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大家庭鄰裡一家親
——雙灤區鋼城街道辦實施「睦鄰家園」計劃寫真
過去,許多居民家中出現了水管壞了或是暖氣跑水的情況,越著急,越不知道找誰,自從社區發放了便民服務卡可方便了。雙灤區鋼城街道居民劉春芝告訴記者說:「家中有事,一卡就能解決,社區為我們解決了大問題。」
雙灤區鋼城街道辦結合轄區特色,以居民需求為導向,立足各社區自身優勢,以點帶面深入實施「睦鄰家園」計劃,通過廣泛開展各種志願、互助活動,不斷深化鄰裡和諧新內涵。
小小「 健康苑」,溫馨大家園。自「睦鄰家園」計劃實施以來,鋼城街道辦馨和社區的12 個睦鄰點積極發揮自身優勢,開展了多種形式新穎、活潑健康的群眾互動活動,構築了和諧溫馨的鄰裡關係。其中「健康苑」睦鄰點為老年人和殘疾人提供健康義診、養生知識講座、康復訓練、棋牌活動等服務,致力於豐富社區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培養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從2018 年開始,馨和睦鄰點推出了「康復輔助器具免費租賃進家庭」項目,此項服務使康復患者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康復訓練,提高了康復設備的使用率,得到廣大患者的認可。
舉辦「鄰裡節」,「阡陌」變「睦鄰」。果山社區「鄰裡節」已經成功舉辦6 屆,參與人數累計達3000 餘人。如今,果山社區更是把社區品牌——「鄰裡節」從傳統的一年一次,拓展到月月有活動、次次有主題,以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吸引更多的居民參與到其中,增進鄰裡之間的友誼,不斷滿足居民群眾多樣化文化需求。截至目前,果山社區已經開展了「助力愛心情暖人心」「鄰裡一家親歡樂鬧元宵」「歡慶三八節心系鄰裡節」為主題的3 場鄰裡節活動,逐步提升了居民對社區的歸屬感、認同感和居民之間的凝聚力。
便民服務卡,解決群眾「大難題」。怡園社區將「鄰裡相親、守望相助,遠親不如近鄰」的傳統文化理念融入區域化黨建工作中,創建了「微快遞」「微中介」「微法宣」等微項目,居民無法接收快遞,社區可為其代收、保管;由社區收集轄區裝修、保潔等服務網點和招聘求職、房屋租售信息,通過電話、網絡與居民之間對接;讓懂得法律的居民通過QQ 群、微信群為居民進行法律知識宣傳。同時將轄區供水、供電、供暖、物業管理、煤氣維修、老年公寓、幼兒園、衛生服務站、轄區超市等各種電話信息製作成便民服務卡,發放到居民手中,使居民足不出戶,一個電話就能諮詢到相關服務,及時解決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在馨和社區,小小睦鄰點,發揮大作用,社區治理有溫度;在行宮社區,專業心理諮詢師張繼坤為社區居民排憂解難、志願服務;在果山社區,豐富多彩的「鄰裡節」系列主題活動,讓「陌鄰」變「睦鄰」;在怡園社區,一個個微項目、一張張服務卡讓社區與居民之間實現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困難互幫、團結一致。(記者馬國臣 通訊員孫強、楊桂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