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讀|血性亦有詩和遠方

2020-12-22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

來源:軍報記者微信公眾號 作者:範江懷

▲寶哥當年在陣地上寫作。

血性也可以有詩和遠方

大伙兒都叫他「寶哥」。

叫他「寶哥」是有緣由的。1985年在老山前線打仗,像他這樣能寫會畫的秀才,在團裡鳳毛麟角,自然就成了團裡的「寶貝疙瘩」。偏偏這個寶哥還長得很帥。

本來是可以靠顏值吃飯的,可寶哥還有幾分血性,不怕死。團裡的一線陣地他幾乎都跑遍了,這似乎還不過癮。當他得知擔負「軍工」任務的五連,是團裡傷亡最大的一個連隊時,他就「泡」在了五連。傷亡最大是一個什麼概念?這個連的傷亡人數達到了50%。

寶哥的大名叫張寶全,當時的正當職務是「新聞幹事」,號稱「戰地記者」。本來,跟著軍工連上陣地,他是不用背物資的。可寶哥偏要像普通戰士一樣,背著物資上陣地,看看到底有多危險。

記得哪是一個伸手能見到五指的夜晚,寶哥背著一箱罐頭就上路了。開始很緊張,跟著大伙兒走著走著就不緊張了。寶哥回憶說,不緊張地走著也不知道走了多長時間,人有點睏乏的時候,突然天上傳來了尖利的呼嘯聲,沒等我反應過來,黑暗中不知是誰拉著我便死命地跑,一頭鑽進了一個黑咕隆咚的坑道,隨後便是一陣山崩地裂的炮彈爆炸聲,爆炸的巨響撕心裂肺,是在影視裡絕對感受不到的……

對團裡的「寶貝疙瘩」,一線陣地的官兵對寶哥還是偏愛有加。比如,在一線陣地,大家只能用鹹菜就飯的時候,連首長會拿出最好吃的給寶哥享用。有一次午餐,大伙兒碗裡只有雪菜的時候,連長卻把一罐牛肉罐頭扣在了寶哥的碗裡,這讓寶哥感動得咽不下飯。

陣地上的子彈和炮彈都是不長眼的。寶哥說,死亡離他最近的一次,是一枚炮彈在他腳下幾米遠的地方爆炸。好在是山地,剛嶙兀立的怪石頭救了他。如果是在平地裡,他就去見馬克思了。

1985年的大年除夕,央廣的春節晚會要錄一段「李海欣高地」官兵給全國人民拜年的話。這項艱巨的任務自然就落在了寶哥的肩上。那時團裡沒有微型錄音機,只有三洋4500。這款錄音機的塊頭比一箱罐頭還要大。大年除夕年夜飯前的鞭炮響起來的時候,寶哥背著一個碩大的錄音機上路了。為了躲避敵人的子彈,在只有膝蓋那麼深的戰壕裡,幾乎是匍匐地前進著。寶哥毫無忌諱地說,就像一條狗一樣趴在戰壕裡前行。

「李海欣高地」是老山前線最危險的陣地,距離敵人的陣地只有20多米。通往「李海欣高地」的最後一段路,被官兵們稱為「生死線」。之所以叫「生死線」,是被居高臨下的敵人用高射機槍標定好了,只要一有動靜,一梭子彈就能把行走在「生死線」上的所有活物統統攔腰打斷。大白天要通過這條「生死線」,非死即傷。

寶哥說,他是用吃奶的勁、用最快的速度通過「生死線」的。爬上「李海欣高地」後,完好無損的寶哥,弱弱地帶有幾分詫異問陣地上的戰友:鬼子今天咋沒有打槍啊?

戰友也一臉地懵圈,對著寶哥說:只能說你運氣好,撞上狗屎運了唄!

30年後,寶哥說,那一路,是他看到人生中最美的一段風景,美得有點不真實!

