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數說丨11月上半月新藥研發:CD47單抗PK安全性和耐受性,天境...

2020-12-13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數說丨11月上半月新藥研發:CD47單抗PK安全性和耐受性,天境生物、信達生物、康方生物披露初步結果

每日經濟新聞 2020-11-18 20:55:04

回顧11月上半月,共有一類新藥臨床申請數量30個,抗腫瘤藥物仍是主要研發方向。值得注意的是,天境生物、康方生物、信達生物相繼披露CD47藥物的臨床研究結果,新一代CD47單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數據無嚴重貧血出現,但尚未披露臨床相應數據,還需經過一系列的挑戰和驗證。

每經記者 金喆    每經編輯 魏官紅    

丁香園Insight資料庫援引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數據顯示,11月1日~11月15日,中心共承辦460例申報進度,其中受理化藥申請328項,中藥申請31項,抗體類29項,血液製品相關18項,多肽13項,非抗體類蛋白9項,疫苗類8項,診斷試劑4項,細胞治療4項,微生物相關3項,基因治療1項。

回顧11月上半月,共有一類新藥臨床申請數量30個,抗腫瘤藥物仍是主要研發方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認為,本階段新藥研發的亮點主要是天境生物、康方生物、信達生物相繼披露CD47藥物的臨床研究初步結果。

在基於同一靶點的創新藥研發上,同質化的競爭更看重研髮結果成色。《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天境生物、康方生物、信達生物相繼披露CD47藥物的臨床研究結果後,三家公司股價均有所上浮,天境生物當日上漲8%,信達生物當日上漲2%,康方生物當日上漲3%。

每月要聞

天境生物、信達生物、康方生物相繼披露CD47靶點進展

11月9日,天境生物在2020年癌症免疫治療學會(SITC2020)年會上公布了CD47抗體TJC4的早期臨床數據,在實體瘤中觀察到單藥療效,且劑量爬坡到30mg/kg仍無血液毒性,表現出極佳的治療潛力。

11月11日,信達生物宣布將在SITC2020線上年會以電子壁報形式公布其CD47單抗(IBI188,letaplimab)在美國開展的單藥治療晚期惡性腫瘤的1a期臨床研究(NCT03763149)的研究結果。

11月12日,康方生物發布公告,公司在SITC2020上公布了自主研發的下一代靶向CD47的人源化單克隆抗體(研發代號:AK117)的首次人體臨床研究進展。

每經點評:

CD47是一種在腫瘤細胞和正常細胞廣泛表達的膜糖蛋白,通過與免疫細胞上信號調節蛋白α(SIRPα)的N末端結合,發出「別吃我」的信號,抑制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從而保護健康細胞不被免疫系統破壞。CD47抗體療法目前主要分為三個研究方向:單藥、聯用治療性抗體藥物以及聯用T細胞檢查點抑制劑。

不過,CD47抗體的副作用——無法得到有效解決的貧血症正是此前CD47領域一直不被看好的原因。除了腫瘤細胞,人體內紅細胞的表面同樣廣泛表達CD47,這就使得CD47靶向藥物在消滅癌細胞的同時也對紅細胞造成傷害,患者會出現嚴重貧血的副作用。

但因為成藥性不好,此前已有多個CD47單抗臨床試驗終止,後來的企業也更加重視如何解決血液學毒性問題,將重點對準了產品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PK藥物安全性和耐受性

天境生物Lemzoparlimab:未發現溶血性貧血,實體瘤治療初顯臨床療效

天境生物在SITC2020上公布了試驗的初步結果,在沒有任何預激給藥的情況下,Lemzoparlimab每周給藥,從最低劑量(1mg/kg)至最高劑量(30mg/kg)範圍內顯示出良好的耐受性,在所有劑量組中均未觀察到劑量限制性毒性和溶血性貧血。安全性之外,研究成果中還表現出療效信號,在30mg/kg劑量組的三例患者中,一例經過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失敗的患者在接受Lemzoparlimab治療後確認部分緩解(PR)。

信達生物letaplimab:單藥使用後整體貧血發生率為15%,3例3/4級不良反應

信達生物在SITC2020上公布了其CD47單抗(IBI188,letaplimab)1a期臨床的研究成果。研究入組20例受試者設置7個劑量組,從0.1mg/kg至30mg/kg每周給藥1次。信達生物表示,安全性數據顯示了其CD47單抗整體耐受性良好,對其「安全性充滿信心」。

