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品八德」樹新人 春風化雨育芳華
,緊緊圍繞「立德樹人」這一主題,堅持抓基礎、抓重點、抓提升,創造性整合構建了「四品八德」教育體系,努力培養優良品質的中小學生,推動學校育人再上新臺階。「四品八德」內外皆修學校德育分層遞進在廣泛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市教育局整合優化中小學德育目標和內容,印發了《溫州市中小學「四品八德」教育實施方案》,構建並全面實施「四品八德」教育,著力打造區域德育品牌。
-
「四品八德」點亮育人心燈
「四品八德」點亮育人心燈 發表時間:2016-11-22 來源:宣城文明網 為大力推進「四品八德」教育,近年來溫州市確立了「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理念,創造性構建了一套立體式區域德育模式,彰顯出鮮明的溫州德育特色,為學校、家庭、社會合力點亮引領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心燈提供了制度保障。
-
著力培養現代公民 溫州市舉辦中小學「四品八德」特色創建培訓班
6月12日到14日,2017年溫州市中小學「四品八德」特色創建培訓班在溫州市教師教育院雁蕩分院舉行。來自各縣(市、區)教育局分管德育科長和專職幹部、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分管德育校長代表,共計72人參加了為期3天的培訓。
-
「四品八德」樹新人 桃李芬芳香甌越
原標題:「四品八德」樹新人 桃李芬芳香甌越 班主任作為落實德育的主體,連續三年在全省班主任基本功大賽中蟬聯冠軍;「新雨」家庭教育公益講師團每年面向家長開展100場公益講座;印發《溫州市中小學學段德育工作指南(試行)》,明確不同階段學校教育的使命和責任…… 近年來,溫州中小學教育緊緊圍繞「立德樹人」這一主題,創造性整合構建了「四品八德
-
濱中三少年獲溫州市中小學「四品八德」好少年稱號
2019-04-18 19:31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林翔翔 特約記者 高振千蘇翔、張仁俊、沈智煌等三位同學獲得「溫州市中小學『四品八德』好少年」榮譽稱號。這是記者從濱江中學了解到的。4月16日,溫州市教育局印發紅頭文件——《溫州市教育局關於授予瑞安市濱江中學蘇翔、張仁俊、沈志煌等三位同學為溫州市中小學「四品八德」好少年稱號的決定》(溫教基〔2019〕36號)。該文件稱,蘇翔等三位同學入學第一天起,主動接力承擔起班級殘疾學生鄭俊傑在校期間的「拐杖」,幫助其來回如廁,這趟接力一堅持就是三年。
-
做雷鋒精神種子 當四品八德少年
3月4日上午,靈崑第一小學「做雷鋒精神種子當四品八德少年
-
瑞安聯盟辦學和「四品八德」教育碩果纍纍
溫州市中小學集團化辦學暨「四品八德」教育工作推進會在瑞安市召開同時,市教育局融通整合聯盟工作,推進聯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開展聯盟「網際網路+義務教育」結對幫扶工作,共有34所學校參與結對,在結對學校配對中首推領雁型聯盟,促進聯盟內開展網絡同步課堂、教師網絡研修和專遞課堂等活動。至今,瑞安市已經完成省民生實事項目各項指標任務。
-
2019年溫州市中小學「四品八德」教育工作現場推進會在泰順縣召開
2019-06-09 00:08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通訊員 夏彥婷6月4日,溫州市中小學「四品八德」教育工作現場推進會在泰順縣育才小學召開。據了解,此次「四品八德」教育現場推進會是繼溫州市甌海區、永嘉縣之後的第三個縣(市、區)現場會,旨在及時總結、交流泰順縣推進「四品八德」教育工作的成功經驗,布置下階段中小學勞動教育和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工作。
-
茶有八德對八品,你pick哪一款?
「茶有八德,施主且看。」茶之為飲,發乎神農,可強身健體,延年益壽。此乃茶之第一德:康。康是茶對人身體的關懷。劣茶劣水泡成的不能稱之為飲,而在眾多茶品當中,桑葉茶則是對人體健康幫助極大的一款佳茗,稱得上是茶中良藥。
-
說說傳統的「八德」
南宋潘自牧《記纂淵海》:「海有八德:一漸深、二不窮底、三廣無涯、四出珍珠寶、五大身眾生所居、六無増減、七同鹹味、八不宿屍。」清代《月令輯要》「柳有八德:一不擇地而生、二易殖易長、三先春而青、四深冬始瘁、五質直可取、六堅韌可制、七穂葉可療治、八歲可刈條枝以薪。蓋梓材之良器也。」至於戰國莊子說「有左有右,有倫有義,有分有辯,有競有爭,此之謂八德。」
-
人生不順時,讀懂曾國藩「八德」,否極泰來,心想事成!
