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豆腐、南豆腐和內酯豆腐 哪種營養價值更高?

2020-12-17 環球健康

豆腐是中國古人對於人類食品的一大貢獻。在肉、蛋、奶匱乏的年代,豆製品為人們提供了廉價優質的蛋白質。而豆腐,是各種豆製品中最具有烹飪性的品種。

發展到今天,豆腐越來越多樣化,比如經常提到的北豆腐、南豆腐和內酯豆腐,它們之間有什麼差別呢?

不同的凝固劑創造不同的豆腐

首先,豆漿是如何成為豆腐的?大豆的具體組成跟品種和種植情況都有關係。大體而言,幹大豆含有大約20%的豆油、40%的蛋白質和30%的碳水化合物。豆油是以一個個小油滴的形式存在著,外面包裹著一層蛋白質和卵磷脂,這使得它們不會融合到一起。

大豆被泡發,吸足了水分之後破碎,過濾之後就得到了豆漿。大豆中的大多數蛋白和油滴都進入到了豆漿中。

大豆蛋白中疏水胺基酸比較多,形成的蛋白質分子比較緊緻。經過加熱,「生豆漿」變成了「熟豆漿」,蛋白質分子們被「變性」了,紛紛伸展開來。不過加熱並不能破壞那些小油滴,但它們表面的蛋白質分子也被加熱變性伸展開了。

熟豆漿中加入凝固劑,把不同的蛋白質分子中的胺基酸拉到一起連結起來,就形成了無邊無際的網。水、油滴以及一些可溶性的碳水化合物都被網羅其中,就凝固了。

不同的豆腐,主要就是因為使用的凝固劑不同而形成的。

滷水點出了粗糙的北豆腐

北豆腐也叫「滷水豆腐」,是用滷水作為凝固劑。滷水是海水或者鹽湖水提取食鹽之後的「母液」,主要成分是氯化鎂、氯化鈣和硫酸鈣等。滷水加入豆漿,鈣鎂離子迅速作用,把豆漿凝固。滷水凝固蛋白的能力很強,網絡緊密,不過會留下許多水分子沒有被網羅住。裝進磨具之中,那些自由的水就會滲出來,所以北豆腐固體含量高,質地比較硬,有時候也被稱為「硬豆腐」。因為凝固迅速,外觀上也就不夠均勻。「硬」和「粗糙」,是北豆腐的兩大特徵。

根據營養數據表中給出的數據,北豆腐中的蛋白質含量12.2%,脂肪含量4.8%,碳水化合物含量1.5%。這是一組典型數值,超市裡的具體產品會跟這些數字有一些差異。除了蛋白質,鈣和鎂也值得關注。豆漿中的鈣鎂含量比較低,滷水的加入大大增加了它們的含量。營養資料庫給出的典型值是:100克北豆腐中,含鈣138毫克、鎂63毫克。

石膏變出了水嫩的南豆腐

南豆腐用石膏做凝固劑,因此也叫「石膏豆腐」。石膏的化學成分是硫酸鈣,溶解度低,凝固速度比滷水要慢。南方把凝固之後的東西稱為「豆花」或者「豆腐花」,也經常直接用來烹飪成其他食物,比如「紅油豆花」。

把豆花放進磨具或者用布包裹起來,也會有一些水滲出,然後硬度增加。不過最後得到的豆腐含水量一般比滷水豆腐還是要高一些,質地就更為細膩。營養數據表的數字是,100克南豆腐含蛋白質6.2克,脂肪2.5克,碳水化合物是2.4克,而鈣和鎂則分別是116毫克和36毫克。

嫩滑細膩當屬內酯豆腐

「內酯豆腐」使用一種叫「葡萄糖酸內酯」的東西作為凝固劑,也有商家採用日本名稱「絹豆腐」。葡萄糖酸內酯引發的凝固進行得比較慢,所以可以把豆漿進行超高溫滅菌,加入葡萄糖酸內酯之後,再裝盒密封。這樣得到的豆腐,保質期就遠比另外兩種豆腐要長。

內酯豆腐的含水量更高,同樣的豆漿可以做出更多的豆腐來,豆腐的質地明顯要比滷水豆腐和石膏豆腐嫩滑與細膩。按照營養資料庫中的數值,100克內酯豆腐含蛋白質5克,脂肪1.9克,碳水化合物2.9克。因為凝固劑中不含有鈣和鎂,所以內酯豆腐的鈣鎂含量很低,100克豆腐中只有17毫克鈣和24毫克鎂。

