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工黨上海市委建言醫療資源配置:增加婦產科和兒科資源總量

2020-12-20 手機鳳凰網

原標題:農工黨上海市委建言醫療資源配置:增加婦產科和兒科資源總量

「二孩」政策影響下,婦產科和兒科資源需求階段性上漲。

有衛生計生專家估計,「二孩」政策實施後,上海每年出生人口大約增加2-3萬人,即從政策實施前的24萬人增加到27萬人左右。而每新增一名新生兒,相應的產婦、兒童醫療服務及資源配置需求也將隨之增加,但上海的婦產科和兒科資源配置卻依然存在不少短板。

為此,今年上海「兩會」期間,農工黨上海市委將向上海市政協遞交一份題為《關於合理配置本市婦幼醫療資源的建議》的集體提案,建議上海增加婦產科和兒科醫療資源總量,包括婦產科和兒科床位數、醫生數和護士數配置量,並適當調整醫療資源在不同級別、類別機構中的配置比例。

郊區交界地帶常現資源配置盲區

「根據我們對上海市婦產科、兒科醫療資源配置供給現狀的調查分析,上海的婦產科、兒科醫療資源高於全國水平,但其供給主要集中在三級醫療機構,並主要集中在市區。」農工黨上海市委在這份提案中稱,基層醫療機構婦產科和兒科的服務質量相對較弱,郊區相對短缺,上海市郊區交界地帶常出現資源配置盲區。

此外,通過對上海市育齡婦女和兒童人口預測研究,特別是對上海市戶籍人口在「兩孩」政策前景下4種不同生育率水平的人口發展趨勢進行多方案預測,揭示出上海市面臨的人口總量和結構問題:在全面兩孩政策影響下短期內出生人口數量將有顯著增加,到2020年前會達到頂峰;婦產科、兒科醫療服務床位短缺;婦產科、兒科醫療服務專業人員短缺。

根據上海市婦產科、兒科醫療資源需求預測研究,可進一步預測上海市2020年婦產科和兒科床位和醫生的需求配置量,明確上海市在應對「二孩」政策時應當在資源配置方面的調整方向:醫療服務需求增長,資源總量不足;資源配置結構不合理,資源利用不均衡;患者期望不斷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有待改善;醫務人員工作壓力大,薪酬待遇較低。

適當調整醫療資源配置比例

為應對「二孩」政策影響下婦產科和兒科資源需求的階段性上漲,農工黨上海市委建議,上海需要增加婦產科和兒科醫療資源總量,包括婦產科和兒科床位數、醫生數和護士數配置量。

同時,調整婦產科和兒科醫療資源結構,針對婦產科和兒科醫療資源結構不均的問題,需要適當調整醫療資源在不同級別、類別機構中的配置比例,並改善基層醫療機構提供婦產科和兒科的服務質量,鼓勵就近就醫,完善分級診療機制。

從優化婦產科和兒科醫療資源的空間布局上看,上海市市區醫療資源相對富餘,郊區相對短缺。「建議在資源配置時,應當充分考慮布局的公平性,以提高人群醫療服務可及性。」

農工黨上海市委還建議,「十三五」期間,上海應當不斷提高婦產科和兒科醫療技術水平,努力將上海市打造為國家級婦產科和兒科醫學高地,建立全國性的婦產科和兒科醫學中心。同時,充分發揮上海市婦產科和兒科醫學中心的引領和輻射作用,通過合理規劃、能力建設和資源優化等舉措,培養骨幹人才和學科帶頭人,及時做好研究成果的臨床應用轉化。

而在改善婦產科、兒科醫務人員職業發展環境方面,該提案建議,理順婦產科、兒科醫務人員的工資水平,建立動態調整機制,薪酬水平的設定既要體現婦產科、兒科醫療服務特點,又要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與其他行業收入水平相協調。此外,建立符合醫療服務機構功能定位、有利於有序診療體系構建的梯度工資制度,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衛生人員工資待遇,縮小不同級別間的收入差異。

