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海南大學王愛民教授:海洋牧場前景廣闊

2021-02-19 中國海洋湖沼學會

2017全國科普日到來之際,由海南省科學技術協會發起並主辦,中國海洋湖沼學會貝類學分會理事、海南大學南海海洋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海洋牧場團隊負責人王愛民教授開展了「熱帶海洋牧場建設與海洋生態保護」為主題的公益講座。海南省在建設海洋牧場方面的進度是怎樣的呢?在海南,王愛民教授和他的團隊們技術指導了海洋牧場建設,海洋牧場對海南省發展海洋經濟有什麼現實意義呢?

9月16號上午,相關媒體對教授進行了人物專訪,讓我們一起近距離的感受這位農學博士的海洋牧場情懷和海洋科學家的魅力。


王教授首先向大家科普了什麼是海洋牧場:海洋牧場就是把海裡的魚蝦貝「圈養」起來,利用大海的自然條件進行養殖和捕獲。海洋牧場在一個特定的海域,有計劃地投放人工魚礁,建設適應海洋生物人工繁衍生息的場所,就是給海洋生物建個「家」,採用增殖放流方法,增加資源量,實施先進的魚群控制技術和管理技術,利用自然海洋生態環境形成大型人工海洋漁場,最終,增加海洋漁業資源,並且有計劃地進行開發利用。


蜈支洲島附近的人工珊瑚

 

然後王教授對比了國內外的「海洋牧場」,並分析了海南省在建設海洋牧場方面的發展水平。王愛民教授表示:隨著國家環保力度的加大,海洋牧場建設已經成為漁業生產轉型和恢復生態資源總的趨勢。在日本、韓國、美國等國家重視的早,做的也很到位。我國北方海水養殖規模較大,海洋牧場發展尤為迅速。我國從2015年到2016年已經批准了42個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建設,但在我們海南省仍處空白。不過,我省海洋與漁業廳已經採取了強有力的措施,對未來海洋牧場的發展正在做全省系統而全面的規劃,細化到了每個沿海市縣的海洋牧場建設,海南海洋牧場建設正在進入一個新的快速發展階段。為了加強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審批、建設和驗收,上個月農業部成立了「國家海洋牧場建設專家諮詢委員會」,推動我國海洋牧場科學有序發展;我也幸運地成為國家海洋牧場建設專家諮詢委員會專家,也肩負著職責和義務,我們將和各方共同努力去推動海洋牧場在海南的進程。

 

王愛民教授在蜈支洲海洋牧場潛水作業

 

接著,王教授提出例如對海南發展海洋牧場的建議,暢談了海南海洋牧場未來發展前景王教授說:我希望政府能夠繼續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積極吸引民間投資參與我省海洋牧場建設,特別是在海域使用上給予政策優惠。畢竟海洋牧場建設並非馬上就能見效,需要對海洋牧場海域逐步投放人工魚礁,先保護起來,慢慢恢復其生態系統和漁業資源。考慮到海南獨特的海洋資源優勢,全省沿海各市縣都可以做海洋牧場,要科學規劃、科學建設和科學管理;但不要一擁而上,也不能急功近利,這是因為要建好一個海洋牧場需要投入的資金較大,要有計劃地區分公益性海洋牧場和經營性海洋牧場,公益性海洋牧場重點是生態修復和資源恢復,重點以政府投入為主;經營性海洋牧場重點以企業投入為主,未來,海南要做到在「開發中保護,保護中開發」。除了具有生態修復和資源恢復的作用外,可開展適度的開發,特別是發展休閒漁業等旅遊項目。

王教授說:2011年開始,我們多方聯合和在三亞蜈支洲島附近千畝海域持續投放人工魚礁,經過6年來的建設,蜈支洲島海洋牧場的生態效益非常好,魚類增加非常明顯,珊瑚礁生態系統的恢復看起來很吃驚,像森林一樣。同時,我們結合海南的特色,以海洋生態恢復+旅遊的方式,利用海洋牧場,建設不同主題的海底生態公園。如按照規劃,三亞蜈支洲島正在海底生態公園2021年全部建成後,將建設海底村莊、海底藝術區、海底博物館、海底動物園、海底走廊等,豐富海南旅遊產品。目前,不少企業對應用海洋牧場開發海洋旅遊資源體現出濃厚的興趣,其中不乏實力雄厚的大企業。因此,我認為海南海洋牧場與旅遊業結合發展,未來前景是非常不錯的,既有生態效益,又有經濟效益,可實現長遠發展。海南的海洋牧場會有很好的後發優勢,我本人很看好,相信海洋牧場在海南一定會取得更大的發展成就。

