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做豆腐都是滷水豆腐,那麼滷水是怎麼弄的?和石膏有區別嗎?

2020-12-25 小虎有話說

把海水放到一個大池子裡經過日曬,曬到一定的度數就結晶成鹽,成鹽之後鹽就沉底了,剩下的水就是滷水。主要利用酸根離子,它帶正電荷,蛋白質膠體帶負電荷,所以,酸根吸附蛋白質聚團,過濾壓榨就是豆腐。最好的就是用食用鹽+醋,點過的豆腐除了顏色不太白,味道非常好。小時候,每年過年我們都做,反而城裡賣的豆腐一股石膏味。

滷水是怎麼來的,我先說一下鹽的來源,鹽是將海水放在一個事先挖好的坑裡(在海邊挖個大坑)然後經長時間的風吹太陽曬,漸漸就會出現沉澱物,那沉甸物就是我們說的鹽,而上面的水就是滷水,當然坑裡的海水放得時間越長滷水的濃度就越高,做豆腐時就用得越少。滷水,又叫鹽滷,有的地方叫膽水,主要成分,氯化鈉,氯化鎂,氯化鈣等,是鹽池中的母液水冷卻後的結晶體,可以把植物中的蛋白質分離出來穩固定型。之所以俗話說得好,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

滷水學名為鹽滷,是由海水或鹽湖水製鹽後,殘留於鹽池內的母液,主要成分有氯化鎂、硫酸鈣、氯化鈣及氯化鈉等,味苦。蒸發冷卻後析出氯化鎂結晶,稱為滷塊。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滷水,就是海邊鹽田,海水抽上來能曬出鹽時的水,點出的豆腐有一種香味,可豆漿水有點苦,在三十年前,老農會在鹽鹼地裡鋤劃冒鹽鹼的土曬乾,然後挖坑鋪莆席,下面放個管,上面放鹽土,滷水製成,然後曬曬曬,出鹽時就可以點豆腐了。

滷水是曬鹽的餘料。也就是出去鹽後剩下的水就是滷水。這種滷水豆腐非常好吃,有一種好聞的味道。我買豆腐時都有聞一聞,不是滷水豆腐我是不買的。陝西那種製作的滷水豆腐有餿味。把這次豆漿過濾出的豆付水取出一部分,裝入無油乾淨的容器內,自然發酵產生酸味,即為酸漿水, 豆漿加熱後關火,慢慢倒入酸漿水,不停攪拌,看見豆漿有凝固絮花產生即可停止加酸漿水和停止攪拌 然後靜置,保溫,就成為了豆腐腦!

蛋白質遇到鹽便凝固。重金屬鹽凝固的蛋白質加水也不再分解,對動物和人類而言,重金屬鹽是毒物。氯化鈉等屬輕金屬鹽,人和動物可以食用。北方的滷水是石膏???滷水是曬鹽產生的一種副產品,也就是曬鹽後剩下的滷水,通常滷度達到三十度以上,然後再經過熬製就成了氯化鎂,我們說的滷水點豆腐的滷水就是氯化鎂,氯化鎂如果人喝了會使血液凝固從而產生血栓使人死亡!話劇楊白勞與黃世仁中的楊白勞就是喝氯化鎂死的。鎂分好幾種,其中一種白鎂是可以促進奶牛下奶的,這個在濰坊市壽光市境內就有生產的,大部分都出口國外。

滷水不是石膏做的,它是硫酸鎂溶液。石膏豆腐理論上更健康,但是味道不好,吃起來是生豆腐渣味,滷水豆腐理論上說對健康不利,但口味好,中國自古就吃這種豆腐,也未見有什麼不利,畢竟誰也不會天天吃,況且滷水在將豆漿凝固後壓水時己經大部分被濾出去了,並不會大量存在豆腐中。只是現在很多人並未吃過真正的滷水豆腐,所以不知道好吃,而且真正的滷水豆腐價格比石膏豆腐高,很多人為省錢也不得不忍痛割受改吃石膏豆腐。沒吃過滷水豆腐的夥伴們可以放心大膽地去嘗嘗。

其實豆腐都知道,用滷水點,或者用石膏,還有葡萄糖內脂點,石膏和葡萄糖內脂點,簡單,最難的就是滷水點,都知道滷水點豆腐,但是,真正做好吃的,太少,這是一種境界,我父母做了好幾十年豆腐,在當地很有名氣,但是要發展去了黑龍江,到那才知道人外有人,高手都在那呢,我父母做豆腐有局限性,老規矩,但是我碰到了一個真正把豆腐做到最高境界的人,無論豆漿幹,還是稀,他都能點到他要的效果,後來我們喝酒的時候,我問他,他不說,不告訴,但是他酒後說出了一句話,就明白了。