相關焦點

  • 農工黨上海市委建言:增加婦產科和兒科資源總量
    原標題:農工黨上海市委建言醫療資源配置:增加婦產科和兒科資源總量  「二孩」政策影響下,婦產科和兒科資源需求階段性上漲。  有衛生計生專家估計,「二孩」政策實施後,上海每年出生人口大約增加2-3萬人,即從政策實施前的24萬人增加到27萬人左右。
  • 兒科急診人滿為患,農工黨江蘇省委建議建立分診制度
    該院幾年前就已經實施了兒科急診預診分診制,有效地保證了危重症患者得到救治。在今年的江蘇省兩會上,農工黨江蘇省委提交了一份集體提案,建議全省的兒科都建立這種分診制,同時增開兒科夜門診和急診,緩解兒科就診壓力。
  • 中高端兒科和婦產科醫療服務市場龐大 新世紀醫療穩佔先機
    中國二胎政策的開放正逐步增強新一代具備收入能力人士增添子女的意欲,受惠的不單是兒童相關的服務和產品,與母嬰健康息息相關的兒科和婦產科醫療服務的需求也迅速上升。此外,中國經濟穩步發展,健康意識提高,中產階級對私立中高端婦兒科醫療服務的需求不斷增長。
  • 兒科診所行業報告:醫療資源向基層轉移 民營兒科連鎖診所興起
    五、進入壁壘較高(1)醫療執業資質壁壘為了合理配置醫療資源,最大限度的滿足人民群眾對醫療衛生服務的需要,中國衛生主管部門對醫療資源進行了統一規劃和科學控制,新辦醫療機構的設置審批都要從嚴按照規划進行,以避免醫療資源的重複配置形成資源浪費。
  • 【支部換屆】農工黨上海健康醫學院、東華大學、對外經貿大學支部...
    儲奕感謝老主委對支部的發展所作的貢獻,她表示新一屆支部班子將帶領全體黨員繼續發揮自身特長和優勢,積極建言獻策,為十四五時期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積極貢獻力量。民盟上海健康醫學院支部委員會主委顧峻到會致賀詞。於瑩代表中共上海健康醫學院黨委對農工黨上海市委長期以來對學校農工黨支部的關心和支持表示感謝,對新一屆支部的成立表示祝賀。
  • 我省打造婦產科兒科醫療水平提高平臺
    9月1日,省婦幼保健院與省內160餘家醫療保健機構,按照平等、開放、包容、自願的原則籤訂協議,聯合組建甘肅婦產科、兒科專科聯盟。聯盟採用理事會制度,由理事長單位、常務理事單位和理事單位組成,下設辦公室和學術委員會,內部分工協作,形成優質醫療資源上下貫通的渠道和機制。  據介紹,我省婦產科、兒科領域優秀資源相對集中,專科人才嚴重不足,在基層供需矛盾尤為突出。
  • 農工黨長寧區委婦女工作委員會:上海市巾幗文明崗 | 孫贇:上海市...
    其中,上海市委統戰部推薦的崗組農工黨長寧區委婦女工作委員會榮獲「2019年度上海市巾幗文明崗」稱號,農工黨黨員、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生殖醫學科執行主任孫贇榮獲「2019年度上海市巾幗建功標兵」稱號。2019年上海市巾幗建功標兵 孫贇農工黨黨員、教授,博士生導師,主任醫師。
  • 上海舉行推進兒科建設發布會
    、高齡孕產婦妊娠結局風險上升等壓力和挑戰,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強兒童醫療衛生服務改革與發展的要求,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努力提升兒童健康服務質量和水平。規劃明確了「十三五」期間的目標任務和30個主要項目,如突出補短板、增加資源配置的「50個標準化示範兒科門急診建設項目」,保障兒童健康基本權利的「兒童健康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打造兒科醫學和人才高地的「國家兒童醫學中心籌建項目」等,每個項目都體現了政府對兒童健康的高度關切。  (三)兒童健康服務資源配置不斷加強。
  • 兒科資源如何高效配置 或許能從北京兒童醫院找到答案
    當前,中國的醫療衛生資源配置方面呈倒三角的模式,大部分醫療資源集中在市級醫療衛生機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療服務的提供和利用與居民對醫療服務的需求不相匹配。特別是兒科,《2015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鑑》顯示,醫療機構數量方面,兒童醫院僅佔全國醫院總數的0.38%;兒童醫院區域分布上,城市和農村的比例為4:1;兒科床位僅佔醫院總數的5.6%;兒科病床使用率則高達103.8%。原則上,適宜的衛生資源配置應該是國家級醫療機構主要承擔救治疑難重症,救治小病、小傷以及保健康復則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職能範疇。
  • 民建上海市委建言上海:以大體量快速度軌交連接周邊江浙縣市
    原標題:民建上海市委建言上海:以大體量快速度軌交連接周邊江浙縣市  1月8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民建上海市委舉行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履職動員會暨新聞通氣會上獲悉,2019年民建上海市委圍繞上海改革開放再出發、創新發展再突破,精心準備了1篇政協大會發言、8篇組織提案和6篇書面發言,分別就自貿區金融體制改革、科創板建設
