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供稿者和受益者,有緣見證了「父母堂」蒸蒸日上的發展,很欣慰。新的一年,願更多的家長從中受益!
——桐桐媽(教育專家)
今年7月,中國臺灣才發生臺鐵飯盒錳含量超標事件,最近又有新聞披露了國內某著名品牌的的不鏽鋼餐具所用材質不合格,強調了「錳含量超過國標4倍」。於是根據「長期過量攝入錳增加帕金森病風險」,解讀出這些不鏽鋼餐具「有害健康」。
不鏽鋼餐具」錳」超標問題在父母圈掀起一陣驚呼,許多家長經歷塑化劑等毒物風波後以為不鏽鋼餐具是給寶貝的好選擇,卻沒想過心中的「明智選擇」竟然也會有問題。不鏽鋼餐具中的錳,到底有多危險?
錳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跟許多礦物質營養元素一樣,過多的錳會危害人體。錳過量會抑制鐵的吸收,長期過量則會影響神經系統的功能。人體能夠承受多少錳?中國和美國的最大攝入量都在每天10毫克左右。而一件不合格的不鏽鋼餐具非但有大量超標的錳,還會釋出能致人皮膚潰爛的鉻和鎳。
●304不鏽鋼品
目前市場上的最高檔不鏽鋼餐具都採用等級為18/10或18/8的不鏽鋼材質,304材料在表面處理後後其耐腐蝕性是最好、最穩定的,可達到歐盟的衛生檢測標準,可能釋出的各類金屬含量應該都很低,不致於危害人體的健康。
●430不鏽鋼品
俗稱不鏽鐵,有些鍋具的表面會用此種材料,雖然也是食用級不鏽鋼但加工後性能沒有304穩定,價格也比304低很多。
●202不鏽鋼品
材料性能很不穩定,使用一段時間後生鏽,會有過量的金屬釋出。其價格較低,但在中國食品市場應用十分廣泛,其實202按歐盟標準此類材料不能作為餐具的生產,只能作裝飾材料用。
不鏽鋼餐具,特別是不鏽鋼鍋在製程中一定得使用石化級的黑油,如果媽媽們在正式烹煮前沒有「醒鍋」,就有可能會將黑油吃下肚。所以如何養好家裡的不鏽鋼餐具大有學問。
❶用白醋,黑油不殘留
在不鏽鋼鍋內加入清水、食用白醋,放入一些較小的不鏽鋼餐具,以大火煮滾,重複2次。白醋有除垢、除臭及抑菌的效果,這是最簡單的醒鍋,不用擔心黑油殘留。
網絡上流傳用麵粉洗掉黑油,其實並不恰當,水一衝就完全溶於水,失去粉末的磨擦力,去汙、去油的效果並不佳,還容易幹掉結塊,造成水管的阻塞。
❷鋼絲球洗鍋,硬碰硬藏汙納垢
媽媽們如果用小鋼刷、鋼絲球做為習慣性刷洗不鏽鋼鍋的工具,與硬度很高的不鏽鋼鍋硬碰硬,也容易導致刮痕而藏汙納垢,不但給了細菌容易在鍋內滋生的機會,而且小鋼刷的金屬粉屑其實也很容易殘留在鍋內。
❸不鏽鋼不能放置酸、鹼類物質
另外,如果不鏽鋼長期接觸酸、鹼類物質,也會發生化學反應,使其中的微量元素被溶解出來。因此,媽媽們在使用不鏽鋼產品時應注意,不能長時間用其盛放鹽、醬油、菜湯,不煎熬中藥,不用強鹼性或強氧化性的化學藥劑如蘇打、漂白粉等進行洗滌。(圖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