豆腐點老,和嫩,有時候不能靠滷水,這一句話我就明白了,所以,我現在開粥鋪,主要經營,水豆腐,高粱米飯,我在我們這,水豆腐最好吃,而且上癮,吃完我家的水豆腐,再去別人家去吃,就吃不了,沒味,我家僱的服務員,她家做了18年豆腐,在他們那,是最好的,但是自從她在我這幹活,她就不吃她們家的豆腐,她總讓她老公來學,但是她老公放不下做了那麼多年豆腐的面子,呵呵,所以說,豆腐好吃,得有講究,第一,豆腐必須用火熬,氣鍋味道就不好吃,第二,做出的豆腐,必須有亮光,才能有味,第三,不能糊鍋。

誰說只有南方用滷水立豆腐?用石膏點的是豆腐腦。你到東北來看看,多少年了都是滷水點豆腐,用石膏點的豆腐一看就看出來,在東北沒人買。另外由於水質原因,全國各地的豆腐很難做出東北這樣的口感和豆香味。自貢早年間只要有鹽灶就有膽水。點豆花一般用濾了膽晶後的液體稱膽水,點豆花只有很少量用白水調和後慢慢滴入熱豆漿中,直到豆漿凝集。膽晶和膽水是張家壩化工廠提煉化工原料的主要來源。其中含有鋇,硼,鉀,溴,典,鍶,銫,銣。點豆花的膽水量很小,甚本對身體無害。豆花比用石膏一類點的好吃。

滷水也含在豆腐裡,照樣吃了幾千年,純滷水喝多了有毒,而石膏也是中藥材,而豆漿是解毒的,發生反應成豆花,壓成豆腐就是美味,只是各地習慣用不同物質點豆腐,吃了幾千年都沒事,所以放心吃。

用滷水點豆腐是,略為北方的手藝。南方(長江以南)是用石膏(有兩種,一種高腳形,一種矮腳形,用矮腳形最佳)。先將石膏用火灰煨烤熟(稱熟石膏,只有它才能用)備用,可兌衝成一鍋豆腐(4斤黃豆)。取備用熟石膏一小酒杯(盛酒約30克左右)既可。水質也很有所講究。最好取地下冬暖夏涼的甜味井水。此豆腐如在夏天,上午露放至下午均不會發餿。還有就是山區的自然流水,也是做豆腐的好水。點豆腐,最天然的,味道最好的是漿水,類似於酸漿水,是一種發酵菌。但這種漿水豆腐,出品率低,成本高,豆腐中間有空洞,但豆香濃鬱,都是天然食材。耐煮,不耐炒!

