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菖蒲、麥冬,三種最容易混淆的植物,知道這些就不會買錯

2021-01-19 好攝農夫

#花卉#我是好攝農夫,一個喜歡野生蘭花的農夫,用自己的實踐與實例說事,如果喜歡就點個讚留下你的評論。

最容易和蘭花混淆的兩種植物

前段時間常常有蘭友在平臺給我發照片,讓我幫忙確認是否蘭花。也經常出現把麥冬、菖蒲誤認作蘭花的例子。其實這三種植物在外形上還是有很大區別的,只是一些剛剛接觸蘭花的朋友,可能還不知道辨別的竅門。所以,我覺得有必要寫這篇文章,為此我搜集了一些自己拍攝的照片,其中就有蘭花、麥冬和菖蒲三種。

之所以這三種植物容易被蘭友誤認,是因為它們有一個共同點,都是四季常青、而且葉片比較飄逸瀟灑的。菖蒲多生於小溪邊,近水而生,因此它與蘭花的辨別度更高一些,一般長菖蒲的地方是很難有蘭花的。

而麥冬則不然,麥冬的生長土壤、山向都和蘭花有相似之處,甚至在蘭花旁邊也會有麥冬,所以把麥冬和蘭花搞錯的例子特別多。那麼這三種植物怎樣才能快速辨別呢?其實真的不難,只要你看完本篇文章,一定不會再弄錯了。

一、蘭花

看葉片,蘭花的葉片或多或少會革質感,就是像皮革一樣的手感,當然皮革感的強弱與蘭苗有很大關係。革質的葉子用指甲輕輕掐一下,不會有明顯的水印。而其他類似的野草多為肉質葉,手指甲一掐就有一道印子。而且蘭花葉片邊緣會有鋸齒,蕙蘭鋸齒硬而扎手,春蘭鋸齒較柔軟。

看根系,蘭花的根是肉質根,就如同上面所說的一樣,肉質的東西指甲能掐出水印,蘭根就是這樣的,指甲一掐就會掉下一塊,有點像蘿蔔(比較老的)一樣。

有的朋友把麥冬的根瘤當作是蘭花的水晶頭,確實看起來有點像。但要注意的是,麥冬的根瘤是明顯的凸起狀,與根系的粗細非常不成比例。蘭花的水晶頭新根則不然,它與根系之間的粗細度基本是一致的。

二、菖蒲

菖蒲也有蘆頭,而且它的新苗也是從蘆頭上分櫱出來的,這一點與蘭花比較相似。但它的蘆頭呈竹節狀,像竹鞭一樣而且更長一些。菖蒲可以生長在溪邊無土的石頭縫裡,只靠鬚根從溪水中汲取養分和水分,就可以旺盛地成長。我下圖這棵菖蒲就是在小溪邊的石縫中拔出的,可以看到它的根系與蘭花沒有任何相同的地方,這是須狀根系。

菖蒲的葉片是肉質厚葉,根系與葉片和蘭花比起來剛好是相反的。菖蒲的厚肉質葉容易折斷,而且折斷常常有汁液滲出。用指甲掐的時候,葉片上也會留下明顯的指甲印。菖蒲葉片上也沒有明顯的葉脈,這也是和蘭花大不相同的地方。簡單地說,菖蒲葉片手感厚實、軟而易折斷;蘭花葉片薄且有韌性,不易折斷。

三、麥冬

麥冬對土壤條件有特殊要求,宜於土質疏鬆、肥沃溼潤、排水良好的微鹼性砂質壤土,種植土壤質地過重影響鬚根的發生與生長,塊根生長不好,沙性過重,土壤保水保肥力弱,植株生長差,產量低。

和蘭花一樣,野生麥冬常常生長在闊葉林下。當冬天其他雜草和樹葉都枯黃落盡時,遠處就可發現一叢叢翠綠的麥冬,這也是蘭友常常把它當蘭花的原因。麥冬的葉片生長方向沒有蘭花那樣明顯,因為它的發苗率更高,葉片是簇擁在一起的。

麥冬對於土壤的要求,與蘭花非常接近,都是要疏鬆透氣、瀝水而且有一定肥力才行。事實上野生麥冬和野生蘭花常常是作為鄰居存在的,我們在蘭花生長的山上、蘭花的旁邊就經常能看到這種植物。

麥冬還具有很高的綠化價值,它有常綠、耐陰、耐寒、耐旱、抗病蟲害等多種優良性狀,園林綠化方面應用前景廣闊。銀邊麥冬、金邊闊葉麥冬、黑麥冬等具極佳的觀賞價值,既可以用來進行室外綠化,又是不可多得的室內盆栽觀賞佳品。

辨別麥冬與蘭花的最大不同點,就是拔出根系看一看,這兩種植物的根系非常明顯的不同。當然,在開花的季節就不會弄錯了,麥冬的花是一簇簇的,往往一棵野生麥冬可以開出幾杆花,與蘭花完全不一樣,同時香味也不同。