▲寶哥當年在陣地上採訪

從老山前線下來,寶哥幹了兩件讓旁人十分詫異的事情。

第一件事是把二等功給推掉了。打了一年多的仗,他冒著生命危險採訪發表了300多篇新聞稿。部隊凱旋歸營,要給他記二等功,他死活不要。

寶哥說,他有一個戰友,上海人,也是團裡一個秀才,畫畫畫得非常好。如果團裡非要來個畫畫排名的話,寶哥說,上海兵排第一,他排第二。

上海兵上陣地前的一個晚上,來跟寶哥道別。兩個秀才有點心心相惜,大家都認為這只不過是短暫的分別。

寶哥再次見到上海兵的時候,他已經是躺在擔架上,犧牲了。寶哥說,軍功章就應該給犧牲的戰友。我活著,就是上帝給予的最高獎賞。真要了那枚二等功章,我這一輩子都會活得不自在。

第二件事就是打報告轉業。

打入伍那天起,寶哥就立志要當一個作家。他一直記著一位名人說過的諍言:偉大的生活才能造就偉大的作家,偉大作品往往是作家坎坷痛苦經歷的結晶。寶哥認為,我現在有了生死的經歷,有了最為艱難困苦的生活,成為一個響噹噹的作家沒問題。

和平平靜的生活也會折磨人。先是成都軍區的創作室要調他,部隊不放。後來有了一個上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的名額,又被別人擠佔了。寶哥覺得自己的夢想在部隊遭遇了「滑鐵盧」,一氣之下,就打報告轉業,大有「此處不成就爺自有成就爺處」的血性。

寶哥扛著一堆書和一臺電視機就解甲歸田了。

回到鎮江那個小地方,寶哥依然保持著衝鋒的姿態在追逐自己的夢想。在寫了不少東西,拍了《一百首歌》的片子後,寶哥發現,影視作品在文藝界才是王道,比作家更牛逼的是導演。於是,他就決定去考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

來到北京,寶哥才知道自己有多土,土的快掉渣了。報考北京電影學院的,不是留著飄逸的長髮,就是戴著蛤蟆鏡穿著喇叭褲。寶哥往他們中間一站,極不協調,還很煞風景。

面試那天,坐在考官席上全是一水的電影界震天響的導演:鄭洞天、謝飛、司徒慧敏……

別人上去都演小品,寶哥不會演戲,只能念小品。他念的是自己寫的一篇有關老山前線的散記《含羞草》。

《含羞草》年念完了,考場鴉雀無聲,考官們足足沉默了2分鐘。考官們居然沒向寶哥提一個問題,就讓他退場了。

考官不給你提問題只有兩種可能:水平很高,不用問了;水平很差,用不著問。

寶哥屬於前者。

若干年之後,寶哥依然認為,世上最純潔的也是最靠本事吃飯的地方只有兩處:一是戰場,二是課堂。而自己最大的資本,是上老山前線打過仗。

▲寶哥當年在貓耳洞前

經過電影學院大師們的幾年調教,畢業後的寶哥就雄心勃勃地開始做起導演夢,立志要做一個不僅叫座還要叫好的藝術大家。寫了一個本子,好幾家電影製片廠都說好,可就是沒有實質性的投拍動作。

被磨嘰了很長一段時間後,寶哥這才發現自己又犯了一個錯誤,這個世道,導演還不是最牛逼的,最牛逼的是資本。

至今為止,寶哥還認為自己是被逼著跳入商海的。投入商海的動機很簡單,就是為了賺一筆銀子來拍自己喜歡的電影。自己的老師謝飛拍《本命年》只花了70萬元,所以寶哥給自己訂的第一個經商小目標是賺50萬元――大師拍電影需要70萬元,自己只需50萬元就夠了。

令寶哥始料未及的是,商場有時比戰場還要複雜,危機四伏。各種意外事件、突發情況、商界陷阱,寶哥都遇到了,最慘的時候連老本都賠光了。現在想起來,關鍵的時候,還是部隊練就的本事救了他。戰場和商場有兩點是相通的,這就是風險意識和創新精神。

