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掞罵康熙背後的博弈,只有張廷玉看出門道

2020-12-17 董狐筆

《雍正王朝》評29:王掞大鬧金鑾殿,康熙皇帝為什麼不生氣?

一、

康熙皇帝指定王掞做太子的老師,可謂用心良苦。

對未來的繼承人,康熙原本要求並不高,並不是非得讓接班人和自己一樣雄才大略,只要能夠老老實實,安安穩穩做一個守成之君就行了。

所以康熙希望王掞身上的耿介之氣,能夠影響太子,不至於讓太子走歪。

只要太子跟著王師傅學好,不出格,守本分,不管他有多平庸,康熙皇帝都會保他,其他皇子再有能力也沒有奪嫡的機會。

可惜太子並沒有理解他皇阿瑪的這一番苦心,對康熙派一個迂腐的老夫子給自己當老師一直頗有微詞。

在太子看來,王師傅只是一個沒有用的好人,既不能與謀大計,也不能託付大事,年紀一大把,連路都走不穩,對自己的事業毫無幫助,甚至還有些絆腳。

所以太子幾次做重大決定,都沒有和王師傅商量過,身邊儘是像黃體仁肖國興那樣的小人,大小事情都瞞著王師傅進行。

這是太子敗亡的一個重要原因。

事實上,王師傅只是表面上像個酸儒,內心其實非常精明,否則也不可能位極人臣。一大把年紀還沒有退休。要知道當時,連皇帝的髮小魏東亭都退下來了。

論職務,上書房大臣馬齊張廷玉等人,都在王掞之上,但是論級別,人家王掞是太子太傅,那是貨真價實的一品官,所以在道旁跪迎康熙回京的時候,王師傅排名第二,前面只有一個佟國維,張廷玉和馬齊稱呼老人家也是一口一個「王師傅」,也可見王掞在朝中的尊貴地位。

誰要敢說王掞傻,那真傻的就一定是他自己,比如太子胤礽。

二、

太子遇難,第一次被廢除,沒有人敢替太子說一句話。

只有老臣王掞,一不怕被康熙皇帝歸為太子黨人,二不怕其他阿哥記恨,無論如何,都一定要在金鑾殿上,為太子鳴冤叫屈。

皇帝用「同乘御輦」這樣的禮遇,暗示王師傅給個面子,也沒有打消王掞給太子說公道話的決心。

這就是鄔先生形容十三阿哥胤祥所說的那種人:國士無雙。

王掞:金錢美女我不愛,高官厚祿我已有,推心置腹我不上道。

這樣的人,只有殺掉或割了他的舌頭,才能讓他完全閉嘴。

康熙不是無道昏君,他當然不會殺王掞,也不會割王掞的舌頭。

但以他老人家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對人性的深刻理解,想必在上朝之前,就已經在籌謀應對王掞的辦法,並敏銳地找到了王掞的弱點。

既然王掞可以控制,那就不妨讓老人家上金鑾殿說一說。

果然,王掞一挑起話頭,就沒完沒了,一指責康熙皇帝不教而誅,二罵群臣對太子不忠,三斥眾位皇子對太子貌合神離甚至落井下石。

王掞所說,句句都是大道至理,句句都是大實話,本來是無可辯駁的。可惜康熙朝最佳辯手張廷玉就在現場,立即就用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用詭辯之術質問王掞辱罵君父是不忠,自求領死是陷皇上於不義,問的王掞無言以對。

三、

王掞大鬧金鑾殿,表面上是與康熙皇帝唱對臺戲,實際上卻是與康熙皇帝,張廷玉說三口相聲,一起罵盡皇子和百官。

只有王掞有這個膽子挑這個話題,也只有王掞挑這個話題最為合適。

我甚至懷疑,在和康熙皇帝一起返回紫禁城的時候,康熙皇帝很有可能是暗示了王掞什麼,甚至可能鼓勵王掞當庭揭短。

老狐狸佟國維就在三個人說相聲的時候,東瞅瞅西望望,對金鑾殿上發生的一切表示很奇怪,因為那君臣三人一唱一和,就跟提前排練過似的。

當然,這只是我個人一個小小的猜想。

話歸正題,我們說一說王掞老夫子的一個致命軟肋-----兒子。儘管他口口聲聲要拿全家三十餘口人保太子胤礽,但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如果真的因為保太子而斷子絕孫,那他王掞有什麼臉去九泉之下見王家的列祖列宗呢?