相關焦點

  • 點豆腐的滷水到底是啥東西?和滷肉的滷水有何區別?看完長見識
    這種滷水是醬油色的,不管是雞鴨鵝以及牛肉等肉類,只要通過這鍋秘制的滷水進行滷製,滷出來的肉都帶有一股濃鬱的滷味,其中我國的滷味以南方潮汕地區滷獅頭鵝而聞名。但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滷水是非常神秘,很多人只聽過,可真正見過的卻只有懂得做豆腐的人才知道,它就是用於點豆腐用的滷水。那這種點豆腐的滷水到底是啥東西呢?和滷肉用的滷水有何區別?
  • 滷水點豆腐,那滷水是怎麼做出來的?有毒嗎?
    據說,最早的豆腐其實是豆腐沉澱後的產物,有點類似於豆腐花,那時候叫「豆膏」,然後到了漢代時,漢淮南王劉安研究出了「豆腐術」,用石膏和鹽滷制出了豆腐,由於豆腐的白嫩和其營養價格,讓它一經出現就在中國大地開始風靡起來。然南王劉安製作豆腐時用的兩樣東西中,石膏我們是一聽也就知道是什麼東西,但鹽滷就有點難以理解了。
  • 做豆腐時,別用滷水和石膏!換成「它」,口感細膩又光滑
    做豆腐時,別用滷水和石膏!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很多人都不屑於在家中製作,更重要的是做豆腐的過程非常的麻煩,所以人們都會在外面的超市或者菜店來選擇購買豆腐!但是外面的豆腐大都含有石膏或者是滷水,甚至有些還會添加一些內脂添加劑,這些東西吃多了對身體非常的不利!
  • 為什麼滷水有毒,使用滷水點豆腐反而對人體有益
    要使膠體溶液變成豆腐,必須點漿也稱為點豆腐。點漿方法不同,做出的豆腐質量也不同。點漿方法,主要是指做豆腐使用哪種凝固劑。凝固劑用石膏做出的豆腐,因其凝固進度緩慢,故能做出保水性好、光滑細嫩的豆腐。用滷水點豆漿做豆腐,可使豆漿中蛋白質迅速凝固,使豆腐持水性較用石膏點豆漿做的豆腐差,所以做出的豆腐較幹,也可以用滷水點豆漿做豆腐乾。 目前工業化生產的豆腐,大部分是採用——葡萄糖酸內酯作凝固劑來做豆腐,具有白嫩富有彈性,營養豐富,味道純正,出品率高等特點。
  • 豆腐不用買,有黃豆就能做!記住比例,無需滷水石膏,一晚出豆腐
    豆腐不用買,家裡有黃豆就能做!記住這個比例,無需滷水石膏,一晚上出豆腐!大家好,感謝閱讀我分享的文章,今天我要和大家說的是:『豆腐不用買,家裡有黃豆就能做!記住這個比例,無需滷水石膏,一晚上出豆腐!』另一種就是北豆腐,俗稱老豆腐,口感又老又硬,可以用繩子提起來,你說有多硬。之所以有2種不同的豆腐,是因為使用的凝固劑不同,北豆腐使用滷水,而北豆腐使用石膏,都是必須的必須的凝固劑。
  • 小竅門 | 不用滷水也能在家做豆腐
    炎熱的夏季,除了人人愛的涼皮,其實豆腐也是夏天裡的一抹小清新呢!熱量低,營養高,怎麼吃都好吃。更重要的是,自製豆腐的成功率很高,也很適合家庭自製!另一種拿來點豆腐的原料是石膏,用石膏點出來的豆腐石細嫩光滑、含水量也比較高多,顏色比滷水豆腐潔白許多,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南豆腐」「嫩豆腐」,這種豆腐更適合用拌、燴、燒、製作湯羹。白玉蝦仁豆腐 by 花牛營養師_嘟嘟小花牛我們平常在超市常見的還有內酯豆腐,這種豆腐使用葡糖酸內酯點的。
  • 滷水的兩種做法,哪一種做豆腐大家更愛吃呢?
    滷水的兩種做法,哪一種做豆腐大家更愛吃呢?各位喜歡美食的小夥伴們,大家好!大家都知道東北人最喜歡用滷水做豆腐。過年回家,家家戶戶炊煙嫋嫋,多數人家喜歡吃豆腐。那時磨豆腐都是石磨,所以那個豆腐做得很好吃。很香。
  • 喜歡豆腐,想做不添加石膏、滷水等化學添加劑的豆腐,必看
    豆腐就是千百年來的美食之一!這是發展的中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中國的美食,不僅僅局限在異地,已開始走出深閨,走向千門萬戶。比如說:九掌柜花生豆腐坊。花生豆腐不僅顏值高,而且營養豐富,更難能可貴的是,還可以和任意一種食材搭配,打造成千上萬種不同風格的美食。
  • 不用滷水石膏 幾滴米醋自己在家做豆腐
    原來2元的豆腐漲到5塊錢一斤,關鍵是市場人太多不安全,決定自己在家做豆腐,沒有石膏沒有滷水沒有豆腐腦伴侶,決定用白醋做豆腐。老豆腐1:提前一天將黃豆泡發,大概半斤黃豆,泡發後滿滿一碗。(多打磨幾次豆漿磨的更細,出豆腐率高一些且豆腐細嫩)3:用雙層細紗布過濾豆漿,過濾剩下的豆渣不要丟棄,摻點白面、蘿蔔可以煎雜糧餅、炸丸子。
  • 有聲讀物 | 滷水豆腐