三類豆腐的營養其實不分伯仲

如果基於同樣量的來考慮,內酯豆腐保留了豆漿中的所有營養成分,而南豆腐與北豆腐則因為水的滲出損失掉了一些溶於水中的營養成分。不過,豆漿中的嘌呤也會隨著這些水的滲出而去掉,這對於痛風病人來說是好事。

如果以同樣重量的豆腐來比較,營養成分的含量就是「北豆腐>南豆腐>內酯豆腐」。尤其是鈣,南豆腐跟同樣重量的牛奶相當,而北豆腐甚至還要更高一些,而內酯豆腐可以忽略。

在現代化的豆腐加工中,還可以混合使用不同的凝固劑,從而對豆腐的口感進行更精細的控制。這樣,也就不存在這三種豆腐的明確區分,而是「不同硬度」的豆腐了。

文/松鼠雲無心

相關焦點

  • 北豆腐、南豆腐和內酯豆腐,哪種營養價值更高?
    北豆腐、南豆腐和內酯豆腐,哪種營養價值更高?2018-03-09 08:37 來源: 北京青年報發展到今天,豆腐越來越多樣化,比如經常提到的北豆腐、南豆腐和內酯豆腐,它們之間有什麼差別呢?不同的凝固劑創造不同的豆腐首先,豆漿是如何成為豆腐的?大豆的具體組成跟品種和種植情況都有關係。大體而言,幹大豆含有大約20%的豆油、40%的蛋白質和30%的碳水化合物。
  • 北豆腐、南豆腐、內酯豆腐……哪種營養價值最高?
    原標題:北豆腐、南豆腐、內酯豆腐……哪種營養價值最高? 豆腐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食用的食物,豆腐種類繁多,可分為北豆腐、南豆腐和內酯豆腐等,不同地方的人也會根據不同的豆腐品種烹飪不同的豆腐菜品。那麼,這幾種豆腐到底有何不同?它們的營養價值又有什麼區別呢?
  • 北豆腐、南豆腐、內酯豆腐,哪種最好?為了健康,3種豆腐不能買
    北豆腐、南豆腐、內酯豆腐,哪種最好?為了健康,3種豆腐不能買。大家好,我是蕾寶的煙味生活,希望大家在9月注重飲食,防止秋燥,開啟秋季養生模式,謝謝!豆腐,我們飲食生活中最常見的豆製品,一直備受人們的喜愛,不僅做法多樣,而且營養豐富,有著「植物肉」之稱。
  • 北豆腐、南豆腐、內酯豆腐,哪種最好?為了健康,3樣豆腐不能買
    發展至今,豆腐的品種是越來越豐富,餐桌上可以見到各種豆製品的身影,常見的有南豆腐、北豆腐、內酯豆腐等,那麼多豆腐品種都有什麼優點呢?選擇哪種豆腐更好呢?下面就聊一聊各種「豆腐」。北豆腐是利用滷水作為凝固劑,可以讓豆漿凝固成塊,因此也被稱為「滷水豆腐」。北豆腐顏色偏黃一些,口感略粗,所以又叫「老豆腐」。
  • 內酯豆腐:盒裝豆腐有的營養並不高
    豆腐有「田裡的肉類」之美譽,因為它沒有肉類高膽固醇、高油脂的缺點,並富含鈣和大豆異黃酮等保健成分,是素食者的最佳營養來源之一。然而,臺灣《康健》雜誌最新載文指出,市面上有些盒裝豆腐並不具有傳統豆腐的保健價值。
  • 南豆腐、北豆腐、內酯豆腐,哪種最補鈣?有一種豆腐補鈣效果差
    豆腐,是我國傳統食物之一,具有悠久的歷史,是古代流傳下來的獨特美味。除了豆腐、大豆、豆皮、豆絲、腐竹等大豆製品,都能夠為機體提供優質蛋白,深得男女老少的喜愛。很多中老年人喜歡吃豆腐,除了貪婪豆腐的美味以外,最重要的是還能夠從豆腐中補鈣, 預防骨質疏鬆。
  • 日本豆腐和內酯豆腐與傳統豆腐哪個好?