所以在張廷玉駁倒王掞之後,康熙害怕王掞想不開尋短見,就半認真半開玩笑就拿王掞的兒子開刀,聲明「如果王掞有個三長兩短,就將他兒子千刀萬剮。」

這樣的處置,包含著皇帝對王掞師傅的愛惜,也又一次顯示了康熙皇帝高超的政治手腕----他既有想法,又總能有辦法實現自己的想法。

一切都在朕的掌握當中-----康熙皇帝。

皇帝表面上生王掞的氣,心裡卻在佩服王掞,敬重王掞,甚至覺得王掞的話都到了他的心坎上,他一點都不生氣,只是裝出了一個生氣的樣子。

焦晃先生用自己優秀的演技,演出了當時康熙皇帝的複雜心情,讓我們絲毫感覺察不到表演的痕跡,在某一刻真覺得那就是康熙皇帝本尊。

佩服王掞的勇氣!佩服康熙皇帝的胸懷!佩服焦晃老先生的演技!

相關焦點

  • 張廷玉是康熙雍正時期的重臣,為何到乾隆時卻被處處針對?
    清朝入關並確立統治以後,張廷玉的祖上及時對清朝表示支持,因此,在康熙一朝,張廷玉的父親張英官拜大學士。 按照明清時候的官僚制度,大學士屬於虛職,不過,這份榮耀,往往只有皇帝器重或者德高望重的大臣才能被冊封為大學士,張廷玉的父親能夠有此殊榮,說明此時的張家,已經是大清國顯赫一時的大家族了。
  • 此人是漢族官員,卻有資格在清朝享太廟,康熙死前卻故意連降三級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漢人就是張廷玉,在康熙在位期間,許多官員腐敗。社會的總體風氣十分差,普通百姓抱怨很多。就在這時康熙將這個整治的重擔交給了張廷玉去辦理。 張廷玉心裡很清楚康熙讓他辦的這個事情,是一個令人反感和危險的工作,但是,張廷玉卻沒有推辭,直接就接下重任。並且不管多大級別的官員,只要你腐敗,所有的事情都會以統一的方式處理,在此之後康熙對他更加的重用。
  • 雍正王朝:康熙為何把玉如意賞給小弘曆?有深意!
    雍正王朝:康熙為何把玉如意賞給小弘曆?有深意! 在秋高氣爽的深秋,康熙帶著親王貝勒等一干人馬,浩浩蕩蕩地去了承德避暑山莊。接見完前來朝拜的蒙古使節、西藏使臣等使臣後,康熙沒讓他們走,而是留他們當觀眾,看他的兒子們如何在塞外彎弓射大雕吧!
  • 清朝近300年歷史,配享太廟者26人,但漢人卻只有他一個
    至於說配享太廟,在清朝近300年的歷史上,漢族大臣只有一個。此人是誰呢?他又做出了何種貢獻?聽小編給大家慢慢道來。 張廷玉,字衡臣,號硯齋,於康熙十一年出生在京城一個官宦之家。他的父親張英官至文華殿大學士、禮部尚書,所以張廷玉也可以說是家學淵源。康熙三十六年,26歲的張廷玉打算參加會試。結果那年朝廷偏偏指定他爹擔任總裁官,為了避嫌,張廷玉只好選擇以後再考。康熙三十九年,張廷玉考中進士,被授予為翰林院庶吉士,正式踏上仕途。
  • 古玉玩味(65):何以見滄桑 埋跡細考量
    古玉之「神韻」為形而上的範疇,只可意會卻難以言傳,或者一眼明了、或者對面不識,正所謂「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若將「熱鬧」當「門道」,難免南轅北轍了。圖1能否看出其中之門道,在於是否到達——心靈的清淨。只有靜心、淨心了,摘去「價值」幾何的有色眼鏡,方可與古人神交、才能與歷史對話。
  • 康熙在孔子墓前遲疑不跪,孔後人擋住一字,康熙立即三拜九叩
    圖:孔子上一期,我們說了歷代統治者深得馭臣之道,也深知法家之真諦,儒表法裡,是歷代帝王的統治訣而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同樣是把儒學運用的相當成熟,那就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康熙大帝圖:康熙康熙皇帝在這一點堪稱表率,同時也靠這一點徵得了不少朝臣的心皇帝出行時,只要見到孔廟都會上前叩拜,行的三拜九叩之禮
  • 這兒好吃致終將逝去的《康熙來了》,康熙走了,美食還在
    可是,事與人違,願望還沒實現,康熙就停播了……陪伴了我們12年的《康熙來了》,因為康永哥的一條微博,就要走了。康熙欽點的美食,能讓犀利的小S都讚不絕口的美食,簡直比「表情包」還絕版.▽康熙沒了,還好節目中的美食還在。
  • 鰲拜被抓後,康熙是如何對待他的後人的?康熙:我已經仁至義盡了
