱山間。

8.遊桃花潭有感

王博宸

漣漪輕泛桃花潭,

古人墓祠立岸邊。

那年那日與客別,

水上水邊歌聲遍。

太白痛飲揮筆墨,

誰知高名百代傳。

桃花潭水還依舊,

遍尋謫仙人不見。

9.陌上行

韓昊昱

望斷九重之山,

枯葉朽木窮巒。

重彩濃墨絢染,

滌淨浮華黯然。

荒山古徑蜿蜒,

絕嶺悠然賦閒。

路遙不畏曉寒,

一曲詞筆春還。

1.憶李白

徐程

西風拂過落英紛,

桃花潭外雨連綿。

不知何人撥素弦,

仿徨躊躇不可前。

笑看窗邊飄黃葉,

夢中把酒問青天。

春風來,梨花開,

故鄉遠似在天邊。

2.古道行  

蔡曉蕾

古道青山霽光開,

高聲切語聲聲囀。

莫回頭,莫心黯,

吾輩必登高山巓。

3.山色

徐靖萱

落紅花枝俏,

素靄松間繞。

青山留人駐,

落泉自瀟瀟。

4.青玉案

鄭依荔

橘光漫漫林蔭路。

寒風過,孤枝舞。

滿地只留金染目。

歲暮料峭,洞簫林寒,

夜過清霜顧。

萬家燈火招人妒。

孤影夜下蕭瑟駐。

情意朦朧彷惶步。

無月無酒,隻影孑然,

心意向何處。

5.更漏子·故人長絕

周露寒

酒沾衣,淚沾襟,

花謝又是春過。

簷下廊,衣袂揚,

挽衣留不住。

霽月掛,影稍駐,

庸人嘆自擾苦。

青冢邊,一嗟嘆,

待卿歸故土。

6.無題

徐天昊

巉巖嶙峋兮臥古道,

青虯伏水兮輕吟。

微苦心志兮涉險路,

焉覽浩然兮勝景。

7.古道山行

湯景貽

鳥鳴風聲入山林,

五浦學子踏歌行。

山花落盡隨流水,

陰雲過後總是晴。

8古道行二首

趙陸奕

(一)

石上生韌草,

古道青苔長。

雛燕覓歸巢,

何處浮幽香?

明見雨絲暗沒巷,

卻疑磐石仍無恙。

山水兩相忘。

(二)

寒雨鎖清秋,

燕雀呢梁間。

端坐青石上,

醉倒落花前。

千年徽杭渡且遷,

散聚戀念誰與宣。

日與月無言。

1. 山中望壩

康城瑋

古柏終未朽,

山花一日開。

掛席幾千裡,

疑是天外來。

2. 記龍川野茶

高子衿

茶,

香葉,綠芽。

慕詩客,愛農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碧綠色,碗轉藍蓮花。

夜後邀陪明月,晨前獨對朝霞。

洗盡師生人疲倦,將知回甘豈堪誇。

3.蝶戀花·雨

趙偌寧

未見秋風秋又逝,

滿眼枯黃,難掩零凋意。

一叢花黃無處覓,

紫藤浩墨經冬憶。

西月東山蒙次第,

笑語歡聲,綠柳長堤戲。

枕畔清音何處寄,

琴簫數曲怎能替?

4.見竦石有感

餘涵為

白水濯紅葉,

墨雲壓紫林。

撫手定魔妖,

五指合相印 。

5. 江南春 桃花潭

餘涵為

風嘯嘯,雨飄飄。

歡歌生自遠,

原是故人逍。

桃花潭水深千尺,

枯樹寒鴉殘葉瑤。

6. 景色

王源

細雨絲絲潤無聲,

沁入春風滿徽城。

白璧灰瓦人幾盡,

殘霞西照日已昏。

7.遊桃花潭  

徐嘉

朱樓墨白驚飛簷,

碧水丹靑催畫船。

酒幡一角街邊掩,

碑硯二排古意然。

仰羨李白邀明月,

俯嘆柳惠對朱顏。

白駒過澗彈指現,

唯此一生笑傲天。

8. 南鄉子 研學

蔡沅灃

日暮快意收,

薄暮冥冥籠高樓,

涼意漸消暖意盛,

濃濃,

比肩鴻鵠過沙洲。

佳節與眾酬,

漫賦詩詞贊清秋。

山路歡歌美如夢,

空空,

微風漸送不歸舟。

9.浪淘沙 觀胡宗憲祠有感

蔡沅灃

壯士出山川,

雨打帳氈,

海波蕭瑟映千山,

封狼居胥多少事,

夜雨聲寒。

明月亮淺灘,

痛抒肝膽,

青燈一盞誰與還,

寧碎頭顱,

還我河山!

