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收音機評論譯介
一、外形設計
山進SR-36是一款橫版造型的普及型調頻/中波兩波段收音機,調頻覆蓋範圍是87.5—108MHz、中波覆蓋範圍是522—1710KHz。它的前代產品SR-35則是豎版手持造型。
SR-36的正面機殼被豎長、透明的調諧指針顯示窗一分為二,左側約三分之二的面積是喇叭區域,右側三分之一區域是黑底白字、對比鮮明的頻率刻度盤。其中,喇叭罩區域除了八邊形的細密開孔之外,沒有其他任何元素,甚至沒有品牌LOGO和產品型號的絲印文字。這導致了一種非常尷尬的局面,即單看SR-36收音機的正面,你無法分辨它出自哪個品牌,也看不出它的型號命名,極大地降低了產品的辨識度。
在我看來,任何收音機產品的正面機殼都是至關重要的,即便現在的數碼電子產品講究簡約、極簡的設計風格,但至少應該帶有品牌LOGO或其他標識。如若不然,乍一看,此產品豈不淪為「籍籍無名」之輩了?這顯然不利於產品的「廣而告之」。
那麼,SR-36的品牌LOGO和型號標誌跑到哪裡去了呢?答案是:山進的英文名稱LOGO被置於機殼頂部左側位置,而型號標誌則被安排在後機殼右下角。這是不是「猶抱琵琶半遮面」、一起來玩「躲貓貓」的節奏啊?其實,從上圖可以看出,喇叭罩八角形開孔的上部和右部都有空閒區域,將山進的英文名稱LOGO布置在這兩個區域豈不有頭有臉、有名有面?您同意我的以上分析嗎?請在評論區留言指教。
透過豎長、透明的指示窗,可以看到橘色的調諧指針,它可上下移動,標識出頻率所在的大概位置。需要注意:這個指示窗的上端有一個綠色的調諧指示燈。當我們轉動旋鈕,調準電臺頻率時,這個綠色小燈就會亮起,提醒我們不要再微調旋鈕了。右側的頻率刻度盤上呈兩豎排顯示中波和調頻頻率,左為中波頻率,右為調頻頻率,字符為白色,醒目碩大,便於觀察。
機身左側的下部位置設有手繩的穿繩孔,但山進公司沒有附贈手繩。機身右側上端是一個外形較大的、用於調諧頻率的旋鈕。它的下方是一個兼具電源開關和音量調節的小旋鈕,旋鈕側面刻有一個小凹痕,用來指示音量大小,不過這個小凹痕與旋鈕本身同為黑色,沒有起到明顯的指示作用。此外,一個3.5毫米的耳機插口位於機身右側最下端。
機身頂部左側印有山進的英文LOGO,右側是一個兩檔波段切換開關,往左撥動,是切換到中波;往右撥動,是切換到調頻。機身底部空無一物。需要說明的是,機身底部並非水平的,而是一個小斜面,也就是說,當直立放置SR-36收音機時,它略微往後傾斜,而非垂直於水平面。這種設計的好處是方便用戶觀看正面機殼,而不必有意低下頭去看它。
總長為44釐米、分為6節的拉杆天線位於後機殼的上部。此天線可360度旋轉,可供用戶調整天線朝向,改善調頻電臺信號的接收效果。後機殼左下角是電池倉,可容納2節5號電池。電池倉的右側印製了品牌LOGO、型號名稱、頻率範圍、產地等字符信息。
SR-36的外形尺寸為13.3×3.3×7釐米,在不安裝電池的情況下,淨重為160克。包裝盒中的標配物品僅有1臺主機、1張簡單的說明書,沒有附贈耳機、機套、質保卡等物品。
二、接收性能
SR-36作為一款「掌中寶」普及型收音機,與它市場定位相同的產品有索尼ICF-P36、松下RF-P50等兩波段指針收音機。但是,我沒有後兩款產品,所以,取出了同為指針式收音機的索尼ICF-SW11充當對比評測的標杆機型。
2.1調頻
在測試調頻接收性能時,我將SR-36的拉杆天線全部抽出,同時,把ICF-SW11的天線的長度調整到與它等同,然後將兩臺收音機輪番擺在同一個位置接收調頻弱臺。對比結果如下:
在接收107.1MHz時,SW11有明顯的沙沙噪音,而且紅色的調諧指示燈閃爍不止,但是,SR-36的接收相對穩定很多,偶爾有一點兒輕微的噪音飄出,綠色的調諧指示燈常亮不閃爍。
在103.8MHz上,正在播出單田芳老先生的評書節目,兩臺收音機都有一定的噪音,但是SR-36的噪音明顯比SW11少一些,前者是間斷的噪音,而後者是持續不斷的沙沙聲。
在99.4MHz上,SR-36和SW11都能穩定接收到女生歌曲節目,沒有任何雜音。或許是電臺音源的問題,歌曲聽感並不好,有點兒咬字不清的感覺。
在接收89.5MHz時,這個頻率上的中國之聲正在播出晚間體育評論節目,SR-36有非常輕微的嘶嘶雜音,相比之下,SW11的沙沙噪音更突出、更明顯。
綜合上述4個頻率的對比結果,我認為,SR-36的調頻接收性能勝過索尼ICF-SW11。
為了大家更直觀地體驗二者的對比過程,我為大家附上對比視頻的連結,請君觀看:
2.2中波
