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傳了很多中文備課資料,都是繁體字的。(回復051查看《[備課必看] 有趣的骰子遊戲》;056《美國教材如何介紹中國古代史》)
然後後臺就很多童鞋問我是不是米帝的中文學校都教繁體字,關於這個問題,答案是醬滴:
一般學校是哪的人開的,就教什麼字。比如臺灣人開的學校就教繁體字、大陸老師開的學校就教簡體字。公立學校的學區也是一樣,基本上中文項目的創始人是哪裡人就教什麼字。
但是很多美國人都希望孩子學繁體字,因為他們覺得承載了更多的中國文化,而且學校一般招生如果說教繁體字會招到更多學生。總之我見到的還是教繁體字的學校還是稍微偏多一點點。
一、拼音還是注音
關於拼音的問題,臺灣是教注音而不是拼音的,所以就有人問我那是不是學繁體字就要學注音,關於這個問題,答案是醬滴:
絕大多數學繁體字的童鞋都在學拼音而不是注音,因為就連臺灣老師們都覺得注音沒太大用,所以即便還是學繁體字,也要學拼音。但是大多數臺灣老師是木有學過拼音的,因為他們從小到大學的都是注音,所以他們也是後來才學的拼音。偷偷說一句,即便他們學的很刻苦,但是由於不是從小學的,還是會犯一些小錯誤,比如把gui拼成guei什麼的。
但是還是有極少數的學校還是會開注音班,有些人是害怕自己家孩子學拼音之後和英文混,有些人是堅持臺灣的學習傳統,所以堅持學注音,但是很少很少。
我個人是完全不懂注音的,覺得臺灣教材上充斥著注音對於密集恐懼症患者來說是一件很驚悚的事情~
我覺得這還算好的。。。看過他們的數學和健康教材。。。還有練習冊。。。烏央烏央的注音看著我麻應的慌。。。
二、教簡體字好還是繁體字好?
關於這個問題,美國已經和國內的「南北甜鹹(豆漿/豆花/粽子)之爭」有得一拼了。。。在這裡,我只說說我個人的觀點,大家聽聽,開闊一下思路就好了~
關於簡體字的吐槽,相信大家已經聽過很多了。。。比如什麼「有愛(愛)無心,有廠(廠)無料」神馬的。。。
我個人覺得,對於小孩子或者成人初學者來說,還是比較傾向於簡體字。因為簡體字出現的目的就是為了減少文盲率。我覺得學習一門語言的首要目的是溝通和交流,文化傳承什麼的要往後放。如果上來就用那麼難的字,學生會瘋掉。有時候看辣麼小的孩紙們在一筆一筆地寫繁體字,我都想摸摸他們的頭說「辛苦了」。。。
我就在以前的文章裡提到過,有小孩因為不會寫「一邊……一邊……」然後急哭的場景。。。其實我也不太會寫這個字。。。很難為熊孩子啊。。。
比如「有愛(愛)無心」這個慄子,我就聽過一位華裔美國教授解釋:愛雖然沒有「心」但是還有「友」,你難道說朋友之間就沒有愛了嗎?
有些人覺得先學簡體字再學繁體字會比較難,先學繁體字再學簡體字就比較容易。我是覺得簡體字如果基礎打好了,繁體字也不會那麼難學。我不記得自己有特意學過繁體字,但是後來看書多了連猜帶蒙也就都認識了啊。。。
但是,我覺得學習繁體字也是很有必要的。在掌握了簡體字的基礎上,還是要學習繁體字的,因為確實是有很多問題,需要追根溯源才能解釋清楚。簡體字在簡化的過程中很多同音字都合併成了一個字,然後有時候就會納悶,為什麼這兩個不搭邊的意思會是一個字,然後一查才知道:原來繁體字是兩個不同的字,後來合併了。。。
比如「幹」,為什麼樹幹和乾燥會是同一個字?本來幹就是樹幹的樣子,和乾燥有神馬關係?後來查了查才知道,原來表示乾燥的幹繁體字是「乾」,後來簡化以後和表示樹幹的「幹」合併了。。。
對於這種追根溯源的問題,我推薦一個網站,叫做象形字典:www.vividict.com/
裡面有很多字的歷史淵源。網站是一位國內的學者做的,沒有經費,就憑著自己的愛好那麼做的,很讓人感動。
沒事翻翻特別漲姿勢!比如自從我知道「寫」的詞源以後我就再也無法正視這個字了。。。
還有就是,我覺得繁體字的話認識是一定要認識的,比如洛杉磯的報紙或者菜單什麼的都是繁體字的啊。但是寫嘛,不一定非得每個字都會寫。我身邊太多香港臺灣的老師自己也在寫簡體字——連他們自己都覺得那樣很省事!
