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隨遷子女校成「百姓身邊好學校」的啟示

2020-12-17 中國新聞網

  一所隨遷子女校成「百姓身邊好學校」的啟示

  □名校家長:不僅要檢查孩子的作業,還要做手工,做PPT,甚至要請假參加學校活動。家長不堪重負,卻又不得已而為之。裕興學校家長:老師從不要求家長檢查作業對錯,只需督促孩子完成作業

  □名校孩子:學前就基本都上過英語輔導班。裕興學校孩子:大部分農民工子女入學時英語基礎基本為零,但是該校英語學科評價連續多年在全區名列前茅

  -----------------------------------------------------

  位於合肥市城郊接合部的裕興學校,前身是合鋼工人子弟小學,因為國有企業改革,學校生源萎縮,後來被劃轉為瑤海區管理,成為一所定點接收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的小學。

  為了生計而奔波,這裡的部分家長不能「全天候」地照料自己的孩子。比如,孩子體育課受了皮外傷之後,老師卻怎麼也聯繫不上家長,後來才知道家長一直在上夜班;比如,放學一個小時了,家長還沒有來接孩子,原來是他們忙得忘記了。

  讓校長周美平最受觸動的是一次家訪——看到眼前孩子一家的居住環境,以及家長眼神裡滿滿的「尊敬之情」,到訪的老師眼睛都溼潤了。正是因為頻繁的家訪讓他們意識到,這就是進城務工人員的生存現狀。作為老師,更應體諒家長,不要把壓力都轉嫁給他們。

  從家長的實際情況出發,為家長「減負」的同時,引導他們承擔應盡的教育義務,成為合肥市裕興學校的辦學思路。正是沿著這條路徑堅定不移地走下去,這所農民工小學成功實現了「逆襲」,教學質量評價在全區名列前茅,素質教育的成果層出不窮,今年又被評為合肥市「百姓身邊的好學校」。

  「我們這裡從不要求家長檢查作業對錯」

  在全國不少學校,「家長作業多」已是普遍現象。家長不僅要檢查孩子的作業,還要做手工,做PPT,甚至要請假參加學校活動,尤其「名校」這種風氣更盛。為此,家長不堪重負,卻又不得已而為之。

  在合肥市裕興學校,老師從不要求家長檢查作業對錯,家長的責任是,督促孩子完成作業。「不少家長忙於生計,文化程度不高,沒有精力、沒有時間來輔導孩子的作業。如果讓他們來檢查對錯,實在是勉為其難,他們只要確保孩子完成作業就可以了。」此外,在鄭曉敏老師看來,孩子作業的表現是對老師課堂教學效果的直接反映,如果作業被家長訂正了,老師如何了解孩子的接受程度呢?

  「我們的孩子沒有機會上外面的輔導班,所以老師必須對孩子的作業負責,只能抓住在校的一切時間進行輔導。」裕興學校的課間時分,經常出現這樣的感人場景:英語老師一邊喝水,一邊聽學生背誦課文;數學老師一邊擦黑板,一邊回頭解答臺下學生的問題;放學後,家長遲遲不來接,老師就在辦公室裡解決學生的「疑難雜症」;有時,看著衣衫不整的孩子,老師會幫他們洗臉,把自己孩子的衣服送給他們。

  「相比其他學校,我們家長的現狀決定了老師必須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這也激發了他們的工作積極性。」英語老師範露舉例說,相比城區孩子學前就上英語輔導班,大部分農民工子女入學時英語基礎基本為零,但是該校英語學科評價連續多年在全區名列前茅。

  「我們要抓好課堂教學主陣地,只要老師用心,就會出成果。」據範露介紹,她一個人帶了4個班的英語課,每次課後,她會在微信群裡挨個收聽所有孩子上傳的英語誦讀音頻,並及時給予指正。「這樣的好老師,到哪裡去找。」一同採訪的同事這樣感慨。

  「我們不僅要教學生,還要教家長」

  體諒家長,並不意味允許家長在教育中缺位。恰恰相反,裕興學校常抓不懈的一項工作就是「家校合育」,引導家長參與到教育過程中來。該校被評為「合肥市家教名校」,僅僅30多人的師資隊伍中,有10位老師取得了家庭教育指導師的資格。

