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有四個最神奇的小瓶子,每一個小瓶都插著一個豎直的細細的小管子。而這四個神奇的小瓶子背後蘊含的物理知識是每年中考物理必考內容!
之所以說這四個小瓶子很神奇,是因為這四個小瓶子都來自於初中物理課本插圖,其製作器材來自於最簡單的生活用品,屬於學生們最易做的小製作、小實驗,但是這四個小製作卻模擬了初中物理幾個重要的實驗器材以及日常生活用品。
這正體現了物理的簡單美!總是用最簡單、形象、生動的實驗就能表述複雜的物理現象和物理原理。
由於這四個小瓶子背後蘊含的物理知識屬於初中物理最基本的物理原理和物理現象,也是中考物理大綱要求必須掌握的內容,所以這些模型背後的物理原理在歷年中考中都屬於必考知識點。各地中考也經常直接考查這四個小瓶的物理原理。所以馬上面臨中考的初三同學們,一定要透徹理解這四個小瓶的物理原理及其應用。
下面我們依次來說一下這四個神奇的小瓶子!
一.自製溫度計:
注意這個小瓶的製作要求,否則容易導致實驗失敗。之所以用帶顏色的水是為了讓我們觀察更清晰;用橡皮塞塞住的目的是讓橡皮塞與玻璃管之間封閉更緊密,以防止液體漏出;之所以用細玻璃管,是可以在液體的體積發生微小變化時也能觀察到明顯的液體上升和下降情況。
其實,這裡的小瓶子就相當於溫度計的「玻璃泡」,小瓶子內部的液體就相當於溫度計內的「測溫物質」。當把小瓶子放入熱水、冷水中時,由於小瓶內的液體「熱脹冷縮」,使得細玻璃管內的液體上升、下降。如果我們在細玻璃管內液面處標上溫度值,就變成了溫度計。
我們日常所用的體溫計、溫度計以及實驗室用溫度計都是依據「液體熱脹冷縮」的物理原理製作而成的。
二.自製氣壓計:
這個小瓶也是要求用橡皮塞,使其具有良好的氣密性,而且也是要求兩端開口的細管子!和自製溫度計不同的是,小瓶內不要求裝滿液體,並且要求從管口向瓶內吹入少量氣體,使瓶內氣壓大於外界大氣壓,從而在停止吹氣後使水上升一段高度。此時可以列出一個壓強公式,即「外壓+細管中的水壓=瓶內氣壓」。
注意:不能用手直接拿瓶子,否則瓶子受熱後內部氣壓會變大!
與大部分常見物理儀器不同的是,氣壓計有一個最特殊的一個地方,即細管越往上、刻度值越小!
為什麼呢?因為當提著瓶子往山上走時,外界氣壓變小,在內部氣壓的壓力下,細管中的液面會上升,此時如果在液面處記下外界氣壓值,會比山下時記錄的氣壓值小!
這一點一定高度注意,可能今年中考物理會考查到!
三、演示「力能使物體發生形變」:
除了要求「氣密性」要好、選用「有色液體」之外,還要注意這個物理小實驗最神奇的幾個地方在於,
第一:要求是「厚」玻璃瓶!因為選用厚玻璃瓶演示彈性形變會更有說服力;
第二:要求是「扁平」玻璃瓶!當用力壓扁面時,發現細管中的液面上升,說明瓶子的容積變小了;當用力壓窄面時,發現細管中的液面下降,說明瓶子的容積變大了;從而驗證了「力能使物體發生形變」!
注意,以上三個小瓶都利用了「轉換法」!即把「溫度高低、氣壓大小、微小形變」轉換成了細管內液面的高低!
四、演示「流體流速與壓強的關係」!
此實驗看似和前面三個小瓶並不相同,但是現實中卻全都是小瓶!即所有大大小小的「噴霧器」原型!所以,此實驗雖然用杯子演示,其實在中考時可以改為用瓶子演示。
當用水平管B向豎直管A管口吹氣時,可以看到豎直管中水面上升,再用力吹氣,就可以噴出霧氣。這不正是「噴霧器」的原型嘛。
請看一下一位中考物理學霸對於這四個小瓶的總結吧:
還沒有面臨中考的初二學生們看到這位物理學霸的總結有什麼感想呢?這就是學好物理的一個最好用的方法:「歸納法」,可以同類歸納,也可以對比歸納,還可以章節歸納。凡是養成「經常反思、歸納、整理」習慣的中學生,最後的成績都會突飛猛進!
以上就是初中物理四個神奇的小瓶,初三的學生們一定要高度重視,中考常考其中的物理原理和一些細節。初中生們應該養成經常用一些小製作、小創新來驗證物理知識的良好習慣!這不但有助於學好物理這門功課,更重要的是有助於培養我們的創新能力!
中學生朋友們,養成手腦並用的良好習慣吧,創新能力是這個世紀最重要的能力之一!為了美好的未來,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