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所有人都會質疑各自生活的真實性,就如同孩子們總愛詢問自己是否被領養一樣。」《楚門的世界》的編劇安德魯·尼科爾的話告訴我們,一個人並不只是單純自我的存在,還有本我、超我的影子。
《楚門的世界》是派拉蒙影業公司於 1998 年出品的一部電影,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提名以及金球獎、歐洲電影獎等多項大獎。影片主要講述了主人公楚門對於早已規劃好的虛假人生一無所知,自我的現實生活雖然無憂無慮,但這並不是他想要的,本我在一直計劃著逃離,最終他擺脫現實的束縛,選擇了自己想要的超我生活。
本我、自我和超我出自弗洛伊德的「人格結構理論」。弗洛伊德把人格結構分成三部分:處於潛意識本能的我、現實世界中的我和理想化自由的我。下面,我將從弗洛伊德人格結構理論解讀,主人公楚門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三重人格特徵。
一、 本我:衝破現實的束縛,追尋自己想要的自由
弗洛伊德認為,所謂的「本我」就是隱藏在人心裡最處處,最原始、最模糊的部分,也是冰山理論中最底層的部分,相當於潛意識。是一種與生俱來的動物本能的衝動,它是人們心理最真實的寫照,它完全處於潛意識之中。對於楚門來說,那種最原始的欲望就是追尋屬於自己的自由世界。當楚門看見那艘沉沒的小船時,想到了出海遇難的父親,他兩腿發軟邁不開步子,這就是他潛意識的本我觸發的反應。他一次次衝破現實的束縛,但是這一潛意識的陰影並沒有離開他,他在現實中畏手畏腳,始終在逃避,自由似乎離自己很遠。
在上班路上,楚門再次看見自己的老父親,當他走進仔細看時,父親卻被帶上公交車離他而去。父親曾經帶他出海,是楚門嚮往世界的化身,父親的出現,正是嚮往的世界在楚門潛意識裡的掙扎。
楚門向心愛的女神施維亞表白,卻被告知周圍的一切都是假的,女神被帶走了,只留下一條紅色圍巾。正是這條現實的圍巾,引起了楚門本我對現實的質疑,他表現出對現實的對抗,他感覺有人監視他,這裡不是他要呆的地方,他要逃離去追尋屬於自己的世界。
在我看來,父親和女神的出現就是楚門潛意識本我對自己的催促,要逃離這個虛假的世界。弗洛伊德說:「本我的動力表達了個體有機體生命的真實目的,那就是滿足它的先天需要。」本我作為一股無形的力量,引導楚門去直面自己的真實目的,那就是逃離,去滿足自己對自由的需要。
二、 自我:面對虛假的現實,努力地尋找突破
在弗洛伊德看來,「自我」,是本我的現實體現,是本我與外部世界溝通的橋梁,它奉行「現實原則」,需要排除現實的種種阻礙,最終滿足內心需要。楚門對現實產生厭倦,他要逃離,他選擇了很多種逃離的方式,比如飛機、大巴和自駕,最後都以失敗告終。現實的自我在努力尋找突破口,但是並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面對現實自己也很無奈!
經過一番努力,楚門找到了一個突破口,他駕駛著小船航行在大海上,現實中不僅有風浪,還有巨浪,楚門堅強地挺了過來。風浪過後,太陽出來,楚門撐起風帆,繼續前行。他逃離了所有的一切都是人為設計的桃源島,向著本我嚮往的世界砥礪前行。
在這個虛擬的社會群體中,楚門沒有體驗過自然的親情、甜蜜的愛情、真誠的友情。所以,扭曲的世界必然有不自然的地方,這種殘酷的真實令他不能再忍受這些符號似的人與人的關係。這虛假的現實跟楚門的本我的呼喚格格不入,他要選擇逃離。
在我看來,既要面對現實,又要順應本我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現實是一個規律的世界,而本我卻是不受束縛的內心回歸。這讓我想起借山而居的青年畫家張二東,隱居終南山,過著令人羨慕的世外桃源般的生活,這似乎順應了自己的本性,但是現實卻沒有那麼詩意,棲居深山生活起居哪有那麼容易。楚門為了心中的理想世界,也是承受了現實中凡人不堪承受之重。
三、超我:認清現實的世界,勇敢地做出選擇
弗洛伊德認為,「超我」就是道德化了的自我,處於人格的最高層,是由於個體在生活中,接受社會文化道德規範的教養而逐漸形成的。超我規定著道德的標準,它的主要功能是按照至善原則指導自我,限制本我,以便達到理想自我的實現。
楚門歷經千辛萬苦來到大海的盡頭,他邊摸著藍天,邊走向階梯,打開了那扇世界盡頭的門,看到的是一片黑暗。此時,楚門真正認清了這個現實的世界,實現了超我的轉化,勇敢地做出了自己的選擇,走進那扇未知的黑暗之門。
楚門為什麼沒有走回頭路呢?因為精心打造出的這個平和安寧的「桃源鎮」如製作人所言,一切都是美好的,有如伊甸園般安靜祥和,到處是友善的笑臉和問候的話語。但是這一切都不是真實的,嚮往自由的本我,絕不允許自己受到欺騙和束縛。
心理學家維克多·弗蘭克爾曾說:「即使在最黑暗的情境下,我們也能保持精神的自由與心靈的獨立。」楚門很紳士地向虛假的世界告別,毅然決然地走進了那扇門。走向那未知的黑暗世界,這正是楚門苦苦追尋的精神自由和心靈獨立。不管那個黑暗的世界中等待他的是什麼,他都不在乎,因為楚門得到了心靈的頓悟,他找回了那個失去的自我,也找回了那個自由自在的本性,他從此進入了理想化的世界。
結語
通過以弗洛伊德人格結構理論對楚門三重人格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楚門努力地衝破現實自我的束縛,順應內心深處本我的訴求,進入了理想化的超我境界。在這個過程中,楚門不斷地與現實對話,實現了對現實更深層次的認識,從而成功逃離虛假的現實,走進自己嚮往的真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