10.臨江仙.研學半途有感

蔡沅灃

秋朝何處驚夢,

千秋仙府學堂。

學子無心思圭璋,

多少山水,

明日臨寒浜。

黃鐘大呂何在,

誰人不喜霓裳。

曲徑通幽見禪房,

舊時天塹,

今朝再丈量。

11.希望

蔡沅灃

金碧輝煌的畫棟雕梁,

高高聳立的殿宇樓堂。

人群如潮奔騰激蕩,

無休無止勞碌奔忙。

如果這些都坍塌墜落,

那只能變為斑駁陸離的碎瓦斷梁。

一片輝煌變得滿目蒼涼,

殘垣斷壁顯得黯淡無光。

不!沒有任何藩籬能將我們限制,

堅硬,貧瘠的土地不能將我們阻擋,

我們乘風破浪

我們必將駛向更遙遠的地方

沒有任何堡壘會把我們留住,

沒有任何地方能禁錮學子的夢想。

世事繁華如過眼雲煙,

留下的只是胸中的熱情與悲傷。

沒有哪根巨柱能在一瞬拔地高聳,

一塊塊精心堆砌的石頭,

鐫刻無數美好的希望。

只有希望能把萬物擁抱,

他像一團巨火高高輝耀,

幾遍在墜落之際,

已將太陽卷進洶湧的怒潮。

1.憶桃花潭舊事

唐宇堯

風吹花落月闌珊,

煙動波搖水無邊。

斜倚危樓雲上笑,

醉臥畫舫潭中眠。

天心難測憐幽草,

玉兔忽驚夜如簾。

昔時謫仙已在此,

願聞五浦學子言。

2.出徽杭古道

唐宇堯

青山明雲相交輝,

黃花白草惹人醉。

碧溪送我不辭遠,

一點紅葉染秋水。

3.破陣子

唐宇堯

雙雁歸時中秋,

一葉落後重陽。

清河淺岸向西風,

白牆黛瓦對東窗。

月照水精床。

千年意蘊悠長,

百世宗族流芳。

金帛滿屋終何用,

筆墨畫得芭蕉黃。

日月翻韶光。

4.過龍川有感

唐宇堯

碧溪抱舊村,

綠水繞驪陵。

天意何憐草,

人間不重情。

徽州冷無夢,

龍川幽魂輕。

一生痴絕處,

煙波託芷汀。

5.夜宿徽杭古道水雲間,

難寐,戲作一首

唐宇堯

一片白雲一片情,

一輪明月一輪秋。

白雲綿綿遮人意,

明月點點照詩愁。

6.遊徽杭古道 二首

沈許洋

(一)

新安錢塘古路長,

徽杭一道越千年。

古道延綿日升樹,

雲霧繚繞水生煙。

松柏各倚碧通天,

青山獨立破雲巔。

有志不覺萬裡遠,

逍遙自在天地間。

(二)

徽杭古道延千載,

五浦學子顯文才。

千篇萬首抒胸臆,

一字一句心中來。

7.桃花潭行

馮俊佳

晌午漫步桃花潭,

碧波幽空水潺潺。

群山隱若雲煙後,

怪石聳立青藤攣。

青磚黑瓦壘玉墩,

聲聲踏歌傳於灣?