  直到今天,鄭曉敏老師還記得自己開家長會時,那個讓她感動的場景:孩子是爺爺帶的,因為老人的手機沒有拍照功能,老師講教育方法的時候,他就對著PPT一筆一畫地在小本子上記下來。「那一刻,我意識到家長對學習教育方法的渴盼,我們不僅要教學生,還要教家長」。

  為此,該校創建了家長學校,並且制定了《家長學校學員考勤制度》《家長學員考核、獎勵、經驗交流制度》等各項制度,將該工作納入到學校工作計劃、學校發展規劃和班主任評估之中。

  除了定期的家長會,該校還定期請來教育專家為全體家長進行家教集中培訓,並發放《家長學校系列教材》《小學生經典閱讀指導》等書籍供家長自學。

  考慮到孩子從幼兒園升入小學時會有一段心理過渡期,每年5月,學校都會派出老師前往學區內的幼兒園,對家長開展幼小銜接的專題培訓,並帶著孩子進入一年級班級,與學生共同上課,體驗小學生活。

  在裕興學校,家長最光榮的時刻,就是站在領獎臺上。學校根據家長的學習情況及其育子方法,定期評選、表彰一部分教子有方的家長,並讓代表上臺發言,從而起到示範效應。

  「我們應當相信家長的學習能力,儘管他們文化程度不高,但是他們對知識同樣充滿了渴望。」讓鄭曉敏感動的是,毋需老師做動員,每一次組織培訓,家長都到得特別齊。

  「學校才是素質教育的主陣地」

  2013年,因為城市道路改造,裕興學校原來校址被拆,師生不得不暫時借居在兄弟學校,因此老師沒有寬裕的辦公場地,學校沒有像樣的功能室,開會時都要臨時找教室。但是這樣的條件並未給素質教育的開展帶來多大影響,反倒是激發了老師的幹勁兒,創造了一連串的「奇蹟」。

  因為沒有操場,老師就帶著孩子早早地來到其他學校,借操場進行訓練。最終,該校的一名男生獲得了區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男子60米的冠軍。

  在安徽省黃梅劇院專業演員指導下,一群沒有音樂基礎的孩子排演的「小黃車」獲全國首屆戲曲嘉年華「最佳創新獎」,作為安徽唯一一個節目進京參演。

  「不能完全指望社會上的培訓機構來承擔素質教育的任務,學校才是素質教育的主陣地。」據該校少先隊大隊輔導員楊秀雲介紹,該校鼓號隊成立僅半年,就在區裡的比賽中獲得了特等獎。「可能是因為我們的老師、家長和孩子更能吃苦,暑假裡師生冒著高溫堅持訓練,家長則確保一天4次接送」。

  「進城務工人員子女的心理問題不容忽視,開展素質教育無疑讓他們變得自信開朗起來。」她向記者表示,「今天在這個校園裡,你能區別開誰是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嗎?所有的孩子臉上寫著一樣的陽光與自信。」

  據了解,裕興學校明年將搬遷至一座48個班級,近50畝規模的新校園,地點位於幸福路。「那時候,這裡的孩子肯定會變得更加幸福!」在場的老師不約而同地這樣說。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不僅是裕興學校這樣的農民工小學,所有的學校都應當釐定清楚家長與老師各自承擔的責任。「作業的事情本來就屬於老師教學的一部分,不應該由家長承擔,現在浙江和寧夏都已叫停家長檢查作業」。

  他表示,當前存在著課堂教育與家庭教育之間界限不清晰的問題,以致有些老師沒有盡到教學責任,而家長管了不該管的事情,比如家長要去聽老師的課,幹預了教學。「家長的主要任務是關注孩子的習慣養成、心理健康以及權益保護,要尊重老師的教學自主權,當然老師也應當主動履職,圓滿完成教學任務,這樣才能建立起兩者之間的和諧關係」。記者 王磊