    「小徐同志,我今天去市場買到一份滷水豆腐,現在正熱乎著呢,正好切成方塊,蘸著蒜泥吃,你不就喜歡這樣吃嗎?」孩子的爸爸一邊切著冒著熱氣的豆腐一邊說。是啊,我吃豆腐還真有點講究,多少年了也改不了,用油炒油炸吧,覺得油膩;放菜裡吧,又覺得失去豆腐的應有的鮮味,唯獨喜歡剛出鍋的滷水豆腐,鮮,嫩!
  • 1碗黃豆8碗水,做豆腐不求人!無需石膏滷水,柔軟嫩滑,比買的香
    自製豆腐,只需5步!豆漿加點它,一夜做出嫩豆腐,更嫩更營養!各位讀者朋友們好,感謝大家閱讀我分享的美食文章,經驗和大家一起共享,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內容是:『1碗黃豆8碗水,做豆腐不求人!無需石膏和滷水,柔軟嫩滑,比買的更香!』
  • 做麻婆豆腐用滷水豆腐還是內酯豆腐?很多人做錯了,難怪不入味
    做麻婆豆腐用滷水豆腐還是內酯豆腐?很多人做錯了,難怪不入味!川菜可以說在全國都很受歡迎,我家雖然是地地道道的山東人,但是對於川菜特別的喜愛,川菜的鮮香麻辣,吃起來特別的下飯。我這樣做只要一味調料,就做出正宗味道的麻婆豆腐,是廚房小白最好的幫手。豆腐分為北豆腐和南豆腐,也就是滷水豆腐和內酯豆腐。而做麻婆豆腐在選擇食材上是很重要的,以前就有朋友問過我這個問題,就是做麻婆豆腐是選擇滷水豆腐還是內酯豆腐呢?其實正宗的麻婆豆腐都是選擇滷水豆腐做成的,用滷水豆腐做可以更快的入味,而且滷水豆腐紮實,韌性大不易碎,做成的菜品口感更好,很適合做麻婆豆腐。
  • 同樣是豆腐,老豆腐和嫩豆腐怎麼選?大廚告訴你區別,別再選錯了
    豆腐是一種老少皆宜的健康食品,很多人都愛吃。用豆腐我們可以製作很多美食,比如麻婆豆腐、肉末豆腐、糖醋豆腐、豆腐湯、煎豆腐等等,好吃下飯又有營養。一般來說,市面上的豆腐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老豆腐,一種是嫩豆腐。那同樣是豆腐,這兩種豆腐有什麼區別?我們應該如何選擇呢?
  • 老豆腐和嫩豆腐有什麼區別,常見的豆腐做法有哪些
    豆腐是中國人偉大的發明,是中國人餐桌必不可少的美食,在中國,關於豆腐的做法那真是數不勝數,各種方法各種口味的做法都有,還有大量豆腐的衍生品也比較常見,可以說中國人對豆腐的喜愛那是無法用言語表達的。市面上比較常見的豆腐粗略分為老豆腐和嫩豆腐兩種,那麼怎麼區分它們呢。
  • 滷水點豆腐,點出「農村味兒」
    在農村,有「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的習俗,過年吃豆腐,代表著來年全家都幸福。當然,臘月二十五也只是順口而已,不僅僅是二十五一天,一般進入臘月下旬,就到了真正做豆腐的「旺季」。這是一戶普通的農家小院,五間大瓦房,加上一間偏方和一間「門樓」,典型的北方農村建築風格。
  • 老豆腐與嫩豆腐的一些區別
    豆腐如此常見,常見到最普通的豆腐也被中國人做出了花樣,一般來說,我們在市面上常見的豆腐可以粗略的分為老豆腐與嫩豆腐,他們各有什麼不同呢?,顏色潔白,質地更接近豆花,容易碎,口感上有一種入口即化的柔嫩感。
  • 家庭自製豆腐,不用滷水不用內酯,教你1個妙招,豆腐嫩滑還白淨
    導語:豆腐在家做,不用滷水,只需廚房常用調味料,豆腐嫩滑白淨還香對於豆製品這類型加工而成的食材,雖說是有著高的價值,但總歸是吃著不太放心,尤其是豆腐,深受老百姓的喜歡,而且在我家冬日的餐桌上,各種各樣的燉菜裡面都會有豆腐的身影,所以說既然家人喜歡吃
  • 「年豆腐」的幸福味道!|滷水|豆皮|豆子|豆腐|豆漿|豆腐腦
    雖然面積不大但十裡八村的人都喜歡吃他做的豆腐泡了八個多小時的豆子沉睡中的美味得以甦醒倒進磨豆機裡進行的是打漿粉碎楊家林村村民以前做豆腐是用石頭磨十斤的豆子要磨到差不多一個多小時才能磨完現在時代變遷,專用設備發明出來了用這個機器十斤豆子差不多十來分鐘就可以完成
  • 現在做豆腐都是用什麼機器?
    現在做豆腐都是用什麼機器?做豆腐的機器哪裡有賣?大概多少錢一臺?這應該是很多人想知道的問題吧,特別是那些想創業的年輕人。很多剛畢業的大學生總是不滿意自己的工作,因為他們的心裡總有一種自己創業的理想,而不是受別人的約束,開一家屬於自己的豆腐坊也不失為創業的一種好途徑。
  • 北豆腐、南豆腐和內酯豆腐 哪種營養價值更高?
    不同的凝固劑創造不同的豆腐首先,豆漿是如何成為豆腐的?大豆的具體組成跟品種和種植情況都有關係。大體而言,幹大豆含有大約20%的豆油、40%的蛋白質和30%的碳水化合物。豆油是以一個個小油滴的形式存在著,外面包裹著一層蛋白質和卵磷脂,這使得它們不會融合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