總結:以上三種植物的區分,只需要看看葉片、摸一摸葉片的感覺,看看根系的形狀,就不可能再認錯。即使以前從未見過這三種植物的朋友,當你同時遇到這三種綠植時,只要按照我的文章去辨別,就不會再犯愁了。

以上也只是好攝農夫自己所經、所見的一些看法,見解可能有些片面與局限,僅供蘭友參考。如果還有其他的問題,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三七、土三七、麥冬、山麥冬:這些易混淆的中藥,你能分辨嗎?
    家住浙江53歲的謝先生直到肝損傷被送進醫院,才知道親手種的「三七」真實身份竟是「土三七」!喝了半年自泡「三七藥酒」,竟和被歷代醫家視為藥中之寶的三七不搭界。去年年底,謝先生聽說三七不僅美容養顏,還可預防心腦血管疾病,不論男女老少,都能拿來三七服上一服。
  • ​文人菖蒲:市場菖蒲的分類辨識及鑑賞
    隨著栽植菖蒲的植物愛好者迅速擴大,市場上出現了各種各樣的菖蒲,而名字含「菖蒲」二字的植物也隨之大熱,於是,各種品名各種菖蒲琳琅滿目,諸如金錢、虎鬚、龍鬚、牛頂、香苗、臺蒲、金邊、金葉、銀邊、花葉、極姬、政宗、黃金姬、天鵝絨、貴船苔、有栖川、石菖蒲、花石菖、九節菖蒲、唐菖蒲、泥菖蒲、花菖蒲、水菖蒲、花石菖…………,這讓不少花友茫然失措,不知道什麼是什麼,
  • 端午,來認識認識菖蒲
    但在我上大學之前,對菖蒲這種植物卻沒有記憶。就算是在杭州端午味最濃的蔣村西溪,似乎也沒見過有人家在門口懸掛菖蒲——一般單單插著艾草。或許對我這代人來說,菖蒲已經成為了「傳說中的植物」。菖蒲的花菖蒲雖也開花,但它的花朵是非常不起眼的黃綠色穗子,從觀賞角度來看與鳶尾科的三種菖蒲可沒法兒比。
  • 養麥冬養了一整年,才知道原來不是韭菜,竟然還是一味中藥
    有時候咱們去花卉市場上的時候,因為這些花還沒有開花,光看葉子也是其貌不揚的,很多花友也沒發現這些花。今天花花就來給大家說說哪些花開花之前像韭菜,開花之後美上天!2、蘭花很多人都非常喜歡蘭花,蘭花本身獨有的氣質讓很多資深花友為之著迷。但是有些經驗不是很足的花友看到沒有開花的蘭花時,感覺像是一把韭菜,所以一些年輕一點的花友養蘭花的比較少,基本上都是一些閱歷比較豐富的花友喜歡蘭花。
  • 原來這一種植物,就是對肺熱咳嗽有幫助的麥冬,你有見過嗎?
    自然界中,植物的生命力是非常頑強的,讓人稱讚驚訝,雖然俗話說人生一世,草木一春,但有很多的草本植物都是多年生的常綠植物,可以歷經很多個的春夏秋冬,很多的植物有很高醫用作用,很多植物的功效作用還未被人發掘出來,這也給我們留下了很多未解之謎,這也是我喜歡探討植物的原因之一。
  • 麥冬&山麥冬|路邊最常見的青草要送你藍寶石和黑寶石
    麥冬和山麥冬,是路邊最常見的青草。它們的葉片劃出柔美的線條,葉叢鬱鬱蔥蔥——要是頭髮能這麼茂密該多好。 麥冬果實 諸多特點優點,使它們成為華東地區最常見的地被植物,你一定在綠地裡見過。
  • 這些植物名字裡帶蘭,卻不是蘭花,別搞錯了!
    上次給大家介紹了幾種名字裡帶「梅」卻不是梅花的植物,今天再給大家盤點幾種名字裡帶「蘭」,卻不是蘭花的植物!1、吊蘭吊蘭是百合科植物,別名掛蘭,跟蘭花唯一的共同點,就是葉子長得很像。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在中國人眼裡,凡是可垂吊的植物都可以叫做吊蘭?比如珍珠吊蘭、牡丹吊蘭、金魚吊蘭、千葉吊蘭……其實這些「吊蘭」完全是不同的植物呢,僅僅有個共同的特點是可以垂吊!
  • 蘭科植物最受歡迎,熱門蘭花你養了幾種?
    植物實在是太多了,都不知道在家中養殖什麼才是最好的了。蘭科植物,據說是很多人最喜歡養殖的,最受歡迎的一種植物。那麼小編就推薦這幾款人氣比較高的蘭科植物給你們種植吧。首先我們要知道蘭科植物是什麼,蘭科植物是僅次於菊科位於第二的大科,在單子葉植物中排名第一大科。蘭科分布的非常廣泛,大部分集中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主要有兩大類,中國蘭和洋蘭。
  • 花草四雅之一的菖蒲