存在即合理。不合理或者不順應潮流也就會逐漸被歷史淘汰了麼不是。
三、簡繁體字背後的文化
其實我覺得教簡體字還是繁體字不是簡單的把文字翻譯成另外一種字體的問題,背後涉及到目標語(target language)的文化問題。所以有些教材就直接把簡體字版翻譯成繁體版,或者繁體版直接翻譯成簡體版,我覺得都不是特別恰當。
比如說學繁體字,那這個就涉及到臺灣的文化和用語習慣的問題。比如大陸有很多說法和臺灣都不一樣,我大概舉幾個我身邊的慄子。
1. 念研究僧時,學校有一批臺灣交流生,然後我有一次跟她們說:「你們把勺兒給我行麼?」她們說:「什麼?」我比劃了一下,「吃飯的勺兒。」然後她們恍然大悟:「哦你縮湯匙(調羹)啊~」 然後我才想起來南方人要說調羹。。。
2. 小時候看《流星花園》,總好奇為什麼杉菜總說道明寺是鳳梨頭。後來吃鳳梨酥的時候很好奇為神馬盒子上面畫的是菠蘿。這麼多年來我一直以為鳳梨就是一種梨。。。也一直以為鳳梨酥的味道就是梨的味道。。。後來才終於知道他喵的鳳梨奏四菠蘿。。。坑爹麼不是。。(ノ=Д=)ノ┻━┻
然後我就狠憤怒地問臺灣人:說!你們為嘛管菠蘿叫鳳梨!然後人家解釋道:因為上面那叢綠色的葉子尖尖的很像鳳尾嘛。。。然後我醍!醐!灌!頂!原來是醬紫!!!原來他們也不是瞎取的名字!(說的好像「菠蘿」這種名字就不是瞎取的一樣= =)然後我又問:「那為嘛叫梨呢?」 「我也不知道。。。大概吃起來比較像梨吧。。。」 像你妹啊!
3. 以前看《放牛班的春天》的時候不能理解:為嘛一個唱歌的片子要和放牛有關係!後來臺灣同事跟我解釋:放牛就是說這幫孩子沒法管了的意思。然後我說你們好委婉啊!然後她問我:那你們說什麼啊?我說我們就說補差啊!放學了老師就吼一嗓子「補差班的學生留下來!其他人可以走了!」 她瞪大眼看我:那麼直接啊。。。(奏四辣麼直接。。。)
4. 小時候看過一個flash動畫,裡面提到了一個詞:jie yun。然後畫面是地鐵。當時那個動畫太文藝,所以我腦海裡一直閃現的是這個詞「劫運」,所以一直以為是命運被劫走的意思,還覺得有種很宿命的趕腳。那時候在看NANA,所以腦海裡滿是背著吉他站在地鐵站,看著地鐵呼嘯而過但是卻不知道前往何方的宿命感。然後覺得臺灣人好文藝啊。。。
後來長大以後才知道原來那是「捷運」,也就是便捷運輸的意思。。。知道真相的我差點掉下眼淚來。。。真是典型的一句話毀掉小清新啊!!!文藝女青喵的心就醬紫碎了。。。(╯#-皿-)╯~~╧═╧
點擊原文即可查看我當年看的文藝視頻:《大海 重生》清華美院畢業的B&T工作室製作
5. 在臺灣人開的中文學校工作的時候,同事跟我說:「印表機壞了。」然後我想想,哦,應該是印表機。然後她一會兒又說:「一會去把圖卡護背一下。」啥?護背是啥?貌似是個動詞。然後我問她,她給我指指那個塑封的機器,我才知道護背原來就是塑封的意思!