    自古以來,國人一直為豆腐的發明而自豪。誰不知道,南豆腐用石膏,北豆腐用滷水,做豆腐還相當要經驗呢。上等的豆腐,清淡微苦,豆香濃鬱,軟而不散,營養豐富。誰要說豆腐不是中國的技術,豆腐不是中國的最好,老百姓肯定跟他急。
  • 南豆腐北豆腐內酯豆腐,區別在哪裡?
    南豆腐用石膏液來做凝固,就像蒸好的水蛋一樣柔軟。長得又白又細又嫩為上乘。超市裡售賣的豆腐很少發現有標註為南豆腐的,通常寫著「水豆腐」、「嫩豆腐」、「山水豆腐」的比較多。北豆腐又叫老豆腐、硬豆腐,用鹽滷水來做凝固劑。在豆漿凝結之後,還多了一道壓水的步驟,因此相對於細嫩軟滑的南豆腐來說,老豆腐更為結實、硬、粗糙。凍豆腐最近去吃火鍋,特別喜歡點凍豆腐。
  • 南、北豆腐誰更補鈣?別爭了,專家給出答案
    南、北豆腐誰更補鈣?煮不破身、烹不變心、燉能融味的豆腐,還能和其他食材搭配,做出各種美味,小蔥拌豆腐、麻婆豆腐、魚香豆腐……豆腐不僅非常「百搭美味」,還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我們一起來挖掘下豆腐的美味與營養吧!南、北豆腐,哪家補鈣強?
  • 南豆腐、北豆腐、內酯豆腐,各類豆腐的家常做法送給你!
    糖醋脆皮豆腐(北豆腐)北豆腐1盒番茄醬2勺、醋1勺半生抽半勺、鹽2克白糖1勺半、小蔥少許食用油1勺、澱粉適量將澆汁澆在豆腐上即可6.喜歡酸甜口的可以多澆一些,撒上香蔥和芝麻點綴即可皮蛋拌豆腐(南豆腐)南豆腐1塊、松花蛋2個食鹽適量、姜適量蒜適量、生抽適量
  • 內酯豆腐是好是壞?
    而現在,一種既不用滷水「點」,也不用石膏來「降」的內酯豆腐異軍突起,大有把傳統豆腐擠兌得沒有還手之力的架勢。有的人說這種內酯豆腐乾淨衛生、營養優越,有的說它雖然表面光鮮,其實營養不行,還是咱祖先傳下來的好。與傳統的豆腐相比,內酯豆腐的不同在哪裡?它是好還是壞呢?大豆含有大約20%的豆油、40%的蛋白質和30%的碳水化合物,在打成豆漿後,絕大多數蛋白質進到了水裡。
  • 南豆腐、北豆腐、內脂豆腐哪種最有營養?養生專家告訴你答案
    豆腐是人們經常會食用的一道菜,尤其是對於喜歡吃素的人群來說,豆腐更是它們鍾愛的一道菜,大家都知道,通常情況下,長期的吃素容易增肌營養不良的概率。而豆腐就是一種很好的選擇,其中不僅含有優質的蛋白質等多種對人身體健康有益的營養成分,而且不管是怎麼去烹飪,豆腐的口感都十分的滑嫩鮮美,對於追求美味的人群來說,豆腐也是不二的選擇。市面上銷售的豆腐種類也有很多,最常見的有南豆腐、北豆腐、內脂豆腐,有的人說不知道這些豆腐哪種才是最好的?
  • 老豆腐與嫩豆腐的一些區別
    老豆腐在點豆腐成型後,還要用豆腐壓豆腐的方法進行壓榨,壓榨約30分鐘,為使豆腐進一步排水,以達到規定的質量,使產品堅挺而有彈性。所以老豆腐硬度較高,質地較粗糙。而嫩豆腐則又分為兩種,一種是南豆腐一種是內酯豆腐。南豆腐用石膏做凝固劑,因此也叫「石膏豆腐」。石膏的化學成分是硫酸鈣,溶解度低,凝固速度比滷水要慢。
  • 千葉豆腐、日本豆腐和內酯豆腐 因口感好頗受南昌人歡迎
    天圓網訊 豆腐是生活中最常見的菜餚,然而不少市民發現,如今市面上的很多豆腐沒有豆腐味了,懷疑品種不純。昨日,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發現市面上流行的千葉豆腐、日本豆腐和內酯豆腐等,根本不含或者含大豆量極少,但因口感好反而更受消費者歡迎。