夜間時分,中波強臺和弱臺紛紛湧現。基本上每隔9KHz都有臺,更有甚者,一個頻點上可能混雜著2個或3個電臺信號。此時,用指針式收音機搜索弱臺進行對比非常困難,因為沒有數字頻率顯示,相鄰頻率又多,調準頻率實屬不易。為此,我將對比評測的時段選在了早間,此時,大部分極弱中波信號消失,尚存的幾個中波弱臺在頻率上相隔很遠,不存在鄰頻相互幹擾的狀況,較為適合對比評測。
在738KHz上,兩個收音機都伴有噪音幹擾,但是SW11的噪音明顯要小很多,反觀SR-36,沙沙的底噪聲很大。
在接收1107KHz時,電臺信號更弱了一些,索尼SW11對底噪聲的控制還不錯,沙沙聲低沉,相比之下,SR-36的沙沙聲大到蓋過了節目聲音的程度。
在1566KHz這個頻點上,信號強度高於此前的兩個頻點。兩臺收音機的效果差別不明顯。雖然SR-36也有輕微噪音,但是語音清晰度和可懂度勝過SW11,與它相比,SW11的聲音略微含混,咬字尾音不像SR-36那樣明晰、利落。
鑑於上述表現,依據我的淺見,在接收中等及以上信號時,SR-36的語音清晰度好於SW11,但是接收弱信號時,SR-36的背景噪音高於SW11。
照例奉上對比視頻的連結,請諸君明鑑:
三、調諧手感
對於指針式收音機來說,調諧頻率旋鈕是使用頻率最高的部件,畢竟要想更換收聽頻道的話,必須將它扭來扭去。因此,如果這個旋鈕的調諧手感舒服,自然會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人機操控體驗,反之亦然。
那麼,山進SR-36收音機的調諧手感怎麼樣呢?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SR-36機身右側的兩個旋鈕沒有像自家的PR-D7、PR-D15等機型那樣採用錐形旋鈕,而是裝配了圓柱形旋鈕。這樣一來,用拇指和食指指尖捏握旋鈕時,著力點更突出,摩擦力更大,利於旋轉,不會出現指尖打滑的現象。
僅就我個人的多日體驗來說,SR-36的調諧旋鈕阻尼稍微有點兒大,有略緊之感。這可能是新機的緣故,用過一段時間後可能會有一點兒改善。不過,在整個調諧行程中沒有出現明顯的阻尼大小劇烈變化。轉動過程中,我認真觀察了橘色指針,沒有發現調諧回差現象。但是,細細地觀察調諧旋鈕的話,會察覺到:完成調諧,鬆開手指時,這個旋鈕會輕微地朝反方向回彈一下。
正如上面的拆機圖片顯示,SR-36的調諧傳動機構是常見的拉線和滑輪組合,其中,滑輪數量達到了8個,可以說,很有誠意。但是,總體調諧手感難以比肩索尼SW11,在二者的對比過程中,這種手感體驗非常直觀和真實。SW11的調諧更加精準、順滑,調準電臺頻點更方便。而SR-36需要數次來回微調旋鈕才能調準,尤其是在中波波段。這固然與SR-36採用DSP晶片的設計有很大的關係,可是,調諧機構自身的因素也不容忽視。
根據我多年使用指針式收音機的體驗,索尼SW11、SW10、SW20、SW22、ICF-7601等收音機均採用了齒輪與帶齒傳動帶的調諧機構,手感體驗整體上升了一個層次,優於拉線和滑輪的調諧傳動機構。但是,這對於齒輪、帶齒傳動帶等零配件的加工精度、耐久性要求很高,如果原材料質量不過關、技術加工實力不濟的話,很可能會弄巧成拙。倘若山進公司將來有意在指針式收音機市場持續發力的話,調諧傳動機構的改良是一個重要的突破方向。
還需注意的是,SR-36調諧電臺時帶有DSP機器固有的特點,即電臺信號不是緩進緩出、漸小漸大,而是在調諧過程中突然就湧現或瞬間就消失。所以,有時調諧弱信號電臺,需要來回細細微調。
四、聲音聽感
SR-36既可喇叭外放,又能插耳機收聽,所以,我將分開來談。
首先,SR-36的喇叭外放聲音聽感既沒有讓你失望,也沒有給你驚喜,它內置了一個直徑約為5.7釐米的喇叭,阻抗為8Ω,輸出功率為120mW。它傳遞出的是一種中正平順的感覺,符合我對一款掌上型收音機的聲音預期。此類小收音機的喇叭聲音很容易倒向尖厲、刺耳,代表機型是德生R808、R818、索尼SW22,它們幾乎沒有中音和低音,就是高亢、極富穿透力的高音。只需聽一個小時,我的耳朵就有隱隱約約的不適感。SR-36則沒有這種問題,
儘管SR-36配備了3.5毫米耳機插口,但並非立體聲,而是單聲道,兩個耳塞端頭都出聲的單聲道。長久以來,我一直很在意耳機輸出音質的底噪聲。我將SR-36的音量調到,認真聆聽,耳機裡只有很輕微的底噪聲。與它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索尼ICF-S10MKⅡ,此機的耳機輸出底噪異常明顯,聽感體驗差,我甚至認為它的耳機插口的象徵意義大於實用意義。
五、耗電量
一般說來,傳統電路的指針式收音機耗電量都極低,電池續航時間要比數調機長很多。不過,內置了DSP晶片的指針式收音機,其耗電量會相對大一點兒。那麼,山進SR-36的耗電量怎麼樣呢?