康方生物AK117:T-cell佔位效果最優,無貧血症狀

康方生物公布了第二代CD47單抗AK117在澳洲臨床試驗結果,研究設置7個劑量組,從0.3mg/kg至45mg/kg,每周給藥1次,各隊列受試者對藥物耐受性良好,無劑量限制性毒性(DLT)事件發生。研究顯示,所有正在進行的劑量爬坡隊列中未發生藥物相關的貧血症狀,因此與第一代產品相比,無需使用低劑量誘導。受試者外周血T細胞的CD47的受體佔有率(RO)在3mg/kg隊列就已經達到並維持在100%。

如果能夠解決貧血症的難題,CD47抗體的前景又會如何?

自發現CD47可以作為新一代腫瘤免疫治療的靶點以來,針對該靶點的藥物研發就未停止過。據Insight資料庫統計,全球已有24家企業布局該靶點產品,不僅包括CD47單抗,還有針對CD47和其它靶點的雙特異性抗體,其中有10家為國內企業。Forty Seven公司仍然走在研發前列,已進入臨床II期。

國內十家企業布局CD47靶點產品

從目前數據來看,CD47靶點在高風險骨髓增生異常症候群表現出優異響應,但在非霍奇金淋巴瘤初步響應並不高,實體瘤(如非小、胃癌、頭頸癌)早期響應不理想,頭頸癌和胃癌早期響應在20%左右。頭頸癌適應症,ALX148聯合帕博利珠單抗,總體響應20%;胃癌適應症,ALX148聯合曲妥珠單抗,總體響應21%。

從品種迭代來看,新一代CD47單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數據無嚴重貧血出現,但尚未披露臨床相應數據,還需要經過一系列的挑戰和驗證,讓我們拭目以待。

每月數讀

1、本期首次註冊上市的品種有3個

2、本階段申報的項目中,化藥仿製藥138項,化藥新藥/原研藥96項,生物製品新藥/原研藥32項,化藥改良型新藥2項,非原研/類似藥生物製品22項,生物製品改良型新藥1項,生物製品類似藥5項,暫時不明40項。


按成分治療領域排名,前五位是抗腫瘤藥物(62項),抗感染藥物(55項),免疫系統藥物(47項),神經系統藥物(40項)和消化系統藥物(26項)。

本階段有1種藥品擬納入優先審評審批品種,為西安楊森申報的2.2類新藥達雷妥尤單抗注射液(皮下注射),該藥物為抗腫瘤藥物(生物製品新藥/原研藥),本階段已提交上市申請,擬優先審評理由為「臨床急需的短缺藥品、防治重大傳染病和罕見病等疾病的創新藥和改良型新藥」。

1款藥品正式納入優先審評審批,為百濟神州申報的3.1類新藥迪妥昔單抗注射液,該藥物為抗腫瘤藥物(非原研/類似藥生物製品),本階段已提交上市申請,優先審評理由為「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規定其他優先審評審批的情形」。

迪妥昔單抗適用於治療≥12月齡的高危神經母細胞瘤患者,這些患者既往接受過誘導化療且至少獲得部分緩解,並且隨後進行過清髓性治療和幹細胞移植治療;也適用於治療伴或不伴有殘留病灶的復發性或難治性神經母細胞瘤。

3、本期共有一類註冊新藥臨床申請30個(不含補充申請)

「每經數說丨新藥研發」由每日經濟新聞編制,每半月發布一次。為避免我們資料收集過程中出現遺漏,請創新藥研發企業及時將創新藥研發進展通報給我們,以便我們及時計入指數並計算權重。