清風拂面霧飄渺,

亦似仙境似人間。

東岸東園古渡畔,

惜別之情徐徐冉。

老翁一葉系扁舟,

老媼孤身憂其安。

不知前方險路繁,

唯有白鵝與之伴。

突憶汪倫送李白,

不知何時方可還。

 8.胡雪巖故居

馮俊佳

徽有巨商胡雪巖,

紅頂黃衣揚名遠。

少時便於異鄉徵,

孤身事朝不顧安。

價實貨真是商德,

守信量足出於善。

雖因奸計死於冤,

但留清名與功延。

9.車中觀農村景

顧詩琳

農夫荷鋤行道旁,

苔痕枯藤上柴房

兒童疾走追黃犬,

留得滿地杏葉黃。

10. 垓下怨

 ——途中讀《史記》有感

傅鈺涵

四面八方盡楚聲,

滄歌一曲與姬洆。

願做天地青鸞鳥,

冀使兵家莫害生。

11.憶少年

——和《垓下怨》

唐宇堯

山河破碎,

身世浮沉,

驪山孤冢。

多少過往事,

無樹起秋風。

向易水河畔揮金鬃,

意匆匆,

戎馬倥傯。

丈夫當如此,

落日煙光中。

12.道旁覽古

唐宇堯

前朝舊道月朦朧,

多少興衰在此中。

黃金臺前生秋草,

凌煙閣下起西風。

屈宋文賦萬古傳,

蘇黃詩詞千載通。

慷慨悲歌吟麟筆,

莘莘學子望江東。

13.古道漫想

杜奕寧

自始,

人怨生之太短,

然,

古道應有歲月太長之惑。

看過千年風雨花木、

商賈行人。

想多少兒輩,

奔走而過,

待年歲長了,

一棺相隔而離別。

此古道,

不知千百年來,

與舊時天氣、行人,

做多少棺隔之離別。

若其有情,

應是淚灑長江罷。

孰不覺此千年之悲?

如是題序。

古道隨意少舊友,

天地寥落幾新春。

徽杭千載南國事,

年年兒輩做旅人。

14.歸雲曲

杜奕寧

闊谷芳草青

風雨起六陵

日新天愈闊

秋曉山更明

來者即為主

迴風豈不輕

都將兩載事

 訴與歸雲聽

15.古村見

杜奕寧

——不同人相去百年留不同之跡於同地

黃田黃山下 

扁舟自悠悠

數牆立千載 

代代痕跡留

山嶂何表裡 

光陰幾春秋

雙溪鵝放去 

鳴澗水不休

16.龍川下 

杜奕寧

——見一老翁與老媼信坐河邊

徽州冷無夢,

微草亦可憐。

黛瓦白牆下,

清河淺堤前。

17.作業詩一首上老左

杜奕寧

疊嶂巘,

萬丈上霄漢。

闊平蕪,

山盡千裡川。

問爾輩,

何來弔古跡。

只道是,

百年換人間。

18.煙雲

胡朗月

雨露常開邀月醉,

風煙俱淨待天流。

雲海深處清波寒,

與卿把盞又一秋。

煙雲(其二)

胡朗月

雲海十裡景稱奇,

清歌杳杳浣花溪,

心隨流水做詩箋,

塵香一瓣飛墨時。

19.雜詩

胡朗月

孤影徘徊翠竹前,

龍川樓榭柳如煙。

昨夜寒風曲數聲,

今朝明月花幾點?

20.題龍川

胡朗月

江南江北百萬家,

遐邇雲山掩曙霞。

請君暫上如心亭,

箜篌彈破浪淘沙。

21.遊徽杭古道有感

周易航

千回亂石驚忙嘆,

百轉橫垣險路盤。

遙想當年商路險,

不覺今日古道難。

22.無題 二首

李燕南

(一)

老婦負重擔

蹣跚危巖間

人比山石枯

度日苦如年

(二)

棠葉染黃,

白露點涼。

神遊往之,

影夢雲鄉。

棠葉疏清,

白露晶瑩。

神遊往之,

影夢雲聲。

棠葉朗闊,

白露運斡。

神遊往之,

影夢雲活。

1.記研學 三首

楊曉勝

(一)

樹瘦立冬後,

寒意山中起。

學子尋蹤至,

笑談詩與詞。

(二)

古道繞山去,

青峰迎客來。

徽人一千年,

踏破青石階。

胡氏幾十世,

數代有英才。

商道有仁義,

文化傳千載。

(三)

桃花潭遊記

白霧映青山,

山林隱人家。

古岸尋歌聲,

遊船不渡江。

2.四日義工記

高子涵家長

徽杭古道溝壑深,

黃田上莊胡先生。

隨行師生研學緊,

五浦君子正養成。

3.古道西風

陳燕

古道西風無瘦馬,

今夕東來學生娃。

前呼後擁齊前進,

碧水青山耀風華。

4.  研學  二首

俞奇凡

(一)比山高

最是一年秋意濃,

紛至沓來徽杭道。

臨登峰已詩興起,

一山更比一山高。

(二)訪胡適故居有感

細雨微風葉落時,

百轉千回尋適之。

故園馨香蘭猶在,

君子之澤復明志。

5.仰學胡適

唐曉春

蜿蜒百轉風景優,

踏詢適之成才由。

虎父嚴母兒成器,

偉者人傑競風流。

6. 研學 二首

段勇權

(一)

尋 跡

青山隱隱路迢迢,

綠水潺潺風蕭蕭。

鑑往知來今勝昔,

風流人物看今朝。

(二)

 慕 賢

暮靄沉沉霧茫茫,

青山層層水長長。

徽音嫋嫋尤在耳,

吾輩少年豈能忘?