  • 甘肅省婦幼保健院與蘭州仁和醫院籤署婦產科、兒科專科聯盟協議
    每日甘肅網9月4日訊(蘭州晨報記者劉佳)近日,記者從甘肅婦產科、兒科專科聯盟成立大會暨第十一屆甘肅省婦幼保健機構院長年會上獲悉,甘肅省婦幼保健院和蘭州仁和醫院正式籤署了婦產科、兒科專科聯盟合作協議。該協議的籤署意味著今後蘭州仁和醫院和甘肅省婦幼保健院將在管理、學科建設、醫療質量與安全、醫療資源共享等多個方面達到同質化。
  • 兒科最難預約、婦產科預約量最大
    點擊查看 就醫160發布2015年全國就醫行為大數據報告兒科最難預約、婦產科預約量最大近日,國內網際網路醫療第一股就醫160發布2015年全國就醫行為大數據報告。
  • 承接上海優質兒科資源 續譜禾城兒童醫學新篇章
    同時嘉興二院與平湖市第一人民醫院、嘉善縣中醫醫院等15家醫院進行了「兒科網絡協作醫院」的籤約授牌儀式。儀式後,上海兒童醫學中心與嘉興二院兒科專家共同舉行了「接軌上海,兒科優質醫療資源大型義診活動」。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簡稱「兒中心」)是由上海市人民政府與世界健康基金會(Project HOPE)合作共建的一所集醫、教、研於一體的三級甲等兒童專科醫院,是國內首家通過JCI國際醫院認證的兒童專科醫院,也是首個通過JCI教學醫院的兒童專科醫院。
  • 湖南首個兒科醫生集團成立,破解兒科醫療資源緊缺
    但由於醫生缺乏融資、管理、承擔風險等方面的經驗和能力,一旦走出體制面臨有技術難以發揮的尷尬境地,且社會資本流入兒科市場非常少,加之兒科醫療相比其他醫療專業風險大,這讓很多醫生望而卻步。省醫院協會會長張紹金指出:「醫生集團是醫改下的一個新興產物,是整合公立和非公立醫療資源的先進管理模式,可以促進分級診療、多點執業,拓寬社會辦醫渠道。」
  • 農工黨萬載縣總支換屆選舉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縣委副書記陳志堯出席會議並講話,縣委常委、統戰部長彭述榮主持會議,市委統戰部副部長章志強出席會議。陳志堯在會上指出,農工黨萬載縣總支始終貫徹「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方針,緊緊圍繞全縣中心工作,深入調查研究,積極建言獻策,結合自身優勢,堅持開展送醫送藥、健康諮詢、扶貧濟困等形式多樣的社會服務活動,樹立了良好的社會形象
  • 中山市博愛醫院婦產科新大樓啟用,增加床位186張
    在該院西南方,新建的婦產科大樓與醫院兒科大樓由連廊牽「手」而立,南靠綠木蔥鬱的大獅山,北望偉人國父孫中山的雕像。新大樓依山而建呈弧形L狀,潔白與磚紅色的外牆面以優雅的姿態相互依偎,象徵著白衣天使為婦嬰健康帶來的呵護與溫暖;兩側樓翼及樓體採用了並列和並排的原木色木柱,傳遞出人與自然和諧融洽、剛毅與柔和兼容並蓄的力量。
  • 12家復旦大學附屬醫院聯手打造婦產科醫聯體
    ■復旦大學牽頭成立上海首個「婦產科醫療聯合體」■在任意一家,都可預約婦產科醫院預留的部分床位和專家門診婦產科醫聯體是什麼?婦產科醫聯體由「紅房子醫院」牽頭,中山、華東、華山北院、金山醫院等12家醫院共同組成,分布於全市10個區縣,共擁有婦產科床位1719張,婦產科醫生1015位。
  • 關於印發《上海市醫療機構 設置「十三五」規劃》的通知
    一、規劃背景  (一)發展現狀  「十二五」期間,市委、市政府繼續加大醫療資源投入力度,城鄉重大醫療機構項目落地,醫療資源布局進一步優化,醫療資源總量有序發展,基本醫療服務體系更加完善,體系效率和醫療服務水平得到提高,短板資源和辦醫結構得到優化,社會辦醫取得較快發展。醫療資源總體滿足本市居民的基本醫療服務需求。
  • 上海五大區域兒科醫聯體帶動304家醫院兒科升級
    記者昨天從上海市衛健委獲悉,上海「東南西北中」五大區域兒科醫聯體不斷升級,醫聯體牽頭醫院籤約醫療機構304家,通過派駐專業管理人員、臨床帶教、增加專家號源等多種方式,促進兒科優質資源縱向延伸。目前,125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能夠提供兒童常見病、多發病診療服務。
  • 低生育率或加劇家長育兒焦慮 未來上海需要調整教育資源配置結構
    圖說:上海未來學齡人口總量雖將趨於下降 楊建正攝新民晚報訊 (首席記者 王蔚)上海未來學齡人口總量雖將趨於下降,但人口結構紅利也會趨於消失,同時,市民對優質教育的需要日益增長。昨天在滬舉行的2019中國教育發展論壇上,市教委副主任軒褔貞表示,未來上海需要將教育資源配置結構調整的重點,轉向解決區域教育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問題。論壇由華東師大國家教育宏觀政策研究院主辦,主題為「人口變動與教育資源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