相關焦點

  • 合肥農民工隨遷子女定點學校 與城鎮生混合編班統一管理
    在今年的教育工作會上還明確提出,全市新增中小學將全部為定點學校,在逐步擴大定點學校的基礎上,直至最終取消。【政策】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有學上很快,2015年的7月又到了,在合肥很多符合條件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就可以報名上學,開開心心地待在爸爸媽媽身邊了。
  • 高考報名的隨遷子女怎界定?隨遷子女報考需要符合哪些要求?
    高職高考臨近,很多小夥伴都會疑惑「是所有非廣東省戶籍的考生都屬於隨遷子女嗎?隨遷子女該如何報考呢?」,今日,高職妹帶大家了解隨遷子女的定義及其報考流程。《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廣東省參加高校招生考試實施辦法(試行)》規定:「隨遷子女是指跟隨父親或母親在我省生活、就學的非廣東省戶籍進城務工人員及其他非廣東省戶籍就業人員子女。」對文件的這條規定,不少家長理解不夠到位,認為非廣東戶籍的考生就叫隨遷子女,其實不然。
  • 28所學校1047個學位!三亞吉陽區908名隨遷子女搖號入學
    8月28日,吉陽區公開搖號,隨機分派外來務工隨遷子女入學學位,家長李洋得知結果後鬆了一口氣。通過搖號,該區將 908名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安排至28所小學,解決了外來務工人員擔憂的子女入學問題。據了解,從今年6月30日開始至今,吉陽區歷時2個月時間, 全力以赴保障適齡兒童都能順利入學。
  • 雁塔區2017年義務教育公辦學校「隨遷子女」登記安排
    按照2017年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工作安排,為方便進城務工務工人員就近諮詢登記,我局將對持有「四證」申請在雁塔區義務教育學校入學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
  • 隨遷子女在昆享公平待遇
    西壩小學是五華區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窗口示範學校,學生全部是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為培養孩子自信心和奮發向上的精神,學校引入了武術、遊泳、體操等特色項目,在學生中普及,並從中挑選優秀苗子。經過選拔,榮雨軒從200餘名學生中脫穎而出,成為西壩小學體操運動隊的11名隊員之一。體操對榮雨軒的影響,並不局限於學校和訓練、比賽場上。「你在外面讀書,學了些什麼呢?」
  • 多所新校建成,教育一視同仁,談保障隨遷子女入學的福州經驗
    去年8月23日文章《不買房一樣讀名校,居住證勝過學區房——福州2019年隨遷子女入學形勢解讀》已經介紹過,福州每年都會拿出不少優質小學的學位進行派位。有的人一平方三四萬買的學區房,買不起房的外來工一樣有機會讓子女讀同一所學校。能夠公平對待外來務工人員,給予隨遷子女平等入學機會,這一點正是福州「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城市精神的體現。
  • 基於佛山市L鎮新生代農民工隨遷子女教育的階層分化調研-虎嗅網
    這啟示對新生代農民工隨遷子女教育問題的研究要突破已有的城鄉二元框架,未來針對新生代農民工隨遷子女教育治理及政策要考慮階層分化的影響。一、研究背景與問題意識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變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
  • 太原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報考政策
    進城務工隨遷子女,在我市就讀滿三年的,可以享受同等的市民待遇。在我市六城區就業、居住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我市初中學校就讀滿三年且有我市初中學校正式學籍,報名參加中考填報升學志願時,享受與我市六城區常住戶籍人口子女同類考生的同等待遇。
  • 三亞吉陽區:908名隨遷子女搖號入學
    8月28日,吉陽區公開搖號,隨機分派外來務工隨遷子女入學學位,家長李洋得知結果後鬆了一口氣。通過搖號,該區將 908名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安排至28所小學,解決了外來務工人員擔憂的子女入學問題。據了解,從今年6月30日開始至今,吉陽區歷時2個月時間, 全力以赴保障適齡兒童都能順利入學。
  • 任城區隨遷子女積分入學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隨遷子女,是指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至少一方在任城區城區工作並實際居住,有合法穩定居所、合法穩定職業並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的非任城區城區戶籍隨遷適齡兒童。第三條 積分入學辦法是通過設置積分指標體系,對具備入學基本條件的隨遷子女進行積分。濟寧市任城區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領導小組將根據城區學校當年可接納隨遷子女入學學位數劃定入學積分資格線,積分達到資格線分值的,可以在任城區城區學校(含城鄉結合部部分公辦學校)接受義務教育。