7.  研學 二首

高海豔

(一)遊黃田古村

古牆斑駁枯藤掛,

溪流涓涓戲花鴨。

若問黃田年幾許,

古樹滄桑望天涯。

(二)遊胡適故居

霧靄沉沉山色朦,

窄巷深深雞犬聲。

勸君要做徽駱駝,

一生踐行君子風。

8.古徽州三絕(藏頭詩)

張斌斌

徽內雞鳴聲,

州外霧漫漫。

祠宮蔓草深,

堂上雕鏤滿。

牌掛入雲層,

坊飾尤精湛。

民之文風盛,

居閒今朝看。

9.徽州行

馮俊佳媽媽

煙霧蒙蒙徽州境,

學子吟詩山中行。

尊師孝道言猶耳,

勿忘五浦師生情。

10.徽州行

王玉志

驅車百裡徽州行,

綿延山路學子歡。

桃花潭水深幾許,

黃田村落萬年傳。

11. 詩三首

姜乃振

(一)車行途中

霧靄漸漸消,

紅日躍林梢,

學子何所往,

徽杭有古道。

今日起得早,

坐車先睡覺。

蓄精又蓄力,

山路能走好。

驅車至半程,

鳥兒啁啾叫。

陳燕一聲鳴,

眾鳥齊喧囂。

寫詞有嘗試,

詩句更不少。

生命共張揚,

五浦有英豪。

(二)山間行走

山路何崎嶇,

九曲十八彎。

右側立峭壁,

左邊是懸巖。

誰人敢漫言,

此道不起眼?

走過胡宗憲,

走過胡雪巖。

人才代代出,

悠悠數百年。

今日踏此道,

一百六十賢。

隊伍成蛇形,

隔山猶呼喚。

偶有疲憊者,

同伴相扶攙。

山中草木盛,

奇果隱其間。

風行數十裡,

駐足擦我汗。

路遙不知累,

吟哦詩千篇。

少年意氣昂,

指看水雲間。

(三)楓楊禮讚

胡適之帶頭寫新詩,

到上莊瞻仰胡適故居,

覺得今天寫新詩才對得起前輩。

見到這兩棵老楓楊,

感受到它的靈異與浩然之氣,於是更想到胡適一一

上莊村頭有兩棵老楓楊,

經歷了太多的人世滄桑。

胡適定在下蹦箱蹦跳跳走過,

簌簌黃葉想必曾在雪巖頭上飛揚。

二百餘歲的老者喲,

我恭恭敬敬鞠個躬,道聲吉祥。

求得點福氣靈氣浩然氣,

來把五浦匯的孩子滋養。

(註:胡雪巖雖不生於上莊,但同為績溪人,且雪巖活動能量巨大,故用『』想必『』)

