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們為什麼還在學繁體字?

2021-02-14 努爾家的雜貨鋪

這是我們的生活環境

這是努爾們的書本

還有寫的作業

在香港,因為歷史的原因,官方語言有三種呈現形式:繁體中文、簡體中文、英文;而生活的絕大部分場合只有兩種語言呈現形式:繁體中文、英文;在學校教育中,公立學校從幼兒園起都會使用繁體中文(粵語)和英語教學。

 

在香港,因為生活在這裡的人群非常多元化,因此國際學校分門別類也很多,有的學校中文學習比例比較高,有的學校中文學習比例比較低,有的學校中文只是選修科目;有的國際學校使用繁體字教中文,有的國際學校使用簡體字教中文,有的則是學生可以選學繁體字或簡體字。不過,無論繁簡字體如何使用,各類國際學校的中文學科都以普通話教學。

 

 

-簡繁的日常-

 

努爾們的學校是使用普通話繁體字教學且中文比重很高的那類,這也就意味著,她們看的書、寫的字、日常的作業和未來的考試都是用繁體字進行。所以,在我家裡,簡體字的書已經被收進了抽屜,擺在孩子們眼前觸手可及的大都是繁體書籍。

 

而我,是一個能讀懂大部分繁體字,但不會寫大部分繁體字的家長。在我看來常用字就挺有挑戰性了,比如:

 

一隻小鳥 VS  一隻小鳥

每天畫畫  VS 每天畫畫

學習數學 VS  學習數學

 

有好一陣子我分不清繁體字的一雙一隻(一雙一隻),讀繁體字繪本的時候也鬧過笑話。寫學校的記錄本的時候,還得先在電腦上用拼音輸入法把繁體字打出來,然後照著抄,邊抄邊覺得心累。這麼多年下來,寫的最熟練的就是我自己的名字和家庭地址。

 

一個有趣的發現是,努爾們並不覺得繁體字難學,也許因為她們學習成長的環境就是被這樣複雜的方塊字包圍著,從學校裡最初習得的也是繁體字,所以她們認為,學習的過程就是這樣而已。

 

以前,大努爾看到我寫的字,她會糾正:「媽媽,你寫錯字了。」不過,現在的她,已經理解,原來在中文的世界裡,還有簡繁字體之分。

 

 

 

-困惑和苦惱-

 

努爾們看的繁體字繪本,大多從臺灣引進,雖然說現階段可以閱讀的書籍存量上和內地的孩子沒有太多差異,但在繪本種類上還是略有不同。比如,有一些經典的繪本,像《三個和尚》《神筆馬良》《巴巴爸爸》這些,我只能找到簡體字繪本。

 

現在努爾們何時能回到校園上課,還是未知數,而學校線上課程在這種情況下的局限性,的確導致了我的焦慮和困擾。我也知道,解決焦慮的辦法就是面對它和找出口,所以我也更勤奮地為努爾們關注中文類、數學類的線上App課程。

 

只是,一個不是很愉快的情況又冒出來了:優秀的課程都是簡體字課程

 

簡體字繪本看與不看?

簡體字的網課上不上?

上簡體字的課,會不會帶來學習上的混淆?

……

 

越想越頭疼。

 

 

 

-大家給支招-

 


粉絲的力量大,大家七嘴八舌的,我仿佛也找到了方向。

 

的確,大家說得對,簡體字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呀,未來也得使用,何不利用這個階段開始學習呢?至於能不能適應,誰也不知道,沒準我就是多慮了呢?

 

換一個角度想,正因為這樣,她們獲得了同時學習簡繁字的機會,也因此接觸到國內更優秀的學習方式、更全面、更多樣化、更地道的中文表達。

 

孩子的適應能力,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強,為何給自己預設障礙呢?

 

「不要給自己預設障礙,當我們相信可以做到的時候,我們才有可以做到的潛力。把挑戰視作機會的時候,很多事情就大不一樣了。」我對大努爾如是說。

 