穿上軍裝第一次和老兵學擒拿格鬥時,老兵就告訴寶哥,要練就一身好拳法,首先要學會挨打,而且挨打的時候還不能閉眼,否者你就看不到對手下一拳要打你哪裡。

要說寶哥的過人之處就在於,別人吃一塹長一智,他吃一塹能長好幾智。在商海裡嗆了幾口水後,不僅有了打仗的風險意識,也有了各種規避商界風險的套路——參差了很濃鬱的軍人風格。這之後,寶哥的生意就越做越順了。

現在錢對寶哥來說,不是一個問題,問題是要有創新精神。這種創新還不能少了文藝色彩。比如蓋房子,建小區他不僅蓋了電影院,還蓋了全國第一家民營的「今日美術館」。

寶哥說,我們買的咖啡都是一個味道,但我給你提供喝咖啡的環境絕不會是一種感受,應該是很有品位和文藝的生活方式。寶哥始終用他的創新精神走在潮流時尚的前列,也使他的生意做得與眾不同。這種結果導致的就是不差錢。

為50萬元「小米」折腰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拍個電影或者拍一個電視劇,也是手到擒來毫不費力。寶哥說,自己就是一個「客車司機」,把著方向盤,整天忙得有點身不由己——總不能自己下車把一車人丟下不管吧。不過再忙,寶哥有兩件事忙裡偷閒做著:一是寫字畫畫,二是拳擊格鬥。

算得上是功成名就的寶哥很認真地說,經濟利益最大化不是我生命的全部意義。有人說,寶哥腦子裡裝的不是文學夢、電影夢、繪畫夢,就是書法夢、音樂夢、拳擊夢。隨著年齡的增大,還有一件事總讓他魂牽夢縈。

什麼事呢?

▲寶哥在麻慄坡烈士陵園給犧牲的戰友敬酒。

▲寶哥在雷場前留影

「啊,一座座墳塋——戰士的墳塋,蘊藏著戰士的理想和希望。你看,給大地帶來春天信息的綠色的苔蘚、小草,不正是墓地中他們無數的軀體營養滋潤的嗎?那漫山已經打苞了的紅杜鵑,不正是墳塋裡他們的一腔殷紅的熱血孕育的嗎?他們把一切無私地奉獻給了大地,奉獻給了祖國的春天。

啊,戰士的墓地——春天的寓所。」

這是寶哥在多年前出版的一本散文作品集中,寫下的一段文字。

今年的春天來得特別早,清明節前的細雨淅瀝瀝地把大地滌蕩得一派翠綠。時隔32年,寶哥重新回到那個讓人熱血沸騰又讓人撕心裂肺的麻慄坡。

在烈士陵園,在曾經和自己一起浴血奮戰的戰友墓前,寶哥敬上了三杯酒,點燃了三支煙。他凝視著夕陽映紅的墓碑,與曾經的戰友隔空對話:我知道你在看著我,我也知道你永遠十八歲……

尋著當年戰鬥過的足跡,寶哥重上老山和八裡河東山,貓耳洞還在,雷場也還在,只是再也見不到當年同生共死的戰友。在雲霧繚繞的山間,寶哥似乎觸摸到了犧牲戰友飄蕩在山峰的魂魄。

從老山主峰下來,寶哥帶了兩棵老山蘭回北京。在寶哥的眼裡,老山蘭就是一首詩,是不能忘卻的遠方和不忘初心的情懷。

寶哥始終堅信,青春和熱血能讓人民過上和平的生活,詩意和情懷則能讓人們過上幸福的生活。

▲在貓耳洞尋找當年的足跡

後記

▲寶哥在老山主峰

見到寶哥就有寫他的衝動。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每一名戰士,最終都要流回到老百姓這個大海。但是,像寶哥這樣的老兵確實是鳳毛麟角,絕對是獨一份的。

