滷水點豆腐,點出「農村味兒」

2020-12-20 沂蒙小姚

在農村,有「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的習俗,過年吃豆腐,代表著來年全家都幸福。當然,臘月二十五也只是順口而已,不僅僅是二十五一天,一般進入臘月下旬,就到了真正做豆腐的「旺季」。

這是一戶普通的農家小院,五間大瓦房,加上一間偏方和一間「門樓」,典型的北方農村建築風格。戶主是已年過花甲的老兩口,除了種田外,做豆腐成了他們最大的「副業」。

幾樣做豆腐的用具。在農村生活過的人都知道,做豆腐肯定會用到這樣的竹筐子,還有盛水的大甕。

在過去的農村,生活條件較差,吃豆腐的概念大過吃肉,並且一個農村家庭包括老人和孩子,至少都有五六口人,過年時會做上一整包豆腐。而現在,做豆腐只是變成了一種「習慣」,幾戶人家湊在一起才能做一包豆腐,最後再按照一斤大豆出多少豆腐來平分。

這樣的農家灶臺已經不多見,大灶連著小灶,後面就是煙囪。在以前,農村灶臺旁都會有鼓風用的風箱,現在幾乎已經淘汰了。

做豆腐還是用傳統的工藝,把大豆泡好、磨漿,再放進這樣的大鍋裡煮沸。灶臺上的碗裡是做豆腐用的滷水,豆漿煮沸好加進滷水,豆漿裡的蛋白質就會凝到一塊,俗話說的「滷水點豆腐」就是這樣。

經過滷水點豆腐後,豆漿就變成了城裡人常吃的豆腐腦。把豆腐腦倒進鋪上紗布的竹筐包好,再放上重物壓一會,豆腐腦就會凝結成一整塊豆腐。

熱氣騰騰,剛出鍋的豆腐腦。曾經是多少農村孩子最「奢求」的食品,如今變成了家家戶戶都能吃得起的早餐。

經過幾個小時的忙碌,老大娘終於把豆腐做好,正在用刀割開。豆腐已經有兩千多年歷史,發展至今已花樣繁多,品種齊全。不過,像這樣傳統工藝做出來的豆腐,才是正宗帶有「農村味兒」的豆腐。

