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火鍋,很多人便會禁不住淌口水,火鍋是很多人都喜歡吃的特色美食,它以香辣的特性深得大眾的喜愛,無論一年四季,三五好友聚在一起,都會挑選火鍋酣暢淋漓一番。但是有的人吃完火鍋便會拉肚子,有的人卻沒有任何不適感,這是什麼原因呢?
一般吃完火鍋拉肚子都是由以下幾個原因造成的:
1、食材未煮熟
生牛肉、羊肉、魚類等這種食品類易被微生物和寄生蟲卵所汙染,吃了這些半生不熟的食物,很容易受到細菌或寄生蟲的感染,導致腹瀉。因此,務必要把食材放在湯中煮開煮透,殺掉微生物和寄生蟲後才可食用,如薄肉片最好放在燒開的鍋中燙一分鐘上下,肉的顏色由鮮紅色變成灰白色,才可以吃;進而避免消化系統發炎和寄生蟲感染的發生。
2、冷熱交替
很多人吃火鍋時喜愛喝冰飲料、酒類。冰冷的酒水會對自身腸胃導致一定的刺激,再將燙好的食材送進腹部,冷熱交替,腸胃忽冷忽熱,遭受的刺激性大,收縮出現異常,易引腸胃不適,乃至腹瀉。所以吃火鍋時不要喝冷飲,改喝些常溫飲料即可。
3、食物質量問題
火鍋店有許多,無良商家也有許多 ,火鍋店常用的食物是否乾淨,是否在保存期以內並不能確認。有的火鍋店以謀爆利,常用的食材不新鮮,不乾淨,廚具消毒殺菌不到位,店內環境衛生差等多種原因,都容易將病菌吃進胃裡,造成腹瀉。
4、 辣味刺激性
火鍋的主要味道來源於除濃厚鹽油以外,還包括強烈的辣椒氣味。大部分的火鍋都伴隨著辣味的存在。辛辣食物的味道非常容易刺激腸胃,若脾胃虛寒等人群食用,就更容易引起腹痛、腹瀉。建議火鍋挑選鴛鴦火鍋或是微辣鍋進行食用,降低對腸胃的壓力。
5、邊吃邊聊易食過多
長期坐著吃火鍋,會大大增加消化系統的壓力。因為胃不斷接納食物,一次攝入過多會使胃酸、膽液、胰液等消化液不斷地分泌,易造成腸胃混亂而發生腹疼、腹瀉,暴食暴飲更會引起急性胰腺炎的發生。可以先吃蔬菜和高纖維食物,然後涮肉類,吃八分飽足以。吃火鍋時間不要超過一個半小時,食物涮太久會產生致癌物質,對身體有嚴重影響。
吃火鍋拉肚子常由外因和內因相互導致,腸胃本身不好的人更容易「中招」。假如拉肚子處在輕度情況,不用太過擔心,只要安心調養幾天症狀都會自行好轉。
如果是症狀比較嚴重,身體虛脫,必須立即去醫院進行檢查治療,以防耽誤病情。如果十次九次都中招拉肚子,那麼就需要考慮到是不是自身患腸胃炎了!建議立即到正規的醫院檢查,對症治療才可以緩解病症。
腸胃炎是腸胃黏膜的炎症反應,臨床症狀表現為噁心嘔吐、腹疼、腹瀉、發燙等。該病多見於冬季,其多因為飲食搭配不善,暴食暴飲;或食入生冷食物,穢濁不乾淨的食物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