客觀地說,退役軍人的生存能力比一般普通百姓都要強。隨著國家對退役軍人各類扶持和優惠政策的出臺,不管是就業,還是創業,都為退役軍人的轉身,提供了多元化的發展空間和舞臺。

工作有成就、有價值、有尊嚴是一種追求,有自己的房子和車子、有自己的產業、有自己的企業也是一種追求,追求詩意般的生活、熱衷於有品位的旅遊、喜歡做一個極限運動的愛好者,也都是不錯的選擇。對於成功的界定,對於目標的追求,是沒有統一標準的。如果非要說有統一的標準,這就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有網友這麼解釋「詩和遠方」:買了房子,到宜家選家具,不是詩和遠方,你租了一間破房,卻買回藤蔓盆栽細細裝飾,露出幾分雅致,這是詩和遠方;聽後搖、爵士,不是詩和遠方,但你加班到深夜回家,還要取出淘到的碟,聽幾首後搖,偷幾分鐘閒適,這是詩和遠方;習大大在梁家河插隊落戶,不是詩和遠方,他走一天的路去借《莎士比亞》,這是詩和遠方……

在退役軍人中,確實有不少值得我們學習的榜樣。比如企業家王健林、任正非,文學大師莫言、劉震雲,知名導演馮小剛、陸川等等,其他業界也有很多值得退役軍人引以為傲的榜樣。但我們也必須清楚地看到,這些成功人士都是勵志的樣本,而非複製的範本。他們的成功肯定有主觀的原因,更多的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給我們帶來無限機遇這個客觀原因。向他們學習,更多的應該是學習他們奮鬥不息的精神、不畏艱險的鬥志、勇於創新的意識。

一千個退役軍人,就有一千種成功模式,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詩和遠方」。馬克思主義只有與中國實際相結合,才能成就中國的革命和建設。與這些大道理相同,把哪些成功的樣本所詮釋的制勝機理,與我們自身的具體情況相結合,才能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發展和前進的道路。

