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叛逆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在這個階段內,孩子的心理正從幼稚向半成熟過度,自我意識的提升讓他們急切地想要掌控自己的生活,因此就會產生叛逆的情緒。
不過對於那些向來就有叛逆情緒,並且在青春期表現更甚的孩子來說,他們的叛逆情緒一般都是被家長的這些行為影響的。
喜歡跟大人反著幹的孩子,通常都有溺愛自己的家長。
孩子是每個家庭的掌中寶,受到全家人的寵愛是很正常的,但是生活中卻有一些家長事事順著孩子的心意,用溺愛的方式來給孩子關懷。這樣就會導致孩子太過以自我為中心,無論是在人際交往中,還是與家人相處的過程中,都會一意孤行地按照自己的思想行事,從而也就越來越叛逆了。
當父母太嘮叨的時候,孩子也會變得叛逆。
這裡的嘮叨與平常父母的囑咐不同,後者是恰到好處的指導和關心,而前者則是過度的提點甚至是全盤規劃,這樣就會讓孩子覺得很煩,迫不及待地想要脫離這種生活,於是也就開始叛逆了。
家長關心孩子沒有錯,但是過分的關心就成了操縱,反而會讓孩子喘不過氣來,乃至擁有極端的性格。
讓孩子變得叛逆的,不只有過度關心、過度關愛,還有時不時的吼叫和責罵。
在孩子寫作業做錯題、做家務幫倒忙等等事情上,家長常會對孩子進行責罵或者責怪,孩子的成長過程是需要適當的批評的,但是父母太過頻繁的責罵只會讓他們的行事方式「反其道而行之」,心理健康也會被影響。
孩子是獨立的、並且在不斷發展的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需要家長的關愛、鼓勵、批評和教導,但是孩子本身還在發展中的性格特性,讓家長經常重複的某一方面在生活中被無限放大,最終成為影響孩子性格發展的因素。
對於叛逆的孩子,家長不要想著怎麼去「掰正」他們,而應該花更多的心思去教導,幫助他們成為更好的自我。
(中國教育服務網-家庭教育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