12.異體詩三首

相關焦點

  • 登頂三尖之巔,徒步徽杭古道
    又一次行走在春暖花開的日子去爬山>因為山在那裡去徒步因為路在腳下帶著 對自然的追逐大家第二天 一起出發徽杭古道徽杭古道位於安徽省績溪縣,始建於唐代,已歷經一千多年的歷史。是中國繼"絲綢之路"、"茶馬古道"之後的第三條著名古道,在歷史上曾經產生過巨大的政治、經濟、文化作用,同時也是一條集自然風光及神秘文化的走廊,是中國第一古道。
  • 攜手共進,砥礪前行丨一扇門七周年慶之徽杭古道徒步團建活動
    每走一步,目光所及,皆能感受到徽商文化的百年精髓。 徽杭古道,位於安徽省績溪縣伏嶺鎮,古道始建於唐,已歷經1000多年歷史,是中國繼」絲綢之路」「茶馬古道」之後的第三條著名古道,是一條集自然風光最壯觀、文化最神秘的走廊,亦是一條見證了徽商歷史文化的神奇「徽商之路」。
  • 中國第一古道:徽杭古道
    徽杭古道 ,起於安徽省績溪縣伏嶺鎮,止於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清涼峰鎮浙基田村,全長20餘千米。徽杭古道 ,起於安徽省績溪縣伏嶺鎮,止於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清涼峰鎮浙基田村,全長20餘千米徽杭古道 ,起於安徽省績溪縣伏嶺鎮,止於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清涼峰鎮浙基田村,全長20餘千米徽杭古道 ,起於安徽省績溪縣伏嶺鎮,止於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清涼峰鎮浙基田村,全長20餘千米徽杭古道 ,起於安徽省績溪縣伏嶺鎮,止於浙江省杭州市臨安區清涼峰鎮浙基田村,
  • 15條最適合徒步的中國古道,見證歷史風雲之旅!
    茶馬古道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地域稱謂,是一條世界上自然風光最壯觀,文化最為神秘的旅遊線路,它蘊藏著數不盡的文化遺產。07徽杭古道徽杭古道西起徽州績溪縣伏嶺鎮,東至浙江省臨安市馬嘯鄉,位於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北側,北靠黃山,南依天目山,全長25千米,是古時聯繫徽州與杭州的重要紐帶。
  • 白領都喜歡徒步?江浙滬最美top5徒步古道排名「江浙滬玩什麼」
    隨便一列就有這麼多好處,徒步這項活動,小編種草啦!江浙滬有哪些風景如畫的徒步古道?今天,小編心動不如馬上做攻略選出江浙滬最美top5徒步古道。TOP5入門級:徽杭古道雖說徽杭古道是一條跨省的徒步古道。但其實,它全長只有大約20公裡左右。在古代,它可是徽商去往杭州經商的必經之路哦,這條路沿途雖說山勢險峻,但是綠植覆蓋率高,滿眼的青翠。
  • 中國的第三條古道,你知道在哪裡嗎?
    一、徽商與徽杭古道的故事在安徽、浙江兩省交界的績溪縣伏嶺鎮,有一條始建於唐朝的徽杭古道。該古道自皖南績溪縣臨溪鎮湖裡村起,經仁裡、汪村、瀛洲、龍川,到伏嶺鎮的湖村,然後經江南村「江南第一關」、遙遙嶺、馬頭嶺、雪堂嶺到達浙西臨安市馬嘯鄉止,全長75公裡,是徽州商人們到浙江經商的必經之路。該古道,曾在歷史上產生過巨大的政治、經濟、文化作用。黃山在古代的時候,不叫黃山,而叫做徽州,下轄歙縣、黟縣、休寧、祁門、績溪、婺源六縣。
  • 皖浙邊界這條古道,媲美「茶馬古道」,有千年歷史,風景秀美
    華東有很多戶外徒步路線,其中最有名的一條,也是戶外界入門級路線,就是徽杭古道,這條華東戶外NO.1的徒步路線,自皖南績溪縣逍遙鄉起,經遙遙嶺(江南第一關)、馬頭嶺、雪堂嶺而達浙西臨安縣馬嘯鄉止,全長20餘公裡,沿途山勢險峻,怪石嵯峨,高峰巨巖,南北夾峙,中有逍遙溪水婉蜒其間。
  • 走到天黑才下山,國慶第一天徒步華東經典古道
    感謝動動幫粉絲:大行long、風輕雲淡、蘇菲亞、fifty times、E、下雨天忘帶傘、康昭董、半度青華、踏歌而行、爬山梁兄、且聽風吟、古等提供的照片十一長假第一天,幫幫粉們7點不到就集合上車,前往中國十大徒步旅遊最佳線路之一
  • 十一假期徒步攻略來了~趕快收藏!