  • 豆腐吃多了竟還有風險?!關於豆腐的小常識都在這裡了→
    那麼在做各種豆腐美食時,我們該選用哪種豆腐,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營養價值又怎麼樣呢?今天,小二就和大家聊聊豆腐。01你被這些「假豆腐」騙了多久?在了解各種豆腐的具體區別之前,我們要知道什麼是豆腐?雖然它們都因白嫩水潤,外形與豆腐相似而得名,但其實和豆腐一點關係都沒有,它們的原料中都沒有大豆。以上2種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豆腐,所以它們不在本次討論範圍之內。我們今天要討論的正兒八經的豆腐,主要是南豆腐、北豆腐和內酯豆腐。02這些豆腐你都分得清嗎?
  • 老豆腐、嫩豆腐、豆腐腦、日本豆腐,它們差別竟然這麼大?
    都叫做豆腐,那麼它們營養價值都一樣嗎?而根據用的凝固劑不同區分出來了北豆腐和南豆腐。,和南北豆腐區別一樣,之所以叫做這麼個繞口的名字是因為它所使用的凝固劑是一種叫「葡萄糖酸內酯」的東西。這是一種天然的食品添加劑,在體內和葡萄糖作用類似,大家不必擔心它的安全問題。這樣制出的豆腐含水量更高,自然也就更為水嫩,吃起來有入口即化的感覺,一般皮蛋豆腐用的就是這種豆腐。
  • 做麻婆豆腐用滷水豆腐還是內酯豆腐?很多人做錯了,難怪不入味
    做麻婆豆腐用滷水豆腐還是內酯豆腐?很多人做錯了,難怪不入味!川菜可以說在全國都很受歡迎,我家雖然是地地道道的山東人,但是對於川菜特別的喜愛,川菜的鮮香麻辣,吃起來特別的下飯。豆腐分為北豆腐和南豆腐,也就是滷水豆腐和內酯豆腐。而做麻婆豆腐在選擇食材上是很重要的,以前就有朋友問過我這個問題,就是做麻婆豆腐是選擇滷水豆腐還是內酯豆腐呢?其實正宗的麻婆豆腐都是選擇滷水豆腐做成的,用滷水豆腐做可以更快的入味,而且滷水豆腐紮實,韌性大不易碎,做成的菜品口感更好,很適合做麻婆豆腐。豆腐中含有豐富的鈣質,很適合中老年人,可以補充鈣質延緩衰老,也是我家常吃的。
  • 不是所有的「豆腐」都是真豆腐,想要給娃補蛋白質,家長別選錯了
    不過因為日本豆腐沒有經過點滷等加工過程,所以其中的鈣元素是完全沒有辦法和南北豆腐相提並論的。給娃吃豆腐,推薦這兩種我國傳統的豆腐一般有兩種,南豆腐和北豆腐。南豆腐又叫石膏豆腐,顧名思義,是用石膏(硫酸鈣)作為凝固劑來製作的,而北豆腐又叫滷水豆腐,是用滷水(氯化鈣和氯化鎂)來作為凝固劑製作的。
  • 豆腐中的蛋白質和鈣與純牛奶比哪個高?
    導讀豆腐分南豆腐、北豆腐和內酯豆腐三種,它們都是以黃豆為主要原料製成的豆製品,但豆腐中的營養成分不是黃豆中全部營養成分。做豆腐跑掉的黃豆營養由於南豆腐、北豆腐和內酯豆腐的製作工藝不同,使用的凝固劑不同,因此,在做豆腐過程中跑掉的黃豆營養也不同。
  • 美食主義之香辣豆腐
    小知識:豆腐的分類和如何選購豆腐豆腐的品種也是五花八門,除了傳統的北豆腐、南豆腐外,近年來,還出現了許多有「技術含量」的豆腐,如內酯豆腐、木棉豆腐、絹豆腐,甚至還有鮮紅色的草莓豆腐、碧綠色的菜汁豆腐,以及加進了花生仁的營養豆腐等。不同豆腐,營養有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