我也知道,答案已經找到了。

❤️在右下角點「在看」吧👇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要學繁體字
    從上面的模式不難看出我教課是以繁體字為主,簡繁並學。   為什麼要學習繁體字?這個問題非常簡單,就是我上面說的,古代字帖沒有簡體字。
  • 我們沒有學過繁體字,卻大部分都能看懂它,這又是為什麼?
    我們沒有學過繁體字,卻大部分都能看懂它,這又是為什麼?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對漢字肯定是非常熟悉,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寫作的時候經常會用到它。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我雖然沒有學過繁體字,但是每次遇到繁體字的時候卻基本上能夠分辨出來。這又是為什麼呢?原來這其中另有玄機,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分析一下。文字是文明的承載方式,我們中華有著5000年的悠久歷史,自然漢字依舊底蘊深厚。當年我們所使用的繁體字,它不僅蘊含著歷史底蘊,還有人文關係,非常的形象而又生動。
  • 大陸早就普及了「簡體字」,為港澳臺卻還在使用繁體字呢?
    大陸早就普及了「簡體字」,為港澳臺卻還在使用繁體字呢?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漢字文化也是不容小覷的,如果大家有仔細研究手機的話,有輸入法簡體字和繁體字之間的切換,估計各位也知道簡體字和繁體字都是中國的漢字,那它們之間有社麼區別呢?
  • 為什麼我們不用學,天生就看懂繁體字?原因其實很簡單!
    為什麼我們不用學,天生就看懂繁體字?原因其實很簡單!學生黨每天做的事情不是讀書就是寫字,而生活在內陸地區的學生使用的都是清一色的簡體字。那大家有沒有想過我國為何要大力提倡漢子簡體化呢?很多人都會回答因為方便實用。
  • 為什麼我們捨棄用了上千年的繁體字,改用簡體了呢?答案很新鮮
    今天小編就來討論為什麼我國要捨棄繁體字而改用簡體字呢?首先我認為簡體字筆畫比繁體字少很多,好寫而且省時間。繁體字筆畫多體積大還容易寫錯,在新文化運動時期,很多人都不願意去學習文字,大部分甚至都是文盲,為了更好的鼓舞人們開始識字,胡適和魯迅就開始研究簡體字了,他們讓中國的漢字學起來更簡單方便。
  • 大陸的「簡體字」早已普及,為何港澳臺還在使用「繁體字」呢?
    大陸的「簡體字」早已普及,為何港澳臺還在使用「繁體字」呢?雖然現在我們把使用的文字定為了漢字,但是大陸的「簡體字」早已普及,為何港澳臺還在使用「繁體字」呢?有人曾經提出過這樣的一個問題。以前我們的祖先用的都是繁體字,現在如果我們要簡化它們,是不是就失去了漢字原有的意思,是不是對歷史的不尊重,還是把漢字改過來吧,用以前的繁體字多好,有人提出來要把簡體字重新變繁的想法,在我看來,想要傳承我們古老的文化,簡體字也可以做到,不能說,簡化了文字,就繼承不了我們祖先的文化了。當時漢字由繁變簡的過程可是一波三折。
  • 從沒學過繁體字的80、90後為什麼一看就懂?是基因問題嗎?
    那為什麼從沒學習過繁體字的80、90後會一看就懂呢?是因為基因問題嗎?人類越來越聰明了?要知道我國大陸地區從1956年開始推廣簡體字,也就是現代漢語標準用字,雖然港澳臺地區仍在使用繁體字,可大陸基本上已經最少兩代人沒有接觸過繁體字了,可因為有以下幾點原因,導致我們的80、90年代出生的人仍能看懂繁體字。
  • 小學生要不要學繁體字?
    其實,對我們絕大多數人來說,在實際生活和學習中用繁體字的機會真的不多,但是另外一個事實是,繁體字客觀存在,在我國一些地區,人們也一直在用,大陸地區的人們有時也確實會用到繁體字,因此,中小學生應該學點兒繁體字,百益而無一害。怎麼說呢?
  • 從未學過繁體字,為何一眼就能識別?
    從未學過繁體字,為何一眼就能識別?本篇約910字,閱讀時間約1分30秒。現在的年輕人幾乎很少接觸繁體字,除了部分漢語專業的學生可能對繁體字有所了解,但是大部分年輕人都是沒有接受過繁體字教育的,即使沒有學習過繁體字,但當我們看到繁體字的時候卻一點也不覺得陌生,甚至可以一眼識別,這難道是我們中國人的隱藏屬性嗎?
  • 為什麼大陸人天生就能看懂繁體字?將繁體字改為簡體字真的好嗎?