寶哥為我們樹立了一個榜樣,但不一定是模式。希望每一名退役老兵都能活出一個和別人不一樣的「哈姆雷特」。

相關焦點

  • 銳讀丨血性亦有詩和遠方
    叫他「寶哥」是有緣由的。1985年在老山前線打仗,像他這樣能寫會畫的秀才,在團裡鳳毛麟角,自然就成了團裡的「寶貝疙瘩」。偏偏這個寶哥還長得很帥。    不僅顏值很高,寶哥還有幾分血性,不怕死。團裡的一線陣地他幾乎都跑遍了,這還不過癮。當他得知擔負「軍工」任務的五連,是團裡傷亡最大的一個連隊時,他就「泡」在了五連。傷亡最大是一個什麼概念?
  • 花田裡的「詩與遠方」
    花田裡的「詩與遠方」 2020-08-06 12: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詩和遠方|偶爾苟且,平常讀詩,時常遠方 敢問路在何方
    不同的人,會譜寫不同的詩,會渴望不同的遠方。1.現狀如果能喝茶養花談詩書,誰會願意上班帶娃洗衣服?如果不是被生活摁在地上無情的摩擦,誰不想花時間去思考詩和遠方的田野?一句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說出來輕鬆,做出來需要多大的勇氣。誰的生活不是經常苟且呢?
  • 原創49:詩連結遠方,亦連結心中的執著嚮往與殷殷希望︱玲點閱讀
    ■玲點閱讀︱原創49:詩連結遠方,亦連結心中的執著嚮往與殷殷希望□原創作者︱周慧玲(北京).曾獲全國文學大賽獎、全國微視頻大賽獎,在全國數百家報紙雜誌發表眾多哲理美文、愛情小說、新詩隨筆等原創作品,文章曾被人民網、新華網等多種媒體轉載,並有不少文章入選勵志哲理叢書。…………………….提起詩和遠方,總令人感到頗文雅,也非常富有激情。
  • 薦讀 | 詩,詩人,詩魂
    文 |  多吉我個人認為詩是有靈魂的。一個人經過歲月的磨練,才會有詩的錚錚鐵骨,遠方與明媚。所以我個人覺得,寫詩是需要技巧和人格的共同進步。剛開始寫詩也許會戰戰兢兢,小心翼翼,不斷完善和改進。下一個階段會滔滔不絕,思如泉湧。但是這時尤其需要注意,別把詩寫油了,忘了初心。第三個階段會慢慢走向內心。這時的詩剛剛入門。
  • 清明讀詩:自嘆清明在遠方桐花覆水葛溪長
    原標題:清明讀詩:自嘆清明在遠方 桐花覆水葛溪長清明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承繼著許多約定俗成的習慣和活動,催發著無數詩人騷客的詩情雅興,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名篇佳句。白居易有《寒食野望吟》詩:「烏啼鵲躁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 她是著名的女詞人寫了一首血性十足的詩
    她寫的詞有獨特的藝術風格,被時人稱為「易安體」,把「語盡而意不盡,意盡而情不盡」的婉約風格發展到了頂峰,贏得了婉約派詞人「宗主」的地位,成為婉約派代表人物之一。這位女詞人叫李清照。她出生於書香門第,從小聰慧。
  • 薦讀丨相知有素,誼切苔岑
    薦讀 / 回宏亮講述 / 越 男「滴水成河,粒米成籮」在「聽話貓」APP,每天一篇名家薦讀和你一起發現閱讀之美出自蔡東藩、許廑(jǐn)父的《民國通俗演義》第四六回:「他人不必論,就是段芝泉等,隨從總統多年,相知有素,今日亦未免生疑。」《民國通俗演義》是《中國歷代通俗演義》中的民國部分。後者為著名演義小說作家蔡東藩之著作,時間跨度自秦始皇到民國九年,其內容跨越時間之長、人物之眾、篇制之巨,堪稱歷史演義之最。被人譽為「一代史家,千秋神筆」。
  • 「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 求之不得的統統都是詩和遠方
    「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 求之不得的統統都是詩和遠方時間:2019-04-27 17:30   來源:金投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求之不得的統統都是詩和遠方 前幾年年輕人流行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如今又開始流行起來了詩和遠方,關於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詩和遠方出處在哪裡,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 詩和遠方指的是理想生活,來源於由高曉松作詞   原標題:「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