    踩著鵝卵石徒步灕江邊,徒步的你就是江畔的一道獨特風景。行走山間,遠觀西湖諸峰歷歷在目,近則泉水潺潺,時而蜂飛蝶舞、燕雀歡歌,時而野花遮路,草樹連天。西湖群山道路蜿蜒,上下起伏,山中藏景,景中有山。是國內非常成熟的登山步道,設施完善,下撤點設置合理,線路可長可短,非常適合新手前來。
  • 漫步千年吳越古道,我國十大古道之一,最美的森林古道
    登高、入林、喊山,伴隨著風中漂浮已久的馬鈴聲,追尋傳說中的神秘古道,在1100米的千頃山巔,鳥瞰江南第一池,感受徒步的意義!吳越古道最令人著迷的,不只是一路的美景,更是歷史迴蕩在心間的力量。吳越古道,是五代十國時期,連通吳越與南唐的主要通道,其間的千傾關、昱嶺關、千秋關被稱作為浙北三關。
  • 浙江十大古道之一,被譽浙西南第一嶺,徒步古人最美挑鹽路
    ——劉昭禹浙江十大古道之一:蒼嶺古道,是古代婺州、處州通往台州的交通要道,史稱"婺(金華)括(台州)孔道"。這條千年古道,是仙居走往內地的鹽道。連接著縉雲壺鎮、仙居橫溪兩大重鎮,全程近四十公裡。古道兩側大山夾峙,山嶺峻險,被譽為「浙西南第一嶺」。
  •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八條古道,第1條全長八千多公裡,影響兩千多年
    比如古董、古鎮、古人等等。當然,還有古道。第一條就是絲綢之路。陸上絲綢之路起源於我國歷史上的西漢。當年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開闢的以首都長安為起點,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並連接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而絲綢則是最具代表性的貨物。
  • 中國一個始建於唐朝時期的古道,與茶馬古道齊名,全長20多公裡
    所以古代為了讓人們在商業上往來,建了很多海拔,比較有名的有絲綢之路、茶馬古道,這都是比較熟悉的海拔,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都比較長,其實我國古代還有非常有名的海拔,現在已經不為人們所熟知了,這個高度是中國繼「絲綢之路」之後的第三條著名古道,它就是「徽杭古道」。
  • 陶宴嶺古道,號稱古紹興的茶馬古道,戶外徒步愛好者的天堂
    陶宴嶺古道,距離紹興10公裡,是一條連接平水鎮金漁岙村和王壇新聯村的山道,全長4公裡,徒步穿越1-2小時即可完成。徒步陶宴嶺古道,一般會選擇平水的金漁岙村為起點,自駕和公交都很方便,具體公交站點我沒記住,因為我一般都會選擇自駕出行,所以經常忽視公交車站信息。如果是自駕出行,可能會碰到一個問題,那就是達到終點後,如何返回取車?
  • 戶外徒步進階指南,看看你在哪一個級別?
    你需要知道的徒步技巧不要一路嬉笑打鬧第一次參加徒步,驢友很容易還把它當做普通旅行,一路說說笑笑,跑跑停停,走路時快時慢。不用多久,你就會驚異於體力流失之快。零基礎驢友要知道的第一個徒步技巧就是始終保持一定的節奏。徒步最開始的5-10分鐘可以留作預熱時間,此時宜放緩腳步。
  • 「徒步穿越萬歲嶺,出發!」 淳安舉行十大特色古道「萬歲嶺」古道...
    「徒步穿越萬歲嶺,出發!」 淳安舉行十大特色古道「萬歲嶺」古道推介活動杭州網  發布時間:2020-11-29 17:10:3511月28日,「『古道淳安』十大經典特色古道『萬歲嶺古道』推介暨嚴村文化日」在淳安縣鳩坑鄉嚴村村舉行。
  • 臺灣青年平遙古城「尋寶」:追尋中華文化蹤跡
    臺灣青年平遙古城「尋寶」:追尋中華文化蹤跡 2018-02-03張曉曦 攝   中新社山西平遙2月3日電 題:臺灣青年平遙古城「尋寶」:追尋中華文化蹤跡  中新社記者 張曉曦  主題為「相約冰雪·放飛青春」的2018年臺胞青年冬令營2月1日在山西正式開營。此次活動由北京市臺灣同胞聯誼會組織,近50位來自臺灣北、中、南部院校的師生參與其中。
  • 近千名徒步愛好者多維度感受古道風韻
    南方日報訊 (記者/唐音 通訊員/曹旖 林遙軒)演繹軍民魚水情的紅色情景舞《大紅棗兒送親人》,充滿運動活力的曳步舞《中國精神》,描繪五穀豐登美好畫卷的舞蹈《滿載而歸》,深化護林環保宣傳的音樂小品《搬家》……近日,2020「五彩古道·環保同行」西京古道文化旅遊節在韶關乳源瑤族自治縣大橋鎮以一場看點十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