    為什麼大陸人天生就能看懂繁體字?將繁體字改為簡體字真的好嗎?,那就是大陸的很多人都未學過繁體字,可還是能天生看懂繁體字,這是為什麼呢?繁體字就沒有那麼難認了。第二個原因就是TVB影視劇的疲勞,有很多人特別喜歡看TVB的電視劇以及一些香港臺偶像劇,而那些電視劇基本上都是採用繁體字去給觀眾看的,看多了之後,腦中自然就對繁體字比較了解了,也認識了很多繁體字,甚至還能寫一些繁體字,所以這也是他們能看懂繁體字的一個重要原因。
  • 如何讀好一本書 | 為什麼我願意讀《努爾人》
    因為張文義老師說所有人都在讀《努爾人》,他卻迷惑其「精細地令人發狂的民族志細節」、「見不到活生生的努爾人」,出於對於這種感慨的好奇,忍不住先把《努爾人》給看了。趙旭東教授代在譯序裡的評價卻是和張文義老師的評價有些許反差的,他說《努爾人》這本書「不僅文字洗鍊,且內容極為緊湊,……。
  • 為什麼大陸用戶天生能看懂繁體字?繁體字改為簡體字真的好麼?
    但是現如今也是有地區依然在使用繁體字,比如臺灣、香港以及澳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疑惑,那就是大陸的很多人都未學過繁體字,可還是能天生看懂繁體字,這是為什麼呢?我國自古(從有漢字起)就使用繁體字,包括數字。
  • 應該把繁體字納入中學課程
    □讀者 姜伯靜 教育部日前出臺了《2012年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考務工作規定》,明確要求語文作文不能用繁體字。此舉也杜絕了前些年外省市出現的個別學生用甲骨文寫作文的現象。公平地講,禁用繁體字寫作文的規定有很多有利的方面:可以減輕閱卷教師辨別文字的負擔,也讓「譁眾取寵」之輩沒了希望。
  • 臺灣人不明白:大陸明明沒學過繁體字,為什麼卻能看懂呢?
    而臺灣由於國民黨退居此地不肯承認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脫離管制,仍沿襲舊的繁體字,所以同為中國人,臺灣多用繁體字,大陸多用簡體字。眾所周知繁體字筆畫複雜、構造雜亂,簡體字清晰易辨且筆畫較少。但是許多臺灣人不認識簡體字,而大陸人卻認識繁體字,這又是為什麼呢?有網友調笑道,「別問,問就是一句話,大陸人聰明」。許多人聽到這都樂了,但是玩笑歸玩笑,這其中真正的原因很複雜,不是一兩句能解釋清楚。
  • 「繁簡之爭」中小學生有必要學繁體字嗎?
    新版教材從課程的設置、內容的更改上做出了重大的調整,例如增加了大量的傳統文化內容,調整了一直以來先學拼音在學字的順序等等,而最大的變化其實是通過學、考等方式迫使學生必須大量的閱讀。新的變化,不僅僅讓學生「學」的辛苦,也讓老師「教」的難受,而最糾結的則是孩子們的父母們——縱然自己有滿腔熱情去幫助孩子提高語文學習的質量,但是真的無從下手。很多人都知道「新語文」學習,必須要多讀書。這點相信很多人都能夠理解,即便是不為了考試,多數書也是對的。
  • 我為什麼要在臺灣學繁體字
    如今,大陸有不少人開始對學寫繁體字感興趣,這讓人不禁要問:為什麼要舍「簡」求「繁」呢?我們不妨一起看看淮陰師範學院的學生董玥怎麼說,近日臺灣《中時電子報》刊登了董玥的文章「徵戰繁體字 其樂無窮」,全文摘編如下:雖說來到臺灣不存在語言障礙,兩岸說的都是中文,但是,在簡繁體和書寫模式上的差異,仍然是一道必須邁過去的坎兒。
  • 簡體字還是繁體字?
    (回復051查看《[備課必看] 有趣的骰子遊戲》;056《美國教材如何介紹中國古代史》)然後後臺就很多童鞋問我是不是米帝的中文學校都教繁體字,關於這個問題,答案是醬滴:一般學校是哪的人開的,就教什麼字。比如臺灣人開的學校就教繁體字、大陸老師開的學校就教簡體字。公立學校的學區也是一樣,基本上中文項目的創始人是哪裡人就教什麼字。
  • 我在南疆|牙醫努爾買買提
    我在南疆|牙醫努爾買買提 2020年12月10日 20:03   來源:新華網客戶端   隨著生活水平提高
  • 我在南疆丨牙醫努爾買買提
    我在南疆丨牙醫努爾買買提 2020-12-10 17: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從未學過「繁體字」的我們,為什麼能看得懂呢?|高中小科普
    從上小學開始算起 我們至少也已經學了9年的語文課了 不說古今貫通,文採斐然 最起碼流利閱讀各類文章 是沒有問題的 而且在不知不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