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知識3:說明文和記敘文的比較

2020-09-19 阿海東


(語文課文訓練重點一)

《中國石拱橋》是一篇說明文,《北京立交橋》是一篇通訊,屬記敘範疇,兩篇課文雖然都是寫橋,比較分析就會發現,它們在內容和寫法上是有許多不同之處的。

首先,這兩種文體的寫作目的是不同的。說明文要把說明對象的特徵、構造、性能、類別等有關知識介紹給讀者,使人對這一事物或事理有所「知」。如《中國石拱橋》,它的寫作目的是要介紹有關中國石拱橋的知識,因此,它著力對中國石拱橋的形式、結構等方面的特點加以解說。記敘文主要是寫人記事的,它形象生動地反映現實生活,發表感想,表現特定的思想主題,從而使讀者能夠有所「感」。如《北京立交橋》,它的寫作目的不是介紹有關北京立交橋的知識,而是通過記敘10年來北京立交橋的修建和發展情況,描寫北京立交橋風採各異的瑰麗景觀,來讚頌首都交通事業的發展和市容市貌的變化。

其次,說明文和記敘文的內容和寫法也是不同的。這兩種文體在內容和寫法上的不同是由它們各自不同的寫作目的所決定的。《中國石拱橋》旨在介紹知識,內容側重於對中國石拱橋的形式、結構、歷史等方面有特點的針對解說。1-3節概括介紹了中國石拱橋歷史悠久,形式優美,結構堅固的總體特點;4-8節以趙州橋和盧溝橋為例,具體解說了這三個方面的特點;9-10節簡略介紹了中國石拱橋的成就及其發展。《北京立交橋》旨在敘事寫貌,內容側重於北京立交橋的建設情況和壯麗景觀。1-8節記敘了北京立交橋10年來飛速發展的情況;9-14節描寫了北京立交橋各自不同的造型、風格以及對市容市貌的美化;15-18節讚頌了北京立交橋在首都現代化建設中的巨大作用。通過以上比較分析可以看出,同是寫橋,兩篇不同文體的文章,它們選材的著眼點、內容的側重點和結構的安排迥然不同的。

最後,說明文和記敘文在語言表達方式上是不同的。說明文以說明表達方式為主,語言力求準確明白;記敘文則以記敘和描寫兩種表達方式為主,語言力求形象生動。《中國石拱橋》首先用簡練的語言概括介紹了中國石拱橋在形式、結構和歷史這三個方面的總的特徵,然後由一般到個別。在介紹趙州橋和盧溝橋時,作者或通過精確的數據,或恰當使用修飾限制詞語,把兩座橋的形狀、構造、成就等介紹得條理清楚,使讀者對中國石拱橋有了全面而準確的了解。,使得讀者對我國的古代人智慧和創造才智發出由衷的讚嘆。《北京立交橋》則通過形象生動的語言,敘述了北京立交橋飛速發展,市容市貌日新月異的變化,描繪了北京立交橋千姿百態,各具特色的壯麗景觀。作者用他那支生花妙筆,引領讀者或駐足觀賞,或漫步瀏覽,盡情領略著北京立交橋的詩情畫意,深切感受到首都現代化建設的輝煌成就,使讀者如臨其境,感同身受,印象鮮明生動,使人感受到中國發展中的潛力,也為有這樣的祖國而自豪。

通訊的特點(語文課文訓練重點二)

本文是一篇通訊,通訊是一種新聞體裁。它以記敘為主兼以描寫、議論為表達方式,迅速真實地報導現實生活中的新人新事,新經驗,新風貌,屬於記敘文的範疇。通訊這種文體具有以下一些特點。

第一,講究時效。通訊作為新聞體裁,要求儘快地報導社會生活各個領域中的典型事跡和人物。《北京立交橋》報導的就是首都交通事業飛速發展,市容市貌變化巨大的近況。

第二,準確真實。真實是通訊的生命,因此通訊不允許虛構,必須如實反映觀現實生活,準確地加以報導。《北京立交橋》不僅準確地交待了每座橋建成的時間,而且用大量的數據和精確的描繪,報導了每座橋的規模和造型,力求達到內容的高度真實。

第三,具體形象。通訊不像消息主要是概括的敘述,而是以具體的敘述為主,兼有形象的描寫和精當的議論。《北京立交橋》的第1部分,通過具體的敘述,報導了北京立交橋建設的速度與規模;第2部分通過形象的描繪,展示了北京立交橋千姿百態的造型特點和如詩如畫的瑰麗景觀;第3部分通過精當的議論,揭示了立交橋在推動首都建設,改變市容市貌方面的巨大作用。課文通過這種具體形象的報導,使讀者如臨其境,感受深刻。

