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有點價值的樹木,總是因為兩點緣故,要麼是樹齡太長,使得樹木本身具備了高價值,要麼是珍稀物種,全世界也找不著幾棵。然而在英國卻存在著這麼一棵樹,它既不具備歷史價值,也非什麼名貴樹木,而僅僅是一棵普通不過蘋果樹。但就是這麼一棵看似普通不過的蘋果樹,卻成了一種精神象徵,這著實是令人捉摸不透。
一棵普通不過的蘋果樹,為何會成為一種精神象徵呢?說來這棵樹也是經歷過輝煌的,因為它曾經砸過牛頓的腦袋。這個事情大家在學生時代也多有耳聞,那是在1665年的一個秋日,牛頓像以前那樣坐在這棵蘋果樹下思考問題,想著想著,蘋果樹上突然就掉下了一個蘋果,正在砸中了牛頓的腦門。正是因為這次巧合,牛頓才得以領悟,提出了萬有引力。
從那以後,這棵蘋果樹的命運就改變了,它被命名為「牛頓蘋果樹」,因曾經砸過牛頓而名聲大振。每每有人從這棵蘋果樹經過時,總是會說:「這就是那棵世界最洋氣的蘋果樹,它可是砸過牛頓的。」確切的來說,這棵蘋果是成就了牛頓,對人類社會的發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同理可知,牛頓也成就了這棵蘋果樹。
牛頓蘋果樹砸中牛頓,是在1665年,根據一些相關人員分析,這棵蘋果樹已存活了近於360年。牛頓蘋果樹至今為止,仍舊生長在伍爾斯索普莊園內,這是牛頓的家鄉,也是牛頓的思想啟蒙地。一直都有人在莊園內打理這棵樹,根據記載,在1820的時候,蘋果樹曾被一場颶風吹倒,且斷作好幾截。然而果樹頑強地長出新芽,沒過多久重又變得茂盛無比。
這件事情引發了更多人對它的關注,因此蘋果樹得到了超高規格的保護,英國女王親自為它頒發了保護令。為了更好地傳承這種精神,如今這棵蘋果樹已移栽至全球,包括中國、澳大利亞、阿根廷、美國等諸多國家。而其中的兩棵母體樹,除了伍爾斯索普莊園的那棵以外,另一棵在被移植到了牛頓的母校——劍橋大學。
在如今的上海科學會堂,就有一棵通過嫁接得來的牛頓蘋果樹。在天津大學,也有一棵移栽於此的蘋果樹。2010年的時候,劍橋大橋曾經送給李嘉誠3株小樹苗,隨後他就將小樹苗送給了汕頭大學,因蘋果樹適應不了當地的氣候,學校還特意為蘋果樹配備了一個可調節氣溫的房間。很多人也許會覺得沒有意義,但若能經此學習到果樹的精神與態度,也未嘗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