    為了除掉鰲拜,康熙處心積慮秘密挑選了一幫小跟班,每天在皇宮之中練摔跤表現出玩物喪志的樣子,直到有一天對鰲拜突然發難,最終這位「滿洲第一勇士」從此淪為了階下囚,然而不得不說鰲拜對康熙無情,康熙對於鰲拜還是仁至義盡了。為什麼這麼說呢?
  • 「原油寶」期貨背後的人性博弈
    期貨市場的老手,幾乎沒有什麼絕對的「多頭」和「空頭」,只有「滑頭」。做空者一旦發現股價漲過自己成本線一定比例,就會立刻止損,甚至反手做多。所以一般情況下,「對手盤」就算找到了,對方止損,你就要止盈,很難讓你賺到大錢。所以,一旦市場上出現了真正的「死多頭」或「死空頭」,又是新面孔,那就是「錢多人傻速來」的信號。
  • RCEP背後的博弈
    上一篇文章被吞了,找專業人士請教了一下,可能是亞洲水塔的章節有點敏感,好吧,今天我們就專門講一講RCEP背後的博弈。2 TPP與RCEP的博弈所以,在亞洲自由貿易協議的問題上中國與某些國家展開了一系列複雜的博弈。2005年5月28日,汶萊、智利、紐西蘭、新加坡四國協議發起跨太平洋夥伴關係,該協議目標就是讓這四個國家成為自由貿易區。
  • 蘇麻將寫給康熙的表白信燒了,叫張廷玉帶話,康熙聽了會怎麼想?
    蘇麻將寫給康熙的表白信燒了,叫張廷玉帶話,康熙聽了會怎麼想?蘇麻大姑姑自我催眠87年,圓寂前給康熙帝的死白,既可以說是「遲到的情書」,又可以說是給康熙吃的「定心丸」,再者也是履行了剛進宮時「誓言」,不知康熙帝能否真正感受到蘇麻喇姑的心聲呢?
  • 300多年前編成的《康熙字典》,揭秘其背後的歷史故事
    古代其實也是如此,清代的讀書人在讀經論史時,也會經常遇到一些不認識或不理解的字,此時只需要翻閱《康熙字典》,就可以輕鬆解決問題。300多年前,歷史上的1716年5月10日,《康熙字典》編成,《康熙字典》可以視為我國古代字書發展到頂峰的標誌之作。可是您知道嗎?這本工具書的背後,隱藏著很多歷史故事和不為人知的秘密。
  • 鋼琴考級背後那些「門道」 變味的考級只是份生意
    鋼琴考級背後那些「門道」 變味的考級只是份生意 2011-03-28 16:26:33   來源:
  • 臺媒:馬祖博弈為何諸事不備只有東風?
    臺媒:馬祖博弈為何諸事不備只有東風?   馬祖博弈「公投」才過,從臺當局到地方卻找不到一個管事的主兒,得靠「行政院」主導,勉強推出「交通部」做博弈先鋒。
  • 康熙最愛親姐妹 康熙一共娶過幾對姐妹花?
    康熙最愛親姐妹 康熙一共娶過幾對姐妹花?時間:2019-12-22 18:1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在民間的傳說中,古代皇帝擁有三宮六院以及七十二妃。當然這只是古代民間說書人對宮廷的一種想像而已。實際上,在中國歷史上,擁有嬪妃數量最多的皇帝是清朝的康熙皇帝。
  • 康熙王朝:明知胤褆傾心於寶日龍梅,為何康熙還要將其佔為己有?
    戰鬥中,土謝圖汗本人及其家人幾乎全部戰死,只有他的女兒寶日龍梅僥倖從戰場逃了出來,之後又歷經了「九死一生」,這才到達了北京城中,並且藉由大阿哥胤褆的幫助,最終保全了自己性命。此時的寶日龍梅,除了土謝圖汗女兒的身份以及全族上下渴望復仇噶爾丹、重奪喀爾喀草原的囑託外,剩下的也僅僅是關於她「草原月光」的美麗傳說了。
  • 康熙三大重臣明珠,索額圖,佟國維,為何只有佟國維得以善終?
    佟國維的下臺是康熙對八爺黨的一次威懾,作為犧牲品的佟國維順理成章的將自己的三兒子隆科多推進了權力中心,而康熙也是默許了這個結果,這就說明佟國維此次的失利並非是康熙針對其本人,而是胤禩是在難入康熙法眼。佟國維的晚年還是很幸運的,子孫得以延續家族輝煌,自己安享晚年。
  • 《康熙王朝》胤禔鍾情寶日龍梅,康熙為何當著他的面和寶日龍梅雲雨?
    但當時康熙還沒下決心和葛爾丹翻臉,一直把寶日龍梅放在大阿哥愛新覺羅·胤禔府裡。 日久生情看慣了大家閨秀的大阿哥,對寶日龍梅這樣風一樣的蒙古族女子十分神往。大阿哥想與寶日龍梅在一起,不僅僅因為喜歡,背後還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寶日龍梅是蒙古的公主,在草原上有很強大的號召力與影響力。大阿哥一直以來都暗地裡為自己招兵買馬,籠絡大臣,為的就是為奪嫡儲備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