相關焦點

  • 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的寫作要點,用3張思維導圖,幫你梳理完
    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是中小學語文學習的三種主要文體。語文考試中的閱讀理解和寫作文主要也是考察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名師大講堂的老師用3張思維導圖,總結了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的寫作結構知識,家長給孩子收藏列印出來,幫孩子系統全面掌握這三種文體知識 。
  • 初中現代文閱讀(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答題所有秘籍
    ;總領下文;2、文中:承上啟下;總領下文;總結上文;3、文末:點明中心(記敘文、小說);深化主題(記敘文、小說);照應開頭(議論文、記敘文、小說)二、修辭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答題格式:強調了+對象+特性(歡迎關注大隱語文)3、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4、對比:強調了
  • 語文記敘文閱讀理解有哪些考點和解題技巧?
    小學語文閱讀理解主要考查記敘文和說明文;偶爾也會考查童話類文章、現代詩歌閱讀、寓言類文章等。初中語文閱讀理解主要考查古代詩文閱讀(古詩詞鑑賞、文言文閱讀)和現代文閱讀(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高中語文閱讀理解主要考查古代詩文閱讀(古詩詞鑑賞、文言文閱讀)和現代文閱讀(文學類文本、論述類文本、實用類文本)穆老師不可能一下解析那麼多,就選擇「記敘文(文學類文本閱讀)」答題技巧與大家分享
  • 中考語文:初中語文現代文閱讀理解應試技巧之說明文
    3、請你——認!真!讀!題!一個字都不要漏掉,要一個字一個字地讀!這個不解釋了。4、請你掌握熟悉基礎知識。因為,題目是千變萬化的,舉例肯定是掛一漏萬的。若想取得好成績,只能打好基礎,以不變應萬變。· 考點一:說明對象。
  • 【語文】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閱讀滿分攻略
    1、記敘文閱讀   題型·誤區   概括題:考生往往在答謂語部分的時候出現失誤,比如學生概括朱自清的《背影》時,學生會答作「爸爸為兒子買橘子」,這樣的概括就不能準確抓住人物的行為。本文感人之處主要在爬月臺,因此應概括為「父親拖著肥胖的身軀,努力地爬上月臺,為兒子買橘子」。
  • 中考語文答題模板(議論文、說明文、古詩文)
    ;揭示主題;提示線索8、記敘文第一段的作用:  1)環境描寫:點明故事發生的地點,環境,引出下文,為下文情節發展作鋪墊  2)其他:開篇點題,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調;總領全文或引起下文,為下文情節發展作鋪墊9、中間句段的作用:承上啟下的過度作用10、結尾議論性句子的作用:總結全文,照應開頭,點明中心,深化主題11、記敘順序
  • 小學語文閱讀訓練,理解能力總難提高,因為你少練習了說明文
    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有不少同學諮詢老師,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比較差,非常想把語文學好,日常也很認真地練習閱讀理解。高年級的同學基本上每天1-2篇的閱讀練習。尤其是小升初,更是在瘋狂地刷卷子做閱讀。
  • 中考說明文閱讀文體常識及知識要點!
    (3)作比較:通過比較,起到突出、強調被說明事物特徵的作用,其作用是更加強調被說明對象的特徵。(4)下定義:即用簡明扼要的話揭示出這一事物區別於其他事物的本質屬性。作用是使讀者對概念有確切的了解,使說明對象更加嚴密。
  • 中考語文:滿分作文精選之記敘文,以描寫取勝、小標題結構等!
    什麼叫記敘文?記敘文就是指記人、敘事、描寫景物的文章。記敘文可以議論,但議論不可過多。要學會用「事實」說話,讓事實本身去表達作者的喜怒哀樂就可以了。學生在初中或者高中的時候,常常會被要求寫文章,或者是記敘文,或者是說明文,或者是抒情文等,我相信每個文章類型學生都學過。但是記敘文是考試常常被要求寫的。對於作文,很多人都覺得很難,寫不出來,不知道些什麼,常常是「廢話」一大堆,還沒寫到主題上。生活是創作的源泉。中學生寫作文,也不能脫離生活。
  • 中考語文答題模板<議論文、說明文、古詩文>