  • 「天眼聚焦」貴州:增加學位供給,保障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
    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引導著隨遷子女健康快樂成長  據都市路小學校長楊順春介紹,為了讓這部分孩子「進得來、學得好」,學校針對不同學習基礎的學生開展了層次性培養,並採取「一對一」和互幫互學小組的形式加強學生之間的學習交流。
  • 紅塔區隨遷子女義務教育享同城待遇
    來源:玉溪網近日,紅塔區出臺相關規定,在義務教育階段,將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等人群全部安排在相應的公辦學校就讀,到2023年學籍在紅塔區同一初中學校就讀滿三年的,全面享受公辦高中定向擇優錄取政策。屆時,紅塔區將在全省率先實現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同城化。
  • 濟寧高新區發布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積分入學辦法
    另外,光明小區和警韻之家小區內屬洸河街道辦事處所轄地段的也在招生範圍內。第二條  積分入學辦法是通過設置積分指標體系,對具備入學基本條件的隨遷子女進行積分。隨遷子女入學以實際居住地所屬街道為學區劃分,根據所屬學區內公辦學校當年可接納隨遷子女入學學位總數劃定入學積分資格線,積分達到資格線分值的,可以接受義務教育。
  • 北京市教委主任:隨遷子女入學仍要審「五證」
    隨遷子女入學審核有無變化?昨日,北京市教委主任線聯平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2015年義務教育入學政策正在研究,將繼續提高就近入學比例,隨遷子女入學審核將會儘快出細則。  入園難  「針對有些地區公辦園少,將通過政府購買社會服務的方式,也就是從民辦園、自辦園中買園位。今年計劃增加4萬個園位,三年一共增加15萬個園位。」
  • 東莞市橫瀝崇德學校2020年春季隨遷子女異地中考報名指南
    1.在我市初中應屆畢業的異地務工人員隨遷子女(以下簡稱「隨遷子女」),可在我市報名參加學業考試,報名辦法與本市戶籍考生相同。這部分考生可報考我市公、民辦中等職業學校(含技工學校)。如要報考我市普通高中,須到就讀學校提交申請,並按要求提交有關「異地中考」證明材料,經有關部門審核通過後,可報考我市有隨遷子女招生計劃的公辦普通高中和所有民辦普通高中。具體辦法按《關於印發〈東莞市異地務工人員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後參加高中階段升學考試辦法〉的通知》(東教〔2018年〕3號)和市教育局相關文件執行。
  • 2020年天津落戶攻略——子女隨遷與投靠詳解
    很多家長朋友落戶天津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子女考學,而子女考學首先得把子女的戶口遷入到天津,子女戶口的遷入途徑主要有隨遷和投靠,很多家長朋友分不清隨遷和投靠的區別,這裡落戶大師小編為大家詳細解讀子女隨遷與投靠的政策和常見問題!
  • 湖南:保障農民工隨遷子女入學升學權利
    農業轉移人口隨遷子女義務教育納入公共財政保障範圍,支持公辦校接受隨遷子女就近入學,從2015年起全省範圍內農民工隨遷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後,可以在流入地參加各層次的升學考試......近年來,湖南連續出臺政策,保障農民工子女入學升學的權利。
  • 西海岸新區「四項舉措」保障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
    隨著西海岸新區不斷擴大開放和城鎮化的深入推進,外來務工人員數量激增,近三年,義務教育階段隨遷子女以每年6000人左右的速度淨增長,截至2020年6月,新區隨遷子女在讀總人數已達到4.3萬人左右,佔學生總數的28%。新區教育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堅持隨遷子女入學與本地學生同等待遇原則,全力保障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 一是堅持多措並舉,加快學校建設步伐。
  • 保靖縣:"五舉措"保障隨遷子女入學平等接受義務教育
    湖南教育新聞網·教育影像志訊(通訊員 張發軍)8月8日,筆者從保靖縣教育和體育局了解到,為促進教育公平和義務教育均衡發展,2019年以來,該縣全力保障隨遷子女入學,確保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一是堅持以輸入地政府管理為主、以全日制公辦中小學為主,確保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
  • 福州今秋五城區隨遷子女學位餘額出爐
    22日,福州市教育局公布了福州五城區2020年秋季一年級隨遷子女學位申請和學位餘額情況表。據了解,2020年,為妥善安排隨遷子女,各區教育局通過增班、擴班、異地過渡等方式,確保所有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有公辦學校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