 

談到發展海洋牧場對海南省的現實意義,王教授說:海洋牧場通過改善或改造海洋局部環境條件,將人工培育魚蝦貝藻苗種釋放到自然海域,提高自然海域生產力,實現自然海域「牧場化」和「資源化」生產。建設海洋牧場是海南經略南海、服務國家戰略的重要內容,是固化生態底線、加快綠色崛起,優化海洋產業結構、助推海洋強省建設的重要舉措。要充分發揮海洋牧場這一系統工程的作用,推動海洋產業共謀、共建、共享,促進產業轉型升級,這對提升海南海洋經濟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最後王教授向大家介紹了海南大學「南海海洋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基本情況:去年的8月7日科技部和海南省批准在海南大學成立了「南海海洋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立項建設,實現了我省高校國家涉海重點實驗室建設零的突破,為開發南海海洋資源,維護國家海洋主權將起到推動作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圍繞南海海洋資源特點凝練形成南海海洋生物資源利用、南海海洋礦物資源新材料利用、南海海洋信息資源化技術等3個研究方向,開展地域特色鮮明的南海海洋資源保護和利用研究;並下設9個子方向,為海南省從「海洋面積大省」成為「海洋經濟大省」提供堅實的科技支撐和人才支撐。我本人牽頭了重點實驗的海洋牧場團隊,正在開展熱帶海洋牧場建設的關鍵技術研究,希望能夠拿出貨真價實的科研成果,成為我省海洋牧場建設的技術支撐。

王愛民教授淵博學識,風趣幽默的談吐,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採訪接近尾聲的時候,我們有理由相信,王愛民教授和他的團隊們必將在未來海南海洋牧場領域,披荊斬棘,開創海洋牧場建設新輝煌。

海洋牧場專家——王愛民教授介紹

 

王愛民,現為中國海洋湖沼學會貝類學分會理事、海南大學海洋學院教授、水生生物學博士生導師,水產養殖和漁業專業碩士生導師。畢業於上海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專業研究生,獲農學博士學位。南海海洋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海洋牧場團隊負責人。農業部海洋牧場建設諮詢委員會委員、農業部全國水產原種和良種審定委員會委員(2009-2017),農業部全國水產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海水養殖分技術委員會委員/珍珠分技術委員會委員。海南省生物工程協會副理事長。1993年被國家教委和國家人事部評為「全國優秀教師」,並授予全國優秀教師獎章。

王愛民教授教學和科研方向為貝類養殖技術、漁業資源與海洋生態修復等。牽頭編制了「三亞市近海海洋牧場規劃」和「廣西近海海洋牧場規劃」,率先建設了國內第一個熱帶海洋牧場—三亞蜈支洲島熱帶海洋牧場,同時,在海水珍珠貝領域的研究成果尤為出色,培育出我國第一個海水珍珠貝新品種,馬氏珠母貝「海優1號」;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9項、國家973計劃課題2項、國家高技術發展計劃(863計劃)專項課題3項、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專項3項等;獲發明專利授權20項,發表論文100多篇(其中SCI收錄30篇),專著三部。多項成果通過鑑定,獲得海南省和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各1項。

 

(文章來源:中國網)