風若似琉璃,歲月靜好,聽風吟,看雨落,潮起潮落,緣起緣滅,僅道是尋常,不求最美,只願最真。 大家好,我是原創作者【風若琉璃】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記得點關注哦~!今天的分享的內容是:人生不順時,讀懂曾國藩「八德」,否極泰來,心想事成!
-
樹人先立德,「八德教育」播撒正能量
石巖街道1500多名教師參加了由石巖教育辦組織的教師德育講堂,這是華夏八德教育促進會為帶動教師、學生、家長的道德教育工作,全面提高居民的文明水平做的又一件實事。早在幾天前, 華夏八德教育促進會還走進茂名市電白縣馬踏鎮祿嶽小學,捐贈了一批《八德教育》教科書和 《弟子規》讀本。會長許玉提等知名人士還捐款幫助祿嶽小學開展教育創強和實施八德教育。
-
做人做事的八德根本
禮、義,是治人之大法;廉、恥,是立人之大節。「四維」大而言,是支撐國家民族長治久安的四根支柱;小而言,也是支撐個人誠意正心修身齊家的精神脊梁。管仲云:「一維絕則傾,二維絕則危,三維絕則覆,四維絕則滅.....」
-
中華傳統八德價值歷久彌新
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禮不逾節,義不自進,廉不蔽惡,恥不從枉。」戰國時期,人們更為關注君臣、父子、兄弟、長幼、夫婦這些社會關係。如《郭店楚墓竹簡》中有「六德」說,即聖、智、仁、義、忠、信。孟子提出了仁、義、禮、智「四端」之說。無論「六德」還是「四端」,所論都是中國早期思想家探討的中心話題。從「四維」「六德」到「四端」「五常」,雖然角度不同,卻都為八德的出現做了充分準備。
-
【八德進校園】南京一校長白島一分校召開「中華傳統八德進校園」教育活動工作部署會
為深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進廉潔文化進校園,深入落實瀋陽市以及和平區「中華傳統八德進校園」教育活動試點工作,2月26日,南京一校長白島一分校召開了全校「八德進校園」工作部署會議。
-
武漢學院成功舉辦中國傳統「八德」學習宣講會
10月12日,武漢學院在馬化騰教學樓2102報告廳舉辦中國傳統「八德」學習專題宣講會。會議由校黨委書記吳懷先主持,武漢學院通識教育課部主任曾軍擔任主講。全校400餘名教職工參加了學習宣講會。本次中華傳統「八德」的宣講旨在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啟發廣大師生開展對傳統文化的思考、對現實的思考和對言行的思考。他說,堅定文化自信,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必須立足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做人當講「八德」
「八德」即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就是中華文明的DNA,歷經千錘百鍊,至今無人敢於挑戰。習近平同志說得好:「核心價值觀,其實就是一種德,既是個人的德,也是一種大德,就是國家的德、社會的德。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站在個人的層面,做一個好人,就要弘揚和踐行「八德」。我國傳統文化特別是儒家的價值體系重視個人基本道德的養成,有著優良傳統、豐富的資源。
-
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學院院長張其成委員:賦予「八德」教育新的時代...
張其成委員指出,「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八德是古代儒家教育的基本行為準則,其中蘊含著立志、尊師、守法等行為規範,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美德。要以「八德」中優秀文化精髓為基礎,對其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
-
各地開展多樣故事會、分享會 講述榜樣故事分享道德感悟
,在全區廣大街道機關幹部,社區、村(居)幹部,社區、村(居)群眾,中小學校學生中,掀起感悟「最美」、追求「最美」,爭做「最美」熱潮。,持續至10月30日,將組織13位來自各行各業「最美龍灣人」,以宣講團的形式,分赴全區6個街道文化禮堂、中小學校,用他們樸實生動的語言,從不同層面、不同領域、不同崗位講述愛崗敬業、孝老敬親、拾金不昧、樂於奉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