相關焦點

  • 農村老話「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是啥原理呢?今天總算明白了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三農小專欄,帶你了解更多有關的三農農村的人和事,如果想持續受到本欄目,請記得關注我喲!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農村老話「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是啥原理呢?今天總算明白了農村老話「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是啥原理呢?
  • 為什麼滷水有毒,使用滷水點豆腐反而對人體有益
    要使膠體溶液變成豆腐,必須點漿也稱為點豆腐。點漿方法不同,做出的豆腐質量也不同。點漿方法,主要是指做豆腐使用哪種凝固劑。凝固劑用石膏做出的豆腐,因其凝固進度緩慢,故能做出保水性好、光滑細嫩的豆腐。用滷水點豆漿做豆腐,可使豆漿中蛋白質迅速凝固,使豆腐持水性較用石膏點豆漿做的豆腐差,所以做出的豆腐較幹,也可以用滷水點豆漿做豆腐乾。 目前工業化生產的豆腐,大部分是採用——葡萄糖酸內酯作凝固劑來做豆腐,具有白嫩富有彈性,營養豐富,味道純正,出品率高等特點。
  • 滷水點豆腐,那滷水是怎麼做出來的?有毒嗎?
    據說,最早的豆腐其實是豆腐沉澱後的產物,有點類似於豆腐花,那時候叫「豆膏」,然後到了漢代時,漢淮南王劉安研究出了「豆腐術」,用石膏和鹽滷制出了豆腐,由於豆腐的白嫩和其營養價格,讓它一經出現就在中國大地開始風靡起來。然南王劉安製作豆腐時用的兩樣東西中,石膏我們是一聽也就知道是什麼東西,但鹽滷就有點難以理解了。
  • 點豆腐的滷水到底是啥東西?和滷肉的滷水有何區別?看完長見識
    這種滷水是醬油色的,不管是雞鴨鵝以及牛肉等肉類,只要通過這鍋秘制的滷水進行滷製,滷出來的肉都帶有一股濃鬱的滷味,其中我國的滷味以南方潮汕地區滷獅頭鵝而聞名。但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滷水是非常神秘,很多人只聽過,可真正見過的卻只有懂得做豆腐的人才知道,它就是用於點豆腐用的滷水。那這種點豆腐的滷水到底是啥東西呢?和滷肉用的滷水有何區別?
  • 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教你用滷水做老豆腐,味道純正方法簡單
    之前做的嫩豆腐有粉絲留言想要老豆腐的教程,今天就安排,只要你們想要的都會有的。先準備15克鹽滷加上70克清水,這個巖爐是豆腐製作的傳統凝固劑,徹底攪拌融化,不要有一丁點的固體,如果不放心可以過濾一下,滷水調好了備用,準備600克黃豆提前浸泡一晚上,氣溫高的地方記得放冰箱,清洗乾淨,瀝乾水分,一次打不完,分次加入破壁機裡,4800毫升清水也分自家,只要把黃豆和清水全用完就行了。打上兩分鐘左右,打得細膩一點,出漿率更高。
  • 「年豆腐」的幸福味道!|滷水|豆皮|豆子|豆腐|豆漿|豆腐腦
    這俗話說「二十五,磨豆腐」當然這磨豆腐倒不一定是非得在二十五這一天或早或晚圖的就是一個過年的好兆頭這不,在傳統豆腐手藝專業村膠北街道楊家林村勤勞的鄉村豆腐傳統手藝人早早地就忙活著做起了幸福年豆腐來到楊寶合夫婦的豆腐坊裡
  • 老家做豆腐都是滷水豆腐,那麼滷水是怎麼弄的?和石膏有區別嗎?
    滷水,又叫鹽滷,有的地方叫膽水,主要成分,氯化鈉,氯化鎂,氯化鈣等,是鹽池中的母液水冷卻後的結晶體,可以把植物中的蛋白質分離出來穩固定型。之所以俗話說得好,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滷水學名為鹽滷,是由海水或鹽湖水製鹽後,殘留於鹽池內的母液,主要成分有氯化鎂、硫酸鈣、氯化鈣及氯化鈉等,味苦。蒸發冷卻後析出氯化鎂結晶,稱為滷塊。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
  • 有聲讀物 | 滷水豆腐
    「小徐同志,我今天去市場買到一份滷水豆腐,現在正熱乎著呢,正好切成方塊,蘸著蒜泥吃,你不就喜歡這樣吃嗎?」孩子的爸爸一邊切著冒著熱氣的豆腐一邊說。是啊,我吃豆腐還真有點講究,多少年了也改不了,用油炒油炸吧,覺得油膩;放菜裡吧,又覺得失去豆腐的應有的鮮味,唯獨喜歡剛出鍋的滷水豆腐,鮮,嫩!
  • 做麻婆豆腐用滷水豆腐還是內酯豆腐?很多人做錯了,難怪不入味
    做麻婆豆腐用滷水豆腐還是內酯豆腐?很多人做錯了,難怪不入味!川菜可以說在全國都很受歡迎,我家雖然是地地道道的山東人,但是對於川菜特別的喜愛,川菜的鮮香麻辣,吃起來特別的下飯。豆腐分為北豆腐和南豆腐,也就是滷水豆腐和內酯豆腐。而做麻婆豆腐在選擇食材上是很重要的,以前就有朋友問過我這個問題,就是做麻婆豆腐是選擇滷水豆腐還是內酯豆腐呢?其實正宗的麻婆豆腐都是選擇滷水豆腐做成的,用滷水豆腐做可以更快的入味,而且滷水豆腐紮實,韌性大不易碎,做成的菜品口感更好,很適合做麻婆豆腐。豆腐中含有豐富的鈣質,很適合中老年人,可以補充鈣質延緩衰老,也是我家常吃的。
  • 小竅門 | 不用滷水也能在家做豆腐