    從唐宋開始,菖蒲這種植物,就走出溪頭澗畔,成為文人案頭清供,也就是現在的菖蒲盆景。菖蒲,古人云生於池澤者泥菖也,生於溪澗者水菖也,生水石之間者石菖也。在《盆景偶錄》中與蘭花、水仙、菊花並稱為「花草四雅」。
  • 山麥冬就是麥冬嗎?山麥冬有什麼功效作用?
    說到山麥冬,很多朋友會有疑問:「我們都知道麥冬,怎麼又來了個山麥冬?」。其實自古以來,對於麥冬的原植物,並沒有很確切的定論,百合科沿階草屬和山麥冬屬的多種植物,挖出來的紡錘形塊根,都可作為麥冬使用。但到了現代,從1995版《中國藥典》開始,山麥冬和麥冬被分列為了兩種不同的中藥材。
  • 淺談菖蒲的種植方法和注意事項,這樣養並不難!
    菖蒲,它有很多種,百合科裡的巖菖蒲,石蒜科的菖蒲蓮,鳶尾科的菖蒲鳶尾,唐菖蒲屬,天南星科的菖蒲屬。而傳統所說的菖蒲,古稱石菖蒲,是天南星科的,應該說石菖蒲才是正宗的菖蒲。將菖蒲製成盆景者,據說在唐代便有了,到宋代已極為盛行。
  • 蔥鬱茂密的菖蒲,你也能擁有
    介紹菖蒲是天南星科菖蒲屬的植物,又名水菖蒲和白菖蒲。在《名醫別錄》中,名為水昌和莖蒲,《石藥爾雅》中被稱之為地心,《草木便方》中叫作蒲劍。另外,還有泥昌,水宿,水八角草,大野菖蒲和土菖蒲等等。菖蒲原產中國,主要分布於我國的東北,華北和長江流域地區,生於沼澤,溪旁和水稻田旁,常見於塘邊或者水景中栽植。另有葉片邊緣具有白色的花葉菖蒲,是重要的水生植物。
  • 農村小溪邊常見的植物菖蒲,一年四季常青,是花市中搶手的花卉
    對於土生土長的農村朋友來說,在農村裡生活的時候肯定是玩耍過不少的野生植物。因為以前在農村裡的生活條件並不是很好,農村娃能玩耍的東西也就是野外的花花草草。今天小優想說的一種植物就是過去經常在農村小溪邊見到的植物菖蒲,不知道大家認不認識這種植物呢?
  • 端午節「三種武器」:艾草 菖蒲 大蒜頭
    因為端午節前後,我國很多地方開始進入多雨潮溼的季節,人容易生病,同時蛇蟲繁殖,易咬傷人。而古人再一次充分發揮了強大的民間智慧,經民俗專家考證,端午節的很多習俗,都蘊藏著豐富的中醫保健知識,反映的是古人對於生存環境和自身健康的關切之心。接下來,我們先了解一下南方一 些地區過端午的「三種武器」,是哪三種呢?
  • 古人過端午,如何使用菖蒲、艾草?搭配另外8種植物,加工成形
    某些特殊植物由於本身的藥效、象徵,而成為端午節具有闢邪意義的物品。其中以菖蒲與艾草最具代表性,兩者常同時並用。《荊楚歲時記》中記載,將菖蒲切碎入酒飲用,以強身保健,避免惡疾;以艾葉作為人形,叫做「艾人」,將其懸於門戶之上,可禳除毒氣;作為虎形佩戴,稱為「艾虎」,具有驅瘟闢邪的效果。
  • 蘭花是「騙子」?豬籠草是「坐便器」?或許你對植物智慧一無所知
    沒人會說自己是植物,也沒有人說每天回家後,自己不用吃飯,不用睡覺,只需要把腳插在花盆裡。就算你把腳插在花盆裡,也獲取不了營養。另外,我們能讀懂動物的很多行為,卻很難讀懂一棵植物的心思。比如,我們知道植物是通過光合作用吸收營養的,但卻弄不明白它是如何吸收太陽光的。就算我們把自己暴露在強烈的陽光下,我們還是弄不明白。
  • 這「三種」蘭花品種,最適合家中養護,不僅美麗大方,還好養活
    這「三種」蘭花品種,最適合家中養護,不僅美麗大方,還好養活在古代,許多詩人會用詩歌來讚美蘭花的優雅高尚。當他們在欣賞蘭花所展現的姿態時,無形中也培養了他們自身的情感。直到現在,這株植物也深受許多人的喜愛,有些甚至被賣到了天價。
  • 蘭花最怕什麼水?記住這6種水不要用,蘭花澆水不會錯
    上一節文章我講了蘭花最怕什麼肥《蘭花種植最怕什麼肥?記住這5句話,蘭花施肥不再難》,其實種植蘭花雖然不難,但在種植管理過程有一些操作是蘭花最怕的,肥我已經講過了就不再贅述,這裡要說的是蘭花最怕什麼水。在以前的文章與視頻中我常說,蘭花澆水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難,只要環境與植料都達標,隨便怎麼澆都可以。但是這不代表隨便澆什麼水都行,有些水是不可以澆蘭花的,可有些蘭友卻偏偏在用這些水澆蘭。在用了蘭花最怕的水澆灌以後,再想養好蘭花無異於水中撈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