聯絡郵箱:jinzhe@nbd.com.cn

相關焦點

  • 每經數說丨12月上半月新藥研發:2020醫保談判PD-1花落誰家?價格戰...
    每經數說丨12月上半月新藥研發:2020醫保談判PD-1花落誰家?2018年6月,2款PD-1進口藥獲批,月費用約4萬元,同年12月,2款國產藥獲批,月費用降到約1.4萬元。2019年底醫保談判後,信達生物信迪利單抗醫保後年費用約2.9萬元。根據目前流出的消息,本次進入醫保的國產PD-1患者實際支付的年治療費用降至1.5萬元左右。不過,《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尚未從官方確認上述消息。
  • 天境生物在2020年SITC年會公布Lemzoparlimab的1期臨床研究結果
    天境生物創始人、榮譽董事長兼董事臧敬五博士表示:「Lemzoparlimab是由天境生物自主研發的具有全球競爭力的CD47抗體,其創新之處在於我們的研發團隊通過差異化設計和針對性的篩選發現了識別CD47抗原獨特表位的單克隆抗體。
  • 信達生物在2020年SITC線上大會公布CD47單抗IBI188(Letaplimab)單...
    美國舊金山和中國蘇州2020年11月11日 /美通社/ -- 信達生物製藥(香港聯交所股票代碼:01801),一家致力於研發、生產和銷售用於治療腫瘤、代謝疾病、自身免疫等重大疾病的創新藥物的生物製藥公司宣布,在2020年癌症免疫治療學會(SITC)線上年會以電子壁報形式公布其CD47單抗(IBI188,Letaplimab
  • ...天境生物(IMAB.US)攜CD47最新臨床成果新登SITC國際舞臺
    經深入研究,該表位與紅細胞膜表面特殊的糖基化修飾相關,大大降低了與正常紅細胞結合,從而避免了常見的血液系統毒性和藥代動力學上的「沉沒效應」。而此次天境生物在SITC大會上公布的TJC4(lemzoparlimab)的I期劑量爬坡試驗數據,進一步驗證了該藥在安全性和藥代動力學方面的差異化優勢。
  • 全球超20款CD47單抗邁入臨床,中國佔一半!
    天境生物與艾伯維就CD47單抗TJC4達成總值29億美元的全球戰略合作;9月8日:獲輝瑞2500萬美元投資,CD47明星公司Trillium股價大漲40%;......有業內人士感嘆,「CD47徹底火了。」不過熱潮背後,許多人一定不會忘記幾年前CD47命懸一線的那些至暗時刻。
  • 2019年9月中國1類新藥臨床動態
    2019年3月,Tracon Pharma在美國開展TJ-004309與Atezolizumab聯合治療實體瘤和轉移性癌症的臨床一期試驗(NCT03835949)。融資及交易2018年11月,TRACON與天境生物達成合作協議,共同在美國及其他北美地區進行臨床開發。
  • ...特瑞普利單抗注射液治療晚期膽管癌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I/II期...
    格隆匯3月3日丨澤璟製藥(688266.SH)公布,公司近日收到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藥監局」)核准籤發的《臨床試驗通知書》。 此次獲批開展的甲苯磺酸多納非尼片聯合特瑞普利單抗注射液治療晚期膽管癌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I/II期臨床研究,屬於本品和抗PD-1抗體藥物聯合用藥在晚期膽管癌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早期探索性研究。
  • 天境生物將在癌症免疫治療學會年會上公布Lemzoparlimab臨床數據
    公司今天宣布,將於2020年11月9日至14日舉行的第35屆癌症免疫治療學會年會(SITC 2020)線上大會期間以海報形式公布其CD47單克隆抗體lemzoparlimab(也稱為TJC4)用於治療復發或難治性惡性腫瘤的美國1期劑量爬坡試驗數據,包括藥物臨床安全性數據、藥代動力學及藥效動力學數據以及初步的藥效數據等。
  • ...月上半月新藥研發:雙抗賽道如火如荼,信達生物挑戰「藥王」修美樂
    每經點評PD-(L)1抗體、CAR-T細胞療法等在免疫治療領域大放異彩,吸引無數企業競相布局,雙特異性抗體的細分領域研發更是在2014年成為新藥研發投資熱點。9月3日,信達生物(01801,HK)發布公告,用於治療類風溼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和銀屑病的蘇立信(阿達木單抗生物類似藥)獲批上市。
  • ...信迪利單抗聯合IBI305(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藥)治療晚期肝細胞癌...
    蘇州2020年6月1日 /美通社/ -- 信達生物製藥(香港聯交所股票代碼:01801),一家致力於研發、生產和銷售用於治療腫瘤、自身免疫、代謝疾病等重大疾病的創新藥物的生物製藥公司,宣布其在第56屆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年會(ASCO)上以壁報的形式公布了信迪利單抗聯合信達生物自主研發的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藥(研發代碼:IBI305
