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文訓練重點一)
《中國石拱橋》是一篇說明文,《北京立交橋》是一篇通訊,屬記敘範疇,兩篇課文雖然都是寫橋,比較分析就會發現,它們在內容和寫法上是有許多不同之處的。
首先,這兩種文體的寫作目的是不同的。說明文要把說明對象的特徵、構造、性能、類別等有關知識介紹給讀者,使人對這一事物或事理有所「知」。如《中國石拱橋》,它的寫作目的是要介紹有關中國石拱橋的知識,因此,它著力對中國石拱橋的形式、結構等方面的特點加以解說。記敘文主要是寫人記事的,它形象生動地反映現實生活,發表感想,表現特定的思想主題,從而使讀者能夠有所「感」。如《北京立交橋》,它的寫作目的不是介紹有關北京立交橋的知識,而是通過記敘10年來北京立交橋的修建和發展情況,描寫北京立交橋風採各異的瑰麗景觀,來讚頌首都交通事業的發展和市容市貌的變化。
其次,說明文和記敘文的內容和寫法也是不同的。這兩種文體在內容和寫法上的不同是由它們各自不同的寫作目的所決定的。《中國石拱橋》旨在介紹知識,內容側重於對中國石拱橋的形式、結構、歷史等方面有特點的針對解說。1-3節概括介紹了中國石拱橋歷史悠久,形式優美,結構堅固的總體特點;4-8節以趙州橋和盧溝橋為例,具體解說了這三個方面的特點;9-10節簡略介紹了中國石拱橋的成就及其發展。《北京立交橋》旨在敘事寫貌,內容側重於北京立交橋的建設情況和壯麗景觀。1-8節記敘了北京立交橋10年來飛速發展的情況;9-14節描寫了北京立交橋各自不同的造型、風格以及對市容市貌的美化;15-18節讚頌了北京立交橋在首都現代化建設中的巨大作用。通過以上比較分析可以看出,同是寫橋,兩篇不同文體的文章,它們選材的著眼點、內容的側重點和結構的安排迥然不同的。
最後,說明文和記敘文在語言表達方式上是不同的。說明文以說明表達方式為主,語言力求準確明白;記敘文則以記敘和描寫兩種表達方式為主,語言力求形象生動。《中國石拱橋》首先用簡練的語言概括介紹了中國石拱橋在形式、結構和歷史這三個方面的總的特徵,然後由一般到個別。在介紹趙州橋和盧溝橋時,作者或通過精確的數據,或恰當使用修飾限制詞語,把兩座橋的形狀、構造、成就等介紹得條理清楚,使讀者對中國石拱橋有了全面而準確的了解。,使得讀者對我國的古代人智慧和創造才智發出由衷的讚嘆。《北京立交橋》則通過形象生動的語言,敘述了北京立交橋飛速發展,市容市貌日新月異的變化,描繪了北京立交橋千姿百態,各具特色的壯麗景觀。作者用他那支生花妙筆,引領讀者或駐足觀賞,或漫步瀏覽,盡情領略著北京立交橋的詩情畫意,深切感受到首都現代化建設的輝煌成就,使讀者如臨其境,感同身受,印象鮮明生動,使人感受到中國發展中的潛力,也為有這樣的祖國而自豪。
通訊的特點(語文課文訓練重點二)
本文是一篇通訊,通訊是一種新聞體裁。它以記敘為主兼以描寫、議論為表達方式,迅速真實地報導現實生活中的新人新事,新經驗,新風貌,屬於記敘文的範疇。通訊這種文體具有以下一些特點。
第一,講究時效。通訊作為新聞體裁,要求儘快地報導社會生活各個領域中的典型事跡和人物。《北京立交橋》報導的就是首都交通事業飛速發展,市容市貌變化巨大的近況。
第二,準確真實。真實是通訊的生命,因此通訊不允許虛構,必須如實反映觀現實生活,準確地加以報導。《北京立交橋》不僅準確地交待了每座橋建成的時間,而且用大量的數據和精確的描繪,報導了每座橋的規模和造型,力求達到內容的高度真實。
第三,具體形象。通訊不像消息主要是概括的敘述,而是以具體的敘述為主,兼有形象的描寫和精當的議論。《北京立交橋》的第1部分,通過具體的敘述,報導了北京立交橋建設的速度與規模;第2部分通過形象的描繪,展示了北京立交橋千姿百態的造型特點和如詩如畫的瑰麗景觀;第3部分通過精當的議論,揭示了立交橋在推動首都建設,改變市容市貌方面的巨大作用。課文通過這種具體形象的報導,使讀者如臨其境,感受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