    自製豆腐 by 木棉拿什麼「點」豆腐____「一物降一物,滷水點豆腐」,裡面提到的滷水就是鹽滷了,鹽滷點出來的豆腐就是我們常說的「北豆腐」。北豆腐含水量少,顏色偏黃,入口後顆粒感比較明顯,特別適合拿來煎、炸、釀以及製作餡料。
  • 滷水的兩種做法,哪一種做豆腐大家更愛吃呢?
    滷水的兩種做法,哪一種做豆腐大家更愛吃呢?各位喜歡美食的小夥伴們,大家好!大家都知道東北人最喜歡用滷水做豆腐。過年回家,家家戶戶炊煙嫋嫋,多數人家喜歡吃豆腐。那時磨豆腐都是石磨,所以那個豆腐做得很好吃。很香。
  • 這裡做豆腐用井水點 豆腐燒著賣
    雲南省紅河州石屏縣是有名的豆腐之鄉,「水點瓊漿天下奇,火燒豆腐雲外香」就是對石屏豆腐的讚譽。縣城裡隨處可見豆腐作坊和燒豆腐攤,可以說做豆腐和吃豆腐,已經滲透到石屏人的日常生活裡。圖為滇南有名風味小食燒豆腐。俗話說,「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
  • 賀家哥嫂 一方滷水豆腐磨出萬般幸福滋味
    賀家哥嫂 一方滷水豆腐磨出萬般幸福滋味 2020-12-25 09: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豆腐不用買,有黃豆就能做!記住比例,無需滷水石膏,一晚出豆腐
    豆腐不用買,家裡有黃豆就能做!記住這個比例,無需滷水石膏,一晚上出豆腐!大家好,感謝閱讀我分享的文章,今天我要和大家說的是:『豆腐不用買,家裡有黃豆就能做!記住這個比例,無需滷水石膏,一晚上出豆腐!』豆腐吃法多樣,涼拌、熱炒、油炸、燉煮各種烹飪方式都可以,還可以和各種食材搭配,創造出一道道可口的美食,食之回味無窮。老一輩人常說,做人要像「小蔥拌豆腐」一樣清清白白,在老百姓心中,白色的豆腐具有重要的地位。豆腐是一種豆製品,如今的豆腐分為2種,一種叫南豆腐,就是常說的嫩豆腐,口感嫩滑,比較容易碎,所以不適合炒著吃。
  • 家常菜之滷水豆腐,香味濃鬱,下飯神器,內附飯店滷水香料配方
    家常菜之滷水豆腐,香味濃鬱,下飯神器,內附飯店滷水香料配方製作豆腐是個辛苦活。我們村就有一家夫妻檔,李叔和黃嬸,專門做豆腐賣的,當年可沒有磨漿機,全憑手工做的。不知道李叔往大鍋裡放什麼液體,不一會豆漿就變成豆花,然後把豆花舀入模具,蓋上棉布,再蓋上木板,壓上大石頭,豆腐水開始慢慢流出。壓的時間短些,是嫩豆腐,壓的時間足夠,就是老豆腐。夫妻倆把豆腐搬上人力三輪車,開始售賣。價格按塊計,不用稱的,當年可沒有食品袋裝的,用什麼呢,芭蕉葉。
  • 在家自製豆腐,不用內酯不用滷水,豆腐又嫩又白淨,零難度零失敗
    導語:豆腐不用買了,教你在家自製,不用內酯不用滷水,零難度零失敗豆腐的做法很多,可用鹽滷亦可用內酯,但這2種方法都比較複雜,而且也不容易買得到原料,我要分享給大家的自製豆腐方法,只需用廚房常用的一味料,做好的豆腐又嫩又白淨,豆腐的這個做法相對比較簡單,常見的食材用來製作更為方便,豆腐的這個做法零難度也零失敗,平常喜歡吃豆製品的朋友可以自己親手學習,想要做豆腐,必定會經過豆腐腦形成的過程
  • 河南新密:揭開古法點漿工藝,傳承河南豆腐文化
    「河南傳統餐飲歷史文化名城」、「河南豆腐之鄉」這些稱號落戶歷史悠久、人傑地靈的新密市,好地育好人,而這個城市也孕育出了一個以豆腐起家遠近聞名的品牌。流傳千年,細緻刻畫《豆腐製作工藝圖》完美詮釋新密市被評為「豆腐之鄉」的一大原因是《豆腐製作工藝圖》,它使新密成為豆腐的發源地,從漢代至今,豆腐在新密已經流傳了兩千多年。
  • 1碗黃豆8碗水,做豆腐不求人!無需石膏滷水,柔軟嫩滑,比買的香
    自製豆腐,只需5步!豆漿加點它,一夜做出嫩豆腐,更嫩更營養!各位讀者朋友們好,感謝大家閱讀我分享的美食文章,經驗和大家一起共享,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內容是:『1碗黃豆8碗水,做豆腐不求人!無需石膏和滷水,柔軟嫩滑,比買的更香!』
  • 滷水豆腐的家庭做法,一口咬下去滿滿的湯汁,比吃肉還要香
    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豆腐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豆製品,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相傳是由中國漢高祖劉邦之孫—淮南王劉安所發明,偶然的時候以石膏點豆汁,從而發明了豆腐,這才能讓後世千百年都享用到如此美味的食材。豆腐營養豐富,有「植物肉」的美稱,常吃豆腐可以很好的補充豐富的優質蛋白,增強身體的免疫力。
  • 不用滷水石膏 幾滴米醋自己在家做豆腐
    原來2元的豆腐漲到5塊錢一斤,關鍵是市場人太多不安全,決定自己在家做豆腐,沒有石膏沒有滷水沒有豆腐腦伴侶,決定用白醋做豆腐。老豆腐1:提前一天將黃豆泡發,大概半斤黃豆,泡發後滿滿一碗。(多打磨幾次豆漿磨的更細,出豆腐率高一些且豆腐細嫩)3:用雙層細紗布過濾豆漿,過濾剩下的豆渣不要丟棄,摻點白面、蘿蔔可以煎雜糧餅、炸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