    中考語文答題模板,雖然好多答案都是違心的!記敘文答題模板7、題目的作用:概括內容;揭示主題;提示線索8、記敘文第一段的作用線索(明線和暗線)核心人物、核心事物、核心事件、時間、地點、作者的情感。作用:是貫穿全文的脈絡,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機地連在一起,使文章條理清楚、層次清晰。
  • 高途課堂:初中語文現代文閱讀要點,初一到初三的學生都需要掌握
    在初中語文的學習中,閱讀理解是重點和難點內容,語文的閱讀部分在中考佔有近一半的分值,初中語文閱讀主要分為現代文閱讀和文言文閱讀,其中現代文閱讀在中考佔有較大的比重。就像在數學的學習中掌握公式和定理是解題的關鍵,在閱讀的學習中也需要先掌握相應的基礎知識,作為答題的依據,在遇到問題時知道從哪些角度來解答,逐步培養閱讀思維。此外,初中階段所學習的現代文閱讀知識,是語文的基礎知識內容,在高中階段的現代文閱讀中也會涉及和運用。第一,了解文體知識的基本內容。
  • 閱讀理解基礎知識:說明文考試題型及分類
    要想學好說明,我們首先要掌握說明文的相關基礎知識,不管到什麼時候,老師一直在強調基礎知識,因為只有基礎打紮實了,無論做什麼都會輕而易舉,那麼說明文我們應該掌握哪些相關的知識呢?說明文的類型,說明順序,說明的方法及作用,說明文的語言特點等這都是需要掌握的知識點。
  • 初中語文:說明文閱讀精選100篇(答案),套路多多,高分很簡單
    從今年全國各地的中考語文閱讀理解來看,情況並不樂觀,甚至有點慘不忍睹,如何改變這一情況,那還得同學們多下苦功夫才行。今天熊孩子要給大家講的是,閱讀理解——說明文。說明文在近年中考考試比例逐漸增大,其難度也是越來越高,出題角度也偏向於對能力的考察。以前考察的文體知識逐漸淡化了,然而體裁文本各不同,閱讀理解也有不同文體要求和方法。那麼如何來應對說明文呢?這又是什麼體裁方法?
  • 中考語文現代文閱讀理解第十九講:記敘文的表達方式及其作用
    到現在,我們中考語文系列——現代文閱讀理解部分已經到了第十九講,接近尾聲了,基本上涵蓋了記敘文閱讀理解的全部題型,閱讀理解佔中考分數在40分左右,佔比很高,所以現代文和文言文的閱讀大家一定要懂得技巧,熟練應用,才能應對中考不斷變化的題型。今天我們來說一說:記敘文中的表達方式,及其作用。
  • 小學記敘文閱讀答題要點,掌握3個閱讀線索,輕鬆答題不用套路
    小學語文閱讀理解,散文類、說明文、記敘文類比較多,對於記敘文,很多同學常不知道怎麼去看待作者記敘的事件,因為沒有體驗和同理心。有的閱讀理解題目從經典文學中選取片段,小學生沒有閱讀基礎和文學素養的話,根本就看不懂。在這裡,為同學們總結一些關於記敘文閱讀理解答題要點,掌握3個閱讀線索,以後遇到記敘文閱讀理解題型,既不用答題套路也不用靠碰運氣,就靠學習經驗來做題。
  • 中考語文,記牢規則不丟分,說明文閱讀解題方法歸納總結
    各地的語文試卷,閱讀部分佔的分都不少,以150分為滿分的試卷為例,基礎知識一般考30分,作文60分,剩下的就都是閱讀。其中現代文閱讀要佔到40分。如果這一部分我們能多拿分,那麼在語文學科方面基本是穩操勝券的。
  • 中考語文資源:語文總複習文體知識歸類
    1 記敘文文體知識要點   (1) 以記敘文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章叫記敘文.語言特點,生動,形象.   (2) 作品中所反映的生活和作者對生活的看法,就是記敘文的中心,也叫中心思想.中心思想是依靠人,事,景,物這些材料來表的.因而記敘文的材料必須為中心思想服務,做到中心明確,集中.
  • 中考語文衝刺,記敘文閱讀能力如何養成?
    語文的高度是人生的高度,學好語文不但可以提升成績,好的理解溝通能力,也是提升教養的基礎。而閱讀,是語文的重頭戲。閱讀的核心是思維,大家務必能夠篩選、加工信息,進而捕捉到文章的思想,才能答對題。閱讀特別是記敘文閱讀過關,中考的寫作也相對容易。
  • 初中語文這三類文體知識,已歸納整理要點,專治學生各種記不住
    那麼,在中學生學習中最常見的是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稱作「三大文體」。這三大文體,無論出現在基礎常識考題中,還是使用在作文中,都是要求同學們牢牢掌握的,現在把這三種文體的知識要點羅列出來,同學們要好好記住。
  • 初中語文,真正學會閱讀記敘文,切實有效提升記敘文寫作能力
    相當一部分初中的同學,語文學習存在著誤區:把閱讀僅僅看成閱讀,把寫作僅僅看成寫作,忽視了閱讀和寫作之間的聯繫。事實上,作文能力是讀出來,悟出來,借用來,而後才寫出來的。不管承不承認同學們記敘文寫作的能力,基本都是來自閱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