相關焦點

  • 海南應巧借他山之石精建海洋牧場
    南海海洋牧場可持續發展研討會上,與會嘉賓建言 海南應巧借他山之石精建海洋牧場 發布時間:2018-09-21 14:28:24 來源:中國海洋報   日前,在海口舉行的南海海洋牧場可持續發展研討會上,來自行政主管部門、高校科研院所、企業、民間組織的省內外與會嘉賓,圍繞海南省海洋牧場發展方向、其他省份海洋牧場發展經驗等話題展開討論
  • 海南日報數字報-應巧借他山之石精建海洋牧場
    民間組織的省內外與會嘉賓,圍繞我省海洋牧場發展方向、其他省份海洋牧場發展經驗等話題展開討論,探討海洋牧場建設可能面臨的技術風險及政策需求,共同探索海洋牧場可持續發展新模式。與會嘉賓建言:海南應巧借他山之石,精建海洋牧場。
  • 海南日報數字報-魚兒作伴好還「家」
    文\海南日報記者 陳雪怡  每天起床打開手機,王愛民做的第一件事是看看他的魚兒們——通過水下實時監控視頻,和三亞蜈支洲島海洋牧場裡暢遊的魚群「聊聊天」:「哎喲,這條色彩斑斕的魚兒不是蘇眉魚嘛!
  • 海洋海事類:學科綜合 前景廣闊
    「你的大學你做主」專欄邀請一線教師、學科專家及專業人士,幫助大家全面客觀地了解大學各專業的具體情況和優勢,為考生及家長出謀劃策、化解難題,找到自己最心儀的方向。海洋海事類:學科綜合 前景廣闊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高等教育研究院副教授方芳根據教育部2020年最新發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與海洋海事相關的學科門類涉及理學、工學和管理學。
  • 臺灣屏東科技大學專家到訪海南熱帶海洋學院
    臺灣屏東科技大學專家到訪海南熱帶海洋學院 人民網海南視窗三亞8月16日電 日前,臺灣屏東科技大學著名生物學教授王均琍博士及臺灣企業界人士一行5人到訪海南熱帶海洋學院,洽談合作。海南熱帶海洋學院生副校長廖民等會見客人。 廖民生對屏東科技大學王均琍教授、蔡月香教授,及臺灣企業界農改場研究專家邱明賜、臺灣之生技公司產品開發部陳錦書等人表示熱烈歡迎。並向客人介紹了學校有關情況,表示學校注重對熱帶、海洋類學科專業的科研成果轉化,希望雙方能以此為契機開展更多的交流合作。
  • 海洋能發電技術應用前景廣闊
    可以說,它的發展記錄了我國潮汐能技術的進步,也代表了我國海洋能技術開發的進步。隨著近日新能源話題的大熱,海洋能發電技術以其獨特優勢和戰略地位吸引了人們的注意。  開發對國家有戰略意義  「很多大國要搞海洋能的關鍵點,實際上是一個海洋資源的問題。」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海洋能實驗室首席科學家遊亞戈這樣對《中國能源報》的記者說。
  • 山東「耕海1號」帶給海南自貿港海洋牧場建設的啟示
    在海南省休閒漁業協會近日舉行的「海南自貿港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研討會」上,海南省休閒漁業協會首席專家,海南省休閒產業智庫首席專家,海南省休閒農業協會專家委員會主任海洋教授出,特意總結出山東「耕海1號」帶給海南自貿港休閒漁業試點、海洋牧場建設的五點啟示:一、堅持現代化一流高標準。
  • 海南海洋牧場建設從近海走向...
    海南海洋牧場建設從近海走向深遠海2018-04-14 08:4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第一財經        瀏覽量: 9184 次 我要評論 習近平在講話中指出,要堅定走人海和諧、合作共贏的發展道路,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支持海南建設現代化海洋牧場,加強深海科學技術研究。所謂的海洋牧場,是在特定海域利用生態資源及漁業工程技術培育人工漁場、開發海洋系列產品的海洋經濟綜合體。
  • 科技部海南共建南海實驗室,最先出的成果……果然和吃有關
    南海海洋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海洋牧場與生態工程」團隊的「硨磲貝保育項目人工育苗與繁殖」在海南獲得成功。讓我們先看報導:新華社海口7月31日電,記者從海南省教育廳獲悉,省部共建的南海海洋資源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近日已正式通過科技部批准。實驗室將依託海南大學建設,服務於我國海洋強國戰略和海南地方經濟發展。
  • 韓國海洋牧場初探
    作者簡介 覃文奕 產業諮詢事業部 澳大利亞雪梨大學城市與區域規劃專業碩士。對海洋科技、大視覺、農業科技、電子競技等產業有深入研究。
  • 大連海洋大學組織召開中國水產學會海洋牧場研究會成立大會暨首屆學術報告會
    來自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東海水產研究所、南海水產研究所、中國海洋大學、上海海洋大學、廣東海洋大學等24家科研院所、高校、企業共80餘名代表參加了此次大會。大會由宋林生主持。會上,吳凡修宣讀了中國水產學會《關於成立「中國水產學會海洋牧場研究會」的決定》文件,任命大連海洋大學陳勇教授為研究會首屆主任委員,與會代表審議通過了研究會第一屆委員會成員組成及工作細則。
  • 廣東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副院長肖寶華:發展海洋牧場 助力休閒漁業