我藉助萬用表做了簡單的測試,其結果如下:
如上圖所示,在中波波段,將音量調整為,SR-36的工作電流為42.9毫安;在調頻波段,此數值為43.2毫安。而後,我將音量調到最大,中波的工作電流最大值約為110毫安;切換到調頻後,這個數值攀升到約130毫安。
坦白地講,SR-36的耗電量略高,高於同類傳統電路的指針式收音機。譬如,經過「南風蘇打」朋友的實測,同為調頻、中波兩波段收音機的德生R202T在最小音量下的工作電流為:中波是7.2毫安,調頻也是7.2毫安。在最大音量下的工作電流為:中波49毫安,調頻42毫安。在此鄭重感謝「南風蘇打」朋友的實測與分享。
這真是頗為無奈,DSP晶片提高了收音機的接收性能、簡化了製造流程、降低了生產成本,但是,過高的耗電量相應地增加了用戶的使用成本。由此看來,目前至少在普及型的DSP收音機上,真應了「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古訓。
六、優缺點
6.1優點
1、外形小巧,適合外出攜帶。整機做工尚可。
2、調頻接收性能處於中上遊的水準,接收中等及以上的中波信號時,接收效果好,語音清晰度佳。
3、各種操作簡單,易上手,適合追求化繁為簡的老年人。
4、喇叭外放聲音中規中矩。
5、耳機輸出音質底噪很小。
6、頻率刻度音質清晰,對比度好,方便視力不佳的用戶觀看。
7、傳統外露式的調諧頻率和調節音量旋鈕適合抓捏與旋轉。
8、帶有綠色的調諧指示燈。
9、調諧過程中沒有出現阻尼大小的明顯變化。
10、拉杆天線可360度旋轉。
11、機身寬厚,站得穩,立得住。
12、電池艙蓋為鉸鏈式的,不容易丟失。
6.2缺點
1、正面機殼沒有品牌、型號標誌,辨識度低。
2、接收中波弱信號時,底噪稍大。
3、調諧阻尼稍大。
4、停止轉動調諧頻率旋鈕時,有很輕微的反向回彈現象。
5、沒有電源指示燈,不能從視覺上直觀分辨開機與否。
6、調諧電臺時,信號並非緩進緩出、漸小漸大。遇到弱信號時,需要來回細細微調。
7、耗電量稍大。
8、機身左側,前後殼扣合處,前機殼邊緣略微突出,有毛刺劃手之感。
9、耳機輸出為單聲道。
10、音量調節旋鈕側面的小凹痕沒有起到醒目的指示作用。
11、沒有附贈手繩、耳機、機套。
七、結論
綜上所述,山進SR-36是一款調頻接收性能優良、接收中等及以上中波信號尚可、操控簡單、機身厚實的兩波段掌上型收音機,它的出現是豎版掌上型SR-35收音機的有益補充,二者相配形同於索尼ICF-P26與P36的組合搭配,橫版和豎版手持都兼顧了。不過,在接收中波弱信號、減少耗電量、改善調諧手感、提高正面機殼品牌和型號辨識度等方面,山進公司還有一些工作亟待完成。
★特別提示:上述評測僅限於我手中的兩臺評測樣機,本質上是業餘的、自娛自樂的,不具有嚴謹性和普遍性,請擦亮自己的眼睛,切忌跟風或盲從!
你用過此機嗎?歡迎留言評論!
★歡迎關注、轉發、點讚!
——完——
*********************************
個人水平有限,文中必有錯漏之處,懇請批評指正。
禁止任何媒體轉載。歡迎大家轉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