  • 《還有詩和遠方》線上讀詩會原創「中國...
    上周,我們在《還有詩和遠方》「星空朗讀」晚會上與李白、杜甫、孟浩然一同穿越到了盛唐。唐代,正是中國古代詩歌藝術最為繁盛的時代。《唐詩三百首》是每一個中國孩子的必讀書。唐代詩人杜甫被稱為「詩聖」,名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言」就出自他的詩作《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 優美的古風詩詞名字,讓名字中也能有詩和遠方
    優美的古風詩詞名字,讓名字中也能有詩和遠方「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梅雨》唐·杜甫原詩描寫的是梅雨時節的紛紛小雨,雲霧瀰漫,雨水綿延,頗有江南春季的風情,從詩句中提取名字「易疏」,易的表字有三層意思,一為容易,二為和藹可親,和顏悅色,三為轉變,改變,疏有疏通,通暢,傳達,散開的意思,名字寓意雨後初晴,重見光明。
  • 鹽城:「悅」讀,滋養「詩與遠方」
    蓬勃發展的社會閱讀組織、回暖興起的公共閱讀空間、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應聲而漲的閱讀指標……在鹽城,通過設立公共書館,舉辦閱讀活動,送文化下基層等,正使閱讀成為這座城市的印記,讓讀書融入全民生活,滋養「詩與遠方」。
  • 先讀萬卷書,還是先行萬裡路?醒醒吧哪有什麼詩和遠方
    還記得你中考、高考結束後,乃至在大學期末考完後,在那漫長的暑假都做了什麼有意義的事嗎?是去學一門自己很想學的樂器,還是和朋友們常出去玩?又或者,去一個自己很想去的地方旅行?拉薩,稻城,上海,杭州……讀萬卷書的艱難不少人都覺得自己讀了十多年的書,是時候出去旅行看看這個世界了。可是,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有一場所走就走的旅行,也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擁有詩和遠方,家庭不富裕的孩子,拿什麼資本去旅行?
  • 讀四首古詩,感悟生活中眼前的苟且,期待心中嚮往的詩和遠方
    苟且這個詞有幾種解釋,其中一種是只顧眼前,得過且過。對於「苟且」這個詞,在我的理解中,還有一種被現實壓迫得無奈的意思。詩和遠方,我所理解的「詩」,是指內心的一片純淨世界,指人真善美的本質,而「遠方」則是指自己心中的理想。對於生活的不容易,每個人都有深切的感受。因為不論地位與出身,都要面對各種現實問題。
  • 高曉松說的「詩和遠方」到底指什麼?
    近期,武漢大學2020屆的一位畢業生的一封信讓「詩和遠方「再一次進入大家的視野,信中訴說他因疫情導致工作未定,迷茫中質疑沒有物質的基礎年輕人是否有追求夢想的權利。這次高曉松一改往日批評清華大學博士生犀利的口吻,以「前浪」式的口吻向這個迷茫的「後浪」提出幾個建議:可以進大企業體驗耐力;進小企業體驗創造力;自己創業體驗耐力。
  • 讀詩和不讀詩有什麼區別?下場雪就知道了
    講真,讀詩和不讀詩真的區別很大,一場雪,就知道了什麼是腹有詩書氣自華! 讀詩詞的人: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 九首村居詩詞,山水田園,詩情畫意,夢中的詩和遠方
    詩和遠方,是所有人的嚮往。隱娘在看李子柒的視頻時,只見遠山雲霧繚繞,近處瓜藤菜架,恍然一片世外田園。有人說,人們喜歡李子柒的視頻,是因為她過出了人們所期盼的「詩和遠方」的生活。確是如此,今天,隱娘推薦九首村居詩詞,這裡炊煙嫋嫋, 蟬鳴鳥叫,這裡有你要的詩和遠方。
  • 夢在心裡、詩在遠方。《寫給「詩和遠方」》作者:張志傑
    寫給「詩和遠方」作者:張志傑夢在心裡、詩在遠方,人生最甜最美的意境,其實在我永遠不去的思念裡,為什麼「詩和遠方」讓我感喟,因為不知道擁抱她是興奮還是憂傷……註:照片來自網絡,如有侵犯敬請告知,以便刪除!
  • 長跪讀隱圭-詞苦聲亦悽
    長跪讀隱圭 詞苦聲亦悽上言各努力 下言長相懷遠處山上亮著瑩瑩的燈火 高高隴山將左邊隔開雖然隴左到不了 但我的心魂卻在夢裡相見>我讓僕人打開 裡面有留的書信恭敬去看信中的內容 所寫的內容讓人悽苦上一部分說我們要各自努力 下一部分寫要常常想念對方這首詩作者是荀昶 南朝宋時人 字茂祖 潁川潁陰人 生平事跡不詳 荀伯子族弟 有文才 宋文帝時以文義至中書郎
  • 基層幹部的「詩和遠方」
    他們忙於瑣事,忙於應付「眼前的苟且」,而無暇顧及心中「詩和遠方」的田野與風景。即便如此,基層幹部也應該有屬於自己的「詩和遠方」。 逆風翻盤,向陽而生。心態好,一切就會好。面對艱苦的條件和繁重複雜的工作任務,基層工作者不能喪失鬥志和信心,更不能渾渾噩噩地混日子。