    廣東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副院長肖寶華:發展海洋牧場 助力休閒漁業2020-05-11 10:53:00  水產養殖網《海洋與漁業》記者日前採訪到廣東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副院長肖寶華,他指出,開發海洋牧場是發展休閒漁業的必由之路。打造全生態鏈海洋牧場如果說蔚藍生態是海島的最大優勢,海洋牧場就是維持這一優勢的重要方式。
  • 教師節特刊 |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立足海洋 服務海南自貿港建設
    從熱帶雨林走向南海之濱,向著藍色海洋揚帆啟航;從傳統學科到特色優勢學科轉型,穩步邁向綜合實力全面提升的海洋高等學府;從海南少數民族地區人才培養的「搖籃」發展成為以熱帶海洋為特色的海洋類大學……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實現了一次又一次成長和跨越。
  • 中山大學教授黎祖福:海洋牧場與休閒漁業是一個有機體
    中山大學教授黎祖福:海洋牧場與休閒漁業是一個有機體2020-04-09 21:53:00  水產養殖網  近日,《海洋與漁業》記者採訪了中山大學黎祖福教授。他認為,海洋牧場與休閒漁業是一個相互密切關聯的有機體。「海洋牧場的建設,給一片海域中的海洋生物提供更好的生長環境,那麼,這片海域的環境變好了,海洋生物將呈現出豐富多彩的生物多樣性,它的觀賞價值自然就提高了,將會吸引更多的人們愛海親海,更利於發展休閒漁業。」
  • 臺灣海洋大學張清風校長一行來訪海南熱帶海洋學院
    中新網海南新聞2月2日電(趙關靖)近日,臺灣海洋大學張清風校長一行來海南熱帶海洋學院考察交流。座談會上,雙方就進一步推動師生互派、學術交流、科學研究等寬領域、多層次的合作進行了深入探討與交流,共同推動兩校的務實合作。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廖民生副校長首先對臺灣海洋大學張清風校長一行的到來表示歡迎,並詳細介紹了該校辦學歷程及有關情況。
  • 海南大學和貴州大學,兩所前景大好的重點大學
    海南大學和貴州大學都是所在省的唯一一所211工程建設高校,也是唯一的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是所在省的最高學府。兩所高校各有特色,各有所長,前景大好;都是值得報考的高校。貴州大學擁有貴州高校中最優秀的師資,現有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3人、青年長江2人、國家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4人、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5人、中宣部全國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3人等眾多優秀人才。
  • 「海洋牧場」圖書推薦(一)海洋牧場概論
    叢書序 第一章  海洋牧場起源及建設背景   第一節  海洋牧場概念   第二節  海洋牧場起源   第三節  海洋牧場建設背景   第四節  海洋牧場的建設內容、功能與分類   第五節  海洋牧場與傳統海洋漁業的差別   參考文獻 第二章  國內外海洋牧場發展歷程   第一節  國外海洋牧場發展歷程
  • 華北水利水電大學與海南省水務廳、海南熱帶海洋學院籤署三方戰略合作協議
    海南省水務廳廳長王強、海南熱帶海洋學院校長陳銳和我校校長劉文鍇出席籤約儀式。海南省水務廳黨組成員馮雲飛、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副校長楊茲舉和我校副校長劉雪梅代表三方籤署戰略合作協議。籤約活動結束後,海南熱帶海洋學院黨委書記王長仁會見了劉文鍇一行,就有關合作事宜進行了溝通交流。籤約儀式開始前三方舉行會談。
  • 弗林德斯大學教授博鰲談海南發展:不能光建房子賺錢
    澳大利亞弗林德斯大學的Kenneth D Morgan教授在博鰲接受南海網記者專訪時說,中國乃至亞洲老齡人口越來越多,養老業是海南的發展方向,海南不能光靠建房子賺錢,要做好合理的預期。  南海網記者獨家專訪了參加博鰲亞洲論壇2014年年會的澳大利亞弗林德斯大學的Kenneth D Morgan教授。
  • 海洋海事類:學科綜合 前景廣闊
    【你的大學你做主】作者:方芳(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高等教育研究院副教授)根據教育部最新發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20年)》,與海洋海事相關的學科門類涉及理學、工學和管理學。其中,理學門類下的專業類為海洋科學類,工學門類下的專業類為海洋工程類,管理學門類下的專業類為公共管理類,主要包括海事管理專業。從就業情況來說,海洋科學類專業的畢業生主要面向石油、礦產、環保、食品、水利和醫藥衛生等行業,具體包括:一是與海洋科學、環保有關的政府機關和事業單位,如海洋局、海關、水利局等;二是企業單位,如國家石油企業、礦產企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