  • 繼吉利德、艾伯維之後 又一家巨頭進入CD47領域
    上周二(9月8日),輝瑞進行了一筆2500萬美元的股權投資,以每股10.88美元的價格買入了Trillium Therapeutics約230萬股普通股,該價格較9月4日收盤價高出15%。交易公布之後,Trillium Therapeutics受到投資者追捧,9月9日股價飆升43%。
  • 2018年10月中國1類新藥臨床動態
    ACC-008)是由江蘇艾迪藥業有限公司和南京安賽萊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三聯抗癌新藥,為ACC007聯合3TC和TDF的三合一複方製劑,是國內首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三聯複方抗HIV新藥。)研發,2018年10月獲得臨床試驗批件。
  • 羅氏血友病新藥4項NDA擬納入優先審評;君實PD-1再獲孤兒藥資格認定
    這項隨機雙盲、含安慰劑對照的2期臨床試驗評估了LY-CoV555,在門診治療有症狀的COVID-19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數據表明,LY-CoV555的治療與患者的住院率降低相關。 7、輝瑞稱,在一項正在進行的新冠疫苗後期臨床研究中,使用公司研發的新冠疫苗或安慰劑的志願者,出現了輕微到中度的副作用。公司表示,副作用包括疲勞、頭痛、發冷和肌肉疼痛。
  • B肝在研新藥GS-9688和Ia期供健康者較高安全性
    吉利德科學旗下B肝在研新藥賽爾甘託莫德(英譯:Selgantolimod),即GS-9688,近期在全球四大頂級醫學期刊的《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中發布了在健康受試者中的安全性、藥代動力學以及藥效學研究數據。
  • 百濟神州(06160)公布替雷利珠單抗和PAMIPARIB的臨床數據
    百濟神州腫瘤免疫學首席醫學官賁勇醫學博士表示:「我們很高興能公布替雷利珠單抗在中國的第二項適應症尿路上皮癌(UC)中的關鍵數據,並期待與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就此項正在接受優先審批的新藥上市申請開展下一步的對話。
  • 2019年12月中國1類新藥臨床動態盤點
    2018年11月,伊立替康脂質體聯合SHR-1316和5-FU治療食管癌的II期臨床研究(CTR20181966、NCT03732508、IRI-SHR-1316-201)開始在中國招募患者。2018年3月,評估PD-L1抗體SHR-1316在晚期惡性腫瘤患者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的I期臨床研究(CTR20180040、NCT03474289、SHR-1316-I-101)在中國完成首例受試者入組,當時預計將於2019年10月完成。
  • 2018年9月中國1類新藥臨床動態
    重組柯薩奇病毒B3注射液重組柯薩奇病毒B3注射液是由武漢博威德生物技術開發的一種溶瘤病毒產品,於2017年11月向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遞交了該藥的新藥臨床試驗(IND)申請(治療用生物製品1類),並於2018年9月獲得臨床批件,擬用於治療實體瘤。
  • 天境生物伊坦生長激素3期註冊臨床試驗獲國家藥監局批准
    伊坦生長激素可刺激胰島素樣促生長因子1(IGF-1)在肝臟中的合成,並激發包括成骨細胞和軟骨細胞在內的多種組織的生長刺激作用,以促進骨骼的生長。由於其技術的獨特性,伊坦生長激素相較於傳統的聚乙二醇化rhGH藥物具有長期安全性優勢。 已經完成的1期和2期臨床研究結果顯示,伊坦生長激素每周一次或兩周一次給藥,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其臨床療效與需每日注射的rhGH藥物(genotropin)相當。
  • 手足口病疫苗等90種新藥獲得證書 中國新藥研發和藥物非臨床安全性...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柳青):中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相關負責人22日表示,重大新藥創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實施以來,新藥研發成果顯著。截止「十二五」末,累計90個品種獲得新藥證書,其中包括手足口病疫苗以及針對肺癌、白血病、耐藥菌防治等方面的新藥。
  • 2020年5月中國1類新藥臨床動態
    2018年11月,SHR2554單藥或聯合SHR3680在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中的耐受性、藥代動力學(PK)和療效的I/II期研究(CTR20181923、NCT03741712、SHR2554-SHR3680-I/II-102 )在中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