後來她還找我借過「滑鼠」,我說那是個嘛玩兒。。。她指指我的滑鼠。。。
6. 曾經被臺灣人問為什麼大陸要叫「雪梨歌劇院」,聽著跟「(和)稀泥」一樣。。。我說你妹!你沒跟我說之前我從來木有想過有可能是稀泥!然後他說臺灣叫「雪梨歌劇院」,聽上去就很陽春白雪。我心說給建築物取個吃的的名字很有出息麼?跟美國一樣,城市名字隨隨便便找個吃的就命名了,什麼Walnut, Orange…中國你敢讓一個地方叫核桃市?。。。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詞,比如你看臺灣童鞋在臺灣餐廳吃飯的時候一般嘴裡會嘟囔辣麼一句話:「鹽酥雞好好呲哦~好道地哦~」。嗯,他們就不說「地道」。還有「腳踏車」這種大家都知道的詞。
四、如果單純的把簡繁體互譯會出現什麼問題呢?
我曾經見過海報掛圖上赫然寫著「菠蘿」,我覺得挺奇怪的,因為這種詞存在的可能很小,要不就是「菠蘿」,要不就是「鳳梨」。
「自行車」也很奇怪。要不就是「自行車」,要不就是「腳踏車」,「自行車」的這種存在就很詭異。
這個就好像英式英語或者美式英語的差異一樣。比如你通篇color和colour混著寫,或者用美音念underground這種英國才這麼叫的玩意兒,就是很詭異。
用詞還只是其中一方面,那背後的文化的差異就更大了。比如我的教授就曾經說美國人太咋呼,什麼都「OH MAN! THAT』S AMAZING! AWESOME!」,英國人就高冷地笑一下,然後小聲蛋定說一句「Oh, that’s quite interesting.」
所以關於簡體字和繁體字的問題,我覺得已經解釋得差不多了。跟老闆爭教簡體還是繁體是木有意義的,老闆讓教什麼就教什麼,有工作給錢給辦身份就行!哪容得你廢話!
其實我覺得簡繁之爭還都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問題是聽說和讀寫之間的關係到底怎麼協調,這個我會在以後的文章裡來分享臺灣大學教授的觀點,盡請期待!
PS:你要是問我將來我家小小喵學什麼字,那必須是兩種都得學啊!(有木有覺得做我家小孩很苦嗶=v=)
PPS:《大·海》是兩部片子《大魚》和《海棠》組成的。這片子我隔幾年總會重新溫習一下,回憶一下當年文藝的心情。。。(悶騷的摩羯)歡迎大家跟我交流感想~ 我覺得第二部分有隱喻~
復活節快到了嘛,發個彩蛋:
「道地」(野生)的臺灣人是不懂什麼是SB和NB的,他們的語境裡木有B這種用法。臺灣的國罵是「幹!」 他們還有一個詞叫「靠腰」~有興趣的童鞋可以自行查詢意思,不要在公眾場合(跟臺灣人)說這個詞就好了~
感謝堅持看到最後的乃們~ 很漲姿勢吧=v=
美國教育漫(bā)談(guà):熱愛臺灣的李小喵 出品
微信號:USA_edu
分享美國教育那些事兒~ 回復000即可查看全部目錄~ 包括如何在米帝教中文,考取教師資格證,選學校,工作,生活,等等~ 不定時分享美國教書學習經驗~歡迎交流分享~
提問前建議先查看目錄裡的文章,基本上你的問題我都有解答,如果沒有,再提問~ 你提供的背景信息越詳細,我越能幫到你~ 推薦在知乎上問我:http://www.zhihu.com/people/USA_edu
或者也可以加我的微信:李小喵(lixiaomiao_edu),有時無法及時回覆信息,但是留言我一定會看到,有時間會回復~ 時差黨奏四辣麼任性!
轉載請喵我一聲~請註明微信公眾號名稱、微信號和作者名稱還有二維碼~做一個有道德有品位有情懷的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